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甫方)《农书·祈报篇》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甫方)《农书》是继《齐民要术》之后的又一部重要古农书,成书于南宋,全书共三卷,约12000多字,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陈在前代农学家和自己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南方水田农业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成就,其《农书》被农史学家称为一部综合性农书,国内外较多学者都对之做过专门研究,主要着眼于书中所载的农业技术,农业思想以及农业管理进行讨论,成果不菲.  相似文献   

2.
田村仁左卫门吉茂是日本幕府末、明治初的杰出农学家。他留下的几部珍贵的农书手一稿,是研究日本近代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史料,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特别是经过战后著名农史学家古岛敏雄氏的《日本农业史》、《日本农业技术史》等书的介绍,田村吉茂和他的农书著作日益广为世人所知。近年在日本东京出版了一套由山田龙雄氏等主编的《日本农书全集》(全三十五卷),吉茂的《农业自得》等五部著作被编为该全集的第二十一卷。兹将吉茂的生平及其著作的内容梗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农学著作,计约600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有西汉时期氾胜之的《氾胜之书》(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成书于公元533—544年),宋代的《陈旉农书》(成书于1149年),元代官修的《农桑辑要》(成书于公元1271—1313年)和王祯的《农书》(成书于公元1313年),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成书于公元1628年)等。在这些著名的古农书中都有关于作物病害的记载,有的农书中还辟有专门的章节讨论作物病害。关于古农书有关植物病害的知识,以往研究甚少,裘维蕃(1953)和张斌成(待发表)  相似文献   

4.
序言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古代农书对农业科技和经验,多有专著论述。其中,如后魏贾思绍撰写的《齐民要术》,凡92篇,是我国古农书中较早的一部。相传《本草经》为神农所作,后经考证实始于后魏,载药365味。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扩为52卷。唐代陆羽著《茶经》,计3篇,对茶的起源、种茶制茶方法和茶具记载非常详细。元代以《齐民要术》为兰本,编成《农桑辑要》,共7卷,包括10J’1。明代王象晋撰《群芳谱》,计30卷,清代扩为《广群芳谱》,计ito卷,较为详细。明代徐光启撰《农政全书》,计60卷,更为详备。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  相似文献   

5.
《补农书》是明末涟川沈氏作,清初桐乡张履祥辑补,反映明末清初浙西地区(主要是嘉、湖,其次是苏、松、杭)农业生产状况的一部农书。现行《补农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沈氏所著,称《沈氏农书》;下卷为张履祥撰写。《补农书》形成于明末清初,那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经营地主。经营地主的代表人物沈氏、张氏为指导地主进行有效生产经营,总结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及自身生产经营之道而作《补农书》。“该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难得的注重经济效益分析,为经营地主提供经营管理知识的重要农书。”(1)尽管经营地主…  相似文献   

6.
韩兴勇 《农业考古》2003,5(1):221-229
《农政全书》是明朝末期徐光启所编写的一部系统农书 ,传入日本以后(1) ,在与《农政全书》出版相距六十年以后 ,日本的宫崎安贞以《农政全书》为范本 ,并结合自己的农事经验 ,编写了一部日本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农书 ,即《农业全书》。对于这部农书 ,很多日本的学者认为它是一部在日本近世时期最有代表性 ,最系统的 ,具有最高水准的农书 ,在此书的出版以后五十年里 ,超越它的农书是找不到的 ,以后日本各地出现的农书 ,都多少受它的影响 ,以它为范本结合当地的农事经验 ,编写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书(2 ) 。因此日本农学界对《农业全书》作出了…  相似文献   

