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选用优良菌种 栽培黑木耳的菌种是由椴木栽培黑木耳菌种中驯化筛选而来的.栽培种的菌龄30~45天为适宜,这样的栽培种生命力强,可以减少培养过程的杂菌中污染,也能增强菌种的抗霉菌能力.一般选择菌丝体生长快、粗壮、接种后定植快、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片大、肉厚、颜色深的作为菌种.  相似文献   

2.
通过一年预备试验、二年的正式试验,从目前黑河地区椴木栽培应用的黑木耳菌种中筛选出菌丝发育好、抗杂能力强、产量高适宜代料地栽的黑木耳菌种,对现有的栽培料的配比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纬寒地代料地栽黑木耳技术的关键是,提高作菌技术降低污染率,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技术控制污染率.  相似文献   

3.
天然林下黑木耳地摆栽培是代料栽培的一种,即是以阔叶树木屑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灭菌后,人工接进黑木耳菌种,室内养满菌丝,在温度适宜时摆放在兴安落叶松(针叶)林内,利用兴安落叶松(针叶)林内有利于黑木耳生长的小环境进行出耳的一种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技术研究,并将液体菌种应用于生产中,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菌种具有一定的优势。生产工艺条件是:1000 ml三角摇瓶装液体量600 ml,转速150 r/min,培养周期96 h,经深层发酵罐培养96 h,所获得的黑木耳液体菌种活力强、菌龄一致,将其应用接入栽培袋,菌丝萌发、吃料快,生长整齐,较固体菌种增产16.7%。  相似文献   

5.
一、栽培前菌种准备 栽培黑木耳首先要选购优良菌种,标准是菌种纯正,菌丝洁白粗壮,均匀一致,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经过菌种管理部门审定的一级菌种.  相似文献   

6.
介绍黑木耳加长袋全年栽培技术,包括原料和品种选择、菌种配方、菌种制作及发酵、下地后管理、出耳期管理、采收及后续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黑木耳加长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字平 《农技服务》2007,24(6):43-43,57
介绍了黑木耳栽培对场地、耳木和菌种的要求,以及栽培和采收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是延边州内唯一集食用菌引种、驯化、栽培、推广为一体的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多年来,研究所分离并培育了黑木耳、灵芝、香菇、猴头等50多种食药用菌菌种和30多种毒菇菌种,  相似文献   

9.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是延边州内唯一集食用茵引种、驯化、栽培、推广为一体的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多年来,研究所分离并培育了黑木耳、灵芝、香菇、猴头等50多种食药用菌菌种和川多种毒菇菌种,其中,“延特3号”、“延特5号”黑木耳品种,已经被国家农业部认定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地栽是近几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栽培方式,具有原料来源丰富、设备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广阔的优点。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制备菌种按栽培计划选择制备抗杂菌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菌龄适宜、纯正、无污染、适宜当地栽培条件的优良菌种栽培。2栽  相似文献   

11.
规定了黑木耳代料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场地环境、栽培季节、菌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和干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菌种选择、栽培季节、栽培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黑木耳枯落叶袋栽技术,包括菌种的选择,枯落叶种类的选择及处理,栽培料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装袋、灭菌与接菌,出耳管理,采收等内容,以期为黑木耳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地区野生黑木耳菌种的ISSR指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黑龙江省野生黑木耳之间的亲缘关系采用ISSR标记对来自黑龙江省各地区的24个野生木耳菌种和一个栽培菌种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在ISSR的基础上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相似水平在0.49时,可将25个供试黑木耳菌株分为4个组群.菌种亲缘关系按照区域分布明显,实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野生黑木耳菌株遗传背景在不同...  相似文献   

15.
<正>黑木耳制种程序包括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培养。母种培养方法可参照黑木耳菌种分离方法进行,下面介绍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方法。一、原种镧作方法1.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配方。木屑培养基:锯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水适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研究发展了几十年,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经历了从广口瓶生产栽培种到塑料菌种袋生产栽培种的变迁。但是,不少生产者在成品率上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黑木耳菌种生产的成品率普遍偏低,一般只有70?%,有的甚至不足50%,不仅给菌种生产者带来了经济损失,也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李平  刘林 《农技服务》2000,(4):23-24
<正> 整玉米芯(不经粉碎)袋式栽培黑木耳技术具有原料广泛,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收益大之优点。 (一)栽培季节与菌种选用 黑木耳属中温性菌类,较耐低温而不耐高温。在栽植上尽量使产耳期避开炎热暑天。适宜栽培期为:春季3月中旬至3月下旬,夏季6月下旬至7月上旬。 菌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栽培的成败及产量的高低。标准是:菌丝生长旺盛洁白、纯度高,选择绒毛粗、壮、密、齐及抗逆性强的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18.
安仁镇是龙泉市的东大门,距县城30公里,全镇总面积207.7平方公里,人口18386人,年生产黑木耳菌种800多万包,产品销往湖北、江西、安徽等13个省市,被誉为“中国黑木耳菌种之乡”。同时,也是具有悠久生产段木黑木耳历史地方。近年来,在主管部门和菌种户的努力下,在全镇积极推广应用技术,栽培数量成倍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生产原料采购、菌种采购、培养基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晾晒、贮藏等方面总结了桓仁县林下黑木耳有机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黑木耳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发生烂棒的原因分析1、菌种选择不当错误地将在椴木上栽培表现良好的菌株,不经过适应性和抗霉性试验,盲目地应用于袋料黑木耳上,由于菌种不适应环境,发菌缓慢,引起杂菌感染,发生烂棒。2、季节安排不当一是春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迟或秋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造成养菌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