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福建冬种马铃薯氮磷钾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10个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建立冬种马铃薯氮磷钾施肥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氮磷钾平均增产率分别为29.4%、12.8%和19.1%,均达显著水平;马铃薯空白区产量与平衡施肥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水平的线性关系;土壤速效氮磷钾的高产临界指标分别为碱解氮261mg.kg-1、Olsen-P 55 mg.kg-1和速效钾123mg.kg-1;经济施肥量平均为N225kg.hm-2、P2O588kg.hm-2、K2O 198kg.hm-2,但不同土壤肥力等级的经济施肥量有一定差异;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含量与氮磷钾推荐施肥量之间的回归方程满足指数函数关系,根据土测值和建立的回归方程可推算具体地块的推荐施肥量。28个大区对比试验表明,推荐施肥平均增产8.3%,净增收为1429元.hm-2。  相似文献   

2.
福州市郊蔬菜施肥现状及菜地土壤养分累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农户问卷调查、田间取样及实验室化验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州市郊11片蔬菜基地的蔬菜施肥现状及菜地土壤养分累积特征,结果表明:(1)蔬菜生产上以施用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化肥以俄罗斯进口复合肥最为普遍;每茬不同类型蔬菜的平均施肥水平(N、P2O5和K2O总养分)在493.6-1212.2 kg.hm-2之间,氮磷钾比例(平均1∶0.77∶0.75)不协调,磷肥施用量明显偏高;各轮作类型蔬菜平均施肥量(N、P2O5和K2O总养分)在2002.3-3455.2 kg.hm-2.a-1之间.(2)与林坡地自然土壤相比,菜地土壤的全磷(2.04 g.kg-1)、速效磷(182.9 mg.kg-1)、CaCl2-P(1.02 mg.kg-1)平均含量呈现明显累积,分别提高3.16、6.87和12.3倍;有机质(37.4 g.kg-1)和全氮(2.18 g.kg-1)平均含量分别提高33.43%和17.16%;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而碱解氮(200 mg.kg-1)、速效钾(243.8 mg.kg-1)、CEC(14.7 cmol.kg-1)和pH值(5.97)分别降低了15.01%、38.2%、3.14%和9.7%.  相似文献   

3.
胶东苹果园土壤有效养分状况及与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于2003~2006年采集山东苹果主产区烟台、威海主要县市1105个土壤样品,分析了其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与分布,并研究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胶东半岛苹果园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1.14%、碱解氮含量为74.9 mg.kg-1、速效磷含量为40.9 mg.kg-1、速效钾含量为122.7mg.kg-1土壤养分特征为有机质偏低、碱解氮呈两极分化、速效磷偏高,而速效钾偏低.不同主产县间土壤养分差异较大,栖霞有机质偏低、碱解氮中等、速效磷偏高,而速效钾偏低;文登有机质较高、碱解氮两极分化总体偏高、速效磷偏高,而速效钾较高;环翠有机质很低、碱解氮总体偏低、速效磷偏高,而速效钾很低.对栖霞248个果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在测定范围内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增加有机质含量可增加产量;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在小于100、70和150 mg.kg-1左右以下时,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与产量呈正相关,而超过上述值时二者呈负相关.高产园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均高于中、低产园,与低产园相比,高产园磷钾增幅较大,磷、钾是产量上升的主要限制因子.建议氮磷钾肥比例为1:0.65:1.34.  相似文献   

4.
苹果园化肥投入及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苹果园化肥投入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状况。[方法]对25个农户苹果园化肥投入进行调查,采集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氮磷钾养分平均投入量为839.6、520.4、899.7 kg/hm2,氮磷钾养分的投入比为1.00∶0.62∶1.07。0~60 cm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53.49、70.73、180.10 mg/kg,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比例为1.00∶1.32∶3.37。[结论]苹果园化肥投入总体水平比较高。土壤碱解氮的含量总体偏低,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偏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苦瓜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广东省2002—2011年苦瓜"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建立瓜类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本研究以相对产量50%、75%、90%和95%为标准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5级;并分别用一元二次和线性加平台模型对不同土壤养分分级范围内施肥量和产量关系进行模拟,计算最佳肥料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当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处于极低等级[w(N)≤70 mg.kg-1、w(P2O5)≤5 mg.kg-1、w(K2O)≤30 mg.kg-1]时,氮(N)磷(P2O5)、钾(K2O)的施用量(kg.hm-2)分别为300≤y1<390、200≤y2<215、275≤y3<372;低等级[70 mg.kg-1185 mg.kg-1、w(P2O5)>140 mg.kg-1、w(K2O)>200 mg.kg-1]时,氮、磷、钾的施用量(kg.hm-2)分别为0相似文献   