7.
日本学者对中国古农书的研究,当前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即(一)农学史及农业技术史、(二)社会经济史、(三)民俗学、(四)与文人趣味有关的四个领域,现分别加以介绍。 (一) 就农学史及农业技术史方面来说,由西山武一和熊代幸雄共同完成的《齐民要术》译注工作,堪称划时代的业绩。众所周知,《齐民要术》对华北地区旱地农业技术的系统记叙,以及这一技术体系在生产实践中的形成,即使在世界农业史上也都占有屈指可数的重要地位。而成书时间竟早在公元六世纪时,就更不能不使人为之赞叹。《齐民要术》译成日文的过程,据熊代所说大致如下:早在一九四○年,在当时日本占领下的北京,由北京大学所附设的农村经济研究所,组成中国古农书研究会,着手进行《齐民  相似文献   

8.
《四时纂要》是我国古代著名农书,唐韩鄂撰,月令体。原书在我国早已散佚。1960年,在日本发现了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朝鲜重刻的《四时纂要》。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由著名农史专家缪启愉整理的《四时纂要校释》。《四时纂要》是作者韩鄂“编阅农书,搜罗杂诀”编撰而成,其内容十分丰富,有所谓的“事出千门”之说(1)。此书既是唐五代农业科技的真实记录,也是唐五代农人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是普通农人的“农家历”(2),是农家的“实用全书”(3)。《四时纂要》的农业科技史史料价值已得到了充分重视,但它的农村社会史史料价值还没有引起学术界…  相似文献   

9.
《沈氏农书》和《补农书》是反映浙江嘉兴、湖州地区明末清初地主经营情况,总结前人和当时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的综合性农学著作。《沈氏农书》为浙江归安(今属吴兴)侠名的沈氏所撰,成书于明代崇祯之末(从书中记载的灾情、物价、生产情况并与沈氏《奇荒纪事》相印证,推定约在公元1640年或稍前),经张履祥的录辑及其弟子的刊印而得以保存至今。全书为:一、“逐月事宜”,相当一篇农家月令提纲,详列各月“天晴”、“阴雨”的农务和“杂作”、“置备”事项。对农业生产经营、家庭副业和生活日用安排得井井有条,张履祥说它是“首列月令,深得授时、赴功之义”。二、“运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书约五百种,许多于流传中亡失。现存三百种左右,是前人留存给我们的农业科学技术瑰宝。其中《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不仅内容精湛,以高度科学技术水平称著,而且在它们各自成书后,都较早地传至日本,在日本农业技  相似文献   

11.
《农桑易知录》撰者郑之侨故里考察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中国古代农学史,广东人著述的农书并不多见,故清代潮阳人郑之侨所撰《农桑易知录》能流存至今就尤显珍贵了。其书虽在光绪《潮阳县志》、张之洞《书目答问》、《清史稿·艺文志》、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等书有著录,但传本极为罕见(1),且国内对《农桑易知录》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并存在某些误区。如对撰者生平了解不多,有的文章说,其“生卒年失载”;二是对农书所载农业生产技术反映的地域尚有不同意见,如有的说书反映清乾隆时期广东农业状况,有的则持批评态度。为使《农桑易知录》研究工作的顺利、深入进行,首先有必要对撰者家世、生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是个农业气象发达的国家,气象学一直为农学家所重视。古代的主要农书中都有气象学的内容,如王祯《农书》有“授时篇”,徐光启《农政全书》有“授时”和“占候”各一卷,还有几种有关农业气象的专著,如元末娄元礼的《田家五行》、清末梁章钜的《农候杂占》等。对于气象学的研究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因此中国古代的气象学带有农业气象学的性质。本文的目的是把中国古代有关农业气象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近代的研究作一概述,对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或许有某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指的明代五种茶书是指熊明遇《罗岕茶疏》、屠本畯《茗笈》、屠隆《茶说》、罗廪《茶解》、闻龙《茶笺》.丁以寿曾撰《明代几种茶书成书年代考》(《农业考古》2004年第4期),对它们的成书年代予以考订.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一直以来重视对我国农书的研究。日本对中国农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齐民要术》《耕织图》、陈旉《农书》、王祯《农书》《农桑辑要》《农政全书》上,其中对《齐民要术》较为关注。日本的中国农书研究拥有稳定的研究团体,呈现出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展、重视历史文献与实地调查等特征。理清日本对中国农书的研究状态,可以为我国学者开展农书研究提供他者视域的基础信息,也能为我国农村发展研究及乡村文化的域外传播提供跨文化思考及借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地方志、碑刻等多种资料查找,对以往关注甚少、了解有限的《捕蝗汇编》撰者陈仅进行了较深入的考察,基本弄清其生平和宦迹,尤其是在紫阳、安康任上的治绩,初步钩沉出其主要著述,并对其中的《捕蝗汇编》、《艺蕱集证》等农书的成书年代、刊印情况做了更进一步的考订。  相似文献   

