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棘具有抗逆性强、生物产量高、耐平茬利用、热效率高、经济价值高、适生范围广等特点,可作为三北地区能源林的主栽树种。文章主要介绍了沙棘能源林的营造技术和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柳秀兰 《沙棘》1997,10(2):43-43
1996年陕西省在沙棘资源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共营造人工沙棘林7073.3hm~2,累计营造沙棘林92240hm~2.其中吴旗、志丹两县示范区共新增人工沙棘林2733.3hm~2,累计营造沙棘林已达46666hm~2,已挂果面积达28000hm~2.陕西的人工沙棘林建设,已经走上了由小区域向大规模,由零星栽植向集中连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刘丽颖 《沙棘》2007,20(1):1-8
研究内蒙古砒砂岩区人工沙棘林下草本植物群落在不同林龄与不同立地类型下的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主要涉及草本植物的多样性指数,群落特征分析及草本植物的生物量.结果表明:人工沙棘林地从低龄林向高龄林的发展过程中,草本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经历了一个物种丰富度、多样性"高-低-高",优势度"低-高-低",而均匀度递减的变化过程.草本植物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递增;不同立地类型间,草本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按梁峁顶》沟坡》沟底顺序排列,而优势度指数则相反,按沟底》沟坡》梁峁顶顺序排列.草本植物生物量则按沟底》梁峁顶》沟坡顺序递减排列.  相似文献   

4.
沙棘饲料林营造利用技术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鉴  胡建忠 《沙棘》1998,11(2):16-20
营造沙棘饲料林(含放牧林),生物量大、营养成分全面、耐刈割利用,又能适应恶劣立地条件。介绍了沙棘饲料林、放牧林的造林方法及经营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5.
农村能源是当今世界上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干旱地区缺柴少烧问题十分严重。自从1985年水电部作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决定以来,全国沙棘造林面积以年均loo万亩的速度发展。本文从能源林的角度对沙棘薪柴价值作一探讨。1沙棘作为干旱地区能源树种的可行性1.1生物产量高我国境内天然分布的沙棘属植物有5种4亚种.目前用于造林的主要为中国沙棘(Hil,pol,haerham。。l。Llnn.ssp.sn;。is。R0usi)。中国沙棘多呈灌木状.在天然分布区以单优势群落存在居多。在分布区中心之一的子午…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沙棘分布的中心地带,天然沙棘林分布很广,我国“三北”地区在防护林建设工程中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沙棘林.据估算,野生沙棘林每亩  相似文献   

7.
王居忠 《沙棘》1994,7(3):44-45
甘肃中部的定西地区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不断发展,从八十年代起,沙棘作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植物而进行人工栽植,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目前为止,辖区定西、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等七个县不但有成片或分散的天然沙棘资源,而且大量进行人工种植.截止1993年6月统计,共有沙棘林60.82万亩,其中天然沙棘林22.24万亩,人工沙棘林38.58万亩.渭源、临洮、通渭三县分布面积达42.42万亩.占全区沙棘林总面积的69.74%.  相似文献   

8.
<正>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沙棘专业委员会发布了《全国沙棘资源本底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全球约有51个国家分布有沙棘林,主要分布在欧、亚、美、非地区。我国是世界上天然沙棘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人工种植沙棘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沙棘林面积总计1910.44万亩,其中人工沙棘林面积达1058.35万亩,占全国沙棘林总面积的55%;我国年加工利用沙棘果实8—10万吨,各类沙棘产业年总产值240—260亿元。沙棘已成为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西南等地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的优良树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防护林科技》1995,(4):46-46,48
甘肃省沙棘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甘肃省林业厅1985年,我省有沙棘林总面积14.4万hm ̄2。截止1993年又新增人工沙棘林3.7万hm ̄2,累计沙棘林面积达到18.1万hm ̄2。在发展资源的同时,突出抓了加工利用。先后建起20多个沙棘厂,加工能力900...  相似文献   

10.
大力营造沙棘林加快丘陵区经济建设(摘要)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地处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1986年开始营造沙棘林,保存率比其它树种均高,达85%。1989年被列为黄河中游沙棘资源建设示范区,沙棘造林又有了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