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确切了解古毒蛾(Orgyia antiqua)对唐古特白刺(N.tangutorum Bobr)叶片营养成分的影响情况,试验对柴达木地区唐古特白刺正常叶片和被古毒蛾危害叶片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正常唐古特白刺叶片中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钙、磷含量高,是一种优良的反刍动物饲料,是发展当地绒山羊产业的重要饲草资源;被古毒蛾危害的唐古特白刺叶片中由于含有虫体及其代谢产物,其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比对照组(无虫害唐古特白刺叶片)高0.09%、0.43%,其中钙含量高达4.64%,钙磷比达到12.5。因此,可以将被危害的唐古特白刺叶片作为一种蛋白质和钙的补充料。  相似文献   

2.
白刺是白刺属(Nitraria.L.)植物的统称.为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植被的重要建群种。全球有12种.我国8种.甘肃5种(唐古特白刺N.tangutorum Bobr.、小果白利Msibirica Pall、泡果白刺N.sphearocarpa Maxim.、毛瓣白刺Npraevisa Bobr、大果门刺N.roborowskii Kom.),唐古特白刺、小果白刺和泡果白刺为白刺属在我国分布最广的三种植物.具有广泛的生态分布及较大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温性荒漠区主要野生灌木驼绒藜、唐古特白刺、柽柳、盐爪爪、梭梭、木本猪毛菜不同器官(根、枝、叶)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叶片和嫩枝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和柽柳各器官的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灌木,木本猪毛菜根系具较高脯氨酸含量;植物可溶性糖含量不同器官存在差异,木本猪毛菜各器官、唐古特白刺和柽柳叶片的根系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所有植物叶绿素a>叶绿素b,嫩枝叶绿素含量比叶片少。由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得出,唐古特白刺抗旱性最强,柽柳和木本猪毛菜次之,梭梭,盐爪爪和驼绒藜的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4.
白刺     
白刺 ( Nitraria tangutorum Bobr.) ,为蒺藜科白刺属的灌木 ,枝开展或平卧 ,短枝常成针状。叶簇生肉质全缘。花小 ,黄白色 ,浆果状核果 ,含一个种子。主要分布在降水稀少的干旱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常见的有泡果白刺、西伯利亚白刺、唐古特白刺、齿叶白刺等多种。唐古特白刺 (简  相似文献   

5.
乌兰布和沙漠地区不同沙生灌木的耐盐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生长的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西伯利亚白刺(N.sibirica)、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长叶红砂(Reaumuria trigyna)、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柽柳(Tamarix austromongolica)7种沙生灌木,通过盆栽试验的盐分梯度反复干旱法,在测定的一系列形态、生长指标以及光合、水分生理指标的基础上,经过主成分分析的降维分析,采用隶属函数对7种沙生灌木的耐盐性进行了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权重法定量评价了它们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地径、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水势、枝条长度、地上干质量、主根系长度、侧根系长度、侧根数、根径可作为沙生灌木耐盐性评价鉴定的指标;7种植物的耐盐性分为强、中、弱三类:第Ⅰ类(强)植物,长叶红砂、柽柳;第Ⅱ类(中)植物,西伯利亚白刺、唐古特白刺;第Ⅲ类(弱)植物,沙冬青、霸王、柠条。同时7种植物的耐盐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长叶红砂、柽柳、西伯利亚白刺、唐古特白刺、沙冬青、霸王、柠条。  相似文献   

