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希望在山区     
我国农业面临严峻的形势。现行政策和人们的认识水平都落后于实践。在先觉醒并于开发上取得成功的一些南、北山区干部,群众的鼓舞下,可以明确结论:潜力在山区,希望在山区。要重新认识山区,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首先发展林草这个基础,综合开发,综合治理,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同时抓,树立生态经济思想,实行生态农业,建设好山区。这不仅缓解了农业困境,治理了环境污染,并将为全面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山区旅游资源既可促进地区生产力均衡发展,缩小山区与其他地区经济差距,又是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并有助于促进外引内联和横向经济联系,从而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要搞好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其次是要重视人文景观资源的开发.第三,建立旅游、生产、销售三大部门的服务网络。第四,要加强对山区旅游资源和旅游生态的管理与保护。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畜牧业是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通过实施农林牧结合促进山区生态系统和畜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产业体系。即根据海拔和气候在草山草坡或冬闲田土种植牧草加工饲料饲养动物,动物产生的粪便作为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农作物生长的肥料。这样既缓解了人畜争地争粮问题又为山区发展种植业提供充足的肥料,从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促进百里杜鹃旅游业与农牧林生产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应从百里杜鹃实际出发,找出当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山区型地域的经济地理特点,山区县经济的发展策略可概括为:生态保护、科技扶贫、综合利用、立体开发、多种经营、内联外引、结构调整等方面.一、生态保护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缺乏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认识,使山区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进而影响了森林、水力、草场、野生动植物等山区自然资源的生存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各种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5.
周学雍 《畜牧市场》1989,1(4):65-66
本文以潜山县发展厚朴为例,阐述了山区发展厚朴有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是开发山区资源、脱贫致富的措施之一。并介绍了厚朴的种子繁殖、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技术。  相似文献   

6.
武陵山区种草养兔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开发武陵山区草食家畜饲养业,要考虑两个前题:一是亚热带山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二是山区群众所能忍受的初投资金和经济效益。本文从生态和经济方面对引进种草养兔进行一些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7.
西部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西部经济发展 ,对于促进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加强民族团结 ,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 ,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生态问题是西部开发的头等大事。正确处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现生态与经济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是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8.
文荣洲 《畜牧市场》1990,2(3):217-218
在山区发展蕉藕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应根据蕉藕的生物学特性,从整地、种植、田间管理等方面加强栽培技术,注意扩大用途和贮藏、加工。发展蕉藕将成为开发山区资源,脱贫致富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加速山区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开发山区,要根据山区经济环境的自身特点,从山区的客观实际出发,在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开发时序、投入策略等开发战略上,体现出立体性、牵引性、渐进性、层次性等原则;同时,要注意处理好山区开发与开放、开发经济与开发智力、开发经济与保护环境、开放经济与控制人口、富县与富民的关系,使山区经济逐步向良性循环转化。  相似文献   

10.
创新思路调整结构发展生态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潮乡是一个农业为主、经济比较落后的乡镇,地属山区半山区,困难多,压力大,加之它既不能享受国家对老少边贫地区的扶持优惠政策,也不属于西部大开发的范畴。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乡政府确立了“发挥生态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搭建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1.
6年的开发试验结果表明,在草场,土地资源丰富的丘陵山区,把草业开发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运用农业生态学和系统工程理论开展综合立体开发,走“以草促牧,以牧促农,农牧结合,科技兴区”的道路,实现“草多,畜多,粮多,收入多”的生产,生态,经济良性循环,是加快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进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是实现我市畜牧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的途径,也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改善生态环境,适应农业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新型畜牧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新举措。1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规模化程度不高。蒙自市属于典型的山区和坝区,农户分散居住,受历史和环境的影响自给自足的饲养生产方式依旧占主导地位,散养饲养方式较为普遍,全区规模养殖场饲养量在整个地区所占比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通过构建社区畜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生态、社会、经济3个子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经济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13-2016年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协调发展程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且社区间存在一定差异。羊八井社区协调发展水平较低,仍处于不协调状态;墨竹工卡社区、夏河社区及香格里拉社区等5个社区已实现基本协调;红原社区与河南社区耦合协调水平最高,已实现协调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草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基础产业,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于一身,是21世纪国际市场最具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国土绿化、畜牧业发展、防风治沙、水土保持、环境美化和生态建设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豫西山区要把中药材和畜牧业两大产业做大做强,必须把草业这篇文章做好。因此,适时开发草产业对促进豫西山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豫西山区草业的现状和问题草业发展不仅关系豫西山区经济建设的全局,还直接影响着黄河、汉水两大水系中上游地区的生态安全。而草业在豫西山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  相似文献   

15.
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提出,西部大开发要坚持经济、生态环境、资源、人口协调发展,西部地区接受产业转移时,不要饥不择食。 李子彬说,大开发很容易引起大的生态破坏,如果不注意,生态环境被破坏了,短时间获得的经济效益、经济利益,长时期地加倍赔偿都  相似文献   

16.
浅议贵州草业发展的潜力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赵熙贵 《草业科学》2006,23(5):33-35
综合分析贵州草业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实践,阐述了草业发展对改善岩溶山区生态经济体系,带动整个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意义。利用贵州丰富的草地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改善日趋严重的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环境,实现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建成片桑园对水土保持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  吴大洋  孙波 《中国蚕业》2004,25(1):22-23
桑树作为退耕还林的树种之一受到三峡库区蚕农的普遍欢迎,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适应西部地区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正确选择.在四川和重庆,有数百万公顷的坡地急待退耕还林,在政策的引导下广大深丘和山区种上了桑树.经过几年的沉淀,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特别在三峡库区,由于特有的地理环境,加之三峡工程的瞩目,各种建设项目相继上马,而三峡工程的成败主要集中在库区近600km2约400亿m3水库的生态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而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应该加强生态农业的发展.退耕还桑是西部许多地区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8.
对藏北典型区域那曲县进行了生态文明统计测度与评价,并对未来8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进行预测,为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对策与思路。采用生态模型评价的方法,在分析生态文明内涵、发展、描述、评估和评价的基础上,寻求了一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并能反映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要求的特征指标;以那曲县为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系统评价模型对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目标进行了定量判断。引用协调发展程度计算模型,采用灰色系统方法(GM(1,1)模型)对那曲地区过去及未来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计算并预测。结果表明:那曲县生态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低,2001~2013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在初级协调发展类和勉强协调发展类之间,未来8年协调发展程度呈下滑态势。  相似文献   

19.
丽水山区气候呈垂直地带性变化,海拔500~800m高山地带开发水(干)果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搞好高山水(干)果开发能够促进山区农民增产增收,推进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笔者在分析丽水高山地带宜果资源情况的前提下,阐明了丽水高山水(干)果开发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丽水山区高山水(干)果开发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祁连县根据国家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相关政策的要求,积极推进草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青海省委、省政府生态立省的战略定位,以经济和生态互补共赢为要义,把草原生态治理摆在示范区建设的突出位置,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与发展并举的发展思路,促进草产业和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农牧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国家项目扶持和政策支持,先后实施"天然草原保护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