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章晶晶  陈波  卢山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931-1933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还是极其关键的环境和人文载体,提供了多种社会经济和休闲游憩功能。本文从生态文化健康角度出发,选取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景观文化3个因素、12个因子构建了河流健康指标体系,并对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运河(杭州段)生态文化健康评价最终得分为67.7分,处于基本健康状态,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景观文化状态处于亚健康、健康和健康水平。可见,大运河(杭州段)的休闲游憩和文化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水质和生物多样性是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下阶段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乡村作为以农林渔牧经营为主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以人的活动为主导,自然子系统、社会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制约与补偿,形成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本文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乡村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相互关系,探讨生态景观作为乡村生态基础设施的营造路径。通过梳理复合生态系统视角下乡村生态景观的自然性、经济性、社会性等基本属性,辨析其空间范畴、要素与功能、权属与生态权益等基本框架,厘清乡村生态景观营造的基本脉络和影响因素。以张家口市崇礼区石窑子乡为例,构建涵盖韧性评估、保育修复、价值转化、管控能力的乡村生态景观营造路径,针对林草交错地区的乡村生态条件和村庄发展特点,进行生态景观的韧性评估,划分林草植被恢复、农林机制重塑、村庄聚落人居3个区域,并提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和生态管控能力提升策略,以期优化乡村生态景观营造方法,为乡村生态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3.
卜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443-1445,1449
人工湿地在净化水质的同时,逐步成为城市一种重要的生态景观类型。该研究探讨了生态理念下人工湿地的特点及设计关键,并以湖北钟祥镜月湖为例,在场地分析的基础上,以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景观建设为出发点,对不同入流水体进行工艺设计,应用生态理论探讨湿地的功能布局与景观设计,以实现城市湿地生态环境的构建和湿地生态景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4.
以易县百泉生态园为例,从面积、人口、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当地基础条件,并进行发展现代生态景观农业的SWOT分析,提出在清西陵区域发展现代生态景观农业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先,突出现代农业的特点与风格,结合现有景观要素,形成生态、景观、现代农业为一体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城市园林绿化既要注重景观美化效果,为市民营建优美的生活环境,更要考虑生态防护效益,为整个城市发展创建绿色屏障,也要实现林木价值,体现其巨大的经济效益,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增长提供保障。阐述了生态景观道路绿化的规划原则以及许昌市生态景观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从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个方面对5条景观道路建设绿化完成后的效益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运河承载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文化发展战略价值。大运河沿线省市申遗前后对大运河的保护利用传承,存在着缺乏战略性发展思维、运河管理条块分割、急需立法等问题。本文基于对大运河沿线省市2006年以来的申遗工作、申遗前后加强遗产保护、旅游规划、河道管理、交通运输等问题进行了历史考察,提出将大运河文化带、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完善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理顺运河管理机制等具体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葫芦岛市五里河通过对两岸生态景观的建设,将五里河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使其成为居民的滨水休闲廊道;在截污的基础上,通过治污、补水、水质净化等一系列措施,使河道水质变清,达到规定的地表水Ⅴ类标准;通过对河道的生态改造,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成为葫芦岛市的生态景观廊道。体现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草原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生物资源、人文社会资源,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良好发展,对其所在区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草原生态的保护与修护工作有着至关之重要的作用。草原生态景观的打造,不仅能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也能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针对生态修复背景下草原生态景观的营造,以康定市为例,把康定市草原作为研究对象,从当地的草原风光以及民族风情出发,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特点,提出相应的景观营造策略,将草原的保护利用与生态景观设计相结合,在生态修复优先的前提下提升草原旅游资源价值,为草原的修复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人工湖的水质维护问题,以"中信红树湾"生态景观水池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水质维护中的主要工艺设计要点,以期为典型人工湖水质维护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北京河流生态景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景观设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提出了河流生态景观安全格局设计、生态系统设计、生态景观廊道设计,主要包括河床滩地、河床水空间、生态护坡、湿地恢复与保护、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缓冲区、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廊道空间体系、生态景观廊道地域性、生态景观廊道自然性及连续性等方面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以上河流生态景观设计方法提出对北京河流的生态景观环境改善及可持续利用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淮安为例.分别从城市气候与空气污染、城市水文与水污染以及运河治理与开发等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方面加以分析京杭大运河对沿线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在运河充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将其与城市生态系统有机融合,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南京市2005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比较生态足迹需求与生态承载力,对南京市2005年生态足迹(包括生物资源消费、能源消费)进行计算,得出2005年该市人均生态足迹为4.488 207 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为0.285 67 hm2,人均生态赤字4.202 537 hm2。结果显示,南京市人均生态足迹是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的15倍,生态赤字远大于生态承载力。这反映了南京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城市生态系统所受压力偏大。最后,针对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利用特征,提出了缓解南京市城市生态压力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化建设对生态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态文化的建设对生态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意识才能产生行为,最终才能形成习惯。历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实践活动方式。建设生态文化主要通过树立生态危机感,改变传统价值观,培育生态科学意识及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业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能够孤立地实现的.生态农业的职能在农业内部系统良性循环与外部环境良性循环的共同作用中生成.黑龙江生态农业建设呼唤完善的法制环境,要求实现生态文化、生态社会.  相似文献   

16.
生态扶贫作为一项需政府引导、社会融合、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通力合作的系统性工程,全国各地根据自身优势,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逐渐走出困境。近几年在内蒙古、甘肃、贵州、山东等地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在生态扶贫的过程中发现,在扶贫方式、产业发展、道路交通、后期成果保障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亟待解决,从国家与地方政策完善、资金来源、人才储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态乡村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当前我国乡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居住环境建设,生态文化推广4个方面来构建理想的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体系,以期提出建立理想生态乡村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98~2005年金华市生态足迹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晔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54-6956,6959
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金华市域1998~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5年金华市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总生态承载力略有上升,人均生态赤字由1998年的0.414 14全球公顷增加至2005年的0.586 79全球公顷,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金华市的生态环境总体上处于非协调的不可持续状态。根据金华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了减小生态赤字、促进生态平衡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足迹的沧州市土地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相关的统计数据,对沧州市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沧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904707hm2,是其生态承载力的1.57倍,目前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小生态赤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天津市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勇  陶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51-2052,2095
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即通过对生态足迹需求与生态承载力的比较,对天津市2003年生态足迹,主要包括生物资源消费、能源消费和贸易调整3个部分进行计算,评价研究了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人均生态足迹为1.8391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60 1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279 hm2,万元GDP的生态足迹需求为0.695 8 hm2,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4 hm2).生态赤字的存在反映了人类活动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并且提出了4条改进天津市生态赤字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