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黄皿诱蚜器为工具,对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传毒蚜虫迁飞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有翅蚜虫迁飞呈现"两峰"夹一"谷"的规律。即有翅蚜虫在7月5日、7月20日出现2次高峰,2年总量平均为29.5头,峰值为7.5头,说明危害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蚜虫种类少,数量少,适合做种薯基地。  相似文献   

2.
有翅桃蚜是马铃薯病毒病的主要传毒介体昆虫,通过连续3a对宕昌县中北部危害马铃薯传毒蚜虫迁飞及消长规律研究,初步摸清了该区域蚜虫的种类、迁飞和消长规律以及其发生发展与温湿度的关系,并依据测报研究结果对脱毒种薯生产中的桃蚜防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2009年马铃薯蚜虫迁飞消长规律,并对蚜虫迁飞消长的环境因素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病毒病的蚜虫传毒规律及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天津大白菜病毒病的毒源种类和组成为 TuMV 占65.9%,TMV 占31.9%和 CMV 占2.2%,其中除 TMV 为非蚜虫传毒的种群外,TuMV 和 CMV 种群都是由蚜虫传播的非持久性病毒。为更好地指导大白菜病毒病的防治,必须对传毒介体——蚜虫的发生生态和传毒规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对宁夏丘陵地区马铃薯种植区蚜虫迁飞消长动态调查表明,从幼苗至收获整个马铃薯生育期内,都有蚜虫在田间迁徒取食活动。以西吉沙岗村为代表的气候冷凉区,马铃薯田的蚜虫种群数少,迁飞频数低(1次);以原州区毛庄村为代表的气候温和区,马铃薯田的蚜虫种群数量多,迁飞频数亦高(3次)。在无翅蚜虫繁殖积累密度达到峰值的15-30d后,必有1次数量较大的有翅蚜虫的迁飞活动。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Y病毒(PVY)对烟草品系NC744及其PVY抗性亲本Virgin A Mutant侵染速度低于另一亲本、推广品种Coker 86。对烟蚜(Myzus persicae)和棉蚜(Aphis gossypii)传播PVY的抗性,NC744显著高于COKer 86。  相似文献   

7.
蔬菜非持久性病毒病蚜虫传毒规律及防治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蔬菜非持久性病毒病,以蚜虫为介体传毒。传毒流行是病原、寄主和蚜虫三者适应的结果,也受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种类蚜虫传毒效能有差异,传毒能力受迁飞、光照、风向、风速、湿度、温度、寄主水肥条件、营养环境等影响。菜蚜在相对湿度78 、温度25~28 ℃发育最快,一日中上午8时前、下午6时后光弱时为迁飞高峰,夜间不起飞,阴天起飞少,风速超1.87 m /s起飞受阻,暴雨可把蚜虫震落到泥土中溺死。华北地区,蚜虫迁飞高峰: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中旬,秋季7月中旬至8月中旬。药剂灭蚜防治非持久性病毒病无效。春露地番茄、西葫、甜椒早播,秋大白菜晚播均可避病。控制蚜虫传毒的生态防治措施为:播前翻地、晒土、浇底水,降低蚜量;间、套作玉米、韭菜使蚜虫在试探取食时失毒;利用蚜虫对不同颜色反应不同,设置银灰色反光塑料薄膜避蚜;苗期用50病毒1号乳油250倍喷雾防蚜。这些措施可有效地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银灰反光塑料膜防效94.29 ,病毒1号EC250倍,苗期3次施防效达86.1 ,增产35.9 ,利用生防天敌瓢虫控制传毒蚜虫也有前途。  相似文献   

8.
 于典型烟草丛枝病病株上采集的蚜虫,经布安氏固定液及戊二醛固定液固定,次甲兰染色或不染色。取其唾液腺,经常规戊二醛、锇酸双重固定,丙酮脱水,Epon812包埋,聚合,超薄切片,电子染色后,于电镜下观察。在蚜虫唾液腺细胞内观察到大量烟草丛枝病病原MLO的聚集。健康烟株上饲养的第2代蚜虫唾液腺细胞内未检测到类似病原。  相似文献   

9.
高纬度地区早熟脱毒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高纬度地区早熟脱毒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内容,以供马铃薯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试验于1987~1988年在泰县蔬菜试验站进行。供试的辣椒品种为早丰一号,1987年设6个处理:(1)覆盖银灰膜,(2)覆盖银灰膜加喷敌杀死,(3)覆盖透明膜,(4)覆盖透明膜加喷敌杀死,(5)喷口针油和敌杀死混合液,(6)对照区不喷药、不盖膜。1988年增设喷敌杀死处理。小区面积为30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株行距和田间管理与生产田相同。辣椒  相似文献   