6.
泡泡刺     
1 形态特征泡泡刺 ( N 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 ,别名球果白刺、膜果白刺。灌木 ,高 30~ 5 0 cm。茎弧形弯曲 ,不孕枝先端刺状 ,老枝黄褐色 ,嫩枝灰白色。叶 2~ 3个簇生 ,宽条形或倒披针状条形 ,长0 .5~ 2 .5 cm ,宽 2~ 4mm ,先端尖或纯。花白色。果实在未成熟时为披针形 ,顶端渐尖 ,密被黄褐色柔毛 ,成熟时果皮膨胀成球形 ,膜质 ,果径约 1cm,中空 ,极轻 ,果核狭窄 ,纺锤形。2 地理分布泡泡刺分布于我国内蒙古、甘肃、新疆等省(区 ) ;蒙古也有。3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泡泡刺 4月初芽开始萌动 ,4月末开始长叶 ,5月上、中旬开花 ,5月末开始结实 ,6月中、下旬果实成熟 ,9月末 1 0月初霜冻后枯萎 ,1 1月初全株枯黄。若遇干旱年份 ,或在干旱季节 ,泡泡刺便呈半假死状态 ,则全年不开花结实或者推迟花果期。泡泡刺喜生于石质残丘、剥蚀石质准平原、山麓砾石洪积扇、干旱的山间低地、干河谷地以及戈壁高平原上。在土壤水分极度缺乏时 ,仍能顽强地生长 ;对碱化土壤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最喜生于土壤表层覆薄沙的地段 ,在覆沙 1 0 cm...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5年生刺葡萄为材料,采用基质栽培,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刺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增施钾肥能显著提高刺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及各糖组分含量,降低果实中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C2处理(540 g.株?1)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说明适量施钾有利于促进刺葡萄果实中糖分的积累。施钾显著提高了刺葡萄果实发育早期 AI 和 SS的活性,对 NI 、SPS影响较小,C2处理(540 g.株?1)下各时期代谢酶的活性最强,说明适量施钾提高了刺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各有关代谢酶活性,促进了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的积累。为刺葡萄的科学施肥、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氮沉降和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特征的影响,本试验选择荒漠植物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设置对照(田间最大持水量)与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0%~40%)两个水分梯度以及0,6,36,60 mmol·L-1 4个氮素浓度处理,研究模拟干旱和氮沉降对其根系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水分条件下唐古特白刺根系生长状况均优于干旱条件(P<0.05);根直径和根尖数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当氮素浓度为36 mmol·L-1时,唐古特白刺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为最佳状态。白刺各根系生长指标间相关分析表明,白刺总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总表面积和总体积之间在水分和氮素交互作用下互相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因此,本试验得出干旱胁迫抑制了氮素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而氮素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减干旱对唐古特白刺的影响;在乌兰布和沙漠,干旱条件下氮沉降可能对唐古特白刺存在一定的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外源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P)对荒漠植物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荧光比Rf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P为3 gP·m-2下,添加N为5 gN·m-2,10 gN·m-2和15 gN·m-2时白刺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P < 0.05);随着P的添加,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P3时(3 gN·m-2+6 gP·m-2)最大;外源N、P对白刺的FmFvFv/FmRfd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外源N、P未损害PSⅡ反应中心;单施P时,白刺的Rfd最大,荧光强度最强,而P3时的光化学效率较好,叶柄以上至中部的荧光较强。因此,本研究得出外源N、P对白刺叶绿素含量和荧光活性的影响具有耦合效应,N添加为3 gN·m-2下配施6 gP·m-2能够改善白刺的叶绿素含量和荧光活性;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可直观地看出白刺的叶绿素荧光分布特征,为及时发现荒漠植物的胁迫症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固沙植物白刺的开发利用与管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刺(NitrariaL)抗逆性强,生长适应幅度宽,能在极度干旱、贫瘠和盐碱地中生存,因此广布于戈壁滩、低温盐碱地和沙漠中,是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的一种不可多得的固沙植物。白刺不仅可以固沙、而且其果实、枝、叶均有极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可入药、制成品质上佳的饮料。同时还可饲养山羊。因此,提高对白刺生态作用的认识,对白刺进行良好的管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形成一种保护和利用白刺的良好循环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民勤荒漠草地主要植物群落生境条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民勤境内4种主要荒漠植物群落,从生境条件和生态位2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沙蒿Artemisia arenaria、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4种群落的土壤机械组成差异主要表现在>0.05 mm的土壤颗粒上,沙蒿和麻黄0.25~1.00 mm的粗砂均较多,麻黄土壤中≥1.0 mm的石砾含量最多,白刺土壤中0.05~0.25 mm的细砂粒最多,梭梭林地的全氮含量普遍高于其他3种群落;2)群落中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在4个优势种中,梭梭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麻黄,白刺的生态位宽度最小;3)沙蒿、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沙拐枣的生境条件大致相同,五星蒿Bassia dasyphylla、沙米、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与白刺的生境条件大致相同,盐生草、刺蓬Salsola ikonnikovii、白刺、沙米与梭梭生境相近,泡泡刺与麻黄的生境相近。  相似文献   

