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回顾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动态,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机理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对未来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进行了展望。认为复杂科学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具有很广的前景;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适应复杂系统,内部作用是生态系统复杂化、有序化及自组织的主要推动力;运用复杂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生态系统复杂性的机理及发展规律,可以为认识生态与进化问题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它是一个比较稳定,而且调控和自我恢复能力较强的自然地理面,它与草地、农作物、裸地相比具有更大的蓄能潜力,它是调节生态系统平衡的杠杆和纽带,因此,它牵动着整个生物圈,虽然它不能影响整个大气环流,但它对陆地水分的控制和再分配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森林缺乏应  相似文献   

3.
王鸽  韩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274-4276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馈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启动区,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领域。系统总结了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的相关研究,最后根据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黄河河流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河岸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相关湿地及沼泽生态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子系统,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该系统贯穿了黄河流域不同自然地带,融合了不同自然地带的生态特点。由于不同区域河段的主要生态功能、生态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等存在很大的不同,故将黄河河流生态系统分为源区生态系统、干流生态系统、河口生态系统三部分。  相似文献   

5.
广西银荷木林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荷木林是广西亚热带黄壤山地常见的一类常绿阔叶林 .它是在常绿阔叶林遭受破坏后 ,在保护较好的情况下 ,从演替系列群落顺向演替恢复为常绿阔叶林的一个先期类型 ,并向以栲属林木为主的类型变化 .该文对广西银荷木群系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划分和论述了 1 0个群丛的基本特点和演替趋向 ,可供进一步研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参考  相似文献   

6.
陆地生态系统是酸沉降的最大接受者和缓冲者,故对陆地生态系统酸沉降缓冲能力及缓冲容量的研究是衡量酸沉降对生态影响和危害的中心环节。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陆地生态系统物质流各个环节的角度讨论了影响陆地生态系统酸沉降缓冲能力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研究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陆地上,森林生态系统是最稳定且功能最强的系统,据研究数据显示,森林生态系统内所拥有的生物量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由此可见,森林生态系统对陆地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是典型的内陆型气候,具有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土地荒漠化严重等特点。维持该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维持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发展。为此,有必要加强对新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生境信息感知技术,对于分析陆地生物生存环境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生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传统的基于视域和认知域的陆地生态系统生境信息感知技术研究现状,综述了近期探索性的视域与认知域关联的陆地生态系统生境感知技术研究现状,探讨了前沿的跨媒体感知技术被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生境信息交互感知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了上述相关感知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对陆地生态系统生境信息感知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支撑作用,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0.
<正>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和草地)与水生态系统(如深水湖和海洋)之间。换言之,湿地是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形态,具有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属性,但又不同于二者,具有一些独特的生态功能。湿地蕴涵丰富的生物资源,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效益,在环境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盘锦湿地概况盘锦市地处辽河三角洲入海口,共有3149平方  相似文献   

11.
土壤呼吸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进行碳循环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调节全球气候极为关键的过程。而干旱半干旱区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土壤呼吸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了解干旱半干旱区的碳循环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探究影响土壤呼吸的各类因素,对准确评估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内的碳元素收支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同时,对全球气候的改变也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态系统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CO_2的最大分量,与温度升高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揭示温度升高对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有助于阐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间的反馈作用。在总结生态系统呼吸定义及观测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就温度升高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呼吸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从研究对象、增温方式、增温梯度、增温幅度、影响效果及影响机理等方面进行归纳。结果表明,已有研究主要以极地、青藏高原等地的陆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增温手段以开顶箱(OTCs)式增温为主,并逐渐向开放式红外增温扩展。增温梯度大多设置增温和对照两个梯度且增温幅度多数介于1~3℃。已有研究发现增温显著促进了多数站点的生态系统呼吸,但在青藏高原等水分限制的陆地生态系统,增温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呼吸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甚至显著降低。增温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呼吸的机理大多从生态系统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及生态系统呼吸组分所占比例的变化等着手来探讨。进而提出未来需要重视箱式法在陆地生态系统呼吸及其组分观测中的作用,基于陆地生态系统呼吸组分的变化阐明生态系统呼吸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响应,并积极开展梯度增温对农田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 前言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物种组成最多,层次结构最复杂,下垫面的空间最高,生产力最大,基因资源最丰富的再生资源的生态系统。它和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沼泽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等,构成了自然界的整体,并构成为各种不同的自然景观。森林在环境保护、防止污染、维护自然景观、减缓水旱灾害、保  相似文献   

14.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分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与...  相似文献   

15.
对1998 年春季庐山森林生态系统中降水、透冠水、茎流水、土壤渗漏水和沟水的水溶态氮(NH 4 -N、NO-3 -N、NO-2 -N) 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庐山酸雨pH值较1993年升高, 总氮亦有所增加; 系统中氮流通量加大, 输入量大于输出量。土壤尚能有效缓冲大气氮沉降; 氮的输出量中, 以灯台树(Cornusccontroversa)和山胡椒(L.glauca)为主的阔叶林系统多于以日本柳杉(Cryptom eria japonicum ) 为主的针叶林系统; 阔叶林较针叶林更有效地抵抗酸沉降。氮的分布及其动态表明阔叶林生态系统对酸沉降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环境构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畜牧业属于农业经济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亚系统。要提高畜牧业亚系统的功能,必须因地制宜地优化和调控其结构,使之与其它亚系统的关系协调,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提高能量转换率和发挥畜牧业最大的生产力,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畜禽产品,使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为了探索在南方丘陵农区建立一个高效能和良性循环的畜牧业经  相似文献   

17.
森林或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影响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和作用于非生物圈,对它们产生一定的调控,起着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因此,森林或森林生态系统对人类及人类生活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草地是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全球草地总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2%—25%~([1])。草地不但是重要的牧草生产基地,每年提供25—30亿吨干物质,而且是最主要的陆地碳库,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约650—810 PgC,占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37%,其中90%以上储存在土壤中~([2-5])。草地也是受人类干扰最剧烈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尤其是开垦和放牧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草地生态系统大多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是荒  相似文献   

19.
草原是在特定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以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主要见于温带半干旱到半湿润地区以及干旱区的山地。全球草原总面积约2,4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1/6,它不但是世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而且是人类重要的可更新资源。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态系统是庞大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陆地生态系统平稳发展的支柱,并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了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应对森林资源采取一定的培育和经营措施,这对天然林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