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蛋白饲料饲喂生长育肥猪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表明,用玉米蛋白饲料取代部分豆粕和药物性生长促进剂饲喂生长育肥猪场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946g,比对照组638g高出308g,(试验组的料重比1:3.0;对照组1:4.1);试验组的增重收入扣除饲料费后能获毛利3308.06元(对照组为427.50元),试验组的净收入是对照组的6.74倍。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研制一种复合蛋白饲料作为豆粕的代用品,以降低饲料成本,保证饲料的正常生产和销售,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试验比较了3种SSM全豆粕替代物(玉米蛋白粉)对生长育肥猪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的影响,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与试验地点试验分为预试期和正试期。预试期:2004年11月1—7日;正试期:2004年11月8日—2005年1月表1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项目对照料1号料2号料3号料日粮组成/%玉米70 70 70 70豆粕13 0 0 0麸皮13 13 13 13SB44预混料4 4 4 4SSM1 0 13 0 0SSM2 0 0 13 0SSM3 0 0 0 13营养… 相似文献
3.
4.
豆粕是动物养殖的主要蛋白饲料,但其价格居高不下。本项研究旨在研制一种复合蛋白饲料作为豆粕的代用品,以降低饲料成本,保证饲料的正常生产和销售,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在生长育肥猪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9月1日起开展为期60 d的试验,选取某生长育肥猪养殖示范基地的100头生长育肥猪展开研究,依据饲喂饲料的差异将100头育肥猪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50头生长育肥猪饲喂玉米豆粕类日粮;研究组在常规组玉米豆粕类日粮中添加20%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于饲喂60 d后对比两组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以及经济效益。结果:玉米秸秆发酵前后,其营养成分中所含有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钙以及总磷变化显著,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营养成分中粗灰分未发生明显变化(P> 0.05)。试验期间,常规组与研究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状态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常规组生长育肥猪的料重比明显低于研究组,腹泻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生长育肥猪平均始重、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以及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经济效益方面,常规组与研究组生长育肥猪的头均增重、头均增重收入、生猪价格、饲料价格、头均饲料成本以及头均药费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从细胞构成与加工处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在生长育肥猪养殖中的应用特点;其后,基于案例试验的角度,对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在生长育肥猪养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经济可行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选择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30头,体重58kg左右,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130mg/kg半胱胺,试验2组为基础日粮+200mg/kg半胱胺。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2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7.13%和7.74%(P<0.05),差异显著;料重比分别下降2.11%和2.41%(P<0.05),差异显著;毛利收入增加6.66%和5.4%。试验1组和试验2组相比,试验2组日增重提高0.57%,料重比下降0.31%,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经济收入减少1.16%。说明,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130mg/kg和200mg/kg的半胱胺,均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增加经济收入。而以添加130mg/kg半胱胺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半胱胺,探讨半胱胺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30头,体重58 kg左右,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130 mg/kg半胱胺,试验2组基础日粮+200 mg/kg半胱胺.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2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7.13%和7.74%(P<0.05),差异显著;料重比分别下降2.11%和2.41%(P<0.05),差异显著;毛收入增加6.66%和5.4%.试验1组和试验2组相比,试验2组日增重提高0.57%、料重比下降0.31%,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经济收入减少1.16%.说明.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130 mg/kg和200 mg/kg的半胱胺,均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增加经济收入.而以添加130 mg/kg半胱胺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在育肥猪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半胱胺.探讨半胱胺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的(杜X长X大)三元杂交育肥猪30头,体重58kg左右,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130mg/kg半胱胺.试验2组为基础日粮+200mg/kg半胱胺。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2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7.13%和7.74%(P〈O.05)差异显著:料重比分别下降2.11%和2.41%(P〈O.05)差异显著;毛利收入增加6.66%和5.4%。试验1组和试验2组相比。试验2组日增重提高O.57%、料重比下降O.31%,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经济收入减少1.16%。表明在育肥猪饲粮中添加130mg/kg和200mg/kg的半胱胺,均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增加经济收入。而以添加130mg/kg半胱胺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弄清玉米全株发酵饲喂生长育肥猪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养殖效益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45.34±0.56)kg的生长猪(杜×长×大)12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对照组参考NRC(1998)生长育肥猪营养需要供给;试验组分别在试验的1—4周、5—8周和9—12周,用55%、65%和75%发酵全株玉米等量替换对照日粮。结果表明:玉米全株发酵添加到日粮中,改善生长育肥猪的体型外观,去除便秘;与对照组相比,用55%~75%的发酵全株玉米比例替代生长育肥猪日粮,出栏体重降低了13.6%,平均日增重减少22%。湿料基础的进食量增加了63.7%,料重比增加了120.4%,而干物质进食量减少了13.3%。干物质增重比增加了16.4%。试验全期平均用65%发酵全株玉米等量替代对照组全价日粮,成本减少了2.98倍,每头猪增加效益78.9元,增加效益16.86%。玉米全株发酵可以饲喂生长育肥猪,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验证发酵青绿全株玉米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影响,该试验选取体重相近(33.35±3.89)kg的三元猪(杜×长×大)24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6周);第2阶段(7~15周)。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参考NRC(1998)生长育肥猪营养需要供给;试验组:添加45%发酵青绿全株玉米,使试验组日粮与对照组日粮相比,降低了30%的能量和蛋白。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45%的发酵青绿全株玉米,能够有效改善生长猪的外观;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日增重提高了6.91%,日采食量增加了41.42%,料重比升高了37.82%。在15周的生长育肥猪试验全期,45%的发酵全株玉米饲喂生长育肥猪,每头猪增加效益91.1元。因此,青绿全株玉米发酵可以饲喂生长育肥猪,且能够提高其生产性能,创造更高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
13.
本试验探讨了在日粮中使用发酵蛋白原料替代普通蛋白原料对生长育肥猪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发酵棉粕显著提高了育肥猪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显著降低了育肥猪血清丙二醛含量(MDA)(P<0.05);显著提高了育肥猪血清IgA含量和IgM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育肥猪血清IgG含量(P<0.01)。育肥猪采食添加发酵豆粕、发酵棉粕的饲料日粮后,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并能刺激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从而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16.
<正> 杜洛克猪是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种之一,分布在世界许多国家,我国于1972年就开始了该品种猪的引进试养工作,现已遍布全国各地,本文通过对历年技术资料整理分析,探讨杜洛克猪在我省滨湖或丘陵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育肥性能的表现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 当前面临世界性的蛋白质短缺,多方面发掘蛋白质资源乃当务之急。我省饼粕资源单一,豆饼奇缺而菜籽饼产量较大,但因“饼毒”问题及大规模、廉价的工业化去毒尚无成熟经验,而限制其大量饲用。由于蛋白质原料不足,大大影响我省饲料工业的发展,从而构成对畜牧生产的限制。因此,大力开辟现有可开发蛋白资源是促进我省肉、奶、蛋、鱼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探讨了在日粮中使用发酵蛋白原料替代普通蛋白原料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发酵豆粕、发酵棉粕为主要蛋白原料的育肥猪无抗饲料配方产品与常规饲料相比,能显著提高育肥猪末重及平均日增重;能使每头猪养殖增收78.72元,提高毛利33.98%;能显著降低猪肉剪切力和滴水损失,提高猪肉氨基酸水平,改善了肉品质,提高了猪肉营养。 相似文献
19.
20.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三元杂交育肥猪8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1组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2、3、4组分别用发酵豆粕替代基础日粮中50%、75%、100%的豆粕,预试验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的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