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菏泽市为代表的鲁西南两熟制植棉区是山东省重要的棉花产区,一直采用套作的方式生产棉花.为了菏泽市棉花的绿色高质高效套作栽培模式的稳定发展,介绍了蒜棉套种、大蒜与棉花和辣椒套种、棉花与花生间作、棉花与西瓜间作、小麦与棉花套种共5种基本模式的种植方法,并以蒜棉套种模式为例,从选择适宜品种,棉花无土基质育苗、适期移栽、合理密植、加强肥水调控、科学简化整枝、合理化学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双晚栽培(晚拔棉材和大蒜适期晚播)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间套作的轻简化栽培技术,以提高复种指数,实现棉花与其它作物双优质、双高产和棉田高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辣椒与棉花套作栽培,探索赣北植棉区高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辣椒与棉花套种光能和养分充分利用,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经济效益比单种棉花明显提高,开发成"辣椒-棉花-冬莴笋"三熟套种制的经济效益更加显著、推广前景更广阔。该模式是赣北植棉区稳定棉花生产和巩固"菜篮子工程"、并节约土地的一种高效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3.
简化棉花栽培 提高植棉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化棉花栽培提高植棉效益①刘凤仪山东省定陶县棉花集团总公司274100刘忠山东省定陶县一中生物教研室274100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劳力日趋紧张,棉农迫切要求棉花简化栽培,减少棉田管理投工,提高植棉效益。为此,70~80年代我们进行了棉花简化栽培...  相似文献   

4.
分析2008-2013年山东省棉花生产发展情况,植棉效益、机械化程度低和政策支持不够是影响棉花生产和农民植棉积极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发展现代植棉业等稳定发展山东省棉花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鲁西北植棉区是山东省棉花主产区,其棉花生产对山东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受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产业结构调整、植棉效益等的影响,山东省棉花生产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当前形势,通过分析该区棉花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稳定当地棉花生产的对策及新旧动能转换思路。  相似文献   

6.
陈汝涌 《中国棉花》2009,36(3):35-36
1滨州市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1.1棉花生产发展现状。滨州市是山东省重点产棉区,名列全省三甲之一。全市常年植棉面积超过13.33万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近40%,六县一区全部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区)。2003—2007年年平均植棉面积达13.86万公顷,平均单产1176.9kg,总产16.34万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山东省聊城市植棉情况的调研,简要回顾了山东省聊城市历史上植棉情况以及棉花生产大发展的原因,客观地分析了当前棉花生产面临棉农植棉积极性不高,植棉面积持续下滑等难题。指出了棉花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节本增效的棉花轻简化机械化生产新技术,以保持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宜昌市建国以来棉花生产和植棉技术的重大发展,指出了当前棉花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密矮早是今后棉花生产发展的基本技术途径,提出了实施棉花密矮早栽培体系必须把握的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江苏省棉花生产现状、问题与优势的分析,阐明了稳定江苏棉花生产的战略构架,提出了里下河稻麦棉轮作植棉区以发展棉花超高产栽培和麦后棉花机械直播为方向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沿海旱作植棉区以发展棉田立体间套种为方向的高效栽培模式,积极开拓沿海盐碱地全程机械化植棉。  相似文献   

10.
鲁西北地区棉花简化整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西北地区是山东省棉花生产的主要区域,这里土层较厚、质地疏松,非常适于棉花生长。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三产业和城市转移,棉田管理繁重、用工多、成本高的问题日趋严重,广大棉农迫切需要减少繁琐的栽培环节,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植棉经济效益。近年来,本公司在鲁西北地区的多个乡镇安排了棉花简化整枝的栽培试验,并探索出一套棉花简化整枝栽培管理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21年底对山东省8个主产棉市植棉意向的调查,2022年山东省植棉面积止跌反弹且增幅较大,增幅为20%,是2007年以来棉花种植面积第1次出现明显拐点。分析了2022年山东省植棉意向面积增加的原因,并对促进山东棉花供给侧改革结构性和棉花生产稳定恢复发展提出了建议,包括继续稳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启动黄河三角洲优质专用棉花产业带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对山东省8个主产棉市2012年棉花生产、棉粮种植效益、2013年植棉意向等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山东省植棉面积将继续大幅减少,减幅为12.92%,推测2013年全省植棉面积约60.087万hm2.  相似文献   

13.
马俊凯 《中国棉花》2008,35(4):39-39
山东省德州市是全国重点植棉区之一.常年植棉面积13.3万~20.0万hm2.11个县(市)区中有5个县(市)跻身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市).据德州市棉花协会调查,2007年该市棉花丰收,出售价格提高,生产成本上升,棉农收益增加.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山东省夏津县棉花产业发展情况,论述了发展棉花产业对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该县棉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创新技术生产体系、力促三产融合发展,推行订单生产模式、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建省级棉花现代产业园区、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成立县级棉花产业联盟、统筹协调推进夏津棉业发展4个方面阐述了加快夏津县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以期进一步优化本县棉花产业发展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为内地传统植棉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山东省8个主产棉市2012年棉花生产、棉粮种植效益、2013年植棉意向等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山东省植棉面积将继续大幅减少,减幅为12.92%,推测2013年全省植棉面积约60.087万hm2。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南阳盆地植棉区棉田综合效益、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建立了棉瓜薯套作高效栽培模式。本文对棉瓜薯的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水肥管理、整枝打顶、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滨海盐碱地棉花轻简栽培: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董合忠 《中国棉花》2011,38(12):2-4
 棉花轻简栽培是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手段,在确保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前提下,使棉花生产管理变得更轻便简捷的栽培技术体系。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植棉区为例,对该区棉花轻简栽培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稳定棉花生产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稳定棉花生产的技术途径郑继有山东省棉花生产办公室济南250013针对近年来自然灾害严重,植棉效益降低,棉农积极性不高,棉花生产连年下滑的实际,山东省各产棉区从提高整个棉田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益入手,不断探索稳定全省棉花生产的技术途径,做了大量艰苦细...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大省。近些年来,受粮食安全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和自然条件等多因素影响,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持续下降,但单产却有所提高。从近3年山东省棉花种植规模、成本和收益、影响棉花生产的因素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全省棉花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并列举了当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棉花单产的3种绿色轻简高效植棉新技术,提出了稳定和恢复棉花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对探索山东省棉花生产恢复性发展新路径,实现棉花产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苏振国 《中国棉花》2001,28(3):42-43
山东省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市内盐碱地资源丰富 ,适宜发展棉花生产 ,棉农也有种棉的传统和经验。该市是全省主要产棉区之一 ,最多时曾在 1 991年达到 6.1 4万公顷 ,总产 5.38万吨。但近几年由于病虫害发生严重、棉花流通渠道不畅等原因 ,造成植棉效益下降、棉花生产持续滑坡 ,1 999年降到建市以来最低点 ,约 1 .5万公顷 ,不仅不能满足本市纺织行业生产需要 ,而且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平衡增收。本文在充分进行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当前棉花生产现状 ,认真分析了植棉效益低的原因 ,提出了我市棉花生产的发展对策。1 植棉效益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