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天王星是一种新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一杀螨剂,又称虫螨灵、FMC54800,其普通名称为联苯菊酯,商品名为Talstar,化学名称为[2-甲基(1,1-联苯)-3-YL]甲基3-(2-氯-3,3.3-三氟-1-丙烯基1)-2,2——三甲环丙烷羧酸酯。本试验就FMC公司提供的天王星药剂对广东大叶种茶区主要茶树害虫的防治效果提出报告,给茶叶生产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我所就该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尺蠖类、螨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几年来我场在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中,开展了黑光灯在茶树害虫防治上应用的试验。继一九七三年华岩山分场科枝小组安装黑光灯对诱杀茶树害虫取得很好成果之后,两年来在华岩山、立新、西丰里等三个分场已普遍应用。共安装黑光灯七十二盏。经生产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茶园的生态环境条件、茶叶生产与害虫发生的关系以及茶树害虫防治上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茶树害虫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昆虫病毒、性信息激素制剂,利用天敌资源进行生态控制以及选育抗虫茶树品种等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已经应用或正在研究的茶树害虫防治的新途径。分析了走新途径的意义和可行性,指出了目前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茶树害虫防治可分为二个时期:发生期防治和冬季防治。实践证明,要控制茶树害虫的发生和蔓延,这两个时期防治必需同时抓紧,不能偏废。一、茶树害虫越冬的生理基础。目前,茶树害虫的活动正随着季节变化逐渐进入休眠状态。越冬过程中,害虫首先使体内脂肪和糖类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作者根据茶树害虫优化防治的现状,从茶园生态系、动态平衡的原理及近40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茶园害虫优化防治的重要性和目标,并制定了茶树害虫不同种群组合的防治模式,阐述了主要茶树害虫优化防治措施和依据。多年通过对常发性小绿叶蝉多点对比试验,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用药保护天敌优化防治区,茶园蜘蛛比常规化防区多34.61%,叶蝉密度、芽叶被害指数比常规化防区分别低37.48%、9.98%。全园喷布农药次数由6—7次下降到1—2次,每亩比常规化防区减少治虫费用7.54元。鲜叶亩产三年平均多5.52%。  相似文献   

8.
茶树害虫的病毒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坤山 《中国茶叶》2005,27(6):35-36
茶树害虫的防治,过去多采用化学防治,致使茶叶农药残留问题突出,影响了茶叶出口和食品安全.近年来,为了满足无公害茶,尤其是有机茶生产的需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已研制出两种茶园专用病毒杀虫剂(茶尺蠖病毒杀虫剂和茶毛虫病毒杀虫剂),并先后在浙江、江苏茶区大面积推广试用.由于病毒杀虫剂使用的要求、效果的发挥等与化学农药不同,因此,各地在防治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有利于病毒防治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并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现对病毒防治中的有关问题作一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斯里兰卡茶树主要害虫是茶枝小蠹虫(xyleborus fornicatus Eichh),近15—20年来,主要发生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茶园,大部分茶园受害均很严重。此外,还有一些季节性害虫,象茶卷叶蛾(Homoma CoffeariaNietner),象螂(Macroplectra narariaWoore)以及螨类(主要为茶红蜘蛛螨(Oligonychus Coffeae Nietner)与茶短须螨(Brevipalpus Californicas Banks)。  相似文献   

10.
日本茶叶研究所首次用苏云金杆菌杀虫剂(BT)防治茶树主要害虫茶卷叶蛾(Hcmcna magnanima Diaknoff)、茶小卷叶蛾(Adoxophyes sp.)和茶叶细蛾(Caloptilia theivora Wlsh.)。供试幼虫取自林间,饲养于接种植株。试验结果显示BT的毒素有高度的专一性和  相似文献   

