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了探讨以茶叶籽饼粕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工艺的可行性,以糖化酶加量、温度和时间以及淀粉酒精酵母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料水比为试验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水比1∶4,采用50U/gα-淀粉酶,80℃,酶解60min;糖化酶添加量为200U/g,酶解90min。在pH=4.5,接种量0.60mL/g,发酵时间为5d,发酵温度为28℃。酒精转化率为34.99%。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以茶叶籽饼粕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工艺的可行性,以糖化酶加量、温度和时间以及淀粉酒精酵母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料水比为试验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水比1∶4,采用50U/gα-淀粉酶,80℃,酶解60min;糖化酶添加量为200U/g,酶解90min。在pH=4.5,接种量0.60mL/g,发酵时间为5d,发酵温度为28℃。酒精转化率为34.99%。  相似文献   

3.
防腐剂对甜高梁茎秆汁液贮存及酒精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苯甲酸钠、漂白粉、尼泊金乙酯3种防腐剂对甜高粱茎秆汁液贮存及酒精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防腐剂后,茎秆汁液中总糖含量变化不大,茎秆汁液至少可贮存1个月.随着贮存天数的增加,甜高粱茎秆汁液总的变化趋势为:pH值逐步下降,蔗糖含量逐渐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升高,其中漂白粉对延缓茎秆汁液中蔗糖转化还原糖的过程效果最好.在酒精发酵方面,漂白粉的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酒精含量达到7.3%(V/V),残糖含量降到1.02%.其次是尼泊金乙酯,酒精含量为7.1%,残糖含量为1.34%.苯甲酸钠对甜高粱茎秆汁液酒精发酵抑制作用最大,应采用固定化酵母进行发酵.  相似文献   

4.
甜高粱秸秆固态发酵提取粗乙醇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甜高粱秸秆为原料,采用简易的固态发酵法提取粗乙醇,酵母菌接种量为0.2;、糖化酶0.1;、纤维素酶0.8;、发酵时间为120 h.发酵过程中定期测还原糖含量和酒精含量.结果显示,发酵48 h酒精含量达到最高值,还原糖含量开始平缓地降低,达到114 h还原糖含量降到0.12;,发酵到120 h时开始蒸酒,得到8.33 g/100 g 61;粗乙醇.  相似文献   

5.
以蚕豆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酒精发酵制备蚕豆多肽酒,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蚕豆蛋白酶解的优化工艺为:蚕豆蛋白质量浓度32 g/L,水解温度43.2℃,酶用量9 821.12 U/g,pH9.5,在此条件下酶解2h,蚕豆蛋白的水解度达到19.64%;2)以蚕豆酶解液为原料制备多肽酒的发酵工艺为:加糖量200g/L,酵母接种量0.22%,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6d,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蚕豆多肽酒的酒精体积分数为9.6%;发酵结束后添加柠檬酸1.5 g/L,白砂糖70 g/L,环糊精6 g/L时,产品风味较好,显著降低了产品的苦味.  相似文献   

6.
利用麦麸制备低聚木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麸皮的利用价值,研究以小麦麸皮为原料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首先采用碱提法从去蛋白去淀粉的小麦麸皮中提取戊聚糖,经正交试验得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去蛋白去淀粉麦麸与NaOH溶液的质量比为1∶20、NaOH质量分数2.5%、温度70 ℃、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戊聚糖的提取率为17.31%.之后利用戊聚糖酶酶解戊聚糖制备低聚木糖,经正交试验得其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4 g/L、温度50 ℃,pH 5.0、时间6 h.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生的还原糖含量为4.98 mg/mL,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6.09 mg/mL,平均聚合度为3.23.  相似文献   

7.
研究酸酶双解稻草纸浆、发酵制备燃料乙醇的新工艺,考察时间、温度、底物浓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酸解和酶解过程的影响。通过对酸酶解液及残渣成分分析,考察稻草纸浆降解产物中糖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170~180℃、液固比20 mL∶1 g、硫酸质量分数为2.4%、反应2 h酸解,还原糖得率为28.9%;在50℃、酶用量80 U/g、底物质量浓度0.01 g/mL、反应30 h酶解,还原糖得率为67.1%。酸酶解总还原糖得率62.6%;稻草纸浆降解液经发酵制得乙醇质量浓度为26.6 g/L,乙醇得率为49%,达到理论转化率的96%,转化率最高为0.28 g/g(乙醇/稻草纸浆)。  相似文献   

8.
防腐剂对甜高粱茎秆汁液贮存及酒精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苯甲酸钠、漂白粉、尼泊金乙酯3种防腐剂对甜高粱茎秆汁液贮存及酒精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防腐剂后,茎秆汁液中总糖含量变化不大,茎秆汁液至少可贮存1个月。随着贮存天数的增加,甜高粱茎秆汁液总的变化趋势为:pH值逐步下降,蔗糖含量逐渐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升高,其中漂白粉对延缓茎秆汁液中蔗糖转化还原糖的过程效果最好。在酒精发酵方面,漂白粉的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酒精含量达到7.3%(V/V),残糖含量降到1.02%。其次是尼泊金乙酯,酒精含量为7.1%,残糖含量为1.34%。苯甲酸钠对甜高粱茎秆汁液酒精发酵抑制作用最大,应采用固定化酵母进行发酵。  相似文献   

9.
苹果渣固态酒精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鲜苹果渣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选择苹果渣固态酒精发酵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菌种为混合野生苹果酵母YA+YC,适宜发酵时间为5d;纤维素酶的最佳用量为每克苹果渣添加0.3334μmol/s,最佳酶解时间为6h,在此酶解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原料还原糖净增率为27.7%;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5℃;采用果胶酶、淀粉酶与纤维素酶共同预处理时效果最好,苹果渣的乙醇产率达65mL/kg。  相似文献   

10.
麦秆分步糖化发酵产乙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小麦秸秆为原料进行分步糖化发酵产酒精.分别对影响糖化和发酵阶段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以pH4.8的醋酸钠缓冲液为溶剂,底物浓度2%,1 mL稀释40倍的纤维素酶液,摇床转速150 r/min;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酒精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发酵72 h,起始pH4.8,N源补加量为1%,在此条件下当底物浓度为2%时,乙醇的产量可达4.83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