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叙永县农业发展现状 叙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相接,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幅员面积2977km2,地势南高北低,立体气候明显。有耕地6万hm^2,适宜水稻、玉米、马铃薯、高梁、烤烟、柑桔、茶叶、蔬菜、中药材等多种粮经作物种植。2010年,叙永县粮食播种面积7.18万hm^2次,总产量29.51万t;  相似文献   

2.
高山蔬菜即在海拔800 m以上地区种植的蔬菜,乌蒙山连片特困区是高山蔬菜的适宜种植区。以叙永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为切入点,通过对高山地区玉米、马铃薯、烤烟、蔬菜等主要粮经作物的种植收益进行调研,对现有主要农作物的抗风险能力、扶贫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山蔬菜具有品质优、比较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优势,且风险可控,扶贫贡献率相对较高,在乌蒙山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8年以来叙永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进程的分析,指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强化叙永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贫困县马铃薯生产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了叙永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找出了叙永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对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马铃薯基地建设,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增加贫困山区农民收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叙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属于四川盆南山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叙永县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叙永县种子市场中选出14个中迟熟水稻品种作试验展示,拟选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性高的品种作推荐。试验结果表明:深两优3956与隆两优黄莉占等7个品种熟期适宜、质量优,产量高、抗性较强,适宜在叙永县平坝丘陵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叙永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20多万亩,产量4万多吨,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14%,是叙永县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叙永县马铃薯用种除部分自留外,大量从云南、贵州等地调入。由于连年种植,种薯品质退化、抗性减弱,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成为粮食安全的一大隐患。2010年以来,在四川省粮油高产创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叙永县农业人才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根据事业单位改革相关政策,结合叙永县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一、人才队伍现状1.机构编制叙永县共有县级农业事业单位12个,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25个,县级农业事业单位有编制85名,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站有编制164名,共有编制249名。2.岗位设置2009年,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全县37个农业事业  相似文献   

8.
叙永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成效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涉及林区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各方面,叙永县天保工程实施10余年,笔者立足叙永县天保工程取得的成效、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天保工程后续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叙永县作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的首批试点县,从1998年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于2000年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管护力度,增加了森林管护项目,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形成一个造、封、管同步进行的生态建设工程。基于此,对叙永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叙永县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历来是泸州市产茶大县,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使茶叶产业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叙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黔3省结合部,属山区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相似文献   

