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城疫病毒的基因分型与分子流行病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新城疫流行以来不同时期基因型的变化和分子流行病学进行了综述,阐明了1926年起源于东南亚的第1次ND大流行是由基因Ⅱ~Ⅵ型引起的;1960年末到1973年的第2次大流行是由基因Ⅴ~Ⅵ型引起的;70年代末后的第3次大流行主要是由基因Ⅵ型引起的;而目前我国流行的NDV毒株既有老的基因Ⅵ型,又有新的基因Ⅶ型流行,更存在我国特有的基因Ⅸ型,特别是基因Ⅶ型在目前的流行似乎已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2.
一、口蹄疫简介人类对口蹄疫(FMD)第一次较为确切的记载出现于1514年。17~18世纪欧洲曾多次流行FMD,1839年传入英国,但直至1880年FMD泛滥成灾才引起科学家和官方的注意。此后欧洲经历了漫长的口蹄疫控制与消灭过程,直到1991年才基本上消灭了FMD。期间共有过1901-1912年、1919-1921年、1937-1939年、1950-1952年四次严重流行,而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最  相似文献   

3.
我县每隔6~7年在8~10月份,约有2000头左右的牛发生1次流行热病。大的流行之后,中间还发生1次小的流行。1980~2002年先后发生4次大的流行和3次小的流行。由于该病的反复发生,造成病牛因瘫痪而淘汰,对养牛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从1980年起,先后接诊病牛256头,采用中西药结合治愈251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牛流行热是一种具有较大威胁的流行病,它流行非洲,亚洲(包括我国和日本)及东印度的许多国家,目前认为由RNA弹状病毒属牛流行热病毒感染.奶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南京地区从五十年代起,每隔3~6年有一次大流行,发病率一般为35%左右.此文是国内奶牛流行热首次报道.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细菌学和血液学检查及病理剖检等材料。澄清了长期以来被误诊所谓“牛流感”.并对83年大流行的全市经济损失作了估价,提出初步有效的防治经验,值得同行学习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1989年1月底,杭州市某猪场三牧区发生猪急性腹泻,造成大猪掉膘和10日龄以内仔猪大批死亡的严重损失,给养猪业带来一定的危害。为此,我们对猪急性腹泻的流行情况和病因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该场猪急性腹泻最早发生于1981年早春,发病率在90%以上,1983年和1985年又各流行一次,但发病率明显下降,约在40%。以上三次流行都在母猪分娩以前,因此仔猪未造成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较少。而今年流行历时半月,母猪正处于产仔期,经济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6.
牛流行热病又称"三日热"或"麻脚风",是牛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多发于7~10月,发病急,传播广,但多为良性经过。本病发生也有一定周期性,约3~5年流行1次。据记载,我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发生12次流行(1966年、1970年、1976年、  相似文献   

7.
2.3流行病学分析(图11个,略———编者)2.3.1周期性分析。据资料记载,过去在欧洲牛瘟流行周期为40~50年,在中国解放前某些地区牛瘟的流行周期为3~5年或10年左右。以下是对一些省份及一些亚太国家过去牛瘟流行情况的分析。2.3.1.1中国历史上的牛瘟流行周期分析。1949~1956年青海省牛瘟发病率出现了2个明显的周期,1949~1954年出现1次大流行,其持续时间为5年,1954~1956年再次出现发病率的上升,其持续时间为3年。由此可推测在青海省,过去其牛瘟流行的周期为3~5年。1955年发病率虽然达到最高峰,其致死率(78.92%)却最低,这可能是由于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中期,"红皮病"在我地已有发病,表现为发热,皮肤潮红,每年均呈地方性小区域零星散发,2~3年有一次地方性流行.流行区内的发病率较高,来势较猛,但只需作对症治疗,很快康复,有些病例不作治疗也能自然康复,没有并发感染或混合感染时,几乎没有死亡.  相似文献   

9.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在世界上曾有过三次大流行:第一次是于1926年,起源于东南亚,经亚洲向欧洲缓慢蔓延,经30年传播到世界各地;第二次大流行于60年代早期起始于远东,并迅速从中东传到欧洲,至1973年就已波  相似文献   