11.
茶树害虫物理防治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有害生物的防治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不同途径。农业防治成本低对环境无影响,但效果通常不理想,而且效果发挥较慢。生物防治对环境安全,但由于技术上的问题,目前生物防治在生产上应用范围较小。化学防治收效快、效果好,但副作用大,使用不当会引起害虫再猖獗、抗药性、环境污染等现象。物理防治则是采用物理的方法消灭害虫或改变其物理环境,创造一种对害虫有害或阻隔其侵入的一种方法,其收效迅速,可直接把害虫消灭在大发生之前,或在某些情况下,作为大发生的急救措施,起到降低危害的作用。物理防治方法的有效应用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笔者就国内外茶园害虫物理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过婉珍  蒋爱琴 《茶叶》1995,21(1):45-46
临安县茶树害虫优化防治是在1988年开展“三个一”的低容量喷雾试验基础上进行的,1989年小面积进行优化防治试验,1990年扩大示范和推广面积,并列入当年度丰收奖项目的主要配套措施,1991~1993年列入县级丰收奖项目。五年来,共应用推广面积889.5公顷,不仅控制了猖獗性害虫的为害,而且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优化防治的茶园平均年喷药次数比原来减少1.57次,五年共节约农药费12333.48元,节约防治用工费23646.32元,比常规防治增收茶叶产值472119.88元,共获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苦参素是植物源农药之一,具有低毒、低残留、对天敌杀伤力小等特点。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苦参素对茶树主要害虫防治的研究进展,如对茶尺蠖、茶毛虫、茶小绿叶蝉和茶蚜等主要害虫都具有较好的防效,明确指出:该药剂适宜于无公害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4.
林成业 《福建茶叶》2013,35(4):39-41
主要内容:安溪县的茶叶虫害防治过去主要依赖农药,致使茶叶中农药残留量和有毒物质含量偏高而成为茶叶销售和贸易中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茶叶的质量安全。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对虫害进行生态控制和农药残留控制的新经验,主张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控制因素和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茶叶产品的安全无污染,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以维护生态平衡为目标,通过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来增强对害虫的自然调控能力,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从而达到确保茶叶的质量安全和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省茶园主要害虫有茶毛虫、茶刺蛾、丽绿刺蛾、大尺蠖、灰尺蠖、茶尺蠖、茶蓑蛾、褐蓑蛾、小黄卷叶蛾、茶枝蛀蛾、小绿叶蝉、长白蚧,椰园蚧、蛇眼蚧等十余种。初步估计每年因各种害虫危害,茶叶总  相似文献   

16.
茶树害虫防治的新途径--化学生态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宗懋 《茶叶》2005,31(2):71-74
本文介绍了应用化学生态学原理进行茶树害虫防治的目前进展和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应用昆虫性信息素和茶树挥发性互利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在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上,主要利用人工模拟的雌性害虫的性信息素来引诱同种害虫的雄性害虫以达到预测和迷向防治的目的。在茶树挥发性互利素的应用上,当害虫危害茶树后,害虫的口腔分泌物中的酶类会由叶片的伤口进入茶树组织内而使茶树体内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挥发性化合物。这种新的挥发性化合物对这些害虫的天敌有很强的引诱作用,而对害虫却没有或只有很弱的引诱活性,通过这类化合物可以使天敌很容易找到它扑食或寄生的害虫的位置,为天敌寻觅到害虫提供了线索,同时为被害的茶树提供了保护.应用化学生态学进行害虫的防治尽管还没有在生产上达到应用的程度,但前景辉煌。  相似文献   

17.
18.
《茶叶》1960,(1)
茶树施肥工作是茶园管理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但是,施肥之后对于茶园产量与茶叶質量的影响究竟如何,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我們从1955、1956、1957三年中所进行之肥料試驗,現把結果整理出来,以供各地参考。一、试验方法: 試驗設計:本試驗处理共分甲、乙、丙、丁,四組。甲組:单施基肥,不施追肥,每年11月中旬施肥;乙組:基肥与追肥配合使用,基肥施用时間同甲  相似文献   

19.
引言一、试验目的本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查明茶树用手打顶和用刀打顶的利弊。着重研究:打顶的费用、采摘面的平整、产量以及养蓬情况等。二、为什么要修剪和打顶? 随着劳动费用不断增加,茶树修剪和打顶的开支都变得很大。当人们从事于这  相似文献   

20.
生命表(Life table)最早在十七—十八世纪在欧洲为人口统计而设计的,常用于人寿保险事业。五十年代中期加拿大的摩利斯(Mor-ris)和米勒(Miller)两人最早将生命表运用于昆虫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研究,其后越来越多的昆虫学家利用生命表技术来研究和分析影响昆虫(特别是害虫)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为合理制定昆虫种群的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