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小规模发酵法,试验处理包括无添加组(对照组)、乳酸菌、糖蜜以及乳酸菌和糖蜜共同添加组。30 d后开封,乳酸菌和糖蜜添加组感官评分良好;乳酸菌、乳酸菌和糖蜜混合添加组的p H低于(P0.05)对照组和糖蜜添加组。4个处理组的乳酸菌数量均在106~107(cfu·g~(-1))以上,3个添加组未检出酪酸菌和大肠杆菌,而酵母菌、耐热菌数量分别为102~106和103(cfu·g~(-1));对照组中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均为106(cfu·g~(-1))。糖蜜、乳酸菌以及二者共同添加组的In vitro干物质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只有乳酸菌添加组的瘤胃甲烷生成量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添加乳酸菌、糖蜜以及二者混合添加均有助于秸秆发酵,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能够得到高品质的玉米秸秆生物发酵饲料,并且添加乳酸菌可以降低秸秆生物饲料的In vitro瘤胃甲烷生成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处理分别为青贮玉米秸秆TMR(Total Mixed Rations)组、黄贮玉米秸秆TMR组及氨化玉米秸秆TMR组。通过实验室小规模发酵13个月后开封,对发酵饲料物理性状感官评定,对饲料中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脂肪(EE)、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等一般营养成分及总水分和p H值两项发酵指标测定,同时,结合饲料微生物计数来综合研究三种发酵处理对玉米秸秆TMR的微生物组成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青贮和黄贮这两种方式处理的玉米秸秆TMR具有较好的发酵品质;从饲料营养成分的角度来看,经氨化处理的玉米秸秆TMR显著的提高了(P0.05)玉米秸秆中粗蛋白含量;微生物组成方面,大肠杆菌仅在青贮中检测到,数量为104(cfu·g~(-1)),耐热菌也仅在氨化饲料中出现,数量为103(cfu·g~(-1));三种处理样本中乳酸菌的数量均在104(cfu·g~(-1))以下,好氧菌的数量在106(cfu·g~(-1))以下,酪酸菌、酵母菌及霉菌均未发现。In vitro干物质消失率中,青贮秸秆TMR显著高于黄贮秸秆TMR,而甲烷生成量方面,青贮秸秆TMR显著低于黄贮秸秆TMR。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乳酸菌及装填时间对全株玉米青贮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自制青贮发酵桶(20 L)研究2种青贮添加物(Sila-Max、Sila-Mix)和2种装填时间(1次装填和3 d装填)对(共6个试验组)各种有机酸及pH、营养成分、发酵后干物质含量、干物质损失率及48 h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结果】利用自制发酵桶制作的各处理组玉米秸秆青贮质量良好,3 d延迟装填未对全株玉米秸秆青贮各种有机酸及pH、营养成分及48 h体外干物质消失率产生显著影响.但与1次装填相比,延迟3 d装填使全株玉米秸秆1次装填干物质含量提高15.42%,干物质损失率增加21.79%;2种添加物均能使全株玉米秸秆青贮干物质损失率降低,其中Sila-Max添加剂降低全株玉米秸秆1次装填青贮干物质损失率效果最好,分别可达50.87%,Sila-Max添加组在降低全株玉米秸秆3 d装填青贮干物质损失率效果最高,可达46.57%.【结论】说明Sila-Max和Sila-Mix均有提高全株玉米秸秆青贮发酵质量的作用的趋势,Sila-Max偏向于提高青贮发酵的品质,Sila-Mix偏向于提高青贮发酵产物的有氧稳定性.可见,青贮添加剂可以改善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提高发酵产物的有氧稳定性并显著降低发酵过程中的干物质损失率.  相似文献   

4.
