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3 毫秒
1.
一、病原传播的主要途径 1、鱼体本身带有的病原体。池塘所放养的鱼种,有些个体本身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或寄生虫(简称病原体)。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寄生在鱼的体表,鳍条或鳍基部、鳃瓣及鳃丝上,有些寄生于肠道内或腹腔中。一般情况下,肉眼难以观察到,这就给我们诊断鱼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鱼类体质减弱,防御机能降低,病原体就会大量生长繁殖,不断侵害鱼体,发生一系列病变。  相似文献   

2.
郝佳 《农家参谋》2014,(11):24-24
一、鱼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1.鱼体本身带有的病原体。池塘所放养的鱼种,有些个体本身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或寄生虫。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寄生在鱼的体表、鳍条、鳍基部、鳃瓣及鳃丝上,有些寄生于肠道内或腹腔中。2.环境因素所致。池塘的环境因素较为复杂,并且也是鱼类病原体的主要滋生场地和传播源;一些病原微生物常通过水体的流动从一处流向另一处,所到之处都被污染;有些病原体衍生于过厚的淤泥或水草之中,当水温适宜时,就可进行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3.
一、鱼病传播的途径 (一)鱼体自身 鱼体本身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或寄生虫.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寄生在鱼的体表,鳍条或鳍基部、鳃瓣及鳃丝上,有些寄生于肠道内或腹腔中.当鱼类体质减弱,防御机能降低,病菌就会大量生长繁殖,不断侵害鱼体,发生一系列病变.  相似文献   

4.
张玉福  丁志 《饲料博览》1993,5(5):38-38
我国北方的冬季,气候寒冷,冰层厚但封冰期长,秋片鱼种在池塘内越冬时,常发生大量死亡,据我国北方几个省份统计,历年来鱼种越冬死亡率高达20%左右,这就严重影响了翌年的春季放养,给养渔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1 越冬鱼死亡有以下几种主要原因 1.1 鱼病流行所致据统计越冬期间水霉病发生及死亡较多,约占死亡总数的30%,这主要是由于鱼体损伤后水霉菌大量寄生所致。1991年作者在鱼种场实习时观  相似文献   

5.
正1.流行特征。各种淡水鱼、不同年龄的鱼均可感染车轮虫。车轮虫主要为害鱼苗、鱼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车轮虫繁殖很快,一旦发病,常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2.症状。车轮虫寄生于鱼体表面和鱼鳃上,来回滚动,用齿环剥取鱼组织细胞作为营养。虫体寄生较密集的地方,如鱼鳍、头部、体表常出现一层白翳,在水中表现尤为明显。病鱼体表和鱼鳍黏液增多,成群沿池边狂游,不摄食,呈"跑马"现象。鱼体清瘦,体色发黑,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治疗,病  相似文献   

6.
惠恩举 《新农业》2006,(5):38-38
早春温度低,鱼种和成鱼易患白云病.病鱼体表多呈灰白色和淡青色.病原体吸收鱼体营养,分泌毒素,在头部、鳍条及体表形成一层白色米汤状浆膜,肉眼可见.这种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晚冬和早春发病率最高.这种病菌除寄生在鱼体伤处的皮肤内,还可寄生在受伤的鳃丝上.患了白云病的鱼类体质瘦弱,见人后反应迟钝或无反应,鱼病严重时肠道壁微血管充血,鳞片脱落,肌肉腐烂,成批死亡.  相似文献   

7.
休闲垂钓塘鱼种主要为调入的二龄鱼种或商品鱼,其致病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环境不适引起死亡或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体的生存和繁殖,为病原体侵袭鱼类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鱼体瘦弱,抵抗病菌的能力下降或因捕捞、运输操作不当致使鱼体受伤,给病原体侵入提供了方便。因此对鱼病的预防必须从控制和消灭病原体着手,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症状及诊断 小瓜虫病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鱼体被小瓜虫大量寄生时,病鱼的鳍和皮肤上出现一个个的白点及大量粘液,所以又叫白点病.  相似文献   