11.
泸州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的含量及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植烟土壤养分的含量及区域分布特征,为泸州烟区烟叶生产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蛇型釆样法采集0~20 cm耕层土壤混合土样,参照中国植烟土壤分类标准,研究泸州烟区叙永县和古蔺县植烟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及其区域分布状况。【结果】古蔺县和叙永县土壤pH平均分别为6.12和6.39,差异不显著;变异系数分别为0.19%和0.17%,地块间的土壤酸碱度变化较大;有机质含量平均分别为2.36 g/kg和2.95 g/kg,叙永县显著高于古蔺县,变异系数分别为0.45%和0.37%;均以Ⅱ级最多,分别为56.02%和54.71%,有机质含量普遍处于中等至偏低水平;全氮含量平均分别为1.47 mg/kg和1.71 mg/kg,叙永县显著高于古蔺县,变异系数分别为0.51和0.46,均以Ⅱ级最多,分别为61.57%和48.82%;碱解氮含量平均分别为124.63 mg/kg和149.05 mg/kg,叙永县显著高于古蔺县,变异系数分别为0.39%和0.35%,均以Ⅱ级最多,分别为48.15%和62.35%,土壤碱解氮含量较丰富;有效磷含量平均分别为9.69 mg/kg和20.45 mg/kg,叙永县显著高于古蔺县,变异系数分别为0.91%和0.92%,古蔺县和叙永县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以Ⅰ级和Ⅱ级最多,分别为65.74%和37.50%,有效磷含量较缺乏;速效钾含量平均分别为137.94 mg/kg和206.85 mg/kg,叙永县显著高于古蔺县,变异系数分别为0.65%和0.60%,均以Ⅰ级最多,分别为77.78%和53.99%,速效钾含量均较高;经聚类分析,泸州烟区植烟土壤养分在地理位置上聚为东北部植烟区和西南部植烟区2个区域,其空间连续性较好。【结论】泸州烟区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普遍处于中等至偏低水平,碱解氮含量均较丰富,有效磷含量较缺乏,速效钾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植烟土壤养分的含量及区域分布特征,为泸州烟区烟叶生产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蛇型釆样法采集0~20cm耕层土壤混合土样,参照中国植烟土壤分类标准,研究泸州烟区叙永县和古蔺县植烟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及其区域分布状况。【结果】古蔺县和叙永县土壤pH平均分别为6.12和6.39,差异不显著;变异系数分别为0.19%和0.17%,地块间的土壤酸碱度变化较大;有机质含量平均分别为2.36g/kg和2.95g/kg,叙永县显著高于古蔺县,变异系数分别为0.45%和0.37%;均以Ⅱ级最多,分别为56.02%和54.71%,有机质含量普遍处于中等至偏低水平;全氮含量平均分别为1.47mg/kg和1.71mg/kg,叙永县显著高于古蔺县,变异系数分别为0.35%和0.27%,均以Ⅱ级最多,分别为61.57%和48.82%;碱解氮含量平均分别为124.63mg/kg和149.05mg/kg,叙永县显著高于古蔺县,变异系数分别为0.39%和0.35%,均以Ⅱ级最多,分别为48.15%和62.35%,土壤碱解氮含量较丰富;有效磷含量平均分别为9.69mg/kg和20.45mg/kg,叙永县显著高于古蔺县,变异系数分别为0.91%和0.92%,古蔺县和叙永县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以Ⅰ级和Ⅱ级最多,分别为65.74%和37.50%,有效磷含量较缺乏;速效钾含量平均分别为137.94mg/kg和206.85mg/kg,叙永县显著高于古蔺县,变异系数分别为0.65%和0.60%,均以Ⅰ级最多,分别为77.78%和53.99%,速效钾含量均较高;经聚类分析,泸州烟区植烟土壤养分在地理位置上聚为东北部植烟区和西南部植烟区2个区域,其空间连续性较好。【结论】泸州烟区有机质含量普遍处于中等至偏低水平,碱解氮含量均较丰富,有效磷含量较缺乏,速效钾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叙永县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优势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就推进叙永县优质水稻产业发展,提出了培育新型农经营主体,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农机化进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培植扶持大米加工企业,搞好品牌建设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经营主体,是今后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生产经营单位,是农户家庭经营单位的升级,是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载体。研究家庭农场、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搞好农业经营管理的紧迫任务。本文对叙永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旨在推进叙永县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发挥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轮作模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避免烤烟种植过程中的连作障碍,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研究了烤烟连作、烤烟—玉米—烤烟、烤烟—大豆—四季豆—烤烟、烤烟—甘薯—烤烟和烤烟—马铃薯—萝卜—烤烟等5种轮作模式对于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轮作可以有效改善烤烟农艺性状,提高植株根系活力,提升经济指标和改善感官质量,其中,烤烟—玉米—烤烟轮作模式是有效克服烤烟连作障碍和提升烤烟产质量的最佳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烤烟间套草木樨、甘薯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烤烟与黄花草木樨间作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措施对烤烟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与烤烟单作相比,对烟叶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烤烟间作草木樨较烤烟套种甘薯和烤烟单作,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8.10%和9.59%,达到显著差异。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较烤烟单作降低下等烟比例分别为12.61%和2.39%,达到显著水平。此外,间套作处理显著提高烤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含量,降低氯含量,使其更接近优质烟标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烤烟与黄花草木樨间作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措施对烤烟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与烤烟单作相比,对烟叶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烤烟间作草木樨较烤烟套种甘薯和烤烟单作,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8.10%和9.59%,达到显著差异。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较烤烟单作降低下等烟比例分别为12.61%和2.39%,达到显著水平。此外,间套作处理显著提高烤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含量,降低氯含量,使其更接近优质烟标准。  相似文献   

18.
河南主产烟区烤烟感官质量比较及其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主产烟区37份烤烟样品进行感官评吸和对比分析,并根据烤烟感官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主产烟区烤烟的感官评吸得分在53.68~77.49,烤烟感官质量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②河南不同产区烤烟的感官质量总分高低表现为郏县>襄城>卢氏>灵宝>临颍>方城>内乡>汝阳>济源;③烤烟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劲头、杂气、刺激性、余味等指标的得分和评吸总分均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燃烧性的得分为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烤烟感官指标在不同部位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④烤烟样品中橘黄色烟叶的各项感官指标、评吸总分的平均值高于柠檬黄色烟叶;⑤根据烤烟的感官质量进行聚类,河南主产烟区烤烟可以分为3类:第1类为卢氏烤烟、襄城烤烟、灵宝烤烟、临颍烤烟、郏县烤烟,第2类为内乡烤烟、方城烤烟,第3类为济源烤烟、汝阳烤烟。  相似文献   

19.
三门峡优质烤烟中性香气物质的特点及香型风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门峡烟区31份烤烟样品为材料,分析了三门峡烤烟中性香气物质特点,同时与国内外优质烤烟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对三门峡烤烟的香型风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三门峡烤烟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主要表现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2)三门峡烤烟的各类香气物质含量介于于巴西、津巴布韦、许漯平(河南省许昌、漯河、平顶山烟区)和云南之间,并且烤烟各类香气物质在不同产地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3)三门峡烤烟的醇和度和透发性较好,香味底韵和吸味优于云南烤烟,香型介于巴西烤烟、津巴布韦烤烟、许漯平烤烟和云南烤烟之间,定义为浓香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八大香型烤烟的力学特性、外观质量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选取八大香型烤烟典型烟区的C3F等级烤烟测量力学特性,并对烤烟外观质量进行评定打分,采用通径分析对烤烟力学特性与外观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八大香型烤烟以福建三明烟区烤烟柔软性最好,柔韧性较强,但黏附力较差;许昌烟区烤烟柔韧性与黏附力较强,但柔软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