以甜菜渣和玉米秸秆为青贮原料,按照不同质量比(鲜样)混合青贮,分析添加玉米秸秆对甜菜渣青贮饲料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渣直接青贮其乳酸含量较低(0.67%),乙酸含量较高,为乙酸发酵类型;添加玉米秸秆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P0.05),显著提高了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P0.05),9∶1和8∶2处理组显著降低了氨态氮的生成量(P0.05),其发酵类型均为乳酸发酵型。通过flieg评分体系对不同组合进行评价,其等级均为良好。添加玉米秸秆后除9∶1处理组以外,其他处理均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提高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表明添加玉米秸秆降低了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添加玉米秸秆后其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k(P0.05),除9∶1处理组以外其体外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消化率均显著低于ck(P0.05)。综合各项指标,认为甜菜渣和玉米秸秆的最佳混合青贮比例为90%甜菜渣+10%玉米秸秆(9∶1)。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菌群组合效应对玉米秸秆微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A组(玉米秸秆),B组(玉米秸秆+0.5%裂褶菌),C组(玉米秸秆+0.5%裂褶菌,乳酸杆菌和酵母菌复合物),D组(玉米秸秆+0.25%裂褶菌密闭发酵7 d+0.25%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物密闭发酵21 d),试验A组、试验B组和试验C组均密闭发酵28 d。分别在发酵第7,14,21和28天开袋取样,用于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及消化率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期7 d,试验C组pH显著低于另3组(P<0.05)。14~28 d,试验C组与试验D组样品的pH显著低于另2试验组(P<0.05)。试验期14~28 d,试验C组与试验D组样品粗蛋白(CP)水平显著上升(P<0.05);试验期0~28 d,各组纤维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试验期21 d,试验D组粗纤维(C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与试验A组相比,添加菌群密闭发酵均能显著提高微贮玉米秸秆的体外消化率(P<0.05)。裂褶菌与益生菌能有效降低玉米秸秆微贮饲料中的粗纤维并提高微贮秸秆的营养价值,分段使用裂褶菌和乳酸菌与酵母菌的组合密闭发酵效果最...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米曲霉发酵玉米秸秆粉代替等量玉米对鸡肠道微生物和消化酶的影响,选择25只6周龄AA肉鸡,随机分成5组,正处理组设添加4%、8%和12%3个水平的发酵秸秆代替基础日粮中等量玉米,用基础日粮(对照组)和8%未发酵秸秆(负处理组)替代基础日粮中等量玉米作对比。结果显示:与负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8%发酵玉米秸秆粉使回肠和盲肠中的乳酸菌和米曲霉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数显著降低(P<0.05);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分别设乳酸菌处理组、纤维素酶处理组、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共同处理组及对照组进行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纤维素酶使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氮态氮与总氮质量比(m(VBN)/m(TN))和丁酸与总酸摩尔比分别下降28%和100%,ADF质量分数下降20%,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乳酸菌的添加虽然使青贮饲料的色泽、气味和质地明显改善,但也使NDF,ADF含量明显提高,氢态氮与总氮质量比也明显上升,这说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品质明显下降。乳酸菌和纤维素酶的共同作用使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干物质消失率提高8%,氨态氮与总氮质量比降低33%,丁酸质量分数降低82%,同时使NDF,ADF质量分数分别降低10%和7%,说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腐发酵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槽式堆料发酵的方式,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牛粪为氮源,探讨接种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腐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微生物菌剂有利于促进玉米秸秆堆体温度的迅速升高,其中T1(有机肥发酵剂)和T2(菌剂A)处理的最高温度分别可达71.1和70.1℃;除对照T0(未使用菌剂)处理随时间推移pH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pH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各处理EC值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与初始值相比,在堆腐发酵60 