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猪》1987,(3)
本期同时发表皖南花猪品系繁育和杂交对皖南花猪肉质的影响两篇文章,意在引起大家重视母本猪的选育,注意通过杂交生产商品  相似文献   

2.
宁乡猪的肥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提高宁乡猪的肥育性能,是我们开展宁乡猪选育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为了了解宁乡猪的肥育性能,我们在按群体继代选育法实行品系繁育过程中,对一世代的肥育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 一、试验方法 (一)供试猪组成:  相似文献   

3.
<正> 皖南山区的地方品种——皖南花猪,在历史上由于山区交通的闭塞和山岭的阻隔,形成了若干个自然团锁群体。这些群体由于长期地实行着不同程度的亲缘交配和人工选择,淘汰了大量的不良性状,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近交不衰的猪群,而成为当今比较优良的地方品种。为了研究皖南花猪的近交不衰的特性,以及为今后的保种、育种工作提供依据,对我场的皖南花猪生产群进行不同程度近交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皖南花猪的繁殖性状赵瑞莲任守文黄发权安明仁(安徽省农科院畜牧所230031)皖南花猪分布在黄山以南、天目山以西、新安江上游,是皖南山区当家品种,也是安徽省目前纯种数量最多,良种繁育体系较健全的猪种。在当代养猪生产中,地方良种主要充当杂交母本,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5.
面对现存大量血统混杂来源不清的杂种猪,如何纳入一定的繁育体系开展利用,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作者于1984—1990年,选择太原南郊花色杂种猪中的优良遗传类型,进行同型横交,选优提纯,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经四个世代的选育,育成了山西瘦肉型猪母本专门化品系。继代选育的群体规模由8头公猪和32头母猪组  相似文献   

6.
在家兔的育种过程中,品系繁育是重要的繁育方式。通常品系繁育有三种方法:系祖建系法、群体建系法(群体继代选育建系法)和合成配套系建系法。后者又称专门化品系建系法。这种育种方式是将家兔的全部选育性状划分为几个“性状组”,然后培育几个品系(通常3~4个,以...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我国地方猪种的优良遗传资源的保护及解决人们对优质猪肉的迫切需求,通过对几乎濒临灭绝的吉林花猪优良个体进行收集及对繁殖性能、生长发育性能、产肉性能及肉质品质性状的测定,开展了系祖选育、杂交选育、群体继代选育等育种方法进行了选育。结果在原吉林花猪主要饲养区永吉、磐石、蛟河等地收集到具备吉林花猪品种特征的母猪30头,公猪3头组建了选育群,经过性能测定和选育,建立了吉林花猪种猪场1个,核心群达到110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2.02头;28 d断奶平均个体重7.6 kg;育肥期日增重705 g;料重比2.8∶1;育肥猪90 kg屠宰瘦肉率55.13%;肌内脂肪3.21%。本项研究不仅对吉林花猪这一优良遗传资源得以保护,并且使各项性能指标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并在增重速度上有所提高。吉林花猪具有繁殖力强、产肉性能高、肉质佳等优良特性,可为吉林省今后猪种培育及品种杂交等方面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以及为市场提供生产优质猪肉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品系繁育是近代养猪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是运用矛盾对立统一法则指导猪育种工作的一项综合技术措施。应用品系繁育方法有计划地控制猪群,能更快更好地提高猪群的质量,达到提高养猪生产的目的。我国养猎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选育经验。建国以来,在毛主席科技路线指引下,一些科研单位和生产场逐渐的开展了有计划地建立猪品系的工作。现代生物科学  相似文献   

9.
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是以广东小耳花猪、陆川猪两个类群为育种素材,以繁殖性能为主,结合肉质、生长发育及外貌选择,经6年4个世代选育而成的高繁殖力新品系。为分析该品系毛色选育效果及其特性与利用价值,以该品系毛色选育提纯效果及各世代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MC1R基因作为遗传标记基因,结合表型选择,可逐渐纯化新品系群体;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3世代初产母猪较0世代初产母猪分别提高1.05、0.72头(P>0.05),3世代经产母猪较0世代经产母猪分别提高0.75、0.76头(P<0.05);生长性状及胴体、肉质性状,3世代未发生较大变化。结论: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提纯效果突出,繁殖性能得到明显地改善提高,且未对生长及胴体、肉质性状产生不利影响。该品系的培育为地方猪品种内的品系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塘厦杜洛克猪的品系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场作为省级原种猪场和东莞市良种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之一,自1984~1991年先后从美国PIC公司、东莞板岭原种猪场、广三保种猪公司、台湾福昌种猪场和王将农牧场引入美系杜洛克100多头和台系杜洛克10头,开始杜大长良种繁育体系的瘦肉猪生产和杜洛克父本品系选育的历程,经过7年六个世代的选育改良,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本品系选育目标,基本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各方面性能优秀的塘厦杜洛克父本品系。现将选育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育种目标 利用台系杜洛克增重快、背膘薄、产肉性能高和躯腿丰满、肌肉结…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5,(6)
为了比较皖南花猪和大约克猪的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试验选取皖南花猪和大约克猪各10头,屠宰后对胴体性状、背最长肌的部分肉质性状和16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胴体性能方面,皖南花猪的屠宰率、腿臀率、眼肌面积分别低于大约克猪0.91个百分点(P0.05)、6.62个百分点(P0.01)、26.2 cm2(P0.01)。皖南花猪的皮厚、背膘厚分别高于大约克猪5.44 mm(P0.01)、16.54 mm(P0.01)。在肉质性状方面,皖南花猪的失水率、水分含量、L、a、b分别低于大约克猪7.32个百分点(P0.01)、0.24个百分点(P0.05)、5.43(P0.05)、1.52(P0.05)、0.13(P0.05)。皖南花猪的肌内脂肪高于大约克猪1.51个百分点(P0.01)。皖南花猪的p H2显著高于大约克猪0.28(P0.01)。在氨基酸含量方面,皖南花猪的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大约克猪(P0.05),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显著高于大约克猪(P0.05)。结论:大约克猪在屠宰性能方面优于皖南花猪,皖南花猪在肉质性状方面优于大约克猪。  相似文献   

