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奶牛群的生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牛的遗传水平,种公牛是遗传改良的主要动力。因而优秀种公牛的选择在奶牛育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应根据下列几条标准选择公牛:1.系谱审查。祖先三代的血统是否完整清晰,父母血缘关系上是否出现过共同祖先,近交程度如何,体型外貌是否符合品种要求,有没有典型的遗传缺陷等,都须从系谱中审查了解。因为种公牛的遗传品质与其父母具有很大程度的相关,其双亲的育种值和表现型是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2.本身的体型外貌。公牛的体型外貌主要看其体型大小,全身结构是否匀称。种公牛的体…  相似文献   

2.
<正> 我场(原南京农学院实习乳牛场)饲养黑白花奶牛215头。其中,成年母牛110头,公牛15头。通过长期选育和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高产稳产牛群。1978年,成年母牛平均产奶6,434公斤。牛群高产稳产是畜牧技术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3.
1990年夏季,我省从德国引进荷斯坦奶牛79头,其中青年怀孕母牛73头,空怀母牛4头,后备公牛2头,饲养在安徽省下萨克森州友谊示范奶牛场,这是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友好交流项目。这群奶牛生长发育良好,从系谱资料来看,也是一群优秀奶牛。为发展我省奶牛事业,一方面进行纯种繁育,扩大纯种牛群,巩固和提高德国奶牛的优良性状,培育优良的本品系群体;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德国奶牛的优良性状,改良本地奶牛的体型结构、外貌特征,提高其生产性能,改进牛奶品质。为此,我们进行了德国荷斯坦奶牛在合肥地区适应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牛奶需求量的增加,我县乳牛生产量也不断扩大。怎样才能提高其饲养效益,是养殖场户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根据实践谈谈以下几项措施:1选择优质乳牛良种是提高养殖业生产力的基础,所以选购乳牛时,应根据其体型外貌和品种特征挑选。其要求:胸宽深,腰背平直,腹圆大而不下垂,尻部宽、长、平,四肢端正,体质结实,结构匀称;乳房大,附着紧凑,前伸后延,乳头大小、长短适中,呈圆柱状,分布均匀,乳静脉大而弯曲。因为这些外型基因的表现与乳牛的品质、生产性能等有较密切的关系。2加强泌乳盛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荷斯坦奶牛MOET育种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沅 《中国奶牛》1999,(4):34-36
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迄今我国采用的奶牛育种方案,被称为“人工授精育种体系”即“AI育种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大规模使用种公牛的冷冻精液;在牛群中实施以获得优秀种公牛后代为目的的“定向选配”有计划地通过性能测定和后裔测定等育种措施,选育优秀种公牛;在育种群和生产群中全面使用“验证公牛”。这种育种体系的实施,可以在种子公牛即“公牛父亲”和种子母牛即“公牛母亲”的选择上实现一个较高的选择强度,在牛群的产奶性状和次级性状上获得较大的选择精确性。但AI育种体系最明显的缺点是:由于大规模的后裔测定,耗费大量…  相似文献   

6.
1 牛要杂 养牛要赚钱必须转变观念,养杂种牛。用本地种母牛与国外公牛杂交生产出的牛,生长发育快,育肥日增重量高,卖的价钱高,一般短期育肥34个月,每头牛可盈利约500-600元;若饲养一头杂交母牛,一年每育一头牛,4-6个月可获利1500-2000元。适合于本地母牛的国外公牛品种有: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来、德国黄牛等等。  相似文献   

