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为提高红富士苹果的质量,在品系选优、套袋栽培、地下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仅就提高红富士苹果商品性的关键时期——9~10月份的秋季管理,谈一些意见,供参考。 一、着色管理  相似文献   

2.
套不同果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套袋能增加果皮中花青苷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提高果实着色指数和果面光洁指数,显著改善红富士苹果的外观品质;但套袋减小了单果质量,降低了苹果的糖、酸及VC含量等,使风味变淡,影响了内在品质。套袋可降低病虫果率,但套袋会增加除袋后的日烧果率。生产优质红富士苹果以套双层纸袋最好,单层纸袋次之。塑膜袋对提高果实品质的作用不明显,并且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应限制使用。  相似文献   

3.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富士苹果进行套袋,观察套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促进果实着色,增加果面光洁度,减少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和残留,提高果实商品价值;但套袋对苹果也有一些不利影响,如降低果实糖度,导致风味变淡等。  相似文献   

4.
为指导套袋红富士苹果根据天气适时摘袋,避免日烧,对套袋红富士苹果摘袋后着色进程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套袋红富士苹果在十月初摘袋后2d即开始有明显的花青苷积累和红色表现,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也明显增强,但只有到摘袋后第3d花青苷含量大幅增加后,果实遇低温强光时才可能避免日烧。建议红富士苹果摘袋时要注意天气预报,避开3d内的霜冻。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促进红富士苹果着色的几项技术措施,通过修剪、施肥、套袋、转过等措施提高果实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不同时期除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宝鸡苹果套袋研究多集中于套袋时期、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而关于不同时期除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甚少.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对不同时期除袋的红富士苹果的着色面积、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时期除袋对果实品质各项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宝鸡地区红富士苹果适宜的除袋时间,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苹果套袋栽培技术通过不断完善,已经成为苹果生产中常规措施。但由于不同地区的苹果栽培历史、技术水平和地域气候条件差异,套袋果的质量、品质、经济效益也各有千秋,而国产套袋红富士苹果的质量与日本的高档红富士苹果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海阳市位于胶东半岛中南部 ,南濒黄海 ,是以苹果为代表的北方落叶果树主栽区。全市红富士苹果结果园面积 670 0 hm2 ,套袋栽培面积占苹果总面积的 98%以上 ,年产苹果 2 0万 t,优质果率 75 %~ 85 %。由于前几年在生产当中所实施的以套袋为中心的相关栽培技术不规范、不配套 ,从而导致苹果外观质量较差 ,优质果率较低 ,经济效益不高。为提高套袋红富士苹果的外观质量 ,我们自 1995年开始开展了这一试验研究 ,总结提出了完整的套袋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模式 ,现报道如下。1 施肥对红富士苹果果面光洁度及着色的影响1.1 提高果面光亮度和洁净度…  相似文献   

9.
以11年生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了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可提高红富士苹果外观质量,提高其商品价值,以套内袋双面压光的双层优质果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9月上中外和下旬在红富士苹果上各喷1次增红剂可改善果实着色。其中应用果友增色剂1盒加水125kg和苹果增红剂1号乳油2000倍液,着色指指数分别可达69.3和72.2,比套袋果实的着色指数76.5略低,但可溶性固形物比套袋果实高。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红富士苹果的质量和增加果面着色度 ,2 0 0 1年受济南三大农林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委托 ,笔者以红富士苹果为对象在栖霞市进行了“红丰 2 0 0 1膨果着色营养液”应用试验。试验在栖霞市臧家庄镇吴家村、唐家泊镇尹家庄村和杨础镇马耳崖村进行。供试品种为套袋红富士 ,每试  相似文献   

12.
2007年进行了红富士苹果套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纸袋和膜袋相结合二次套袋的单果质量大,着色指数高,果实裂纹指数低,纯收入高,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低于套膜袋的果实。  相似文献   

13.
套袋苹果着色差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0~11月是我市套袋富士苹果的销售旺季。笔者在蛇窝泊果品批发市场和一些收购点做了专门考察,发现影响套袋苹果质量的主要因素仍是果实着色差。综合分析,套袋苹果着色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七条。  相似文献   

14.
套袋是当前生产优质高档苹果的重要措施,然而一些潜在病虫害伴随着套袋而加重发生,导致套袋红富士苹果成果率普遍较低,1994、95两年,我镇红富士苹果的套袋成果率平均为64.9%。针对影响套袋成果率的主要因素,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我们提出了“三选、一紧、三推迟”的措施,1996年全镇红富士苹果套袋成果率普遍提高,有的园片成果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李军  李华 《河北果树》2006,(3):39-40
套袋苹果果面鲜艳、细腻,无公害优质果率大幅提高.但由于部分果农对套袋技术掌握不够,导致套袋苹果品质不高,优质果率较低.为此,将提高套袋红富士苹果质量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红富士苹果套袋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富士苹果套袋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王连起,刘玉鹏,张书辉,姜胜国,任增学(山东省平度市果树站,266700)(平度市麻兰镇林果站)为迅速提高我市苹果的质量,实现出口创汇的目标,1993—1995年,我们进行了以红富士苹果套袋为主的配套栽培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7.
苹果套袋效果与技术试验应用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富士苹果进行套袋效果与技术试验的结果表明,果实套袋能明显地促进红富士果实着色,使果面光洁细腻,色调鲜艳,外观品质极大改善,并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在陕西渭北条件下,除袋期以果实正常采收前20天为宜。  相似文献   

18.
套袋秋剪铺反光膜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北旱塬是苹果生长的优生区,当前主栽品种主要是红富士,该品种较难着色,易生果锈,果实常因外观质量差而大大降低商品率,直接影响经济收益。为了让优生区生产出特优果,西北农业大学杨家陇试验区于1997~1998年进行了苹果套袋、铺设反光膜、秋季修剪等改善品质的综合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试材为7年生乔砧红富士树,株行距3米×4米,树形为小冠疏层形,果园土肥水等管理水平同当地实际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红富士苹果套袋具有促进果面着色、提高果面光洁度、预防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提高贮藏性和商品价值,增加经济效益等优点,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生产高档红富士苹果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也是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牌双层纸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东3个苹果主产县(市)进行6个品牌双层纸袋套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牌纸袋对套袋果实的日灼率、黑点病果率、苦痘病果率、光洁度指数、着色度指数、单果重、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等均有一定的影响,3个试验点的表现基本一致,均优于当地低档袋.对套袋果各项品质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小林袋的效果略好于其他果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