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地棉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9个不同陆地棉亲本及杂交组合,研究陆地棉亲本的遗传距离其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强力、马值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与亲本遗传距离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单铃重的超亲优势与衣分的中亲优势与亲本遗传距离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部分性状的杂种优势随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但如马克隆、单铃重等的部分性状随亲本遗传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针叶树种子园亲本配子贡献平衡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种子园亲本数目与雌、雄球花产量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评价种子园各亲本配子贡献的数量方法——平衡指数法.该指数是以比率形式反映种子园各亲本配子贡献和各交配组合频率的一致程度,可用于比较不同种子园或同一种子园不同年份亲本贡献平衡性及其子代遗传基础的大小,也可作为优化种子园亲本组成的指标.本文还讨论了影响平衡指数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根据产量、生育期,植株形态等方面19个性状,对15个常用亲本进行遗传距离的测定,划分了类群.在此基础上,通过对14个组合F_2代性状的研究,着重讨论了遗传距离与F_2代性状的变异关系.结果表明:1.亲本遗传距离与F_2代某些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另一些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相关不显著.2.亲本遗传距离与F_2代性状的均值无明显关系.文中指出:遗传距离能够指导亲本的选配.但在杂交育种中,应考虑育种方向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性状进行遗传距离的测定,根据遗传距离的大小,结合亲本的综合表现选配亲本.  相似文献   

4.
研究通过筛选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对材料的亲本和后代进行分子鉴定,获得材料间的系谱关系.供试的23份材料通过分子鉴定得到:4份后代材料可能为伪杂种后代;1对基因型相同的姊妹系;另外确定12份后代材料可能的一个亲本材料和1份后代材料的两个可能亲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亲本基因型纯合的情况下,采用分子标记有助于大豆育种的系谱分析与鉴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6×5不完全双列杂交的 T 质杂种(A/R)与相应的 A 质杂种(B/R)对小麦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 A 质杂种相比,T 质杂种中亲本单株产量、单株穗数、平均穗粒数、株高和恢复度的配合力明显降低;千粒重的配合力明显升高、穗长、每穗小穗教和抽穗期的配合力无显著差异。两类胞质杂种间亲本配合力的不同是细胞质及核质互作造成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配合力应指亲本对其杂种后代核内遗传物质的配合关系和核质配合关系所作的贡献.另外,本文对 T 质与 A 质杂种间亲本配合力的关系、T 型杂种小麦亲本的性状表现与其一般配合力的关系和T型杂种小麦单株产量的配合力与其构成因素配合力的关系等问题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不育系)×6(恢复系)两组亲本杂交的12个杂种及其相应亲本材料,研究了20个品质及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合本试验结果对供试亲本进行了具体评价,并讨论了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以及在配合力方面亲本选配的问题。首次提出了单位面筋沉淀值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对黄冈市农业科学院2011年的22个晚籼稻新组合(不包括对照金优207))的产量、株高、生育期、结实率和稻米品质的鉴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增产的组合占55%,减产组合占45%,且产量与株高、生育期成正相关;结实率与产量及亲本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生育期与亲本的不育系没有明显的关系,与恢复系有关;米质的优质率达77%,并与亲本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组红麻亲本的F1杂种优势与亲本RAPD遗传距离的关系,表明两者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确选配亲本是小麦杂交育种工作的关键.无论组合育种或超亲育种,都要按照育种原理,在深入研究作物种质资源和原始材料的基础上,选用恰当亲本,组配合理组合,才能在杂交后代中出现优良变异型并选出好品种.通过对黄淮麦区小麦147份亲本材料12个主要性状进行的系统调查,借助简单相关性分析,找出不同性状阎的相关关系,为育种工作中亲本选配提供依据,减少亲本选配的盲目性.分析结果发现,植株的倒伏严重程度与株高和穗下节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株高与穗下节长、旗叶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抗病性状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应用SSR标记遗传距离预测辣椒杂种优势的可行性,实现辣椒杂种优势早期预测.以10个辣椒自育亲本为试验材料,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25个杂交组合,利用SSR标记分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亲本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13 ~ 0.33内变化,平均遗传距离为0.25,表明了供试亲本之间遗传差异不明显,亲缘关系较近.SSR分子标标记遗传距离与单株挂果数、单株产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其他各性状无相关性差异.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辣椒亲本间遗传距离越大,其组配的杂交组合获强优势组合的产量越高;亲本间遗传距离越小,其组配的杂交组合获强优势组合的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11.
