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分析了山东省近8年小麦生育期内气象三因素变化及旬气象因子与旱地小麦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3~2010年小麦生育期内降水量减少和日照时数增加的趋势较为明显,积温呈降低的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生育期内84个气象因子中有25个因子与旱地小麦主要农艺或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旬降水量有6个因子,旬日照时数有9个因子,旬平均气温有10个因子。因此,在今后旱地小麦品种选育过程中,应结合日照和气温等气象因子变化特点进行选择,从而提高选育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气象因素对舞阳县小麦产量的影响,根据舞阳县2000年来小麦产量和小麦生长期间的降水量、光照、气温等气象因素,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气象因素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月降水量与光照之间有很强的负相关;降水量与气温之间负相关不明显;光照与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呈正相关。气象因素中,降雨量和光照对产量的影响较小,温度对产量有影响较大,因此,温度最有可能成为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气象要素对产量的影响分析,为未来进行冬小麦产量持续高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气象因子变化及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明显,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综述光照、温度、水分3个主要气象因子变化特征的研究现状,及其对小麦物候期变化、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育期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影响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气象因素变化趋势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选取河南省17个农业气象观测站2009—2019年气象资料与产量资料,采用HP滤波法分离得到气象产量,并通过建立一元回归与多元回归模型,分别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河南省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产量的贡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各生育期表现为一致增温,光照与降水量均在分蘖期、返青期、灌浆期3个时期显著减少;温度、光照、降水量分别在分蘖期、返青期、抽穗期对冬小麦产量贡献率最大;豫北和豫东地区温度显著升高,而该区域在冬小麦播种—分蘖期间的光照和降水量分别呈现显著增加和显著减少的趋势,降水量在豫西和豫西南地区全生育期间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温度、光照、降水量在抽穗—成熟阶段的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东南地区、越冬—拔节阶段的东北地区对冬小麦产量贡献最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0—2018年舞阳县小麦生长期间的气象资料及小麦产量资料,分析气象因素之间以及气象因素与小麦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月降水量与光照之间有很强的负相关;降水量与气温之间负相关不明显;光照与气温之间成正相关。降雨量和光照对产量的影响较小,温度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因此,温度最有可能成为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该试验研究结果为未来冬小麦持续高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长春地区气象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根据相关分析及关联分析原理对影响长春地区小麦栽培的18个气象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影响小麦栽培的主要气象因子和影响时期,为合理采用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濉溪县多年小麦产量和相应的旬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表明:正常年份光温水消长与小麦各生育阶段对气候的要求基本吻合,光热资源能够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降水略感不足。小麦播种—分蘖期气象方面的限制因子是降水量,越冬期和返青—拔节期的限制因子是温度,灌浆—成熟期光照时间、温度、降水量对产量均有较大影响。气候过渡性特征十分明显,气象灾害多而频繁,引起小麦产量的显著波动。生产上要立足本地气候特点,趋利避害,防灾减灾,通过优化小麦种性布局、培肥土壤和规范化栽培等途径,保障小麦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崇明西部跃进气象哨2001-2007年主要气象资料的分析,发现主要气象因子(光照、降雨量、积温等)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崇明西部地区12月下半月是有效分蘖发生的决定期,此期的光照对成穗率和最终穗数影响较大;12月上半月的降雨量对成穗率和最终穗数有显著影响;11月下半月的积温高低对大分蘖的数量有较大影响,1月上半月是分蘖成穗与否的分界期,此期的积温高低决定分蘖的有用与否.  相似文献   

9.
利用小麦生育期气象资料,研究了徐州地区小麦产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小麦产量预报模型,预报准确率满足业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东北三省90个气象站点1978~2020年的逐日气温数据、相对湿度数据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数据,分析东北三省干旱的时空分布、年际变化趋势和空间自相关性。同时,利用东北三省小麦产量数据,分离气象产量和趋势产量并构建预测小麦产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春末、夏季、秋季是东北三省干旱的多发期,夏季(6、7、8月)月平均干旱日数达25天,干旱多发生于辽宁西部地区及黑龙江中部地区。1978~2020年,东北三省地区干旱日数的年际差异大但变化无明显趋势。东北三省地区的年均干旱日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产量预测模型考虑了粮食政策等社会因素及气温和相对湿度两个气象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预测模型的各因子均显著,平均预测精度达71.4%。  相似文献   

11.
