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薯具有鲜食、菜用、观赏等多种类型,其块根与茎叶味道鲜美、营养全面,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甘薯属于呼吸跃变型,甘薯块根呼吸旺盛、组织柔嫩含水量高,在采收和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机械损伤,增加病菌侵染的机会。同时,甘薯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极易腐烂、缩水、霉变和发芽,造成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甘薯经济价值。本文简述了甘薯采后生理病害、微生物病害以及块根萌芽等对甘薯块根耐贮性的影响,总结了甘薯块根贮藏保鲜、抑芽技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贮藏与保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以期为甘薯贮藏保鲜及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板栗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板栗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采后生理涉及果实呼吸、果实含水量变化、营养成份变化。板栗贮藏保鲜技术主要从品种选择、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条件、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作者从蒜薹采收、采后预处理、贮藏方法、贮藏期的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蒜薹贮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4.
甘薯采收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农产品工程技术中心的甘薯基地为试验田,进行了甘薯采收的技术规范研究,旨在提高甘薯采收品质、延长贮藏期限和保证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5.
毛叶枣的贮藏保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印度对毛叶枣贮藏保鲜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从毛叶枣的采收、采前处理、采后处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贮藏保鲜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绿叶菜采收、贮藏过程中的失水萎蔫、黄化、腐烂和营养损耗等问题,对绿叶菜采收、贮藏保鲜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绿叶菜采后保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美国各主要甘薯产区如路易斯安那州、北卡罗莱纳州,田纳西州、密西西比州等地相关种子质量认证体系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甘薯普通种薯和脱毒苗两类种子认证体系,内容包括甘薯薯块及薯苗的种子分类及来源介绍、种子纯度标准,种子生产过程中的温室、田块标准及采收后贮藏标准等贯穿于整个甘薯种子生产过程的质量认证程序,以期为我国甘薯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美国各主要甘薯产区如路易斯安那州、北卡罗莱纳州、田纳西州、密西西比州等地相关种子质量认证体系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甘薯普通种薯和脱毒苗两类种子认证体系,内容包括甘薯薯块及薯苗的种子分类及来源介绍、种子纯度标准、种子生产过程中的温室、田块标准及采收后贮藏标准等贯穿于整个甘薯种子生产过程的质量认证程序,以期为我国甘薯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鲜食型甘薯贮藏安全性和贮藏效率,结合本地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从鲜食型甘薯的品种选择、收获时期、采后处理、贮藏设施准备、预贮、贮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指导大庆市鲜食型甘薯安全贮藏,使鲜食商品薯可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结合有关标准规定,从产地环境、生产管理措施、采收和贮藏等方面总结了脱毒甘薯的绿色食品大田生产技术,为脱毒甘薯绿色食品水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调技术延长小浆果的市场供应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括草莓、树莓和蓝莓在内的小浆果可以通过使用气调贮藏技术来延长市场的供应期.气调贮藏条件下,果实质量与采收时期有关.品种、栽培技术、采收的成熟度、正确的采收方式和采后的管理均会影响贮藏开始时期的品质和潜在的贮藏能力.增加CO2(≥10%)浓度可以有效抑制采后贮藏中的主要损失之一-腐烂.增加CO2浓度还可以提高草莓的果实硬度和延迟草莓、树莓和黑莓的采后色素形成过程.不当的CO2和/或O2浓度导致蓝莓果实失去风味、果肉组织变软和褪色.通过使用托盘包装、帐式气调和气调集装箱,气调技术可以在小浆果的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商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的特点是:1、将研究工作的起点延伸到采前管理,着重进行了施用一定比例有机肥对果实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采前果面浸钙对果实贮藏的影响两项研究。2、将采收技术看作保鲜技术的一环,探明采收质量对贮藏的影响。3、采后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包括不同防腐剂处理效果的比较;不同贮藏器具装果的贮藏效果;塑料袋开孔自发气调贮藏的效果;地窖、半地下自控低恒温库贮藏效果等。通过以上三方面七个单项因素的试验和组装研究,从而建立了温州蜜柑贮藏保鲜综合技术体系和方法,使贮藏损耗率下降到5~9%。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鲜食葡萄产量高,贮藏量相对较小,贮藏损失严重的问题,简述了葡萄品种、气候条件、树体管理、肥水管理等栽培和管理技术以及采收环节等采前因素对葡萄贮藏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收成熟度是影响果实成熟衰老和贮藏品质的重要因素。综述了果实采收成熟度与采后生理、果实软化、采后病害及贮藏品质的关系,为改善果实品质、减少采后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芒果采收后呼吸代谢旺盛,保鲜难度较大,且容易感染病害,影响芒果的品质。我国芒果的产量在逐年增长,但是在贮藏保鲜方面仍然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存在采后损失严重,低温贮藏运输设备严重不足,技术研究不足等问题。通过物理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和生物保鲜技术的阐述,揭示芒果在贮藏保鲜技术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保鲜是为了保持或改进果品质量并使其从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果实采收后所经过的分级、清洗、药物处理、预贮、打蜡、催熟、包装、贮藏保鲜等技术环节。①适时采收。一般采前10天停止灌水,  相似文献   

17.
王森  田俊  刘曼 《江苏农业学报》2023,(5):1256-1264
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Halsted)是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食品腐败真菌,尤其会在甘薯采后贮藏过程中造成极大经济损失。此外,在甘薯长喙壳菌侵染过程中可诱导甘薯产生植物抗毒素呋喃萜类毒素,该毒素具有严重的肝毒性和肺毒性,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因此,控制甘薯长喙壳菌及其造成的甘薯采后贮藏损失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综述了甘薯长喙壳菌的生物学特性、侵染途径、发病条件、致病机制、呋喃萜类毒素的合成途径及其防控方法,以期为高效防控甘薯长喙壳菌、提升甘薯的贮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接骨木果实采收、采后处理、干果贮藏、质量控制、运输等关键环节提出了一些实用性强的技术措施,以提高接骨木果实采收质量,达到果实优质优价和提高储藏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绿芦笋食用部分为幼嫩的茎尖,含水量较高,呼吸作用强,采收后不耐贮藏。阐述了绿芦笋的采收方法、采后处理、保鲜技术,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绿芦笋采收和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一品红盆花采后贮运综合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讨论了一品红采收标准、包装、贮藏与运输、采后处理技术以及家庭养护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