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针对目前排放废水中含氟量严重超标问题,研究粉煤灰粒径、改性方式对废水中氟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为高质量浓度氟离子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粉煤灰为吸附材料,1mol/L盐酸或1mol/L氢氧化钠为改性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25(56)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废水中氟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当粉煤灰粒径<0.15mm时,其对废水中氟离子去除效果最佳;用1mol/L盐酸改性粉煤灰对含氟废水的处理效果比1mol/L氢氧化钠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改性粉煤灰添加量为15.0g,吸附时间为90min,聚丙烯酰胺(PAM)(质量分数1%)用量为0.05mL,pH为4.0,吸附温度为45℃时,去除废水中氟离子效果最佳,对含1 000mg/L氟离子废水的去除率可达86.7%。【结论】得到了改性粉煤灰处理高质量浓度氟离子废水的最佳条件,改性粉煤灰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含氟废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处理含氟废水单因素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处理含氟废水,本实验采用粉煤灰作为吸附材料,并进行了影响粉煤灰处理含氟废水的各种单因素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是pH值为3,水灰比小于11:1,振荡时间为135min,氟浓度小于400mg/L.在此条件下对400mg/L的含氟废水可达到94%以上的去除率.粉煤灰对处置含氟废水是一个很好的吸附材料,但除氟后饱和灰的处置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常规除氟方法由于受技术操作、管理运行等要求影响,不宜在农村推广使用.采用改性海泡石-粉煤灰协同处理含氟水,探讨了各种因素时含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0℃、处理时间25 min、pH值为5.6~5.8,在此条件下处理含氟水,除氟率达96%.水中舍氟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改性海泡石对Pb~(2+)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无机盐(FeSO_4)、有机(巯基乙酸)和热处理,对海泡石进行改性,研究Pb~(2+)浓度、振荡时间、pH、海泡石用量对天然与改性海泡石的吸附性能影响。[结果]Pb~(2+)浓度、振荡时间、pH、海泡石使用量的变化均会引起天然与改性海泡石吸附量的变化;海泡石经过热、有机、无机盐改性后可很大程度上增加对Pb~(2+)的吸附;天然海泡石和改性海泡石对Pb~(2+)的等温吸附方程拟合较好的是Langmuir方程;改性海泡石在pH=6时吸附量最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增大而吸附量增加。[结论]该研究为海泡石治理重金属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植酸海泡石复合重金属吸附剂对Cd2+的最佳吸附条件。[方法]以植酸与海泡石为原料,制备出植酸海泡石复合重金属吸附剂对Cd2+进行吸附,分析吸附剂用量、pH、温度、Cd2+浓度、吸附平衡时间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植酸海泡石复合重金属吸附剂吸附Cd2+的最佳条件为:吸附剂用量为18 g/L,温度为30℃,pH=3.8,Cd2+浓度为48 mg/L,吸附时间60 min。[结论]该研究为含镉废水的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植酸海泡石复合重金属吸附剂对Cd2+的最佳吸附条件.[方法]以植酸与海泡石为原料,制备出植酸海泡石复合重金属吸附剂对Cd2+进行吸附,分析吸附剂用量、pH、温度、Cd2+浓度、吸附平衡时间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植酸海泡石复合重金属吸附剂吸附Cd2+的最佳条件为:吸附剂用量为18 g/L,温度为30 ℃,pH=3.8,Cd2浓度为48 mg/L,吸附时间60 min.[结论]该研究为含镉废水的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周艳  边清泉  罗娅君  王小龙  王志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54-15555,15566
[目的]使用甲基丙烯酸对碱木质素进行接枝共聚改性,考察其对苯胺的吸附性能。[方法]研究改性碱木质素在不同剂量、p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等条件下对苯胺的吸附情况。[结果]改性碱木质素对苯胺的吸附在120 m in迅速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苯胺的最佳pH为6,吸附容量随着苯胺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吸附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结论]改性碱木质素对苯胺有很好的吸附能力,是苯胺废水处理的一种有前景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8.
