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近年来,我市养鸭场常见部分蛋鸭群尤其初产期发生以腹泻、两腿瘫痪、输卵管阴道部宿蛋为特征的疾病,其中以瘫痪为主要症状的产蛋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蛋鸭瘫痪多为散发性,发病鸭零星死亡,产蛋鸭中频繁出现鸭脚僵硬的现象,导致种鸭产蛋率降低,死淘率增加,严重影响产蛋鸭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北省河间市部分养鸭场常见蛋鸭群尤其初产期发生以腹泻、两腿瘫痪、输卵管"宿蛋"为特征的疾病,其中以瘫痪为主要症状的产蛋鸭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种产蛋鸭瘫痪综合征在临床上多为散发,发病鸭零星死亡,产蛋率徘徊不升,甚至下降,需要长期大量投药,增加养鸭成本,使鸭场的正常管理混乱,不少养殖户因此提前淘汰鸭群,经济损失严重.现就我市在2007年10月份发生的一起产蛋鸭瘫痪综合征的病例.  相似文献   

3.
入夏以来,我镇蛋鸭养殖户普遍反映出现蛋鸭产蛋率下降的现象,通过病因分析得知,蛋鸭产蛋下降主要有品种、环境和营养三大因素。病鸭具体症状有采食量略有下降,精神不佳,粪便呈黄白颜色,带有呼吸道症状轻微,个别严重的鸭后期表现为瘫痪,绝食死亡。本人根据多年来的临床诊疗经验,结合本省丰县规模养鸭场的发病情况,采取控制传播途径、药物预防、隔离饲养等对患病鸭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2010年,在中国南方主要养鸭地区的产蛋鸭发生了一种导致产蛋严重下降的疫病。主要表现为卵泡变性、变形、出血和破裂,脾脏出血、肿大甚至破裂出血和心肌坏死。在蛋鸭开始发病不久之后,大量的雏鸭和青年鸭也发病,以站立不稳,倒地不起等神经症状为主。  相似文献   

5.
2010年,在中国南方主要养鸭地区的产蛋鸭发生了一种导致产蛋严重下降的疫病。主要表现为卵泡变性、变形、出血和破裂,脾脏出血、肿大甚至破裂出血和心肌坏死。在蛋鸭开始发病不久之后,大量的雏鸭和青年鸭也发病,以站立不稳,倒地不起等神经症状为主。本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发病范围极广,给蛋鸭和种鸭养殖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2011年4~6月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养鸭密集区域发现1种疾病,其发病特点是以种鸭和产蛋鸭采食量下降并伴有产蛋量急剧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该传染病流行范围非常广,几乎没有种鸭场和蛋鸭场幸免。主要临床症状是,各个日龄的种  相似文献   

7.
2010年5月,在广东省云浮市一养鸭场5群产蛋种鸭群出现罗纹蛋现象,占全场存栏产蛋鸭群的41.7%。笔者前往大坪场调研并进行实验室检查,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种鸭场内5群种鸭产罗纹蛋,占全场存栏产  相似文献   

8.
圈养蛋鸭又称关棚养鸭或蛋鸭密集型舍饲。在距离水源较远以及放牧条件较差的地区,都可以在圈舍内饲养蛋鸭。圈养蛋鸭的好处是:提高劳动效率;蛋鸭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减少;缩小了鸭的活动范围,减少了鸭的运动量和体力消耗;四季均可产蛋,饲料报酬高。圈养蛋鸭还能减少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有利于鸭群的防疫,也减少了由放牧带来的伤亡、散失等。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在养鸭密集地区,突发一种以"产蛋鸭出现瘫痪、产蛋量下降、头颈摇摆;肉鸭初期出现软脚、打滚、采食量下降,后期出现断羽、掉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科研部门检测,该病的主要致病源为鸭黄病毒。主要危害蛋鸭、肉鸭。受感染鸭群几乎均可发病。鸭黄病毒鸭黄病毒和坦布苏病毒亲缘关系最近,暂时定为该病毒的一个分离株。该病又可称为鸭产蛋下降综合症,鸭传染性卵巢炎,鸭黄病毒感染,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等。流行病学特点①流行范围广,损失大。②传播  相似文献   

10.
李超 《山东家禽》2012,(8):56-57
发病情况某鸭场出现严重的产蛋下降,发病蛋鸭产蛋率急剧下降,从90%降至10%,且在发病后期出现一定比例的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瘫痪鸭。病鸭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后期出现站立不稳,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死淘率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