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尾松种源有限区(中间)试验早期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种源有限区(中间)试验早期结果表明,种源间在生长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初步筛选出广西恭城和宁明两个种源,树高生长比当地马尾松快26%,冠幅较窄;每年生轮盘数较多.本文还报道了马尾松种源早期树高、地径、冠幅、轮盘数和枝角等性状的相关性及遗传方差、环境方差、种源遗传力、单株遗传力、选择响应和遗传变异系数等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2.
林景露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149-149,225
试验分析了马尾松不同种源在不同挖穴规格下生长效应,结果表明:6a生幼林在树高性状上,种源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种源和挖穴规格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但径生长、材积生长在因素间和水平间差异均不显著。优劣种源树高生长相差达8.13%,大、中、小穴闻差异0.6%-3.68%。在林业生产中,营造马尾松速生丰产林要选择优良种源,有条件时宜采用大穴整地,能取得较好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上杭、贵州都匀、广西古蓬、江西崇义、广西桐棉5个种源马尾松优良种源1年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2.99 g/盆(T1)、5.99 g/盆(T2)、11.97 g/盆(T3)、23.95 g/盆(T4)4个镁处理,监测镁对马尾松优良种源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施肥处理各种源间的苗高均差异显著,同一种源不同施肥处理下的苗高差异显著(上杭、都匀、崇义除外),镁抑制苗木高生长,其中抑制最强的处理是5.99 g/盆(T2)与11.97 g/盆(T3)。在同一施肥处理各种源间的地径均差异显著,在同一种源不同施肥处理之间各种源的地径均差异显著(崇义除外),镁促进地径生长,促进效果较好的施肥处理是2.99 g/盆(T1)与5.99 g/盆(T2)。从镁对苗木根、茎、叶生物量积累效果来看,各种源苗木生物量变化无一致规律,低浓度镁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相反,其中2.99 g/盆(T1)促进苗木的生物量积累,各种源中以古蓬(GP)种源效果较好,而桐棉(TM)种源最差。总之,马尾松苗木生长最佳镁肥处理是2.99 g/盆(T1),各种源中以古蓬(GP)种源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4.
张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21-4922
对分别来自南带、中带、北带共5个马尾松种源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起源于不同地带的种源对光、温等环境因子有种源特异性的适应特点和需求模式,南带起源的种源在高温强光天气下可以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北带种源在温和的环境条件下光合能力较强,中带种源居中。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种源地理变异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6个马尾松种源进行育苗及造林试验,初期结果表明各种源在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等性状上存在显差异。用10个不同数学模型,拟合16个马尾松种源在纬度和经度上的一维和二维地理变异规律,马尾松种源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与纬度呈现显的变异,与经度的关系不明显。且二次数学模型比一次数学模型拟合效果更优,是模拟马尾松地理变异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6.
林传奖 《安徽农学通报》2012,(17):174-175,186
对5a生马尾松优良种源/家系试验的调查分析表明:家系间生长量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种源间生长量差异较有规律性,但重复间和单株间的生长差异极为显著,其较好改良途径是选择优良单株进行采种扩繁。马尾松具有速生,主干明显通直,适应性、抗逆性极强的特点,是一个优良商品用材树种,但对立地条件较为敏感,造林时应注重林地选择,营林措施适当即可。  相似文献   

7.