9.
早春温度低,鱼种和成鱼易患白云病.病鱼体表多呈灰白色和淡青色.病原体吸收鱼体营养,分泌毒素.在头部、鳍条及体表形成一层白色米汤状浆膜,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晚冬和早春发病率最高. 这种病菌寄生在鱼体伤处的皮肤内,还可寄生在受伤的鳃丝上.患了白云病的鱼类体质瘦弱,见人后反应迟钝或无反应.病鱼严重时,肠道壁微血管充血,鳞片脱落,肌肉腐烂,成批死亡. 防治方法:①鱼种放养前,应清除鱼池内的腐烂杂物.同时用生石灰消毒,每25m2的网箱,每天用2kg生石灰水泼洒2次,可杀死菌丝和孢子,减少病原体.②引进鱼种时,严把消毒关,严禁引进携带病菌的鱼种.③在拉网操作时应小心,尽可能减少鱼体损伤.④病鱼可用一万五千分之一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洗2~10分钟.⑤每天投喂500~800单位的粗制金霉素饲料3g,3~4天为一个疗程.⑥每日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水合剂浸洗病鱼5~10分钟,连续2次为1个疗程.浸洗硫酸铜水溶液浓度为25mg/kg,硫酸亚铁水溶液10mg/kg,并结合投喂氯霉素药饵.  相似文献   

10.
薛玉华 《新农村》2008,(8):23-23
1.鱼体消毒 鱼体消毒是控制和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重要技术措施。一般水温10—15℃时,可用漂白粉15影立方米或硫酸铜8影立方米或高锰酸钾20影立方米浸洗鱼种20—30分钟,或食盐10—20克/立方米浸洗3—5分钟,用以杀灭鱼体病菌和寄生虫。  相似文献   

11.
在投放鱼种时,应利用药物浸洗鱼体,杀死寄生在鱼鳃和体表的寄生虫和病菌.现将鱼种消毒技术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药浴法 一般用于转池及运输前后消毒鱼体,在网箱养鱼时也常采用此法.若在鱼种放养前对鱼体进行药浴,就可有效预防许多疾病.  相似文献   

13.
鱼种在放养前,对鱼体进行药浴处理,简便安全,防治鱼病较理想.现介绍几种可杀灭寄生在鱼种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和原虫的药浴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早春主要的鱼病有:(1)在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程中,造成鱼体鳞片脱落等机械损伤,为细菌和病毒的入侵打开了通道,引起鱼病发生,有水霉病、坚鳞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打印病等.(2)早春鱼种经过几个月的越冬,体质较差,大量寄生虫容易以主动或被动形式侵袭鱼体,侵入鱼鳃引起发炎.引起鳃丝腐烂的有隐鞭虫、口丝虫病、单孢子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等.(3)侵入鱼体表和体内寄生引起鱼体消瘦直至造成死亡的有锚头鳋病、鱼虱病等.  相似文献   

15.
病原 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其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鱼体因捕捞、运输、放养等人工操作或机械损伤、冻伤或被寄生虫寄生而受伤时病菌乘虚而入,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6.
7.斜管虫病 病原体为鲤斜管虫,寄生于鱼鳃、皮肤和鼻腔。当水温和其他条件合适时,可大量繁殖2-3天内即引起大批病鱼死亡,特别在鱼苗、鱼种阶段须防此病。3-5月间最为流行,靠直接接触或包囊传播。防治可采用浓度为8克/立方米的硫酸铜液浸浴鱼种30分钟,发病时用浓度为0.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液全池遍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根据病原体特性进行选择鳖类疾病的病原体有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寄生的部位有体表寄生和体内寄生,体表寄生有浅层体表寄生和深层体表寄生。浅层体表寄生的,可采取遍洒和浸浴的方式,深层体表寄生的,只能采用浸浴与涂抹或深层的给药方式。有些细菌性病原体侵袭部位虽是体表,但因顽固,光靠外部给药尚难达到效果,往往也靠口服给药的方式,通过机体的吸收发挥药效。二、根据病程进行选择对于病程较轻的病鳖,遍洒或口服  相似文献   

18.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草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病毒寄生在鱼体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用药物很难治疗,死亡率极高。在江苏省涟水县渔业科技入户过程中,技术人员针对出血病引起草鱼鱼种的发生死亡及对策做出如下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19.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草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病毒寄生在鱼体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用药物很难治疗,死亡率极高。江苏省涟水县在渔业科技入户过程中,技术人员针对出血病引起草鱼鱼种发生死亡作出如下诊断与防治:一流行状况  相似文献   

20.
提高草鱼种产量的关键,是饲养管理方法要符合草鱼的生活习性,做到并保持水质清新,无病害源,溶氧量高,饲料对口,防治病措施跟上. 一、做好池塘消毒和鱼体消毒 饲养鱼种的池塘,切忌于塘消毒或浅水消毒,因为这样做,在投放草鱼种前必须加水,就会将病原体带进已消毒的池塘内,增加了传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