12.
正黟县位于皖南山区中部,黄山西南部,是安徽省历史最久、生态最好的山区县之一,也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区之一。县境内拥有黄山黑鸡、皖南中蜂和皖南花猪等国家级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是安徽省拥有优质畜禽遗产资源最多的县。一、黟县地方优质畜禽遗传资源发展情况目前黟县境内主要拥有黄山黑鸡、皖南中蜂和皖南花猪等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前已建成黄山黑鸡保种场1个,保护区2个,发展1000羽以上  相似文献   

13.
浙江中白猪是我省八十年代初育成的一个瘦肉型猪种,具有较好的遗传特性。1986年以来,我们利用多仔家系通过相应的选择及扩群繁育,在本所浙江中白猪繁育场内已形成300米以上规模的繁殖母猪群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专门化配套母系育种群和130头母猪规模的核心繁育群开展选育工作。现将五年来对其繁殖性能及有关繁殖生理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为专门化配套母系选育提供科学的依据资料。  相似文献   

14.
MOET(Multiple Overl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是指超数排卵与胚胎移植技术。MOET品系繁育是指将MOET技术的优势与品系繁育的特点结合为一体的家畜育种新方法。其核心是建立一个高产羊品系核心群,通过品系选育,可靠的生产性能测定和精确的遗传评定,选择优秀的种母羊和  相似文献   

15.
东北民猪是我国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具有抗寒力强、繁殖力高,适应性广,杂交优势明显等优良经济性状。但由于多数长期散养在民间,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未曾开展育种工作,因此现有民猪多数存在增重慢、体型和生产性能整齐度差等缺点。兰西县种猪场76年在普查分析猪群的基础上,采取类群、性能、亲缘三结合的建系方法,开展品系繁育。目前已进行到第二代,在选组0世代的基础上,测定了一、二代后备猪八月龄的生长发育,现把选育测定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莱芜猪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莱芜猪是我国华北型猪中黄淮海黑猪的一个类群 ,是山东有代表性的一个地方良种 ,中心产区在莱芜市 ,素以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肉质优良而著称。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这个古老的地方猪种 ,过去从未系统地进行过选育。建国后 ,在大规模的猪种改良过程中 ,曾一度濒临灭绝的边缘。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 ,山东投资兴建莱芜猪育种繁殖场 ,从社会上选取优秀个体组成保种群。 80年代中期开始有计划的进行品系繁育 ,现已完成 7个世代。 2 0多年来 ,坚持保种与开发相结合、以选育促利用、以利用保选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选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 ,莱…  相似文献   

17.
南江黄羊的种质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南江黄羊是国内培育的第一个肉用山羊新品种 ,它是经过 40余年的杂交、自群繁育和精心选育 ,于 1995年培育成功的。它具有体型大、肉用性能好、板皮品质优良、繁殖力高和适应能力强等优良特点。推广到全国 2 0多个省 (市、自治区 ) ,均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 ,杂交改良地方山羊品种的杂种优势率在 3 0 %以上。特别适合于中国广大的农村和山区养殖。目前育种工作者正加紧进行南江黄羊高繁、快长、大型和黑色品系的选育 ,以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全国猪品系繁育和新品种培育专题协作会议,于1984年11月11日到1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科技活动中心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5个省、市、区的76个单位84名代表。会议的中心任务是讨论猪的品系繁育和新品种培育的进展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在全国城乡迫切需要解决瘦肉型猪的情况下,提出了开展品系繁育的方法,步骤和技术措施,以及新品种的培育方向和做法等。  相似文献   

19.
王志军 《猪业科学》2016,(2):134-135
吉林花猪(又称东北花猪吉花系)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原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1959年开始经过多年培育而形成的地方优良培育品种,是东北花猪的一个重要类群,是我国猪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内对吉林花猪的来源、数量、群体结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杂交利用情况及开发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总结,为本品种今后的选育、扩繁、研究开发等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孟洲 《猪业科学》2005,22(4):54-56
1  猪品系繁育法的演进猪品系繁育方法所经历的过程是随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和猪的杂交优势利用为目的的育种实践而进展,其演进和概念,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系祖繁育为中心的阶段。18世纪中期,西方国家着手新品种的培育,是以一头特定的卓越祖先个体(系祖)为中心,尽可能的选择与系祖没有亲缘关系,又与系祖有相似特点的母猪交配。所有后代都可从系祖得到50%的基因,而又不会因近交引起衰退。再通过近交使后代增加与这一祖先的亲缘关系,使系祖的优良品系成为群体的共同特点,是典型的系祖品系繁育法,也叫单系。这个方法,在当时猪的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