10.
广州地区地处亚热带,四季温和,是牛流行热的老疫区,这里每隔3至4年发生一次大流行,大流行与大流行中间,也会发生局部性小流行。1987年以前,没有效价高的流行热疫苗应用,广州奶牛业受流行热的困扰,临床兽医苦无良策。1988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出牛流行热佐剂灭能苗,疫苗应用开始进入田间试验阶段。我们从1989年开始使用此疫苗(以下简称哈尔滨苗)试验免疫广州地区黑白花奶牛,1990年铺开至面。从1990年至1993年,我公司属下3个奶牛场使用此苗免疫奶牛共有15630头次。  相似文献   

11.
耕牛流行热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突发高热,全身粘模,四肢关节发生障碍。 耕牛流行热在我国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4年发生一次,曾于1987年,1991年在我国大流行,今年可能又是本病的流行年,为保障耕牛健康,现将几种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各地同仁参考: 1 30%的安乃近注射液40ml,一次肌肉注射。 2 维生素B_1注射液30ml,一次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市曾于1954年、1957年、1963年、1969年、1976年、1980年、1983年发生奶牛流行热,1986年又发生,共达8次之多;大约3~5年,多是3年发病一次,还有10年一次大流行之说,在气候突变,蚊蝇盛行的夏末秋初,发生于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3.
牛流行热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据资料介绍此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奶牛和黄牛,水牛也有发生。常在一个地区相隔数年大暴发一次,常在多雨过后炎热而潮湿的季节发生。长江中下游一带历年多发生在7~9月,特别是在1991年特大洪涝过后正值农民亟待恢复水毁农田、抢插二季稻的关键时期,由于本病的暴发流行,直接影响了生产自救的顺利进行。本病死亡率虽只有1~2%,但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和奶牛产奶量,而且部分病牛常因瘫痪被淘汰,故引起了养牛业的高度重视。据大量资料表明,对此病尚无特效疗法。一般只采用退热、强  相似文献   

14.
关于猪病问题的主要国际性组织国际猪病协会(IPVS)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1994年的这次会议第一次在亚洲举行。大会详尽讨论了猪的蓝耳病(PRRS)。与会者认为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存在,但各个国家的发生率从10%到100%不等。此病在不同的地域对于生殖系统和末梢器官的影响也显著不同。流行特征是疫区中心的感染率高而其周围区域的感染率却相当低。 此病因感染猪耳呈蓝色而得名,80年代末美国发现首例PRRS,1991年欧洲也相继  相似文献   

15.
85.谨防发生流行热 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发生有明显周期性,在我国每隔4年发生1次大流行,所以对该病应及早做好防范。 该病多流行在8~10月降雨量集中、温差较大的季节。该病初期,体温高达40℃以上,持续2~3天后下降,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现已遍及世界各养鸡国家和地区。我国1980年从进口的鸡群中分离到法氏囊病病毒(IBDV)。 1988年开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我国造成流行趋势,1989~1990年我省少数鸡场发生该病,1991年造成大流行,几乎所有的  相似文献   

17.
牛流行热(也称暂时热、三日热、僵硬病)是奶牛、黄牛和水牛的一种病毒性急性热性传染病。自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在非洲流行以来,逐步扩展到大洋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在我国,自五十年代有本病发生以来,已有几次大流行,特别是近年(1976和1983年)来已扩展到15个省(市),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8.
克东县自1990年起,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用肝蛭注射液按牛0.5mL/10kg,羊1mL/10kg,给肝片形吸虫病牛羊驱虫。每年驱虫两次,第1次是12月~次年1月,第2次在次年3~4月。1990年对发病牛羊进行突击性驱虫。1991~1996年转入预防性驱虫。治疗效果以1990年与1994年相比,牛肝片形吸虫的感染率由46.6%降至1.5%,发病率由15.2%降至0.03%;羊感染率由52.4%降至2.3%,发病率由19.6%降至0.17%.所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特别是1991年,全国不少地区发生奶牛流行热病,且造成一定损失。为了互通情报,加强预防,我们特将1966年和1976年两次北京地区奶牛流行热发病和临床防治情况作一报道,以供参考。 (一)流行特点 1966年和1976年,北京地区先后发生的两次奶牛流行热,都是从8月开始,10月中下旬平息的,  相似文献   

2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又称猪蓝耳病,是80年代末期出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1990—1991年以后在欧洲暴发流行,我国北京1995年暴发该病,以后华北、华东地区陆续发生,近年来大有蔓延的趋势。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厌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仔猪成活率大幅下降和育成猪呼吸道症状等。1991年欧盟提出命名为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PR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