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研究湿地-干草原植物多样性沿生境梯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该文采用样线法从东、东北、西、西北4个方向沿着湿地-干草原生境梯度进行样方布设,4条样线共计布设样方123个.在物种多样性软件(BioDiversity Pro)及统计软件(Microcal Origin)的支持下,对外业调查资料进行处理,并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量,对宁夏盐池湿地-干草原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同一条样线的不同植被带(按照生境特征及植被类型分为湿生带、交错带和干旱草原带,简称“三带")间物种多样性差异很大,无论是反映物种数量和种类的丰富度指数R,还是综合反映物种多样性的综合多样性指数Y,交错带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这正是交错带的边缘效应的体现.均匀度指数旱生带大于交错带,这与盐池草原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和荒漠化逆转、优势群落逐渐形成的实际状况相吻合.4条样线物种多样性计量结果表明:东样线和东北样线由于受人为干扰比较小,同时所处地形抬升比较小,使交错带拦截的物质、能量相对较多,所以东样线和东北样线各种多样性指标都高于其他两条样线,尤其东北样线的Simpson综合多样性指数D比最小的西北样线高39.92%.   相似文献   

2.
赵红启 《广东农业科学》2009,(9):180-182,186
宿鸭湖湿地生态系统湿生带、交错带、旱生带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丰富度指数交错带最大,其次是旱生带,最小的是湿生带.湿地草甸植被植物优势度的排序为:狗牙根群落>苔草群落>莎草群落>鳢肠群落,狗牙根群落、苔草群落构成湿地草甸植被的核心区,且狗牙根群落的分布密度大于苔草群落.莎草群落单位面积的生物量大,狗牙根群落次之,苔草群落和鳢肠群落的生物量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3.
西北半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以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四儿滩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外业调查选择每年的植物生长季节,从东、东北、西、西北4个方向沿着湿地-草原生境梯度布设4条样线,每条样线均超过1 km。调查内容包括植物盖度、生物量、密度、频度、高度等,以及土壤环境因子。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和DCA排序方法对四儿滩湿地植被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同时进行排序轴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秩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植被分为3个植被型14个群丛。第一组为盐生沼泽植被,以湿生、盐生植物为主,代表群丛为芦苇+盐爪爪,主要分布在湿生带;第二组为草甸植被型,以湿生、中生植物为主,代表群丛为白刺+白草群丛,主要分布在湿地-草原交错带;第三组为草原植被型,以中生、旱生的赖草+新疆猪毛菜+苦豆子群丛为主,分布在草原旱生带。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全盐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全N、速效K、有机质等)均是影响植被沿湿地-草原梯度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湿地 草原不同方位间植被分布格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地形及放牧等。此外,该文还对重要值的完善与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四儿滩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和2012年7~8月份采用样线调查法对湿地-干草原生境梯度按东、西、南、北4条样线进行湿地植被调查,采用SPASS数量分类和植物群落结构指数研究并分析湿地-干草原交错带边缘效应.结果表明:四儿滩湿地植物群落分为沼泽植被、草甸植被、干草原植被3个类型;四儿滩湿地植物群落结构指数除群落均匀度指数外,生态优势度、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在东、西、北3个方向均是交错带最大,其次是旱生带,湿生带最小,南样线因受人为因素影响略有不同;四儿滩湿地-干草原交错带不同方向群落结构差异较大,除群落均匀度外,其余各项植物群落结构指数均是北样线最大,东样线最小.造成不同样线间边缘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干扰程度和地形抬升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以郑州沿黄湿地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群落内部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为郑州黄河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研究采用典型样方法和随机样方法对郑州沿黄湿地18块样地选取了90个样方开展植物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样地内草本植物44科119属154种,以禾本科植物占比最多,其次是菊科、豆科植物;区系由5个分布区类型和1个变型区类型组成,其中世界分布类型和泛热带分布类型最多;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随着水分梯度的降低而下降;物种丰富度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不同样地之间植物群落生境存在明显差异是群落植物多样性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植物α和β多样性的变化与土壤、地貌及人为干扰等生态因子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研究了丹江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丹江湿地距湖岸0 km(近湖岸带)、5 km(湖滨带)、10 km(湿地-绿洲过渡带)、15 km(绿洲带)研究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丹江湿地物种较为丰富,植物群落组成较为均匀,通过统计共出现植物13科28种,莎草科和禾本科种类最多。在近湖岸带、湖滨带和绿洲带更倾向于单优群落特征,宽广型湿地-绿洲过渡带更倾向于共优群落特征。