d时,T1处理EC值降低最多,可达40.4%;各处理堆料的E4/E6值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堆腐60 d时,接种微生物菌剂的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不同处理的发芽指数(GI)均呈先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在堆腐60 d时,T1和T2处理GI均超过90%,筛选出2个适宜宁夏地区玉米秸秆腐熟发酵的菌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添加剂对全混合日粮(TMR)的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营养成分以及采食性的影响,为更有效地利用玉米秸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粉碎玉米秸秆、紫花苜蓿、糖渣与混合精料按40%、5%、40%和15%的比例混合后,分别添加0.02%复合菌(处理Ⅰ)、0.02%复合菌+1.5%尿素(处理Ⅱ)、1.5%尿素(处理Ⅲ)、0.02%复合菌+1.5%尿素+0.1%食盐(处理Ⅳ),将混合原料的水分含量调整至45%并调制全混合TMR青贮,并利用上述TMR青贮进行了绵羊饲喂试验,研究不同添加剂对全混合日粮的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营养成分以及采食性的影响。[结果]发酵过程中各处理TMR青贮饲料的温度无明显升高。乳酸和总酸含量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尿素添加处理青贮的p H呈略升高趋势。处理Ⅱ、Ⅲ、ⅣCP含量均增加至10%以上,比对照提高30%以上,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有氧暴露时间的延长,各处理TMR青贮的乳酸含量减少,而p H上升,但前4 d内的变化相对缓慢。处理Ⅳ的干物质采食量、采食率、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结论]以玉米秸秆为主的全混合日粮中添加复合菌、尿素和盐调制发酵TMR的效果最佳,提高其TMR青贮的贮藏性,改善适口性和饲料价值,可供在生产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牛粪与玉米秸秆不同配比混合厌氧发酵的产气性能,为提高厌氧发酵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1 L厌氧反应器,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发酵原料,设置牛粪与玉米秸秆干物质质量比分别为10∶0(对照), 8∶2,6∶4,4∶6,2∶8和0∶10共6个处理,在物料总干物质质量分数8%、发酵温度(35±1)℃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产气试验,分析不同产气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在产气方面,牛粪与玉米秸秆按不同比例混合厌氧发酵的4个处理日产气量变化趋势为先快速升高后平稳下降,发酵第2~3天达到产气峰值,较对照提前2~3 d;当牛粪与玉米秸秆的干物质质量比为2∶8时,累积产气量、甲烷总产量及挥发性固体产甲烷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13 061.7 mL、6 911.4 mL和0.170 L/g,较单一牛粪发酵处理(对照)分别提高52.47%,41.48%和34.92%。在发酵系统稳定性方面,牛粪与玉米秸秆不同比例混合厌氧发酵的4个处理均在发酵第5天pH值达到最低,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达到最高,较对照提前2 d达到极值;发酵5 d时,牛粪与玉米秸秆干物质质量比为2∶8的处理pH值低于其他处理,为5.75,较对照降低了7.70%;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高于其他处理,为1 675.6 mg/L,较对照提高了59.04%。【结论】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效果优于单一原料发酵,且二者干物质质量比为2∶8时厌氧发酵具有较好的产气特性和发酵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禽蛋壳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应用,以废弃禽蛋壳为原料,以蛋壳柠檬酸-苹果酸复合钙(CCM)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四元线性回归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获得超声波法制备CCM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与苹果酸混合酸体积比为1.0∶1.4,蛋壳与混合酸添加量为0.8∶1.0,超声功率600W,超声时间20min,且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钙离子得率可达92.97%。  相似文献   

12.
复合有机酸、乳酸和柠檬酸对冷鲜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有机酸保鲜液对冷鲜肉保鲜效果和品质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贮藏时间的冷鲜肉中微生物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值的测定和感官分析,研究复合有机酸对冷鲜肉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在4℃冷藏条件下储存7d后,乳酸处理的冷鲜肉的菌落总数比对照组减少1.8 lg cfu·g-1,柠檬酸比对照组减少1.5 lg cfu·g-1,但它们对猪肉pH的稳定作用不明显,TVB-N上升也很快,第7天,分别为0.1963mg·g-1和0.1901mg·g-1.复合有机酸的保鲜效果最好,第7天,菌落总数比对照组减少3.2 lg cfu·g-1,猪肉pH也较为稳定,仍然低于5.0,TVB-N仅为0.1349mg·g-1.感官评定上,复合有机酸处理的猪肉效果最令人满意,第7天,仍处于二级鲜度范围,其他组的猪肉都已经变质.  相似文献   

13.