12.
贮藏条件和温度对4种蒺藜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桔红  张勇 《草业科学》2009,26(6):110-115
对河西走廊泡果白刺Nitraria sphaerocarpa、唐古特白刺N. tangutorum、骆驼蒿Peganum nigellastrum和驼蹄瓣Zygophyllum fabago 4种蒺藜科植物的种子经过冬季土壤埋藏和室温贮藏各80 d后,在5种温度(10 ℃、15 ℃、20 ℃、25 ℃、5 ℃/ 25 ℃)条件下进行了萌发测试。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骆驼蒿和驼蹄瓣的种子萌发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萌发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唐古特白刺种子经过冬季埋藏后,培养在15 ℃和20 ℃条件下达到最大萌发率(40%50%),而经室温贮藏后培养在25 ℃下有最高萌发率(40%50%);骆驼蒿和驼蹄瓣种子经过冬季埋藏后,培养在5 ℃/25 ℃下达到最高萌发率(80%;90%100%),经室温贮藏后,同样培养在5 ℃/25 ℃下也达到最高萌发率(60%70%;60%);在10 ℃条件下,3 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不足10%。泡果白刺的种子萌发主要受贮藏方式的影响,埋藏后种子萌发率显著大于室温贮藏的种子,埋藏后的种子培养在20 ℃或25 ℃下达到最高萌发率(60%70%)。  相似文献   

13.
摘要:采用盆栽育苗的方法,施用钠复合肥培育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植株,生长期结束测定其形态指标、生物量及Na+和K+含量,研究钠复合肥对白刺生长及其抗旱性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和施(NH4)2HPO4相比,施钠复合肥培育的白刺株高分别增加了109%和45%;根长分别增加了95%和57%;主茎直径分别增加了83%和43%,主根直径增加了85%和22%;鲜质量分别增加了236%和68%;地上部中的Na+含量分别增加了49%和24%,根中的Na+含量分别增加了14%和11%。生长期结束后,盆中Na+施用量的22%被植株吸收,67%残留在盆中,可供来年植株吸收利用,淋失的Na+量占育苗前土壤Na+含量的6%。本研究表明,钠复合肥的施用能有效地促进白刺的生长并提高其抗旱性,且对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在根序水平上,细根具有高度形态和功能异质性,进行不同根序细根形态与养分特征的研究,对认识根系内部异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以典型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和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研究对象,采用挖掘法收集根序完整细根,按照Pregitzer根系分级法对其分级,用细根分析软件(WinRHIZO)对细根形态参数进行测定,同时对各序级根C、N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随着序级的升高,2种荒漠植物细根直径、根长均增加,而比根长则降低。随根序的升高,2种荒漠植物C含量和C/N比逐渐增加,而N含量逐渐降低,1级根C、N含量与2、3级根之间差异显著。根直径和根长与C含量及C/N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比根长刚好相反。综上所述,2种典型荒漠植物形态的变化与功能相适应,支持短命根模式假说,末端细根的形态、结构决定其功能是吸收养分和水,而高级根的形态、结构决定其功能是运输和贮存养分。  相似文献   

15.
易丹  王博  段慧荣  李毅  王丽蓉 《草地学报》2021,29(3):443-456
为探明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14-3-3基因家族的基本特征及其进化关系,本研究基于白刺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白刺14-3-3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预测其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保守结构域,分析其系统进化关系及其基因在不同浓度盐、干旱处理下的组织器官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从白刺转录组数据中...  相似文献   