7.
奶公犊牛育肥肉用是绝大多数奶公犊牛的出路。特别是在奶业发达的国家,牛肉生产的总量中,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乳用牛群。如荷兰几乎是全部,德国约占50%,英国约占40%。用乳牛来生产肉牛,饲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都较高。乳用母牛除生产犊牛外,还生产大量的商品奶,母牛的饲料消耗主要计算在商品奶成本中,犊牛相当于白得。利用奶公犊牛生产牛肉有三个途径:一是生产肥牛肉,二是生产小白牛肉,三是生产小肥牛肉。1育肥期奶公牛的饲养管理奶公牛育肥,指1岁黑白花奶公牛经5~6个月的育肥饲养,体重达500千克出栏。1.1奶公牛育肥的饲养。奶公牛育肥分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掌握和了解布莱特黑牛在武威市凉州区饲养管理的适应性。[方法]选择武威市凉州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山东引进的布莱特黑牛,对其体形外貌、生长发育、饲养管理、免疫与疾病、繁殖情况、饲草料以及环境适应能力进行观察。分析引进的公母牛对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结果]体形外貌特征符合本品系特征;28月龄平均体重公牛达到894.57kg,15月龄母牛达到349.52kg;饲养期间无重大疾病发生。[结论]综上所述,山东黑牛在武威生产、饲养等均能适应该地区自然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9.
影响乳牛产乳量及乳汁质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牛的产乳量和乳品质量受到乳牛内部和外界环境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年龄、胎次、泌乳期、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挤乳方法和气候条件等。在生产实践中,只有充分认识这些因素与产乳量及乳汁质量之间的关系,使各因素高度协调地作用于生产性能,才能使泌乳性能极大地提高。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牛其产乳量差异很大,一些原始品种年泌乳量仅几百千克,而育成品种则高达几千千克,有的上万千克。就目前我国饲养的乳牛来看,唯有中国系黑白花乳牛泌乳性能最好,而且遗传性稳定,因此应选择遗传优势突出的黑白花乳牛作为生产母牛。…  相似文献   

10.
提高奶牛繁殖力,缩短产犊间隔,对于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奶牛生产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合理应用现代繁殖技术来提高繁殖力,可达到提高产奶量的目的。本文综合国内外近年来的文献资料,介绍提高奶牛繁力的方法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产奶量和生产经济效益。1提高公牛繁殖力1.1加强种公牛的选育种公牛对于奶牛群体质量的影响较大,所以加强种公牛的选育比母牛的选育意义更大。选择种公牛较先进的方法,是综合选择指数法。有关种公牛繁殖力的综合选择指标,包括射精量、精子活力、精子稀释倍数、女儿的繁殖性状及遗…  相似文献   

11.
肌注缩宫素促进产后乳牛胎衣脱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胎衣不下的母牛88%以上发生子宫炎。过去,本场对产后母牛曾用肌注脑下垂体后叶素,来防治乳牛胎衣不下,并取得显著效果。因脑垂体后叶素价格昂贵。本文探讨用缩宫素防治乳牛胎衣不下,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牛选择本文把1992年以来未使用药物防治的母牛89头作为对照组,选择1994年使用脑垂体后叶素防治胎衣不下母牛68头为试验1组,选择1998年以来本场使用缩宫素防治的母牛146头作为试验2组。1.2药剂脑垂体后叶素针剂:市售,缩宫素:市售针剂(10u/ml)。1.3用药方法试验组牛群不…  相似文献   

12.
母牛是牛业生产中的基础,母牛的品种资源和生产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养牛业发展的水平.当今肉牛生产中,由于良种牛冻精的广泛应用,公牛的品种与精液来源已经满足了生产需要.然而,母牛的资源、品种构成、生产力水平却转为影响农村牛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改善基础母牛群的品种构成,增加高生产性能母牛个体在群体中的比例,是促进养牛业经济效益和正常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生产经验,将选择高产母牛的技术要点和常识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公牛是提高牛群质量最关健的因素,一头种公牛自然交配,与配母牛一年大约几百头。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每年比本交能增加几倍。而用牛冷冻精液结合人工授精技术进行冷配每年配种母牛数量少则上万头,多则几万头。本文从饲养种公牛的基本要求出发,对种公牛的特性,营养与日常饲养管理、防疫和疾病防治,以及安全生产多方面做了整理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店奶牛场建于1956年,是全省较大的专业性奶业生产企业,下设两个牛队,两个乳品厂,饲养奶牛800余头。近年来,该场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经营管理,抓改革定指标,重质量拓市场的同时,把推广与应用科学技术放在了工作的重要位置,在今年省组织开展的奶业生产检查中,六项指标考核得分也比较靠前,对奶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一、重视繁殖育种,培育高产牛群。在这方面,一是引进全国知名公牛冻精改良本场奶牛,不断提高牛群质量;二是对1~4胎成母牛和后备牛分别全部进行线性鉴定和生长发育测定;三是积极参加全国后测工…  相似文献   

