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推进农户科学储粮的重要性 我国60%以上的粮食储存在农村,由于多数农户一直延用木柜、拌桶、砖池、编织袋等原始方式储粮,有的甚至随意堆放于室内,储粮条件简陋,储粮技术落后,缺乏科学储粮意识,霉烂、生虫、鼠耗损失严重,损失率高达8%~10%,全国每年粮食损失可达200多亿千克。如何把农村储粮损失降到最低,如何开发农村储粮这块“无形粮田”,如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不具备机械通风设备等条件的楼房仓进行适当改造后,变单堆包装储粮为大堆包装储粮或散装储粮,可增加仓容20%~40%,节省大量人力、财力,为开展综合防治,确保储粮安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减少农户储粮损失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主要探讨减少农户小麦储藏损失的方法。研究了农户各种储粮装具的性能、采用了各种简便易行的储粮方法进行农户实仓储粮试验。结果表明,传统的农户储粮装具性能较差,不能有效地利用储粮技术,年均储粮损失在6%以上;新型储粮装具,尤其是PVC储粮囤,气密程度高,隔潮性能好,适合农户使用,配合适宜的储粮技术,可使年均储粮损失减少到1%以下。  相似文献   

4.
农户家庭储粮现状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户储粮约占粮食总产量的60%~70%,农户储粮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我县农户家庭储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帮助农户减少粮食的产后损失,提高粮食的品质和储粮技术水平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荆门市国库储粮重量及质量损失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荆门市国库常规储存稻谷在1~6年的不同储存期平均自然损耗为0.22%,薄膜密闭储粮的损耗率为0.13%;露天常规储粮损耗率为0.38%,薄膜密才储粮损耗率为0.29%。储粮虫蚀率:仓内常规储粮为0.17%,薄膜密闭储粮为0.1%;露天常规储粮为0.25%,薄膜密闭储粮为0.18%。储藏稻谷品质测定结果:只要在通风控温措施,无论仓内或露天存放,其差异不明显,一般储存期在两年以内的回  相似文献   

6.
对在不同温度(32℃,28℃),不同湿度(70%,50%,RH)条件下,采用不同CO2浓度(15%,20%,25%,30%,35%,40%,45%)防治储粮害虫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CO2浓度低于60%时,对连续控制储粮害虫是有效的CO2浓度达15%时,对储粮害虫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对连续控制储粮害虫是有效的;CO2浓度达15%时,对储粮害虫有明显的效果,且随暴露(密封)时间的延长,死亡率相  相似文献   

7.
序言     
近几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农业上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大大地增加了作物的产量.然而田间的增产,还不能说是真正已到了手:因而收获后的一系列保护工作是必要的,用以减少在脱粒、干燥、加工以及整个储藏过程中的损失.农家储粮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储粮主要为了自身的消费.国家储粮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因为这部份粮食储存期较长,有战略意义.不论那种意义上的储粮,减少  相似文献   

8.
通过智能化控制储粮机械通风降温与常规储粮机械通风降温的对比试验,证明储粮机械通风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快速检测粮堆内外温度、湿度等通风参数变化,准确判断通风条件,捕捉最佳储粮机械通风降温时机,避免低效通风、无效通风和有害通风。在亚热带地区使用该系统进行储粮通风降温可降低电耗71.5%,同时又能降低因常规通风而造成的储粮水分损耗,还能大大减轻保管员劳动强度,改善粮库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9.
针对南方高温高湿地区不耐储晚粳谷(水分13.8%~15.8%)在高大平房仓采取科学储粮管理模式,通过多种控温储粮手段,综合应用“四舍一”储粮技术,保持储粮新鲜品质,实现晚粳谷安全度夏,并为高水分晚粳谷在高大平房仓长期储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省鹿邑县地处豫东平原,过去是个低产多灾的穷地方,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粮食产、购大幅度增长,农户粮食逐年增多,不少农家储粮多达万斤以上,一般农户人均存粮也在千斤左右,过去沿用的席、芡、囤、缸等储粮器具,以及陈旧的储粮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广大农村普遍出现了粮多储存难的新问题,如何满腔热情地帮助农民解决储粮难的问题,引导农民搞好科学储粮,是粮食部门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鹿邑县粮食部门设计出一种价格低廉、建造容易、大小不一、适合农民多品种储粮的坯式或砖式结构小型格子仓,它综合了近代储粮和我国古代囤储粮的经验,仿照现代仓库  相似文献   

