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吴匡环 《蚕桑通报》1992,23(4):30-31
鲜茧茧层含水率是湿基含水率,即鲜茧茧层中的水分质量与鲜茧茧层总质量的百分比。鲜茧茧层含水率的高低,取决于蔟中环境条件,大气相对湿度、温度,鲜茧采摘时间、运送、包装方式等多种因素,其中尤以族中环境条件为关键因素。蔟中高温多湿或低温多湿,都会使丝胶分子结构由无规卷曲向β化转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辐射剂量为10、15、20和25kGy的γ射线辐射灭菌对丝素蛋白膜和丝素海绵膜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此剂量的辐射灭菌增加了纯丝素膜的断裂伸长率和丝素海绵膜的弹性模量(p〈0.05),丝素材料的主链结构和热稳定性能没有明显变化。25kGy以下辐射剂量对丝素海绵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明显小于常用的高压蒸汽灭菌方式,可以作为丝素材料辐射灭菌的剂量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将茧层丝胶含量作为柞蚕新品种选育性状的必要性,用称量法和紫外光谱法测定多丝4号、多丝3号、柞杂9号、青6号4个柞蚕品种的蚕茧茧层丝胶含量及分布,并通过缫丝试验分析茧层丝胶含量对缫丝成绩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柞蚕品种蚕茧的丝胶含量以及不同茧层的丝胶含量有较大差异:多丝4号的茧层丝胶含量较低(11.9%),青6号的茧层丝胶含量较高(14.2%);各茧层丝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内层、外层和中层,外茧层和内茧层的丝胶含量在品种间有差异。缫丝试验结果表明柞蚕茧茧层的丝胶含量对缫丝成绩有明显的影响:中茧层和内茧层的练减率在品种间有显著差异;茧层丝胶含量高,解舒性状优,生丝回收率高。从蚕茧的缫丝性能考虑,柞蚕新品种选育应将茧层丝胶含量作为目标性状之一。  相似文献   

4.
解舒是衡量蚕茧质量的重要指标。解舒好的蚕茧在缫丝中不易发生中途落绪,能大幅度地提高缫丝劳动生产率。因此,研究提高蚕茧解舒十分必要。 影响解舒的因素很多,茧层丝胶变性是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年来的鲜茧处理沿用高温湿热工艺,导致丝胶蛋白质分子的空间形态发生变异,原来亲水性的丝胶变成疏水性丝胶,有害解舒。为避免这个弊病,设计应用射线处理蚕茧,促进解舒,以求适应低温煮茧、缫丝和复摇,在整个蚕茧加工过程中形成一条节约能源的低温工艺流程,多快好省地发展缫丝工业。  相似文献   

5.
上蔟环境与蚕茧物理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良均 《蚕业科学》1990,16(2):71-73
蚕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营茧,茧丝静剥离抵抗大,茧色黄而深浓,茧层丝胶在热水中的初期溶解率低,DSC曲线上的吸热分解峰在高温侧出现,且吸热峰强度大而陡,茧层丝胶分子中存在着β结构和无(?)卷曲结构.而在适温适湿的环境中营茧,外观形质好.茧层丝胶分子为无规卷曲结构.试验证明,家茧解舒的恶化是由于茧层丝胶分子结构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传统的烘茧煮茧缫丝工艺进行改进,提高制丝生产效益及蚕蛹的利用价值,对干冰杀蛹及NaOH低温短时间煮茧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1g干冰处理1.5g蚕茧30min,鲜茧的杀蛹率可达70%以上;煮茧的工艺条件为质量浓度0.1%的NaOH在温度45℃条件下对干冰冻茧浸渍处理10 ̄15min,茧层丝胶溶失率为3 ̄5%,达到制丝生产对丝胶溶失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桑蚕鲜茧从收购进站到头冲进烘这一段时间内,鲜茧的茧质由于堆贮时间、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影响而起一定的变化。为了解鲜茧在堆贮过程中茧质的变化情况,笔者在湖州市城区“五一”茧站于1986年春、夏、早秋、中秋收茧时对鲜茧茧层含水率、下茧率、内印茧等项目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李红  李波  杨曌  李祥莉 《草地学报》2020,28(4):968-975
为明确60Co-γ射线对干旱条件下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叶片的影响,从而为无芒雀麦利用辐射进行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的60Co-γ射线辐射无芒雀麦的叶片细胞,比较辐射对无芒雀麦叶片细胞、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受辐射和PEG胁迫的无芒雀麦叶片细胞形态规则,叶绿体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多且有序,线粒体膜完整,内嵴清晰,基质浓厚。10% PEG胁迫50 Gy辐射处理组叶片细胞扭曲最严重,形态不规则,细胞壁厚度不均,质膜内陷,有轻微质壁分离。10%和20% PEG胁迫下辐射剂量为50 Gy时,叶绿体和线粒体形态和超微结构受影响程度较轻,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和辐照剂量的增加,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受损伤程度增强;20% PEG胁迫下辐射剂量为200 Gy时,叶绿体膜有不同程度破损,基粒片层排列的紊乱性增加,部分基粒片层不清晰,基质类囊体片层结构清晰,可见少量淀粉粒;线粒体膜破损比较严重,内嵴减少,排列不规则,基质较浅。可见,不同60Co-γ射线辐射剂量可对无芒雀麦叶片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利用60Co-γ射线辐射进行无芒雀麦耐旱性育种时,可选择50 Gy低辐射剂量结合20% PEG模拟干旱胁迫进行抗旱性突变体的筛选。  相似文献   