6.
通过在灰泥田上开展莴苣“3414”肥效试验,研究灰泥田土壤供肥能力、莴苣氮磷钾施肥效应、莴苣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丰缺指标,并通过三元二次方程拟合推荐施肥用量。结果表明,土壤对莴苣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47.25%,与土壤肥力呈正比。莴苣施用氮、磷、钾肥的平均增产率为60.34%、 7.17%和16.39%,增产效果为氮肥>钾肥>磷肥。当地莴苣的土壤养分丰缺等级指标划分为3级,莴苣低产的土壤养分临界指标为碱解氮含量175 mg/kg、有效磷含量12 mg/kg和速效钾含量67 mg/kg,高产的临界指标为碱解氮含量252 mg/kg、有效磷含量34 mg/kg和速效钾含量230 mg/kg。莴苣最高产量氮、磷、钾推荐用量分别为350.75 kg/hm2、100.97 kg/hm2和377.06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29∶1.08;最佳经济产量氮、磷、钾推荐施用量分别为346.25 kg/hm2、98.86 kg/hm2和361.77 kg/hm2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地调研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铜陵生姜产区施肥及土壤养分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铜陵生姜产区农户氮素投入量偏低,磷素投入量过高,钾素投入量偏低,N∶P_2O_5∶K_2O平均为1∶1.05∶0.98,氮、磷、钾投入比例失衡;铜陵生姜产区土壤pH在4.1~7.6,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以及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21.4 g/kg、1.3 g/kg、46.0 mg/kg、68.4 mg/kg和114.0 mg/kg,土壤酸化程度较为严重,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属中等水平,但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应适当提高,在今后铜陵生姜产区养分管理中,应采取平衡施肥技术,适当增施氮、钾肥,减施磷肥,适当施用碱性调理剂并注意缩小区域间土壤养分差异的养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延边地区苹果梨园土壤养分总体状况,实现苹果梨园科学合理施肥,对延边地区苹果梨主要产区果园进行土壤养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延边地区苹果梨园土壤pH为5.03±0.10,全量养分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4.71±0.87g.kg-1、0.64±0.02g.kg-1和0.35±0.03g.kg-1、32.48±1.15g.kg-1,速效养分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为91.94±4.52mg.kg-1、35.25±2.15mg.kg-1和129.82±7.43mg.kg-1,且苹果梨园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与有机质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从养分总体水平来看,养分呈下降趋势,因此,延边地区苹果梨园在土壤管理方面要注重施肥,特别是要注重有机肥的施入。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白浆土养分丰缺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2个分布在庆安县、方正县、五常市、虎林市和尚志市各白浆土区的0~20cm土壤进行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测定,建立了黑龙江省白浆土水稻种植区氮磷钾肥指标体系,并划分土壤肥力等级,提出了黑龙江省白浆土水稻种植区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白浆土水稻种植区土壤碱解氮含量主要在138.3~220.3mg·kg-1,速效磷在20.6~32.5mg·kg-1,速效钾在120~183mg·kg-1;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相对产量之间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反映了土壤供肥能力,土壤供氮磷钾能力越高,不施肥处理的相对产量越高;根据相对产量,将土壤肥力划分为5类;黑龙江省白浆土水稻种植区土壤氮磷钾素含量以中高等含量居多,随着土壤氮磷钾含量增加,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均呈现递减趋势,土壤养分含量和施肥量之间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古田县水蜜桃园地土壤速效氮、磷、钾、硼、锌分布状况,为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GPS定位,在全县2600多公顷的水蜜桃果园地土壤上,采集0~40 cm的耕层土壤样品2252个,分析桃主产区乡、镇、街道土壤速效氮、磷、钾、硼、锌养分含量。【结果】古田县水蜜桃园地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锌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2.7±8.10 g.kg-1、134.2±63.2mg.kg-1、37.8±37.9mg.kg-1、68.7±50.8mg.kg-1、0.16±0.13mg.kg-1、2.47±2.60 mg.kg-1。【结论】古田水蜜桃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碱解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处于丰富水平,有效锌含量丰富,有效硼、速效钾含量严重缺乏,而且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空间分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姚建族 《福建农业学报》2011,26(6):1045-105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芥菜氮磷钾肥效及其施肥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对芥菜产量的平均贡献率只有26.3%,施用氮、磷、钾肥平均分别增产55.5%、14.1%和15.3%,平均产投比分别为36.9、21.3和12.2,表明芥菜施用氮磷钾肥料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芥菜种植地土壤Olsen-P高产丰缺指标为42 mg· kg-1...  相似文献   

