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凡利用适于果园果树行、株间种植的野生或栽培的豆科或非豆科植物,利用共生物体作肥使用者.统称之为果园绿肥。对果树和土壤而言。既是一种“以园养园”、“以地养树”的重要有机肥来源之一,也是一种具有诸多良好作用的肥料和饲料:在利用上,既可以刈青压埋作肥或树盘覆盖之用,也可作为果园生草栽培利用。因此讲。果园绿肥是一种无公害绿色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2.
渭北西部千阳县的果树生产在经历了30多年的重施化肥、多次喷施农药及频繁的耕作之后。环境污染、果品污染和高投入等弊病日益表现出来.土壤有机质含量也越来越低。从2007年起。实施“五配套”生态果园栽培模式.即:0.2~0.33公顷生草果园配套一口容量为8立方米的沼气池.建一口20立方米的集雨窖,饲喂1。2头奶畜(奶牛),通过果园生草,以草饲畜,畜粪产沼,沼肥入园。集雨补水,形成了以草促畜,以畜促沼,以沼促果良性生态果园栽培模式.为当地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果园生草技术已成为较为先进的水果园土壤管理方法之一,是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一次重大变革。果园生草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有机质含量、调节果园的微生态环境、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等。本文通过简单介绍34个果园人工和自然生草培肥地力的生产实践,整理了适合沂蒙山区果园的生草模式和技术,提出了临沂市水果园人工生草选择黑麦草、紫花苜蓿、鼠茅草,自然生草以马唐、狗尾草、荠菜等为宜。生草园需做好肥水、刈割等管理环节,实现树、草的营养良性循环,以园养园。  相似文献   

4.
生草法栽培,就是实行橘园生草,采用除草剂与人工割草相对合,或有计划地种植绿肥进行深翻压绿。实行以园养园的做法。它是目前柑橘园,特别是幼龄未封行柑橘园的一套较理想的土壤管理方法,也是一项省力化栽培技术。现将技术要点论述如下。1 草种选择1.1 优良草种的基本条件 进行果园生草栽培,首先要正确选择草种,这是确保果园生草栽培获得成功并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生草栽培草种选择的基本条件是:①适应性强,要求对气候、土壤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②植株矮小,不影响果园通风透光和妨碍果园田间作业;根系浅,少与果树争夺…  相似文献   

5.
张超 《果农之友》2011,(1):31-33
按照"果、畜、沼、窖、草"的生态管理模式,大力发展果园生草、奶畜、沼气、集雨窖,以草养畜、以畜供沼、以沼促果,促进果园管理向生态化迈进。土壤管理上以生草为主要模式,肥料以畜禽粪、沼渣沼液为主要肥源,综合改  相似文献   

6.
正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内种植对果树生产有益的草。果园生草模式不仅是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生态文明、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果园生草在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果树生产发达国家早已普及,并成为果园科学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而我国传统的果园耕作制度由于强调清耕除草,故导致了果园投入增加,生态退化,地力、果实品质下降。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升果品品质,节本增效,适应  相似文献   

7.
土壤生物管理指的是在果园中种植绿肥、树盘覆盖或果园生草,这些生物措施可以培肥土壤和经济利用土地,也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植株覆盖地面,还可减少蒸发,防止返碱,抑制杂草丛生;不破坏果园土壤本身的结构,走自力更生、以园养园的道路;用秸秆、杂草等覆盖地表,  相似文献   

8.
果园生草技术是国外发达国家开发成功的、现已普遍采用的一项果园管理技术。我国传统的果园管理方式多强调清耕除草,由此导致果园生态退化、地力下降、投入增加、果树早衰、品质下降。果园实行生草制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这已是有关专家的一致共识。1998年10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把果园生草纳入绿色食品果业生产技术体系,向全国推广。为了摸清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 L.]在我市果园的生长状况以及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自1998年以  相似文献   

9.
王鹏  叶军 《浙江柑橘》2013,30(1):24-28
果园生草栽培也称作"果园生草覆盖制",是根据果树生长发育和果园生态规律,在果园采用宽行距的栽培条件下,行间或全园种植有益草本植物的一种现代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或制度,普遍被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西班牙等采用作为一项现代化、标准化的果园管理技术.研究和实践证明,果园生草栽培是保证果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这种土壤管理制度具有诸多优点,具体包括如下:可以稳定和可靠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肥力和保墒能力,减少果园水土流失和粉尘含量;增加果园植物物种多样性,抑制竞争性或恶性杂草的丛生;促进生成更加发达和高效的果树根系;提高植物害虫的天敌种群和数量,降低植物病虫的危害;便于果园机械操作和环境美化,降低果园投入和维护成本等.因此,果园生草栽培也是一种重要的果树生态培育模式[2].  相似文献   