主要气象因子与冬小麦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客观评价气象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鲁南地区小麦产量。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鲁南地区2008—2017年冬小麦产量和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鲁南地区冬小麦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10℃积温,关联系数0.4721;其次是生育期的降水量,关联系数0.4201;其余依次为≥0℃积温、冷量、≥20℃积温、日照时数,关联系数分别是0.3992、0.3756、0.3621、0.313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一致,≥10℃积温是影响冬小麦产量主要因子,其次为降水量,且均为正效应;所得回归方程(P=0.0408, R 2=0.9811)可以适用于鲁南地区冬小麦产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小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不同气候条件对奇台县主栽小麦品种新春37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当地春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用奇台县春小麦主栽品种新春37号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不同年份温度、光照、降水等气象因素对新春37号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2021年,随着新春37号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和光照总数的升高,产量也逐渐增大;降水量与新春37号生育天数、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主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皆呈负相关。因此生育期平均温度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13.
影响小麦耕作产量的因素有很多,人为生产措施的影响,小麦品种的影响,以及浇水、施肥等都是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不过气象因素的影响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气候因素主要包括光照、温度和水分等。通过对甘肃省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从光照、温度、水分等方面阐述了甘肃省影响旱作小麦工作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优质小麦的最佳种植区域.[方法]选用8个有代表性的强筋、中强筋和中弱筋小麦品种在新疆博乐地区3个不同海拔区(531~1 050 m)种植,研究小麦品质性状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特点.[结果]三种筋力小麦品质受生态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强筋类型的品种面团流变学特性变异大于中强筋和中弱筋小麦品种,地区间的小麦品质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各品质性状均以海拔较低的博乐点表现较高.对品质性状与生态因子进行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地理因子海拔高度与品质性状呈负相关.抽穗至成熟期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与品质性状均呈正相关,而与平均最低温度呈负相关.日照时数与降雨量对该地区小麦品质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影响新疆博乐地区小麦品质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海拔高度与抽穗至成熟期时的温度.初步认定以博乐点种植强筋小麦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5.
影响水稻产量的气象因子主要有:光照、温度、降水、风速等,简述了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并分析了这些气象因子影响水稻产量的原因,提出了各地应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本地条件的生产之路.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等肥力水田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系)试验结果为依据,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陕西中等肥力水田小麦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最高茎数、产量、有效穗数、千粒重、每穗粒数、穗长变异系数较大;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最高茎数、基本苗数、生育期、千粒重、穗长、株高;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结合该地区小麦生态条件特点提出,提高陕西中等肥力水田小麦产量的措施为提高分蘖成穗率;在育种上或栽培措施上提高每穗粒数;同时注重千粒重、株高和穗长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夏玉米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分析主要气象因子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情况,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山东省枣庄市2011—2018年夏玉米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依次为:9月份气温(0.9562)>6—9月份气温(0.9449)>6月份气温(0.9312)>7月份气温(0.9283)>8月份气温(0.9157)>6—9月份光照时数(0.8578)>7月份光照时数(0.8393)>9月份光照时数(0.8283)>6月份光照时数(0.8212)>8月份光照时数(0.7803)>6—9月份降水量(0.7623)>9月份降水量(0.6783)>8月份降水量(0.6239)>6月份降水量(0.5842)>7月份降水量(0.5409)。气温是主要因子,其次是光照时数,最后是降水量,通过夏玉米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期对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种植区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影响小麦产量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1个小麦品种(系)的10个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受2个独立公因子制约。被确认和命名的公因子是:F1,光合同化因子;F2,产量构成及植株碳,氮营养因子;2个公 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42%。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2个公因子F1,F2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运用限制因子学说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小麦品种多个主要农艺性状因子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影响产量的主要的性状限制因子。结果表明,在诸多性状因子中,最高茎数、穗数、穗粒数等性状因子,是冬小麦产量的主要性状限制因子,其它性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进一步提出在冬小麦的栽培中,应以群体为基础,在达到一个合理的群体、保证穗数的前提下,主攻个体,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穗粒数,为提高冬小麦产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14—2015年度气象条件对巨野县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巨野县是我国优质小麦主产区。对2014—2015年度光照、温度、降水等气象因素对巨野县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对小麦生产比较有利,对提高小麦产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