胡曼  王香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208-4209,4212
[目的]研究壳聚糖及Fe3O4磁改性壳聚糖对Pb2+的吸附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未改性壳聚糖用量、吸附时间及磁改性壳聚糖吸附pH、温度等不同因素对壳聚糖去除废水中Pb2+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吸附时间为80 min,pH值为4.5,温度为298 K时,废水中Pb2+去除率可达99.5%。[结论]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粒对Pb2+的吸附能力有很大增加,提高了去除率,为减少污水中铅对环境的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改性腐殖酸对染料甲基紫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改性腐殖酸对甲基紫的吸附特性。[方法]以甲基紫染料为例,研究改性腐殖酸对有机染料废水的吸附特性,同时考察温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酸性条件有利于改性腐殖酸吸附甲基紫。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改性腐殖酸对甲基紫的吸附量增加,24 h后,吸附作用基本达到平衡。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增加,腐殖酸对甲基紫的吸附是吸热反应。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吸附量呈下降趋势。当改性腐殖酸的用量为0.8 g时,其对甲基紫的去除率达98.34%。25℃下,改性腐殖酸对甲基紫的吸附用Frendlich方程拟合效果最佳。[结论]改性腐殖酸对甲基紫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在染料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改性膨润土对废水中磷吸附的影响。[方法]采用盐酸和煅烧两种方法对鹏润土分别进行酸改性和热改性,研究了不同浓度酸改性及不同温度热改性对膨润土磷吸附的影响,并探讨了热改性膨润土的最佳温度及pH值。[结果]在废水浓度20 mg/L、膨润土投加量2%(重量比)时,对磷的吸附效果随着酸用量的增加而增加,9%盐酸改性后磷去除率由18.14%提高到45.59%;热改性后磷去除率上升为41.17%,最佳热改性温度为500℃,在弱酸及弱碱性条件下有利于500℃热改性膨润土吸附除磷,pH=9时,10 mg/L磷溶液中磷的去除率可达92.77%,磷剩余浓度为0.47 mg/L,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结论]酸改性和热改性均可显著提高膨润土的磷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国贞  李倩  朱慧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79-16380
[目的]研究改性活性炭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效果。[方法]用AlCl3对常见的煤质活性炭进行改性,并考察了AlCl3浓度、不同活性炭、吸附剂用量及吸附时间对氟离子吸附去除的影响。[结果]经0.5mol/LAlCl3溶液改性的煤质活性炭,用量为8g/L时,其在24h内对10mg/L氟离子的去除率达96%以上。[结论]该吸附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乔沙  伊晓云  阮建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534-11538
[目的]评价茶园土壤氟的生物有效性。[方法]利用我国典型茶区21个土壤样品进行茶苗盆栽试验,探讨表征茶叶氟吸收的主要形态。[结果]不同土壤上生长的茶苗茶叶氟含量的差异叶较茎、主根和吸收根大。荼苗叶片氟含量和氟积累量随着土壤水溶性氟和稀盐浸提态氟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土壤全氟含量对茶苗各部分氟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鲒论]土壤水溶性氟和稀盐可浸提态氟是表征土壤氟生物有效性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灌溉水与茶树氟含量的关系。[方法]对四川南路边茶原料主产区的茶树和灌溉水中的氟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茶树1芽4叶新梢与当年生老叶氟含量范围分别为48.83~170.13 mg/kg和555.78~1 015.50 mg/kg,二者之间的差异可达4~15倍;灌溉水氟含量范围在0.08~0.40 mg/L,与茶树当年生老叶氟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茶树1芽4叶新梢氟含量关系不明显。[结论]为茶园灌溉水氟限量指标的制定及四川边茶降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尹国勋  魏敏  王晶  刘克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19-7020,7077