11.
固原市马铃薯蚜虫种群时空动态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固原市马铃薯蚜虫的种群及时空动态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危害马铃薯大田生产的主要优势种群为棉蚜和桃蚜。马铃薯蚜虫始见期一般为6月上旬。在气候冷凉的马铃薯种植区,田间蚜虫少,迁飞扩散较慢;在气候温和种植区,田间蚜量较多,迁飞扩散相对频繁。降水量是蚜虫田间消长的重要因素,5月份气温低不利于蚜虫迁入,降水频繁抑制有翅蚜在田间的迁飞。蚜虫在田间分布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近风口、中间点、远风口。大风有助于翅蚜进行较远距离迁飞,有翅蚜处女迁飞距离为60 m。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田间有翅蚜虫类型及迁飞消长规律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城郊马铃薯田间有翅蚜虫的类型及迁飞消长规律研究表明:原州区马铃薯田黄皿诱蚜盘中诱到的蚜虫类型共有29个,受作物生育期、气温、降雨及田间环境的影响,其迁飞消长规律不同。气温15℃~28℃、作物生长进入成熟期时有翅蚜迁飞消长进入高峰期;低温多雨有翅蚜迁飞消长进入低峰期;田间环境不利于无翅蚜生长时,有翅蚜的数量相对无翅蚜增加并进行迁飞。有翅蚜迁飞消长活动受作物的生育期、气候因子、田间环境因素的多重调节。  相似文献   

13.
从脱毒苗到原种的生产必须经过具有一定生产技术要求的过程,防止病毒的再侵染。种薯基地最好选择高海拔、高纬度、低温度和风速大的地域,这里传毒媒介相对较少,并由于风速大而使传毒媒介落不下来危害,这样繁育出来的原种的品质好,产量高。本文主要介绍原种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田间多数蔬菜病毒都以蚜虫为媒介进行传播,蚜虫与蔬菜病毒流行关系密切,了解这些关系对有效防治蚜传蔬菜病毒病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综述了蔬菜上主要蚜传病毒及传毒蚜虫种类;蚜虫传播蔬菜病毒病的特点;有翅蚜迁飞与蔬菜病毒流行的关系及阻断蚜虫传毒的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马铃薯种薯的生产设施、生产方式和生产目的来看,茎尖组培苗和脱毒试管苗的繁育主要是在组培室、实验室或无菌工作室中进行;原种生产主要在符合条件的温室、网棚中进行;而马铃薯一、二级原种主要是在具有良好隔离条件下的露地或大棚中进行。本文主要介绍在良好隔离条件下,马铃薯一级种薯露地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贵州威宁地区马铃薯田间蚜虫种类及消长动态,为蚜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4-7月田间黄皿诱蚜进行数量调查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威宁地区马铃薯田间有翅蚜共12种,其中桃蚜、玉米蚜、甘蓝蚜为主要种群.有翅蚜的消长动态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其中以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风速次之.4月中旬和5月中旬为有翅蚜发生的两个高峰期,6月中旬有翅蚜大量迁飞,建议该地区的蚜虫防治至少应包括这3个时段.  相似文献   

17.
18.
蚜虫与病毒间的分子识别及传毒专化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蚜虫与病毒间的分子识别及传毒专化性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吴云峰蚜传病毒是植物病毒中的一大类群,几乎危害绝大多数作物。因此,长期以来,蚜虫传毒现象引起病毒学家与昆虫学家的极大关注。据统计,全世界有193种蚜虫可以传播164种病毒,涉及5个病毒组,其中非持久...  相似文献   

19.
前言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远距离迁飞的习性,我国已于六十年代中期经海上捕蛾和多次成虫标记回收试验所证实,并根据各地粘虫生活史及发生为害情况,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以及越冬习性的研究,已基本上摸清了我国东半部粘虫的迁飞为害规律:五个发生区周年季节性南北  相似文献   

20.
白背飞虱迁飞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我国对白背飞虱(SogateIla furcifera Horvath)的研究历史较长。1923、1954、1959年一些单位曾进行过一些研究。1975年江苏省射阳县一军垦农场对白背飞虱的迁飞事实进行了初步报道,浙江、四川等省有关单位对迁飞问题也相继进行了研究。1978—1980年,由19个省、市、自治区的69个单位组成了全国白背飞虱科研协作组,进行全国性的协作研究,现将这次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