12.
流苏树是中国二级保护植物,对其繁育技术的研究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回顾了前人对流苏树繁育技术的研究,从其种子休眠、打破种子休眠,到流苏树的播种育苗、扦插繁殖、嫁接繁育以及组培快繁等方面,对流苏树繁育技术的特点进行总结与归纳,分析了不同阶段不同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流苏树的快速繁殖、优质大苗的培育及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参考,并从繁育技术、应用价值及古树资源的保护利用等方面对其以后的科学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曾泽彬  刘学锋  王一  李冬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77-13780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对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及排放特征。[方法]设6个处理,即有机肥(OM)、氮磷钾肥(NPK)、氮肥(N)、氮磷钾肥配施秸秆(RSDNPK)、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OMNPK)和不施肥(CK)。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施肥制度下小麦-玉米轮作系统N2O排放进行定位观测,分析该系统N2O排放特征、6种施肥制度对N2O排放的影响及环境因子与N2O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N2O排放总量为0.73~4.51 kg/hm2,大小顺序为OM处理OMNPK处理N处理NPK处理RSDNPK处理CK,与不施肥相比,N2O排放量分别增加了517.8%、369.9%、275.3%、238.4%和212.3%,各处理间差异在0.05水平显著。在同等施肥条件下,氮磷钾肥配施秸秆可有效地控制N2O的排放。[结论]小麦季、休闲期和玉米季对整个轮作周期N2O排放总量的贡献分别为30%、10%和60%;肥料施用是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N2O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土壤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小麦季和休闲期土壤N2O排放的主要因素;降雨是影响玉米季土壤N2O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土壤含水量偏低是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小麦季和休闲期出现N2O吸收现象的主要原因;若控制川中丘陵区紫色土WFPS50%或80%,则可抑制土壤N2O排放。  相似文献   

14.
在湖北主要魔芋产区恩施市开展"3414"肥效试验,初步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方施肥对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bulbifer)产量的影响,并成功拟合建立了产量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结果表明,合理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可显著提高魔芋产量,施肥量不足或过量施肥会导致魔芋产量降低;在试验地力土壤条件下,珠芽魔芋最高产量为40 863.4 kg/hm2,此时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95.1、76.5、193.5 kg/hm2;珠芽魔芋最佳经济产量为40 863.0 kg/hm2,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90.1、75.5、189.0 kg/hm2。  相似文献   

15.
1989~1996年在广西典型红壤上进行了肥料定位试验,试验有2个木薯品种(SC201和SC205)、15个施肥处理(包括有机肥,氮磷钾化肥)。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品种的木薯鲜薯产量差异显著,茎叶重亦如此;SC201施用有机肥后3/8年有显著增产,而SC205有5/8年显著增产。NPK的施用显著增加鲜薯产量,SC201的概率6/8,SC205 7/8。且NPK施肥量能与SC201的产量在3/8年显著拟合,SC205则为6/8年。茎叶重随NPK的施用量增加呈抛物线上升趋势,淀粉含量随着NPK施用量增加而降低。施用氮肥在部分年份(SC201,5/8年;SC205 8/8年)显著提高产量,且产量与施氮量能在部分年份用抛物线显著拟合(SC201,5/8年;SC205 3/8年)。茎叶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施用磷肥对SC201在3/8年有增产效果,对SC205在5/8年有显著增产。钾肥对2个品种的鲜薯产量仅2/8年有显著增产;但分别在3/4年显著提高了茎叶重。说明氮在大部分年份能显著增加鲜薯产量和茎叶重,氮是典型红壤木薯产量的第一限制因子;钾肥能提高茎叶重,施磷比施钾对SC205在更多年份能显著增产;SC201茎叶重、鲜薯产量、淀粉产量比SC205高;SC205比SC201需要更多的肥料,但是获得更小的产量。因此,木薯施肥应考虑品种差异,推荐的施肥量为50%(50∶25∶50 kg/hm2N∶P2O5∶K2O)的推荐施肥量+5 t/hm2的有机肥(猪粪);纯施化肥时,推荐SC201和SC205的施肥量分别为124∶62∶124,161.6∶50∶100 kg/hm2N∶P2O5∶K2O。  相似文献   

