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草菇床栽的播种量一般为每平方米1瓶(或1袋)(约为培养料干重的1.5%~3.0%),其播 种 方式早期采用穴播,后来改用混潘结合撒播,产量得到了提高。本试验设计了3个播种量和3 种播种方式,以筛选优化的组合。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草菇为“农大一号”,由福建农大微生物教研室提供。 1.2 试验方法 称取稻草27 kg,用1%石灰水浸泡4 h,捞起沥干,平均分 装于27个塑料框中,排列于菇房层架上,通蒸汽进行巴氏消毒,保持60~65℃,6 h,冷却 至35℃左右播种。设3个播种量,分别占培养料干重的5%、10%、15%。3种播种 方式:①面上撒播,100%菌种撒播料面上;②上下面撒播,50%菌种撒在框底,另50%菌种 撒播于料面上;③混播结合撒播,75%菌种先与培养料均匀混合,余下的25%菌种撒于料面上 。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栽培1框,重复3次。播种后覆盖1 cm厚的谷壳,按常规栽培管理。 记录两潮菇产量(从播种至试验结束20 d)。  相似文献   

2.
一、二次接种.采用二次接种.有利于草菇增产.草菇菌丝生长速度太快.极容易老化.生活力减弱.不能有效地利用培养料中养分继续出菇.在采收第一潮后,撬松料面.用石灰水泼浇湿透,调整pH值为8~9,表面撒播菌种,菌种上面盖一薄层发酵过的培养料.常规管理(一般应用于棉籽壳、废棉培养料).亦可在采收第一、二潮菇后.将料块翻过来.把底层培养料翻到表层.用1%石灰水喷洒、补水、调整酸碱度,再在表面二次接种,接种量为2%~3%.可培养30%左右.稻草菇培可在堆草播种后3~4天:,在草层空隙间塞入菌种,进行二次播种,菌种量为第一次用量的20%.这样当一次播种采完第一潮菇后,第二次播入的菌种又从草堆中分解,积累养分,继续出菇.  相似文献   

3.
<正>1.二次接种。采取二次接种措施,有利于草菇增产。草菇菌丝生长速度太快,极容易老化,导致生活力减弱,不能有效地利用培养料中的养分继续出菇。在第一潮菇采收后,撬松料面,用石灰水泼浇湿透,将培养料pH值调整在8~9,然后在料面撒播菌种,播后覆盖一薄层发酵过的培养料。亦可在第一、二潮菇采收  相似文献   

4.
1.二次接种。草菇菌丝生长太快,极易老化,生活力减弱,不能充分利用培养料中养分继续出菇。在采收第一潮后,撬松料面,用石灰水泼浇湿透,调整pH值为8~9,表面撒播菌种,菌种上面盖一薄层发酵过的培养料,常规管理(一般应用于棉籽壳、废棉培养料)。亦可在采收第一、二潮菇后,将料块翻过来,把底层培养料翻到表层,用1%石灰水喷洒、补水、调整酸碱度,再在表面二次接种,接种量为2%~3%,一般可增产30%左右。稻草栽培,可在堆草播种后3~4天,在草层空隙间塞入菌种,进行二次播种.菌种量为第一次用量的20%。这样当一次播种采完第一潮菇后,第二次播入的菌种又从草堆中分解,积累养分,继续出菇。  相似文献   

5.
<正>1菌丝生长停滞原因是菌种老化、弱化;菇床温度过低;培养料过湿等。防止措施:栽培时,选用适龄健壮的菌种;适当调节菇床温度和培养料湿度。2不出菇在平菇栽培种,有时会出现菌丝长得很好,外观料面洁白无杂色,无异常现象,但就是长期无子实体分化,即不出菇。  相似文献   

6.
<正> “菇蕾萎蔫,预防为先”,是我县种菇大户王忠友的丰产经。草菇生产过程中,出菇开始时现蕾很多,不久之后却大量萎蔫死亡,导致减产。菇蕾一旦萎蔫,就难以挽救。因此应预防为先。现将他的预防措施整理如下,供菇友参考。 1 不用老化菌种:菌种老化后生活力  相似文献   

7.
<正>二次接种采取二次接种措施,有利于草菇增产。草菇菌丝生长速度太快,极容易老化,导致生活力减弱,不能有效地利用培养料中的养分继续出菇。在第1潮菇采收后,撬松料面,并用石灰水泼湿,将培养料pH值调整在8~9;然后在料面撒播菌种,播后覆盖一薄层发酵  相似文献   

8.
<正> 1.栽培季节 白灵菇为中低温型变温结实性菌类,以早秋播种,晚秋、冬及春季出菇,产、质量最佳。 2.菌种选择 根据目前国内市场需求,栽培应选用脱毒驯化菌种PL2号。该菌种,出菇快、菌龄短、菇形圆正、柄短、高产,栽培容易,易出菇,属早熟新品种。 3.培养料配方 以棉籽壳、玉米芯等为主料,单一或混合栽培,另加麸  相似文献   