11.
主要针对南方高温高湿地区不耐储晚粳稻谷(水分14.6%~15.5%)的情况,使高大平房仓实现低温度夏安全储藏,并综合应用“四合一”储粮技术,保持储粮新鲜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一机两廒氮气防治储粮害虫技术在高大平房仓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自制富氮储粮机生产的氮气充入粮堆,经膜下循环回风网络,使粮堆氮气浓度达到95%以上,保持16~20天,可以有效杀死粮堆害虫,并能降低粮堆上层温度,保持储粮品质,实现绿色储粮,提高产品附加值。一机两廒氮气防治储粮害虫技术可减少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谷物冷却机降水降温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偏高水分粮安全度夏问题,在老房式仓利用谷物冷却机进行降水和降温试验。结果表明,谷物冷却机平均降低粮食水分0.6%.平均降温11℃,确保了储粮安全,保持了储粮品质。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农户储粮都是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储存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担负着9亿农民的口粮保障。但由于农户储粮条件差,加上缺乏科学储粮知识,储粮损失巨大,随着我国人口逐年增多,耕地面积减少,加之受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传统的方式增加粮食产量已越来越困难。如何保持和提升农村储藏粮食的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十四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到来之际,国家粮食局今天表示,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浪费很大,节粮惜粮潜力巨大。 据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测算,由于农户家庭储粮设施简陋、粮食装卸运输抛撒遗漏、过度或粗放式加工,我国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至少在700亿斤以上,相当于2亿人1年的口粮。其中,由于农户储粮装具简陋,保管技术水平低,受鼠害、虫害和霉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粮食损失率约为8%,核算每年农户储粮环节损失约400亿斤。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粮食产后流通环节损失较大,仅害虫造成的损失就高达农村储粮的8%~10%,所以杀虫剂的应用一直是防治储粮害虫的主要方法。然而由于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给储粮品质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使储粮害虫的抗性逐渐增强。而植物性杀虫剂的应用有望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户储粮是我国粮食储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我国小农户储粮减损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开发了系列储粮装具,集成了多种储粮技术工艺,配合药剂、技术服务等措施,能有效减少农户储粮损失,从源头上保持储粮品质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储粮问题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农村储粮损失状况 由于我国农村储粮条件差,加上缺乏科学储粮知识,储粮损失巨大。1984~1985年,国家粮食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原名商业部四川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对全国8个省17个县70个乡的农村储粮情况进行了详实的调研,撰写了约4万字的《农村储粮现状调查报告》。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储粮损失约为7%~9%;1992年,中国农业火学对全国22个省574个县的粮食产后损失进行调查,包括收获、储藏、运输、加工、销售、消费等6个环节,总损失率为18.1%,其中储藏环节损失率为2%~5%;2004年,国家粮食局组织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河南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减少三大粮食作物农户储粮损失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  相似文献   

19.
根据辽宁储粮生态区气候特点以及地区储粮工作实际,对近年来保水减损工作进行总结,主要开展了智能通风、膜下环流通风、偏高水分储粮、低温(准低温)储粮应用,达到了降低水分损失和提高效益的目的,以期为储粮保水减损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YC97B型储粮害虫数量光电传感探头技术性能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拟谷盗、杂拟谷盗、玉米象、谷蠹、长头谷盗、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和锈赤扁谷盗8种储粮害虫为试虫,采用储粮害虫延时释放装置测试了YC97B型储粮害虫数量光电传感探头的性能。设计为8种储粮害虫单一虫种不同密度、3虫种复合种群组合及4虫种复合种群组合的各项处理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除低密度处理中长角扁谷盗与谷蠹和赤拟谷盗检测误差率差异达到5%的显著性外,其余各项处理检测误差率差异间均达不到5%水平显著性,说明YC97型害虫数量光电传感探头对不同虫种检测效果基本稳定,基本符合B型光电传感探头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