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奶牛产后瘫痪是指母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性疾病,以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又称生产瘫痪.一般产后1~3d发病,多发生在6胎次以上的高产奶牛和体质较差的母牛,2~3胎次的中、低产奶牛发病较少.  相似文献   

2.
正母猪产后瘫痪症又称为产后瘫痪、产后寒、产后风,是以母猪分娩后站立机能发生障碍而卧地不起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普通疾病~([1])。母猪在整个生长、繁殖阶段都有可能出现跛行、瘫痪,但产仔前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瘫痪是由于奶牛生产后体内的血钙下降严重而导致的病理现象。奶牛产后瘫痪最常见,通常初产牛和产奶量低的牛很少发生,3~6胎的奶牛和高产奶量的奶牛较多发生。药物治疗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为奶牛补钙和采用乳房送风法治疗,中药治疗对产后瘫痪的奶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产后瘫痪系奶牛以及耕牛产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半发生在高产奶牛,产犊后钙质减少,产奶过高易发生奶牛产后瘫痪,产后产奶急剧下降,极易发生本病。笔者于1970~1980年分别在苏北靖江市兽医院、苏州地区农大教学期间带领学生在苏锡常三市六  相似文献   

5.
母牛产后瘫痪也称产后癫痫、产后低血钙症和乳热症,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病牛主要症状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四肢瘫痪以及知觉减弱或者完全丧失。该病通常在母牛产后3天内发生,有时甚至产后突然发生,主要是第3~6胎的高产母牛易发。母牛发生产后瘫痪,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有效治疗,如果没有及时诊治,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会使其卧地不起,局部肌肉发生坏死,加大诊治难度,造成更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产后麻痹和乳热症,是产后奶牛突然发生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以舌、咽喉、消化道麻痹,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为特征。该病多发生于产后3天内的5~9岁营养良好的高产母牛。笔者通过对湟源县日月乡两起病例的研究,分析了生产瘫痪的发病原因,介绍了奶牛生产瘫痪的不同临床症状类型,进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结合奶牛产后瘫痪的防治经验,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诊断,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奶牛养殖户提供参考。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高产奶牛一种营养代谢疾病,也是奶牛中常见的一种病,多发生在4~7胎次,高产奶牛发病几率较高,发病率一般在6~9%。本病的发生与年龄、胎次、饲养管理以及品种有关,青年牛发病率低,少数牛发生在分娩中,特征是低血钙,肌肉无力,瘫痪甚至昏迷。  相似文献   

8.
生产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疾病,其特征表现为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的神经症状,又称为产后瘫痪或乳热病。本病主要发生于奶牛,尤其是5~8岁(3~6胎)饲养条件好的高产奶牛,大多在产后3日以内发病,个别在产前发病。  相似文献   

9.
母猪瘫痪是以产前或产后四肢运动丧失或减弱为特征的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性疾病。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或产后10~30天。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病。仔大、产仔多、过度肥胖的母猪,生产前后容易发生麻痹性瘫痪。多因圈舍狭小,母猪产前运动不足,长期睡卧,胎  相似文献   

10.
<正>1病因奶牛产后倒地不起症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是由于奶牛产后血钙过少、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其产后瘫痪、卧地不起。从临床发病率来看,晚秋至初春发生较多,怀孕第1胎及第3胎以上的奶牛多见,只有第2胎少见。大多数在产后3天内发病,5~10岁、产犊3~6胎次的母牛发病最多,愈是高产牛,发病愈多。发病与犊牛性别、体重大小、死胎和双胎无关。产后母牛发生瘫痪的原因,目前一致认为有以下3点:(1)钙随初乳丢失  相似文献   