[目的]研究氟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某铝厂附近土壤及植物氟化物含量。[结果]该地区土壤及植物均已受到氟化物严重污染。对17个植物样品的测定表明,样品各部位的含氟量为叶〉茎〉根,样品季节含氟量为夏季〉冬/春季〉秋季。在所研究植物中,柏树富集氟最多,其次为杨树和柳树,且植物中氟化物的污染源不仅来自于土壤,也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结论]为植物修复氟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白溪水库水质指标季节性变化及其生态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溪水库水质指标季节性变化及其生态治理对策。[方法]对白溪水库的中心和闸前进行水样采集及实验室水质测定,并对水库水体中5项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根据2007~2008年白溪水库水质指标的监测结果,水库水体中水温、pH值、氟化物浓度、溶解氧浓度、大肠杆菌数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性。[结论]由于水库采取了生态治理措施,2008年白溪水库的水质优于2007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干热改性葛根淀粉的最优成膜工艺参数,为干热改性葛根淀粉膜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透光率、水蒸气透过系数、溶解度等为评价指标,通过研究改性淀粉用量、甘油浓度和干燥温度对干热改性葛根淀粉膜特性的影响,确定最优成膜工艺参数。[结果]干热改性葛根淀粉膜的最优成膜工艺参数为改性葛根淀粉质量分数5.0%,甘油添加量1.5%,烘干温度80℃。[结论]该研究可为葛根淀粉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朱利霞  杨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17-11118
[目的]选择适宜的高氟饮用水处理方法。[方法]针对相同的高氟饮用水水质,利用活性Al2O3吸附法与CaO+KH2PO4沉淀法进行对比研究,并对2种除氟方法的除氟效果、处理成本、处理周期和出水量等方面作了对比。[结果]将氟化物浓度为1.75mg/L的高氟水降至1.0mg/L以下,吨水活性Al2O3和CaO+KH2PO4的投加量分别为20.0kg和2.05kg。确定了CaO/KH2PO4的最佳投药量为0.400/0.625,在该配比下得到的水质结果为:氟质量浓度为0.86mg/L,pH值为7.02,总硬度144mg/L,硫酸盐质量浓度68.5mg/L,氯化物质量浓度为46.2mg/L,达到了饮用水水质标准。活性Al2O3吸附法较CaO+KH2PO4沉淀法的处理周期短,设备和工程投资少,而CaO+KH2PO4沉淀法在处理效果、出水量以及能耗方面占优势。[结论]活性Al2O3吸附法适用于原水氟化物超标倍数低,且总硬度偏低的高氟水水质;CaO+KH2PO4沉淀法适用于原水K^+和PO4^3-偏低的水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公厕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卫生指标检测菌。[方法]从云南师范大学公共厕所的化粪池内多点随机取样,采用滞留期为32d的水压式厌氧-自然曝气处理系统处理公厕污水,测定进出水样的粪大肠菌群和总菌数。结果公厕污水中的粪大肠菌群经3级连续厌氧处理后,能去除99.03%,达到粪便无害化去除率的GB7959—87卫生标准。厌氧消化处理过程的滞留时间与细菌总量关系不明显。说明水压式厌氧发酵处理可较好地杀灭粪大肠菌群,降低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经连续厌氧处理后,分离菌落在平板上的颜色变浅,亦说明厌氧发酵条件降低了有害菌的有害性。[结论]厕所污水经处理后可作为城市绿化浇灌用水,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但应加强对处理过程监管,避免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9.
姚剑亭  王晖  王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1899-1900
[目的]为离子电极法快速测定土壤中氟化物含量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准确称取土壤3.00g,置于蒸馏瓶中蒸馏,加150μg/ml乙酸钠和10.00ml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用离子电极法测定土壤中氟化物含量。并对样品溶液pH值、温度对电极电位和标准曲线斜率的影响等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在测试样品中添加适量的氟化物标准溶液,按样品测定的全过程加标试验时,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0%以上,重复性测试的标准偏差为0.001,变异系数为3.700%。[结论]离子电极法能满足测定土壤中氟化物含量的需要,且测定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较高,快捷简便,有助于推广。  相似文献   

20.
桔梗产地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晓清  郑友兰  蔡景竹  马春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62-8963,8966
[目的]确定去皮以及不同干燥温度对桔梗中总多糖的影响,从而为建立桔梗产地初加工的最佳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方法]桔梗采用水提醇沉进行精制,采用苯酚-硫酸试剂显色,测定样品中桔梗多糖的含量。[结果]桔梗皮中多糖含量和带皮样品中多糖含量相差不大,均低于去皮后多糖的含量。去皮后桔梗干燥迅速,在50℃下烘干总多糖含量最高。[结论]桔梗去皮加工较不去皮加工总多糖含量高6.1%;同时去皮后桔梗容易干燥,故以去皮加工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