话梅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话梅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2种前处理方法(超声萃取法和加沉淀剂法)。结果表明,超声萃取处理后样品色谱图基线不稳,杂峰较大较多;超声萃取处理时苯甲酸和山梨酸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779%和2.291%,而加入沉淀剂处理后二者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26%和2.049%;超声萃取法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叫收率分别为106.1%和104.9%,沉淀剂法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回收率分别为98.7%和91.7%。2种前处理方法虽有一定差异,但均符合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4.
产苯乳酸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产苯乳酸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方法]用双层培养基法从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出115株乳酸菌,用双层平板法从中筛选出24株对啤酒酵母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菌株,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筛选产苯乳酸量最高的菌株,并对筛选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以及菌株16S rDNA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结果]对初筛的24株菌株发酵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到7株苯乳酸的产量〉60 mg/L的菌株,其中菌株P421乳酸菌显示出最高的苯乳酸生产能力,苯乳酸产量可达80.5 mg/L。根据菌株P421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结论]从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产苯乳酸的菌株,建立了1种准确筛选苯乳酸生产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邹盛勤  陈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88-5888,5959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千屈菜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色谱柱为Nucleosil C18柱(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V/V),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结果表明,熊果酸在0.146~2.9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齐墩果酸在0.282~5.6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9%。该方法能准确测定千屈菜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且操作简便,线性范围宽,重现性好,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7.
李少春  李培锋  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832-6834
[目的]建立从牛羊胆汁中分离提纯天然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的工艺。[方法]采用盐析、萃取、脱水等生物化学方法和柱层析正交试验筛选天然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流动相为氯仿和正丁醇,洗脱比例为3:2,装样量为3000ml胆汁粗提物,洗脱速度为6~10ml/s时提取量最大。所得产品经薄层层析法、红外光谱扫描法证实为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经薄层扫描法测定含量,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平均纯度分别达98.4%和98.6%;提取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63.7%和67.8%。该提取方法稳定可行,具有原材料丰富、价廉,产品纯度高、活性强等优点,适宜对天然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进行分离提制。[结论]建立了适宜对天然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进行分离提制的提取工艺。为甘氨胆酸和牛磺胆酸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阿魏酸和草酸对豇豆枯萎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衍荣  王小菁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3-3114,312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阿魏酸、草酸对豇豆枯萎病病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挑战接种后幼苗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阿魏酸和草酸对豇豆枯萎菌的影响差别很大,其中,阿魏酸浓度>1.0 mmol/L和草酸浓度>5.0 mmol/L都能显著地抑制豇豆枯萎病病菌孢子的萌发;2种酸类物质对豇豆枯萎病病菌菌丝生长也有抑制作用,阿魏酸浓度>10.0 mmol/L和草酸浓度>20.0 mmol/L的抑制效果显著;在不影响豇豆幼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3.0 mmol/L阿魏酸最为有效,幼苗发病率仅为48.6%,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野生青荚叶脂肪酸和氨基酸营养成分进行评价。[方法]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分析青荚叶的脂肪酸及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并用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氨基酸分(AAS)和化学分(CS)评价青荚叶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结果]青荚叶中粗脂肪含量为4.27%,7种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76.42%,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青荚叶中蛋白质含量为7.74%。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6.19%,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1.36%,9种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0.74%,4种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5.22%。AAS和CS均表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结论]青荚叶口味鲜美,营养均衡,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鲥鱼肉中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鲥鱼肉中含有所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且鲥鱼肉中的氨基酸比例十分接近理想蛋白质要求。鲥鱼中检测出的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其中DHA的含量高达12.957%,明显高于多种海水鱼与淡水鱼类,可作为人类摄入DHA的重要来源,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与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