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辽宁朝阳市荒漠化和沙化工作治理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依据朝阳市基本情况,分析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状况及危害,提出了实施沙化治理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以及治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四川省巴塘县2009年土地荒漠化的监测,从荒漠化土地面积及分布范围、荒漠化类型、荒漠化程度、荒漠化土地利用现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巴塘县土地荒漠化现状。并对巴塘县土地荒漠化的成因进行剖析,提出了治理对策,以期对巴塘县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呼和浩特市2004年和2009年两期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数据及相关的资料进行统计,对呼和浩特市土地荒漠化、沙化动态变化做出定量的分析,同时,对呼和浩特市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现状及治理成效做出定性的评价,并从社会和自然因素方面对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进程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总体上处于治理与恶化相持阶段。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河南省第二次、第三次荒漠化土地监测的荒漠化土地类型、荒漠化程度及荒漠化利用类型现状等的变化进行分析,找出了河南省荒漠化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河南省荒漠化土地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荒漠化土地现状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辽宁省2009年和2014年两期荒漠化土地监测数据统计,对辽宁省荒漠化动态变化做出定量的分析,同时对辽宁省土地荒漠化现状及治理成效做出定性的评价,并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对荒漠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全省荒漠化土地有减少的趋势,但是局部加重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应用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2009年),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情况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危害情况。同时,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与地形地貌的分布图叠加,对重点治理区域和治理旗县的特征、方向进行了分析。应采取分区域、分类型、重点突破的方式,推进生态体系、工程体系、产业体系、保障体系,构筑起防治荒漠化的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辽宁省荒漠化土地的调查,分析了荒漠化土地的变化因素,并且提出治理措施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刘瀛 《防护林科技》2019,(3):58-59,88
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与地面地物地貌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北票市第五次(2014年)土地荒漠化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取该区域的荒漠化土地类型及面积、土地荒漠化程度及土地利用分布类型等方面信息,并将其与第四次(2009年)荒漠化监测数据对比进行动态分析,为辽宁省北票市荒漠化监测成果建立动态数据模型提供基础,也可为该区域荒漠化有效防治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以来,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内蒙古在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推广了许多有效的荒漠化治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治沙经验,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环境得到改善。但从整体上看,土地荒漠化仍然严重。防治荒漠化,改善全区生态环境仍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为此,文章对“十三五”以来内蒙古地区荒漠化土地现状及有效的治理技术进行阐述,并对治理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从而为荒漠化土地治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建平县荒漠化土地治理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文章提出了建平县荒漠化土地治理的6种策略,为进一步治理荒漠化土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2009年通辽市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对通辽市沙化土地现状、沙化土地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通辽市沙化土地状况进行了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沙化土地面积54.96万hm2,潜在沙化土地面积60.66万hm2。大部分的沙化土地分布在辽西北地区,辽西北是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来监测数据表明,辽宁省土地沙化有恶化的趋势,而且这种沙漠化正逐年向辽宁省的腹地扩展。根据辽宁省的沙化特点以及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步探讨了其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石漠化成因及其生态治理对策,对新邵县有林无林岩溶石漠化林地土壤水分与温度特征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岩溶石漠化区7-12月无林地和有林地地表、岩面不同坡位温度没有显著差异,但不同月份间温度有极显著差异.7-8月表现为高温,岩石由于传热系数大,吸收阳光升温快而温度明显高于地表.有林地因有树木的荫蔽其地表、岩面的...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叙述了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通过现地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获取样地信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计算出各类沙漠化土地面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确定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监测表明,截至1999年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为42.08×104km2,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118.3×104km2的35.6%。与1994年全国沙漠化土地监测结果对比,5a来全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了15629km2,年均增加3126km2。内蒙古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二位,而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和可治理沙漠化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15.
Spatial Dynamic Analysis of Desertified Land in Dongting Lake Area Using GI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洮南市荒漠化土地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整治荒漠化的对策;调整产品结构,合理载畜量、乔、灌、草结合,合理开发资源;提高当地群众的认识程度,全民齐动手整治。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沙化土地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江西省沙化土地现状,分析沙化土地成因、动态情况及发展趋势,提出防沙治沙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甘肃民勤县土地沙化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土地沙化与水资源(包括自然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人口、耕地、林地、牲畜、粮食产量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科学揭示出了民勤土地沙化扩展加剧的驱动机制,为综合整治土地沙化问题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田阳县土地石漠化动态变化及原因,认为石漠化土地退化原因主要是过牧等不适当的经营方式,石漠化土地改善途径主要有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坡改梯等。总结石漠化治理的主要经验,包括大力实施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参与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分析了尚存在的石漠化地区条件恶劣,治理难度大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RS的北京山前平原区土地沙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沙化是北京市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制约其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北京土地沙化的动态变化趋势及成因对保障北京市的生态安全和改善其环境质量有重要意义。利用2007年4月SPOT5卫星的多光谱和全色影像,结合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这3种辅助数据,进行沙化信息提取。根据所提取的信息,分析北京山前平原区土地沙化现状和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水文等多元信息资料的统计分析数据对其沙化成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研究区的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3条河流沿岸,康庄、南口地区以及怀柔、密云大沙河地区;沙地类型主要是固定沙地,以轻度和中度沙化为主;2007年与1999年、2004年北京沙化土地数据相比,沙化土地总面积呈减少趋势,表明北京市防沙治沙工作卓有成效,前景乐观,但局部依然存在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防沙治沙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