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湿地-绿洲过渡带湖滨带近湖岸带绿洲带,其中湿地-绿洲过渡带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样带(P0.05),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绿洲带湖滨带近湖岸带湿地-绿洲过渡带,Mclntosh均匀度指数表现为近湖岸带湖滨带绿洲带湿地-绿洲过渡带。从近湖岸带、湖滨带、湿地-绿洲过渡带、绿洲带的范围内,离湖越远:p H值和盐分含量越低,养分含量逐渐增加,α多样性呈现增大趋势;不同生境下植物β多样性特征为近湖岸带到湖滨带、湖滨带到湿地-绿洲过渡带3种生境间Cody指数变大,其中近湖岸带到湖滨带生境间Cody指数变最大。【结论】湿地植物α和β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主要受土壤养分影响,其中全磷、有机质、全氮的含量大小的影响显著;与土壤盐分含量关系不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以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沙木蓼群落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各样方物种组成、沙木蓼生长特征、优势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沙木蓼群落物种稀少,组成简单,以旱生、超旱生灌木和多年生草本占主导地位,表现出明显的荒漠草原植被特征。沙木蓼群落以旱生灌木层为优势层片,多年生草本层数量次之,1年生草本数量最少,群落稳定性主要由灌木层和多年生草本层决定。群落所处生境决定了群落重要值、生长量指标以及多样性指数。生境类型Ⅲ中沙木蓼生长量最大,表明该生境是适宜沙木蓼生长的生境类型,而生境Ⅱ中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为最高,群落优势度较低,表明该生境是适宜群落中大部分植物生长的生境类型。生境类型Ⅰ和生境类型Ⅲ相似,在群落特征上也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Simpson和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物种优势度指数和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对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的植被群落多样性及土壤含水量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荒漠过渡带共有植物12科31属37种。灌木以红砂-珍珠猪毛菜为优势群落,草本以三芒草-苔草群落为优势群落,具有物种组成简单、多样性较低的特点。2)群落在植物生活型上以旱生、超旱生或盐生的小灌木和1年生草本植物占主导地位。3)灌木群落具有较高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而草本群落具有较高的均匀度指数。各群落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4)除干沙层外,每个样地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含水量依次增大,植被丰富度随土层持水量增大而增加,植被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灌木根系主要分布在20~40 cm土层,草本根系主要分布在浅层0~20 cm。表明土壤水分对群落物种组成、 植被群落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植被恢复建设中优先考虑土壤水分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草原-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生境中的鸟类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于2001-2005年5-6月(除2003年),应用样方法对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8种主要生境类型中夏季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分析了这8 种生境类型中鸟类的物种多样性、鸟类的群落组成、群落间的相似性和均匀度.结果表明:在红花尔基地区不同生境类型中,鸟类群落的组成种数在11~24种,芦苇湿地生境中鸟类种数最多24种,苔草湿地生境中鸟类种数最少11种.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1.35~2.49,芦苇湿地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49,草地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35.鸟类群落匀度指数在0.54~0.89,林间草地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高为0.89,而草地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低为0.54.鸟类群落之间的相似度指数在0~0.611,森林火烧迹地与天然樟子松林的鸟类群落相似度指数低于森林火烧迹地与灌草地的鸟类群落相似度指数,表明森林火烧改变了森林的鸟类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三峡库区湿地为研究区,距离库区0 km(近库区带),6 km(湖滨带),12 km(过渡带),18 km(绿洲带),研究三峡库区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湿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11科23种),其中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湖滨带、绿洲带和近库区带表现为单优群落,而过渡带倾向于共优群落。Margalef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过渡带湖滨带近库区带绿洲带,其中过渡带Margalef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P0.05),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绿洲带湖滨带近库区带过渡带,Mclntosh指数大致表现为:近库区带湖滨带绿洲带过渡带。土壤土壤养分随着库区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土壤盐分含量和pH值呈减少趋势;不同生境下植物β多样性特征为近库区带到湖滨带、湖滨带到过渡带3种生境间Cody指数变大,其中近库区带到湖滨带生境间Cody指数变最大。总的来说,三峡库区湿地植物多样性主要受到土壤养分影响,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促进了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而土壤盐分含量抑制了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