9.
播期和播种量对晚播稻茬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晚播稻茬麦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研究了播期和播种量对当地晚播稻茬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种量均对洪泽区晚播稻茬麦产量有极显著影响,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小麦产量呈下降趋势;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晚播稻茬麦的产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晚播稻茬麦在11月1日播种的,每667 m~2播种量以15 kg为宜;以后每晚播1 d,每667 m~2播种量应增加0.35kg,但每667 m~2播种量不宜超过35 kg。  相似文献   

10.
平菇在出菇期间,因种种不利因素常常出现幼菇萎缩黄烂现象,严重的造成大量死亡。其防治方法有以下四种。1.优选菌种菌种过于老化,生长能力很差,往往促使用种量增加。这样,在菌丝尚未长满培养料时,菌床上过早出现菌种原基和幼菇,而此时菌丝生理上的  相似文献   

11.
播期播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播种量对小麦群体虽有一定调节作用, 但播期影响更大,因此在栽培中一定要做到适期播种.在鲁西南地区, 济宁16适宜播期为10月5~20日, 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适宜播期内播种量以666.7m2基本苗13万~18万为宜,依播期调播量.  相似文献   

12.
<正>1.季节和菌种的"不适症"。冬季种植高温型品种或春季种植低温型品种,或使用已老化或污染的菌种,因而引起了平菇的"不适症",主要表现为发菌缓慢,出菇迟,甚至不发菌不出菇。其实平菇虽然有各种  相似文献   

13.
对单季晚粳的免耕直播稻进行播种期与播种量两因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早播的用种量减少产量并不低;推尺播种结实率有所下降;生育期与播种量关系不大;播期不同,总粒数和穗长变化不明显;免耕栽培播种量以52.5~6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通过耕播一体化匀播和常规条播两种播种方式的10个播量试验,筛选出宁春50号适宜的播种方式和播种量。结果表明:耕播一体化匀播播种量在315.0~450.0 kg/hm~2时,比传统条播播种量337.5 kg/hm~2增产9.44%以上。其中处理6单产最高,为7 126.2 kg/hm~2,较处理8(CK)增产15.1%;其次为处理4,单产为7 069.35 kg/hm~2,投入、产出比最高。说明耕播一体化匀播播种方式可以在宁夏灌区推广,适宜播种量为315.0~450.0 kg/hm~2,节本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过迟播麦的合理播种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方法对宁麦13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时间、播种方式、播种量对晚播麦影响较显著,抢早播种、浅旋耕播种、适当增加播种量均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6.
<正>在生产中常见到菇蕾枯败死亡,特别是第2潮菇发生后,枯败更为严重。菇蕾枯败导致草菇减产,严重时颗粒无收。一、菇蕾枯败起因1.菌种退化。菌种无性滋生(转管次数)过多,栽培种菌龄过长,菌种老化,生机下降,致使菇蕾因营养不足而枯败。2.环境不适宜。温差变化大,形成的菇蕾因受冷害(20℃以下)停滞生长而枯败;高温季节,菇蕾因高温、高湿、通气不良,呼吸艰巨而枯败;菌丝过早形成菇蕾,营养供不上而枯败;菇蕾因严重失水而萎缩。  相似文献   

17.
灌溉地春小麦不同播种方式的播种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宽幅匀播技术是在小麦传统条播和穴播技术基础上的革新,为探索该播种方式下小麦的适宜播种密度,进行了灌溉地春小麦不同播种方式的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产建议条播播种量以525 kg/hm~2左右较适宜;宽幅匀播播量以600~6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正>1品种选择及播种1.1可选用红香椿栽培。1.2播种。当春季气温达10℃、地温5℃时即可播种,每亩播种量1.5~2kg。播前先浸种催芽,用30℃左右的温水浸种  相似文献   

19.
平菇在出菇期间,因种种不利因素常常出现幼菇萎缩黄烂现象,严重的造成大量死亡。防止措施主要有以下四条:一、选种菌种过于老化、生长能力很差,往往促使用种量增加。这样,在菌丝尚未长满培养料时,菇床上过早出现菌种原基和幼菇,而此时菌丝生理上的转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洞庭湖区域榨菜直播的合理播期和播种量,研究了4个播期和5个播种量对直播榨菜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播种量条件下,随着播期推迟,榨菜瘤茎产量增加;在相同播期条件下,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榨菜叶产量有增加趋势;试验条件下,播种期和播种量存在互作效应,直播榨菜在8月26日至9月6日播种,播种量3.00~3.75 kg/hm~2为宜,产量可达到4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