遗传单一性、品种单一性与中国玉米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物遗传物质复杂性的降低减弱了品种抗逆的能力,降低了作物产量.亲本系数是常用描述遗传多样性的指标,但用亲本系数衡量遗传多样性与作物生产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得到不同的结论.本文分别计算了全国20个省1982~1997年玉米生产的3个遗传多样性指标:遗传单一性、加权亲本系数和品种单一性的变化,并采用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遗传多样性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遗传单一性与我国玉米单产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品种单一性不一定会导致遗传单一性的增加.鉴于此,政府应增加拓宽种质资源的研究投资,以增加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核型似近系数在大花蕙兰杂交育种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核型似近系数和育种亲本选择之间的关系,提高大花蕙兰育种亲本选择效率。分析了不同大花蕙兰品种的核型似近系数和其作为亲本参与杂交的结实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6个品种的核型似近系数介于0.883 9~0.990 8。随着两亲本的似近系数增高,杂交成功率和坐果率都有增高的趋势。成功杂交组合的亲本似近系数多在0.950~0.980,核型似近系数可以为亲本选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绥农14是目前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该品种由17个亲本经5次杂交而成,其中包括5个祖先亲本和2个国外种质。对绥农14系谱亲本的遗传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大豆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分布于大豆基因组的550个SSR位点结合系谱分析的方法研究绥农14系谱亲本间的遗传关系。【结果】利用Treecon(Neighbour-joining方法)对绥农14系谱亲本进行聚类,发现绥农14系谱亲本随培育时期不同而聚在不同类别,与亲本来源及组合方式存在一定的关系。分析绥农14系谱中遗传物质的传递,发现在12.97%的位点上子代拥有与父母本均不相同的等位变异,品种育成年代越早这种现象越明显。47.72%的位点能够追溯到亲本来源,除绥农14接受父母本遗传物质相当外,其它4个品种均有偏亲现象,来自父本的遗传物质多于母本。经过5代的遗传重组,绥农14的遗传物质与祖先亲本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结论】绥农14及其系谱亲本的遗传关系反映了品种更新换代的特征及组合方式的变化,研究表明SSR不仅能用来分析系谱亲本间的遗传关系也可以有效地用来分析遗传物质在系谱中的传递。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列杂交设计,对28个家蚕杂交组合及8个亲本作比较试验,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测定家蚕亲本遗传距离与F_1茧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间呈极显著的直线相关与回归关系,遗传距离在一定范围内(30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提型杂种小麦的60个亲本,47个 F_1杂种,在选用性状不同的情况下研究了亲本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 F_1单株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分析了提型杂种小麦的亲本选配问题,并对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常规亲本差异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河北省生产上利用的常规新品种(品系)与抗虫品种组配杂交组合,分析了常规亲本差异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亲本之间抗虫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低酚棉品种抗虫性较差。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抗虫性受常规亲本的抗虫性影响较小,同一抗虫亲本不同组合之间的抗虫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表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受常规亲本遗传背景的影响,常规品种在不治虫条件下产量因素的下降幅度与其抗虫性无明显关系。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单株结铃数与常规亲本的结铃数无明显关系。单铃重及衣分受常规亲本单铃重及衣分的影响,但增减趋势不完全一致;然而产量构成因素受抗虫亲本影响较大。表现出随抗虫亲本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单株结铃数大幅度的增加将造成单铃重的下降,衣分受两者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双列杂交设计,对28个家蚕杂交组合及8个亲本作比较试验,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测定家蚕亲本遗传距离与F1茧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间呈极显著的直线相关与回归关系,遗传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杂种优势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增强。因而,可以用亲本遗传距离较好地预测家蚕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8.
以7个亲本作7(7+1)/2双列杂交,估算了21个组合11个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与配合力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红麻杂种优势是显著的,可利用的较强的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单株干皮重、鲜茎重、精麻重和纤维强力性状上,以7804×耒阳红麻、7380×耒阳红麻、非洲裂叶×粤红1号杂种优势最强,产量杂种优势超过青皮3号(CK)32.7%—37.7%.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和配合力总效应相关达极显著,与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关达显著水平;亲本性状水平与亲本性状gca呈较密切正相关;亲本gca性状互补与组合杂种优势有关.本文还讨论了亲本配合力、性状的基因效应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10个亲本的自交系及其双列组配的杂交种进行光合速率测定,结果表明:杂交种的光合速率高低与其亲本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表现为亲本光合速率高,其杂交后代也高;杂交后代的光合速率与母本的相关关系比父本更加密切;一般杂交种表现出光合速率正优势,这种优势在不同组合之间差别较大,高光合的亲本与中、低光合速率的亲本杂交时,多为明显优势;自交系间和杂交种间在籽粒建成期的光合速率变动不同。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冬小麦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几个问题:(1)亲本选配与后代类型的关系。(2)亲本选配与高产优势的问题。(3)亲本选配与配合力的问题。(4)复交亲本选配方法,提出了复交组合应选用F1及F3 ̄F4代作亲本之一,三交组合应用综合性状好的推广品种作第3个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