16.
唐古特白刺组织培养及其培养基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选用唐古特白刺幼嫩茎段和叶片作为材料,研究白刺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及其适宜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白刺带芽嫩茎是诱导丛生芽的良好外植体,恒温20℃以下,可有效降低白刺丛生芽初代培养污染严重的程度;叶片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外植体,且低浓度生长素2,4-D培养基较高浓度培养基形成的白刺愈伤组织致密,也不易褐化。白刺的最适增殖、壮芽培养基为MS+6-BA 2 mg/L+NAA 1.00 mg/L,而且是以腋芽形成丛生芽的方式进行增殖的;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 MS+KT 1 mg/L+IBA 0.5 mg/L;形成愈伤组织较好的培养基是MS+2,4-D 0.5~1.0 mg/L。  相似文献   

17.
沿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分布的4种优势植物光合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在防止荒漠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而对其优势植物的光合生理特征和健康状况评价尤为重要。本试验研究了过渡带不同分布区(从绿洲到荒漠方向依次为:绿洲边缘区、过渡带2区、过渡带3区和荒漠边缘区)4种优势植物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在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沿荒漠方向梯度下,4种植物叶片(同化枝)含水量和总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从而减轻过渡带植物的氧化胁迫,说明4种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4种植物的光合能力随着绿洲向沙漠的延伸逐渐降低,但下降幅度不一致,白刺下降最小,梭梭和芦苇下降较大,沙拐枣在绿洲边缘和过渡带3区较高,而在过渡带2区和荒漠边缘较低;它们的气孔导度与光合能力变化趋势一致,与植物叶片(同化枝)水分利用效率和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不同。芦苇和白刺在过渡带2区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沙拐枣在过渡带3区最高,梭梭则为逐渐降低。4种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0变化趋势表明梭梭在过渡带梯度下,发生了伴随着光系统破坏的长期光抑制,从而降低其光合活性,而白刺叶片光系统却没有明显受到环境因子的胁迫;芦苇和沙拐枣只有在荒漠边缘才受到严重的胁迫,这些结果表明白刺比芦苇和沙拐枣更适应于过渡带旱化生境,梭梭的适应能力最差。总之,上述研究结果为认识荒漠绿洲过渡带优势植被退化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和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渗透胁迫下不同地理种源白刺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暝  李毅  种培芳  苏世平 《草业学报》2011,20(3):99-107
以武威、张掖、酒泉3个地理种源的唐古特白刺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浓度PEG胁迫下白刺的相对含水量、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抗氧化酶等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PEG渗透胁迫造成3个种源白刺相对含水量下降,丙二醛积累,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过氧化氢酶活性先升后降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除了3个种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均差异显著(P<0.05)。从相关分析结果看出,3个种源白刺丙二醛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对含水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看出,白刺的第1主成分为相对含水量、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和渗透调节物质, 第2主成分为超氧化物歧化酶,第3主成分为过氧化氢酶。在PEG胁迫下,3个地理种源白刺的耐旱性表现为酒泉种源>张掖种源>武威种源。  相似文献   

19.
对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广泛分布的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灌丛沙堆的土壤呼吸进行了野外观测,研究灌丛沙堆不同部位的土壤呼吸速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白刺灌丛沙堆上不同部位的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表现不同:生长初期和生长休眠期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基本呈"单峰曲线",但是在生长旺盛期沙堆各部位日动态变化既有"单峰曲线"又有"双峰曲线";2)各部位土壤呼吸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段不一致:生长初期峰值集中出现在11:00左右,旺盛期上午各位点的峰值集中出现在09:00左右,下午峰值在17:00左右出现,休眠期峰值出现在13:00-15:00;3)白刺沙堆各位点土壤呼吸速率对水分含量的敏感性强,在低水分含量(1%)条件下二者相关性强,而在较高水分条件下(1%)二者的相关性降低;4)沙堆上不同部位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时空异质性:生长初期和休眠期各部位土壤呼吸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旺盛期各部位差异显著(P0.05),不同生长期之间沙堆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显著(P0.01),平均土壤呼吸大小为生长旺盛期[0.53μmol·(m~2·s)~(-1)]生长初期[0.24μmol·(m~2·s)~(-1)]生长休眠期[0.12μmol·(m2·s)-1],白刺灌丛沙堆不同部位近地表层大气水分条件以及土壤5-20cm的温度和湿度共同导致了沙堆上各个位点土壤呼吸通量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