15.
母牛带犊繁育体系是肉牛生产的基础,它包括母牛和与配公牛的选择,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泌乳母牛的饲养管理和犊牛饲养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为肉牛的生产提供优质、健康的犊牛。它是我国农区肉牛生产体系中关健的一环,涉及到育种、繁殖、饲养管理和营养等方方面面的科学。 许多科学试验与生产实践都证明,对妊娠期母牛、泌乳期母牛和哺乳犊牛实施科学补饲、科学管理,是获得优质、健康犊牛的重要因素,它对犊牛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施此项技术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母牛带犊繁育体系饲养管理进行技术配套和技术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1.1 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妊娠期的营养需要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关系。妊娠前5个月除母牛本身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外,胎儿发育较慢,营养需要增加不大。胎儿生长发育高峰和体重的增加主要是在母牛妊娠最后3个月,这一阶段胎儿增重占犊牛初生重70%~80%。此期胎儿迅速生长,胎膜、胎盘以及母牛的子宫都随着增大,而母牛又需储存一定的营养供产后泌乳的需要,所以在饲养上妊娠后期需较多的营养。妊娠后期母牛的营养需要参见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种公牛站经过近20年的发展,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种公牛选育体系,成为国内创造培育、集中饲养优秀公牛、生产品质优良冷冻精液、推广良种的中心。一、应用现代遗传学育种理论创造培育优秀种公牛:20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把种公牛的选育作为提高牛群品质的首要任务。从种子母牛的选择选配到公牛后裔测定,最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中国荷斯坦牛登记,是将符合本品种标准的牛登记在专门的登记簿中或贮存于电子计算机内的一项育种措施,是奶牛育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的是要保证品种的质量,促使饲养者饲养优质良种和保存自己的育种记录,以作为育种工作的依据。登记工作首先要确保记录资料的准确可靠和完整性。主要是根据系谱资料进行登记,登记牛成年后还需对母牛各泌乳期的产奶量、乳脂量、乳脂率及体型外貌进行登记,公牛需对后裔测定结果进行登记,目的是从中选出种公母牛,作为下一代牛群的父母。  相似文献   

18.
亚硒酸钠维生素E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犊牛的初生重和以后生长发育速度与生产水平直接相关,利用选种技术,改善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是提高犊牛初生重和生长发育速度的有效途径。邵凯1997年报道,新疆大部分地区缺硒①。本试验通过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对妊娠奶牛进行肌注处理,探讨亚硒酸钠维生素E对奶牛繁殖性能和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牛的选择及处理,选择新疆克拉玛依市永丰农牧发展中心奶牛场36头健康中国荷斯坦妊娠奶牛,年龄5~8岁,妊娠期为200~210天,与配公牛均是25404号荷斯坦种公牛。36头妊娠母牛随机分为两组各1…  相似文献   

19.
电子计算机技术早已用于乳牛群的鉴定工作,以加速乳牛产奶量和持久性的遗传改良速度。这种方法是利用生产性能的遗传指数从畜群中选择泌乳母牛和青年母牛,所有家畜和公牛的精液都编成了目录存放在计算机内,拜定期地进行更换,畜群中所有的泌乳母牛、青年母牛、种公牛和母系的种公牛的遗传指数都是由计算机处理,并加以利用。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得到各年龄组的遗传趋势,而制定出配种计划。达种方法此较客观地测定了畜群的进展,此测定结果则为制定各种科学性较强的育种措施奠定了基础。如果育种计划实施得好,则遗传值最高的年龄组将为一岁以下的小犊牛,而遗传值最低的年龄组将是那些年龄至少有七岁以上的老母牛。一个好的育种计划中,提供精液的公牛的遗传值应为最高。这个技术已经在五个国家的一万头以上家畜中得到了检验,倘若它被乳牛经营者合理采用,必将成为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持久性等的遗传改良的最有效的工具,同时它还可以监视和控制遗传进展的速度。  相似文献   

20.
牛的易地育肥是指不在同一地区进行牛的繁育、培育和育肥出栏,即最后生产的牛是经过从外地购进,再经肥育出栏上市。1牛源的选择1.1品种选择一般来说,杂交牛比本地土种牛生长速度快。如短角牛、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等外来公牛与我国本地土种母牛杂交的后代生长快,饲料报酬高。此外,我国地方品种间杂交,如秦川牛与鲁西牛杂交,其后代生长发育超过双亲。1.2外型选择外型较好的牛生产潜力大。要求身体低垂紧凑而匀称,体宽而深,四肢正立,整个躯体呈长方形。凹背弓腰,四肢弯曲站立不正,吊腹、斜尻的牛不应选来育肥。1.3年龄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