16.
《授时通考》是清代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开始,由皇家招集了以王弘为监理,以鄂尔泰和张廷玉为总裁的四十余位词臣、广征博引,经历了五年时间,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编纂、刊刻而成的祖国传统形式的最后一部农书。这部书中除了辑录了古代农书之外,还广引了包括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中有关农事的记载,共撰引各类文献四百二十七种,编绘插图五百一十二幅,计编七十八卷,共九十万余言,可以说是集我国古代农书之大成。为了更好的发掘我们祖国的农学遗产,在解放后1956年时,中华书局曾校印了该巨著,分上、下两册出版,印数也仅只有一千七百册,所以目前该书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为此,将该书内  相似文献   

17.
日本内阁文库收藏中国农业古籍及与农业有关系的中国古籍共200种(包括不同版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共520种;东洋文库共332种;静嘉堂文库共480种。总计1532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农业大国,历代遗留下来的农业书籍很多,发展现代农业仍有参考价值。我们祖先素有编辑丛书的优良传统,如《儒学警悟》、《四库全书》等。近几年《医书集成》、《兵书集成》也相继问世,但尚无古农业丛书出版。社会主义的中国,应该完成这一光荣任务。建议由农业部主持并组织有关人力、注释、校勘中国古农书,编辑出版《中国古农书全集…  相似文献   

18.
农业出版社是农业部领导的农业书刊出版事业单位,创建于1958年4月,至今已有三十五年的历史。三十五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广大著译者、印刷、发行工作者和读者的支持帮助下,农业出版社为宣传党的农业政策、推动农村改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农业出版社除了出版现代农业技术经济图书外,还担负出版农业古籍整理、农史研究著作的任务。在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领导下,农业出版社出版了整理注释的古农书有《汜胜之书辑释》、《齐民要术校释》、《全芳备祖》、《陈(甫方)农书校注》、《王祯农书》、《元刻农桑辑要校释》、《重编校正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历  相似文献   

19.
1996年 6月 ,作者第二次到美国参加国际农药学术会议 ,得到美国化学学会的资助 ,在美停留半年 ,主要收集昆虫、植病及农药资料 ,对我国流失在国外的古农书及外国人对中国古农书的研究资料也略有收集。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看到《茶史茶典》( 1) 中有春田永年著《茶经中卷茶具图解》 ,就复印了下来 ,现介绍如下 :春田永年是日本大典禅师 ,对中国茶文化造诣很深 ,在日本安永三年 (清乾隆三十九年 ,公元 1 774年 ) ,他刊行过《茶经详说》。《茶经中卷茶具图解》未刊行 ,脱稿时间不详 ,有上下两卷 ,各有序言 ,《茶史茶典》仅收录了该书的茶具图…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陈旉《农书》是继《齐民要术》之后第一部真正的、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意义在于对把江南的岁易无肥栽培水稻耕作技术提高为连作施肥栽培进行了评价。关于这部《农书》,天野元之助教授从中国农业技术史的角度、周藤吉之教授从南宋时期农书研究的角度,各自写出了出色的论考,笔者从追踪中国农业观变迁的思想史的立场出发也作过论述。并且以过去所看过的内阁文库藏书和乾隆四库全书抄写本《农书》为线索,于最近发表了关于《农书》的版本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