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南农业》2014,(23):4-5
<正>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是否有权威结论?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权威结论的,即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都是安全的。转基因食品上市前要通过严格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而一般食品根本不进行安全评价。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是全球公认的食品安全评价准则和世贸组织裁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依据。各国安全评价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没有定论?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定论的,即凡是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于1997年成立了生物技术食品政府间特别工作组,认为应对转基因技术实行风险管理,并制定了转基因生物评价的风险分析原则和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成为全球公认的食品安全标准和世贸组织裁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依据。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过严格的毒性、致敏性、致畸性等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凡是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可以放心食用。迄今为止,转基因食品商业化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经过证实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权威结论的,即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都是安全的。转基因食品上市前要通过严格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而一般食品根本不进行安全评价。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是全球公认的食品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1.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是否有权威结论?答:国际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权威结论的,即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都是安全的。转基因食品上市前要通过严格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而一般食品根本不进行安全评价。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是全  相似文献   

5.
正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有定论的,即凡是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于1997年成立了生物技术食品政府间特别工作组,认为应对转基因技术实行风险管理,并制定了转基因生物评价的风险分析原则和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指南,成为  相似文献   

6.
为了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反驳转基因不是"天然的"、转基因食品无法保证100%安全、转基因食品不能吃等错误言论。通过分析政府对食品的安全管理与食品安全间的关系、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与其食品消费行为间的关系,论证了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并进一步通过分析"纯天然"食品和"零风险"食品的不存在,再次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说明过激的食品安全需求不能否定转基因制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DNA重组技术获得的一种新型食品,其安全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文章从转基因生物的生长环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标准、转基因食品的处理过程、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五个方面讨论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影响因子,并根据转基因生物外源基因整合的分子特征和转基因食品本身的特性,编制了一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流程。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性评价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仲文  连庆  李宁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6):24-27,37
文章从目前被广泛认可的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国际通行做法以及我国对转基因植物食用安全评价的要求等方面,对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评价现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完成安全性评价而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以来,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2012年种植面积达1.7亿hm2。其在解决全球饥饿问题、保护环境、提高粮食营养品质以及方便的获取药物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转基因技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加强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是保障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有效手段。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前,要经过严格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包括营养学、毒理学、过敏性等方面,另外有非期望效应和肠道健康评价作为补充,为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规避及大力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手段。凡是经过了安全性评价,获得了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都有安全保障,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0.
王正鹏  张树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68-5869
介绍了转基因动物食品的概念、转基因动物食品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评价转基因动物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自1994年首个转基因植物产品番茄商业化以来,转基因技术、研发、产业等均取得了飞速进展,本文分析了转基因食品目前的研发、获批情况,种植推广、安全性评价等状况及我国转基因食品获批、消费、管理状况,提出了在目前转基因食品安全争论和贸易壁垒形势下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康洁 《农业与技术》2003,23(6):81-84
介绍了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检测方法与安全评价的几个问题,客观认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对转基因技术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食品安全性评价进行了综述,认为转基因技术对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但也要加强食品安全评价的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执行强制标识制度让公众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问题是全球广泛关注和饱受争议的话题。分析了近年来关于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评估的一些综述以及相关研究报道,总体来说,至今尚未发现可以证实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畜禽动物不安全的案例,少数对转基因食品有毒性的报道最后被证实是由于试验方法或统计方法的错误造成的。但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导致的环境风险评估就复杂得多,更难以评价,只能进行长期监测和预防。政府作为决策者必须对转基因作物建立科学的评价、监管体系,并使消费者增强对转基因作物的信任。展望未来,由于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安全转基因技术"有望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转基因作物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与检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逐渐释放,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全面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及其检测方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论述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以及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食品安全总是相对的,属于风险事件,但是人们倾向于认为传统食物是安全的,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难于评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质疑主要包括: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转基因作物蛋白质的毒性及致敏性、标记基因的安全性(如耐抗生素)以及非预期效应(长期效应)。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估坚持的原则包括风险分析原则、实质等同原则、个案分析原则和逐步推进原则等。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安全评估的指导方针,我国颁布了针对重组DNA植物的安全评  相似文献   

17.
正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百姓都很关注的大事,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说明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威胁问题不可掉以轻心。食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源于外在污染,包括工矿排放的"三废"、农产品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添加剂等等;食品内在的不安全因素——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随着人口的繁衍,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致严重影响了生态  相似文献   

18.
<正>转基因食品是一种新兴事物,随着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转基因食品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仍然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法律手段无疑是人类控制和应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工具和明智选择。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相对滞后,不利于转基因食品的正常发展亦不利于对人类健康的保护。本文介绍了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和安全性问题,具体分析了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现状,结合欧美立法经验,提出借鉴意见,论述了我国转  相似文献   

19.
正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百姓都很关注的大事,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说明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威胁问题不可掉以轻心。食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源于外在污染,包括工矿排放的"三废"、农产品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添加剂,等等;食品内在的不安全因素——-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随着人口的繁衍,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致严重影响了生态  相似文献   

20.
<正>(续第6期第11页)7.转基因食品标识与安全性有关系吗?凡是原料采用进口的或者我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农产品及其直接加工品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通过安全评价得出的,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其标识与安全性无关。我国对转基因产品实行按目录定性强制标识制度。2002年,农业部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制定了首批标识目录,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大豆、油菜、玉米、棉花、番茄5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