9.
上蔟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丝素、丝胶的结构及性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茧的解舒率、出丝率和生丝的强伸力。蚕茧的解舒率决定于丝胶的膨润容解性与丝素的湿强力两个方面。在缫丝时,应使茧丝间的胶着力小于茧丝的湿强力,才能保证茧丝连续不断地依次离解,从而提高蚕茧的解舒率和  相似文献   

10.
家蚕生物反应器表达hGM-CSF产业化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家蚕杆状病毒表达hGM CSF产业化过程中几个问题的研究结果。鲜茧在 4~ 7℃保存可显著抑制蚕蛹的发育 ,但随冷藏时间的延长 ,死笼率明显上升 ,接种成功率显著下降 ;接种蚕蛹血淋巴中hGM CSF的活性与鲜茧保存时间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生产工艺不同 ,蚕蛹冻干粉中hGM CSF的活性有明显差异 ;60 Co辐照可使冻干蚕蛹粉中微生物的数量减少 ,但同时蚕蛹中hGM CSF的活性也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 ,hGM CSF蚕蛹粉经 30 0 0Gyγ射线辐照后 ,口服仍使小鼠白细胞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1.
煑茧机上槽的热工变化问题和蚕茧的解舒问题是有着一定的牵连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因为蚕茧通过煑茧工艺过程的目的,是使茧层的丝胶组织从硬粒状变成软块状,减弱丝胶的胶着力,从而促使茧丝纤维易于离解。但是要完成这一过程,就必須依靠一系列热工变化来进行,使蚕茧吸收适当的湿气与热量。蚕茧之所以能吸收多量的湿热,是由它的多孔性的特性而决定的(因为茧层的纤维与纤维之间,微丝与微丝之间,甚至其分子与分子之间,都存在着很多大小不同的间隙)。蚕茧吸收湿热以后,水分子就靠其界面张力,渗入丝胶组织的内部,与亲水基(如:NH_2、COOH、—CO—NH—等)起作用,促使丝胶微粒子膨软;而水分子所含的热量,又会增加水分子的活性,加强水分子对丝胶的膨软作用。我们认为由于上槽本身含有一定的湿热度,无疑的,它是整个煑茧的热工变化(其中有结合部分的化学作用,如水质等)过程中的一部分,亦是煑茧机必不可少的组成机构之一。可是过  相似文献   

12.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苦荬菜(Lactuca indica)干种子,研究比较其与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对苦荬菜根尖细胞的遗传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与地面对照组相比,种子空间飞行可促进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而γ射线则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有丝分裂指数逐步下降。二者均可诱发根尖细胞产生微核、染色体断裂、染色体粘连、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桥等畸变。但空间飞行诱发畸变的频率明显低于γ射线辐照。在γ射线辐照剂量0~30Gy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单微核、多微核和染色体总畸变频率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13.
<正> 我省鲜茧的评级标准和方法,几经变革。解放初期至五十年代中期,一直沿用传统的“手估目测”法,此法以烘折、缫折为标准确定中心茧价,按估计的烘折和缫折来决定茧价。1958年起全面实行以茧层率定基本价,辅以上茧率、解舒(色泽、匀净度)补正的评茧办法。1973年至今,则一直沿用以干壳量定基本价,辅以上茧率、解舒补正的评茧办法。无论是“手估目测”,还是以茧层率或干壳量定基本价,都是以估测单位鲜茧能有多少茧层量或产多少生丝为依据的,而不能真正反映蚕茧的内在质量和实用价值。为此,近几年,江、浙两省在部分市、县试行了鲜茧“组合售茧、缫丝计价”。所谓鲜茧“组合售茧、缫丝计价”,就是将饲育管理技术水平和茧质水平相近的蚕农所生产的蚕茧,通过初步评分的办法集中  相似文献   

14.
纳米二氧化钛-丝素复合膜的溶解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夏友谊  陈建勇 《蚕业科学》2003,29(1):102-105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在丝素溶液中的分散性 ,制备了不同配比的纳米二氧化钛—丝素复合膜 ,并对复合膜和纯丝素膜的溶解性能进行了初探。发现复合膜的溶失率比纯丝素膜的溶失率有所下降 ,认为添加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丝素可用于纤维、织物的功能性整理  相似文献   