10.
果园生草技术是我国果园土壤管理中新兴起的一种制度。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的一次大变革,它解决了土壤有机质多年短缺的难题,也开辟了利用生草来调控土壤中水分含量的节水农业这一新思路,同时也简化了果树栽培方面的许多管理环节,使生产绿色果品変成了现实。1生草技术发展趋势目前国内以生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有自然生草制(图1)、人工种草制及覆草制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渭北旱塬地区果园大力推广种草技术.种植三叶草、黑麦草等实行果园行间生草。株间覆盖20~30厘米后.使旱塬地区果园保墒能力明显增强.果园有机质含量由0.8%提高到1.5%-2%。在去冬今春果园的干旱年份,生草大显神威。据调查,渭北地区的千阳县果园生草后.果园小气候明显改善,保墒蓄水能力增强,果实含水量增加。果个增大了25%-30%,  相似文献   

12.
1、果园生草、覆草,提高土壤肥力 果园生草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和水分蒸发.改善果园小气候。从而可以促进果实着色和果面光洁。果园生草宜选择白三叶草、黑麦草等草坪致密,高度适宜,耐践踏,易管理、根系分布浅的草种。旱地果园采用树盘覆草(厚度达到20cm)与行间生草相结合的方式,可保持较适宜的土壤墒情,有利于增大果个和促进着色。  相似文献   

13.
果园生草是现代苹果生产中普遍提倡的技术措施之一,也是目前最有争议的技术。为了掌握生草果园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我们通过不同时间对生草果园土壤不同土层水分含量进行测试,发现生草果园地表湿润是以消耗深层土壤水分为代价的。苹果树为深根性作物,深层土壤水分的减少势必影响树体正常生长结果。在降水量少、没有浇水条件的果园不适宜进行生草栽培,应以清耕栽培为主,以集中水分供给,保证树体健壮生长,促进产量提高,提升苹果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1.1方法 果园生草、覆草适用于土壤贫瘠、土肥力差、受天气和温度影响较大的果园。果园覆草即用干、鲜草或收割后的农作物秸秆(麦秸、玉米秸等,须切碎成5cm左右)或树叶等覆盖物,直接平铺在树盘上,每棵树的覆草量以树冠的投影面积为准,覆草厚度一般为15~20cm(初次覆草厚度应在25cm以  相似文献   

15.
实践证明,果园覆草可分为果树根系覆草和全园覆草.可为整个树体创造一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旱地果园提高果品质量、实现稳产高产不可忽视的技术措施。笔从2002年开始连续4年在无水浇条件的山丘旱区示范、推广果园覆草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果园生草是现代化果园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目前世界果树生产强国普遍采用的果园土壤管理模式,果园生草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保持土壤墒情,调节果园小气候,减少虫害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品质量,还可以美化果园环境。果园生草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人工生草,即人工种植长毛野豌豆、鼠毛草、紫花苜蓿、高羊茅、黑麦草、白三叶等草种。另一种方法是自然生草,即利用果园原  相似文献   

17.
山地果园杂草覆盖技术具有培肥、保水、稳温、灭草、免耕、省工和防止土壤流失等多种效应,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养根壮树,促进树体生长发育,进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该技术适用于山地果园,不适于透气性差的黏土质果园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果园。  相似文献   

18.
正柑橘园杂草种类多且生长旺盛,果农每年都会投入大量劳力铲除,特别是春夏季节,温度回升,一场雨一片草。传统的果园杂草管理方式都是全面清耕,铲除杂草,费时费工,而且易造成水土流失,树体抗旱抗寒能力下降。那该如何更好地进行果园内杂草的日常管理呢?按照生态果园建设的要求和生产实际情况,近年来提倡果园生草,一是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二是丘陵坡地果园内自然生草可防止水土流失,保水保墒;三是  相似文献   

19.
<正>果园生草也称"果园生草覆盖",是对果园实施全园或行间生草覆盖,不使土壤暴露,每年刈割1 ̄2次覆于树盘下或刈割用于发展养殖业,或常年不刈割的一种土壤管理制度[1,2]。果园生草是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和有机果  相似文献   

20.
山地果园杂草覆盖技术具有培肥、保水、稳温、灭草、免耕、省工和防止土壤流失等多种效应,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养根壮树,促进树体生长发育,进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该技术适用于山地果园,不适于透气性差的黏土质果园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果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