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磷的需要量及其消化、吸收与代谢过程,阐述了奶牛养殖过程中磷排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出了减少奶牛磷排放的技术措施,旨在为减少奶牛磷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障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养猪业的环境污染及其营养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养猪生产中粪尿、污水、恶臭、矿物质元素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畜禽废弃物中磷的流失量已大于化肥,约为化肥流失量的132%。过多的磷流入水体,可能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目前奶牛的饲养实践中磷的供给是过量的,而且磷需要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集约化是当前国内外养猪生产的主要趋势,但伴随而来的猪场粪污等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集约化、工厂化养殖场的建成,一方面提高了养殖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猪场对环境的污染包括粉尘、噪声和粪污,但主要是粪污处理不当,对大气、  相似文献   

5.
李云兰  张金伟 《饲料工业》2005,26(14):24-29
从提高磷的利用率,减少磷的排放入手,就改善磷在水生动物上的供需平衡,磷可利用率高的饲料原料及无机磷源的选择,动、植物性饲料原料优化组合以及添加植酸酶、酸化剂和热处理等方面对提高水生动物饵料磷利用率,减少磷的排放做了比较详细的综述。为合理利用饲料磷源,减少水体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各种调控措施来提高动物对饲料磷的消化利用效率,不但能降低动物的养殖成本,而且对减少环境污染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减少畜禽粪便磷排放的措施予以综述,以期为通过营养调控降低畜禽粪便磷排放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畜产品安全和畜牧业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关系到人们健康,畜牧业持续发展问题。要提高畜产品的质量,畜牧业达到零排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8.
降低养猪生产中氮、磷污染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阳  宋代军 《广东饲料》2004,13(6):31-32
随着集约化饲养的普及,养猪造成的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资料显示,一个万头猪场每年至少向周围排废物3万t,其中粪约1.26万t,尿约1.74万t,按中等营养水平的饲料计算,全年将向猪场周围排放大约107t的氮和31t的磷。既污染环境又造成饲料资源浪费,因此尽量降低猪粪中氮、磷含量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畜牧生产中磷污染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畜牧生产,特别是集约化养猪业繁荣发展的同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磷的排放是尤为令人关注地。本文就磷的过量排放提出了几条相应的措施,并着重提出植酸梅在解决磷污染中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猪规模化养殖的普及,大量的粪便和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日益威胁人类的安全与健康,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畜牧业生产及畜牧业经济领域,成为我国政府及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日粮调控降低猪排泄物中臭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综述了猪场排泄物中的臭气种类 ,可以通过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提高日粮中可发酵非淀粉多糖、改变肠道内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以及数量、使用一些有效的饲料添加剂和改变日粮饲养方式等日粮调控措施来控制其臭气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生产与碳减排措施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温室效应口趋严重.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在2009年达到387 μL/L,为历史最高值.本文综述了目前的全球碳排放情况、各国近期的减排目标、温室气体的来源、农业对温室气体的贡献量,并且从提高奶牛生产性能、调控瘤胃内环境和降低粪便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降低反刍动物养殖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猪舍中氨气的产生、危害和减排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场产生的粪便和尿液也显著增加,导致氨气排放量大幅上升,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与猪健康。因此,如何减少氨气的产生与排放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阐述了氨气的产生机理和主要危害,并对减少氨气产生和排放的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甲烷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诱因之一,也是反刍动物瘤胃发酵过程中重要的能量损失来源。采取有效降低甲烷产量的措施不仅可以降低畜牧养殖业温室气体排放,而且能够提升畜牧养殖业的生产效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为保障和促进我国节粮型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文章从反刍动物瘤胃甲烷形成机理入手,系统地阐述了产甲烷菌的生化代谢途径,总结了反刍家畜营养和饲养管理、遗传育种等减排措施,以期为降低甲烷排放、发展低碳畜牧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霉菌春素对猪生产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霉菌毒素对猪生产的影响,除导致急性中毒和死亡外,还会引起繁殖性能降低等慢性症状.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必须对饲料成本做好把控,同时做好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保证生猪都能够出栏。该文主要论述降低猪饲料成本的意义和影响猪饲料成本的因素,然后提出降低猪饲料成本的方式,最后提出提升经济效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热应激是指处于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作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猪是不耐热的恒温动物,生长各阶段均有一定的适宜温度范围:哺乳母猪15~21℃;初生哺乳仔猪30~34%,随后每天下降0.5℃左右;保育仔猪21—27℃;生长猪15~24℃;育肥猪14~21℃;妊娠母猪15~24℃;种公猪15~21℃。我国南方夏季高温多雨,在养猪生产管理中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常常会造成猪只热应激,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主综述了猪热应激的症状、危害及夏季降低猪热应激的饲养管理要点和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猪的行为是猪对其生活环境和饲养方式等综合反应的表现,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猪的行为问题非常严重。主要概述了猪的采食行为、排泄行为、社会行为、母性行为和异常行为,并分析其在饲养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旨在为养猪从业人员正确认识猪的行为表现,并施以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利用措施提供参考,从而提高猪群生产性能和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养猪业一直面临对抗多种传染病的压力,自2018年我国发生非洲猪瘟以来,国内多地先后出现疫情,导致生猪存栏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对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亟待恢复正常的生猪生产经营秩序。在进行防控非洲猪瘟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猪场常见传染病的防控,为此文章对恢复养猪生产过程中,猪场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供养殖户和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养猪生产与生物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生物安全的提出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有关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保护和提高畜禽群体健康的新理论。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是指在养猪生产过程中防制传染病入猪场,造成疫病流行的技术措施(包括致病性病原菌(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