16.
云南玉溪紫色甘薯测土配方施肥效益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紫色甘薯采用氮磷钾肥料进行平衡施肥,利用3414试验方案进行田间试验,摸清云南玉溪紫色甘薯生产的N,P和K肥料施用效果,建立玉溪土壤的紫甘薯养分丰缺指标,并通过多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寻求紫色甘薯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结果表明紫色甘薯施用N,P和K肥增产增效较为显著,其增产增收效果大小顺序为NPK,N,K和P,单位肥料效益大小顺序为P,N和K.玉溪紫色甘薯全市平均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81.98,P2O552.92,K2O 187.04kg/hm2,最高产量为16 716.0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N 78.42,P2O551.20,K2O 167.49kg/hm2,产量为16 594.5kg/hm2,其最佳利润为47 702.29元/hm2.  相似文献   

17.
采用311-A最优回归设计和{3,3}单形重心设计,设置氮磷钾肥配比和氮肥分期施用的田间试验,分别拟建了茎用莴苣氮磷钾肥施用量及氮肥分期施用比例对经济产量、施肥利润的效应函数。试验结果表明,茎用莴苣最高产量的氮、磷、钾肥施用量为N90.92kg/hm2、P2O566.38kg/hm2和K2O116.84kg/hm2,其最高经济产量达41.859t/hm2;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94.31kg/hm2、P2O565.97kg/hm2和K2O116.48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26822.78元/hm2,经济产量为41.849t/hm2;较佳施氮分配比例为基肥:前期追肥:后期追肥=0.402:0.328:0.270,其对应的氮肥用量分别为N37.79kg/hm2、30.83kg/hm2和25.38kg/hm2,期望较高的经济产量可达45.340t/hm2。  相似文献   

18.
进行“3414”田间试验,建立蔬菜氮磷钾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研究三要素最佳用量和比例.结果表明,经济施肥量平均分别为,叶菜类蔬菜N(231士63)kg· hm-2、P2O5(77士30)kg·hm-2和K2O( 190士48)kg·hm-2,根茎类蔬菜N(183士37)kg·hm-2、P2 O5(130士40)kg·h...  相似文献   

19.
依据位于重庆北碚始于1991年的国家紫色土肥力与肥效监测基地上长期不同施肥定位试验,选取其中不施肥+秸秆不还田、不施肥+秸秆还田、施PK肥+秸秆不还田、施N肥+秸秆不还田、NPK正常施肥量+秸秆不还田、NPK正常施肥量+秸秆还田和1.5倍NPK施肥量+秸秆还田等7个处理,采用静态箱法对土壤N_2O排放开展了连续2a小麦生长期的田间原位观测.结果表明:两麦季4个施氮处理N_2O排放波动幅度均较大,且基肥和追肥后出现较强排放,3个未施氮处理N_2O排放波动较平缓,并均明显低于施氮处理.N_2O排放第二季较第一季要弱,年际差异较大,其原因主要是土壤WFPS第二季要明显低于第一季,而同一麦季不同处理下N_2O排放差异主要是由土壤NO_3~--N质量分数不同造成的.秸秆还田增加了N_2O排放,单施氮肥对N_2O增排效果相比之下则更明显,而秸秆还田与化学氮肥协同作用同样促进了N_2O生成与排放.平衡施肥较偏施氮肥N_2O排放量低,实际生产中考虑N_2O减排应尽量选择平衡施肥.两麦季化肥或秸秆N来源下农田N_2O排放系数均值分别为0.85%,0.61%,综合考虑外源输入N时均值为0.69%,均低于IPCC推荐值(1%),可见估算N_2O排放量时针对不同N素源农田应选用相对应N素N_2O排放系数.  相似文献   

20.
甘薯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荔敏 《农学学报》2015,5(5):19-24
为了解决过量施肥、盲目施肥、肥料利用率偏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大量的田间肥料试验,研究施肥指标体系,旨在更好地指导当地农民科学施肥。本文根据“3414”田间试验结果,将土壤养分含量水平划分为“丰富”、“中等”和“缺乏”3个等级,建立莆田地区甘薯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结果表明,与甘薯相对产量75%~90%相对应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丰缺指标临界值分别为85~128 mg/kg、10~24 mg/kg和42~115 mg/kg。通过肥料效应函数计算出的各试验点的推荐施肥量与相对应的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测试值之间呈指数回归关系,由回归方程得出,中等肥力水平下的推荐施氮量范围为114~168 kg/hm2,推荐施磷量范围为51-62 kg/hm2,推荐施钾量范围为159~323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