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2.
3.
4.
5.
6.
<正>1.查鱼体体表。一般经验,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多为赤皮病;若病鱼仅鳃盖或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不明显,撕开表皮发现肌肉呈充血状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乳黄色液体流出则为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火烙样的红斑或表皮腐烂呈印章状 相似文献
7.
病鱼身体两侧肌肉、鳍基部,特别是臀鳍基部充血,剥开充血皮肤,肌肉呈点状充血,全身肌肉呈深红色,为出血病;体表局部发炎充血,鳞片脱落,鳍条末端腐烂,鳍条开裂,为赤皮病;肛门红肿、发炎、充血,为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圆形或椭圆形红斑,为打印病;部分鳞片及胸鳍基部发炎红肿, 相似文献
9.
10.
鱼病正确诊断是其治愈的关键之一,在缺少仪器辅助诊断的广大农村,如何用肉眼诊断鱼病就显得尤其重要。鱼常见病中有不少症状相似、而病原体根本不同,这就迫切要求养殖者掌握一些诊断技巧,用肉眼加以区别诊断,以利尽速治愈。 相似文献
11.
谢岳成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1,(1):26
1、水霉病:终年可见,以2~5月为甚,水霉等菌丝深入肌肉蔓延扩展,体表向外生长似旧棉絮状的菌丝.
2、烂鳃病:3~10月发病,鳃丝腐烂、尖端骨外露,鳃上附有污泥并常有黄色粘液,严重者鳃盖骨被腐蚀成一个半透明的小洞. 相似文献
12.
13.
16.
17.
18.
鱼病防治技术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病诊断技术又是鱼病防治的基础,近年来国内随着鱼病防治工作的加强,人类医学上和动物医学上的一些技术用于鱼病的诊断。鱼病诊断技术正在向健康、快速、准确的方向发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诊断技术。1.荧光抗体技术(FAT、免疫荧光技术)在免疫学、生:是物化学和显微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以荧光色素标记病鱼的抗原或抗体,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相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的荧光反应。该技术的优点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检出速度快。缺点是:非特异性染色尚未完全解决,结果判断… 相似文献
19.
硫酸铜是水产养殖中的常用药物。但它的安全浓度范围小,药效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大,如使用不当将收不到明显的效果,甚至产生药害。因此,要掌握它的正确使用方法。一、硫酸铜的用途和使用方法1.防治鱼病硫酸铜可用于防治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如卵鞭虫病、隐鞭虫病、鱼波豆虫病、毛管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