11.
产后瘫痪是奶牛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生在3~5胎的高产奶牛。由于本病常常无前兆地突然,病情发展迅速,常因耽误抢救时机而致使病情加剧难以治疗。治愈后高产牛因产奶量下降而变成中、低产牛,损失很大。本文结合生产中对奶牛产后瘫痪防治实际,综合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期瘫痪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也叫乳热症,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以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病。本病多发生在产后48 h以内,特别以高产且为3~6胎的奶牛较易发生,初产奶牛一般不发病。本病多为散发,是奶牛产科常见病,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产后瘫痪综合征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本文从营养缺乏、产道损伤、心包创伤、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产后瘫痪综合征的致病原因,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防治效果。1发病的相关因素大多数在产后3d内发病,5~10岁、产犊3~6次的母牛发病最多,愈是高产牛,发病愈多。发病与犊牛性别、体重大小、死胎和双胎无关。上一胎泌乳期缺钙症是下胎泌乳期乳热增多的因素;发生过胎衣不下、子宫炎、  相似文献   

14.
奶牛瘫痪分两种情况,一是产后截瘫,它的特征是母牛分娩以后不能起立。二是生产瘫痪,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1产后截瘫1.1原因胎儿过大或胎势及胎位不正时,强行拉出胎儿往往会引起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挫伤而发生产后截瘫。1.2预后此病常常拖延指数周,以后由于病畜发生褥疮,逐渐消瘦死亡。因此在治疗10~15d而不见好转时,可将病畜淘汰。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些猪场饲养管理技术和必要的饲料条件一时未能跟上,因而出现母猪产前产后瘫痪症,不但影响母猪的经济利用,而且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给生产上造成很大损失。据观察,母猪的生产力愈高,瘫痪的现象也就越多,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20~40 d,也有产后几天内发生腰部麻痹现象。瘫痪前食欲减退或拒食,行动迟缓,但体温正常,粪便干硬,喜欢喝清水,但不饮料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嗜现象。母猪分娩,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严重的神经  相似文献   

16.
<正>西兽医认为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生主要与分娩前后血钙浓度急剧降低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大脑皮层缺氧、缺血有关~([1-2])。按照中兽医理论,产后瘫痪的发生,多因母牛妊娠期间或分娩前后,饲养不当,营养不全,以致脾胃虚弱,营血不足,精气亏耗,肝肾两虚;加之母牛产后气血暴亏,百脉空虚,腠里不固,风寒湿乘虚而入,流窜经络,致气血凝滞,经络不通,而成筋骨萎软,腰腿疼痛,卧地难起之症。试验通过"产后康"防治奶牛产后瘫痪,探讨其对奶牛  相似文献   

17.
母猪产后瘫痪与牛羊的产后瘫痪有所不同,牛羊多在产后1~3天突然发生而以昏迷和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症。我乡某猪场,母猪21头,其中9头得过产后瘫痪,均在产后20~30天发病,以逐渐消瘦减食最后瘫痪为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从2009年年初至今,共诊治母猪产后瘫痪16例,治愈15头,淘汰1头。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风,是母猪分娩后突发或渐进性发生的一种以知觉散失和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症。以上所诊疗病例多发生于断奶后1~3 d左右,个别猪在产后几天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病猪轻者后肢瘫痪,重者四肢不能站立,发病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运动和光照不足,圈舍昏暗潮湿所致。本病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和仔猪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由于奶牛营养不平衡,常见病的发病率提高。特别是那些3~6胎的高产奶牛,乳房炎、酮病、产后瘫痪等,如果不能准确的诊断,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瘫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1认识不到位养殖户只追求结果,不注重过程。奶牛不仅要产奶,还要繁殖后代,肩负着双重任务。只为了追求奶量,盲目的加大精料给量,忽略了产前产后奶牛对钙、磷的需求,补充不足导致产后血钙急剧下降,发生产后瘫痪。  相似文献   

20.
生产瘫痪亦称乳热症,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其特征是由于缺钙而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生产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大多发生于第3~6胎(5~8岁),此病大多数发生在顺产后的前3天内,少数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数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