15.
鲜茧缫丝历史悠久,是干茧缫丝工艺的前身。大量研究表明,鲜茧缫丝能提高解舒率,提高工效,能获得食品级蚕蛹,提高蚕蛹的价值。鲜茧丝与干茧丝在物理性质上没有大的差异,尽管鲜茧丝有丝胶多、抱合力降低、糙点多、易起毛等缺点,但都能改进。广西近年来在鲜茧缫丝及配套技术的各个方面研究应用上成果较多,在鲜茧缫丝的丝质量和相关技术、选茧工艺和煮茧工艺、以及冷藏蚕茧和蚕蛹的冷库设施建设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申请并获得了较多的国家发明专利,在鲜茧缫丝方面,广西处于领先地位;广西还制定和实施地方标准《鲜茧生丝生产技术规程》和地方食品安全标准《食用冻鲜蚕蛹》,执行相关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技术标准,应用几年来已获用户认可。广西鲜茧缫丝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建议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广鲜茧缫丝技术,完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改善丝素膜作为医用材料的物理性能,以丝素和纳米SiO2为基材,乙醇为溶剂,制备不同质量比的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对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的微观形态与结构进行表征:共混膜表面呈凹凸状,横截面为多层次的网络状结构,丝素蛋白分子主要为β-折叠结构。对不同质量比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当丝素与纳米SiO2共混质量比为80∶5时,共混膜的断裂强度最大,为94.86 MPa;当共混质量比为80∶3时,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最大,为55.20%;共混膜的溶胀度和热水溶失率与纳米SiO2含量成反比,而透气性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测试结果表明,在天然高分子材料丝素溶液中加入具有补强增韧功能的纳米SiO2制备的共混膜,更接近优良人工皮肤材料的物理性能特征,丝素与纳米SiO2的共混质量比以80∶3和80∶5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一、蚕茧干燥器设计的理论要求 蚕茧干燥工程是丝纺工业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对今后缫丝工程的难易有较大关系。它主要对缫丝原料——蚕茧进行干燥加工,加工过程必须应用严格的科学方法,合理使用温度,湿度和特定的操作程序,以使鲜茧杀蛹后,在水份蒸发干燥过程中能控制其物理和化学变化,保证原料质量合乎理想。 通过蚕茧干燥加工过程要达到两个目的:即1.杀死蚕蛹,使之蒸发一定量的水份,达到规定的适干标准,以利于长期贮藏,陆续供应制丝生产。2.补正茧质,使蚕茧茧层的对水亲和性的A丝胶尽量减少向对水疏斥性的B丝胶转化,但又需要有适当可逆性的B变,从适应今后缫丝前煮茧时的煮茧抵抗,有利于煮茧均一适熟,以提高制丝的解舒指标。  相似文献   

18.
研究认为 :蚕茧干燥中室内相对湿度峰值不出现在临排气前的 82℃时段 ,而是位于鲜茧进灶 10min左右的 70℃附近 ;在现行干燥设备及控湿条件下 ,等速干燥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基本符合干燥工艺要求 ,但减速干燥阶段则相差较大 ,应进行人工补湿。对茧层含水率的测定分析认为 ,预热段加温速度会对茧层含水率产生影响 ,快速加温有利于缩短杀蛹时间 ,维持较适当的茧层含水率。但生产上以中速偏快加温方式 (加温速度 1 0~ 1.2℃ /min)为宜。茧层含水率高低与灶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二者相关系数达 0 8312 ,且相对湿度 2 0 %及以上时与 10 %及以下时的茧层含水率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共混法制备丝素-壳聚糖共混膜,并测定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各种配比的丝素-壳聚糖共混膜均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能够克服纯丝素膜刚而脆的弱点。扫描电镜显示纯丝素膜SF、共混膜SCP1表面致密光滑,SCG2、SCP2两种共混膜都有明显突起,而共混膜SCG1的表面凹凸不平。细胞培养结果显示,SCG1、SCG2、SCP1和SCP2等4种共混膜的细胞毒性都在0、1级,细胞增殖率在85%~105%之间,细胞附着率在24 h的达到90%以上,说明各种配比的丝素-壳聚糖共混膜都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基本符合生物材料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给家蚕5龄幼虫分别添食大豆蛋白、NH4Cl和尿素后,调查家蚕产丝量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蚕体丝腺组织中丝素重链基因(fib H)的表达变化,探究适合用于提高家蚕产丝量的含氮物质。5龄起蚕连续6 d按照0.45 mg/(头·d)的剂量添食尿素后,茧层率比对照组增加15.7%,且幼虫的体质量及丝腺体积都比对照组有所增加;5龄幼虫添食大豆蛋白和NH4Cl后茧层率无明显增加。qRT-PCR检测5龄起蚕按照上述剂量添食尿素120 h后,后部丝腺中fib H的表达量比对照组增加了1.5倍。上述结果再次证实了家蚕5龄幼虫添食尿素后可以增加产丝量,并且表明尿素可以促进蚕体后部丝腺中fib H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