江西马尾松纸浆材种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西吉安武功山林场9a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中采集9个代表性种源试样,测试28项木材构造、物理和化学性状,进行种源间比较选择,结果是:①经方差分析,各性状种源间差异远大于个体间差异;②主要造纸经济性状(管胞长度、晚材率、双壁厚、壁腔比和综纤维素含量等)遗传力估值均大于0.7,受强度的遗传控制;③材性与生长性状间相关分析表明,在江西马尾松速生地区作高径性状的正向选择会导致种源或个体的管胞宽度、腔径和差异干缩增大,晚材率、壁腔比和径向干缩下降,为间接选择提供依据;④取与造纸性能关系紧密的11项木材性状,综合选择广东高州、广西宁明、贵州德江和江西吉安等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仪测定休眠期马尾松10个种源针叶内10种痕量矿质元素的水平,并测量树高和胸径的平均生长量。ICPQ检测到其中7种痕量元素,而其余的3种均低于其测定范围,痕量矿质营养存在种源水平上的变异,各元素在种源间的离散程度随含量降低而趋小,且不少元素与原产地经、纬度呈负相关。对马尾松树高和胸径生长量与痕量矿质营养水平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初步认为锂元素可作为马尾松生长量的早期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种源胸径生长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大田桃源国有林场开展91个马尾松种源造林试验,选择全国马尾松种源中具代表性的43个种源胸径生长资料,采用二元线性方程及地统计学方法研究马尾松胸径生长的空间异质性规律.结果表明,43个马尾松种源在纬度和经度上的二维空间异质性规律较明显,地统计学方法分析马尾松胸径生长的空间异质性效果比一次数学模型拟合效果更优,拟合优度达99.99%,是模拟马尾松生长的空间异质性的理想模式,从而为马尾松优良种源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马尾松种源年平均枝叶鲜重(W_(b1)、茎干鲜重(W_s)、轮盘数(B_n)、树高(H)、和胸径(D_(1·3))等性状。用逐步回归及多元多项式回归方程建立了预报模型,包括:(1)W_s=3.6849-0.9627H-0.3554H~2-1.4685D_(1·3)+1.1484H·D_(1·3)-0.1582D_(1·3)~2;(2)W_s=2.9480+777.6013V;(3)W_(b1)=-26.0355+16.6132H-1.2334H~2-6.1979D(1·3)-0.2227D_(1·3)+13.7858B_n+6.4683B_n~-+1.3876H·D_(1·3)-11.1294H·B—n+3.0664D_(1·3)B_n等三个模型,拟合优度高达94%以上。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马尾松种源在枝叶、茎干生物量上的差异是极显著的,从中选择8~14个枝叶和茎干生物量高的种源,4年生后,每年每公顷可望产枝叶薪材25 500kg,茎干薪材10 200kg,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93.88%和85.23%。马尾松年平均抽梢的轮盘数是个高度遗传的性状,遗传力高达0.97以上。遗传份量占总变异的91%以上。云开山地,南岭南部种源年平均抽梢2~3次,南岭大部及博平岭种源一年可抽梢1~2次,其余种源一年只抽一次梢。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不同家系子代测定林早期生长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分析马尾松不同家系子代测定林各家系成活率、树高、地径(胸径)及冠幅等指标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参试的50个家系总体表现出较为优良的生长特性;就家系间生长差异而言,不同调查年份马尾松不同家系幼苗生长表现差异较大;综合各指标,筛选出9号家系、2号家系、13号家系、15号家系、24号家系、17号家系及25号家系为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了解选自优良种源的育种亲本在遗传改良中的表现,以马尾松1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子代家系生长量、亲本育种值、实际改良增益及选择2代优树等,评价广西桐棉、古蓬、云开大山3个优良种源在马尾松传统改良中的表现与价值。结果表明,19年生马尾松一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家系平均树高为15.99 m,平均胸径为19.66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246 0 m~3,比本地商品种和湿地松对照分别提高了65.10%和35.16%。与优良种源对照相比,获得了8.30%的树高实际改良增益、12.70%的胸径实际改良增益、33.33%的材积实际改良增益。来自不同种源的亲本在子代测定中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在育种值方面,选自桐棉、古蓬、云开大山3个种源的亲本分别为0.001 2、-0.000 8、0.001 1。子代树高生长量以古蓬种源亲本最高,平均为16.11 m,胸径生长量以桐棉种源亲本最大,平均为19.86 cm。16株2代优树中,母本来自桐棉、古蓬、云开大山种源的分别有2、10、4株。母本来自云开大山种源的家系,生长表现非常突出的单株比例更高。结果还表明,亲本来自桐棉种源的家系相对桐棉种源混系对照在树高上获得了较高的实际改良增益;而来自古蓬种源的家系相对古蓬种源混系对照在胸径上获得了较大的实际改良增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不同地理种源马尾松花粉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花粉营养元素、花粉萌发状况、花粉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性状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花粉含有N,P,K,Zn等15种营养元素。各地马尾松花粉营养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其中部分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马尾松花粉管有着不同的类型。花粉管生长长度与置床时间呈线性关系,与蔗糖浓度呈三次抛物线关系。花粉多在5%蔗糖浓度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马尾松花粉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为A,B两区。酶带多分布在B区且活性强。其酶谱存在着不同谱型。花粉POD的酶带数目及相对活性可以做为其活力的一个生理指标。马尾松花粉营养元素含量、萌发特性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绝大部分性状都没有地理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生长状况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林下分别套种拉氏栲Castanopsis lamontii,青栲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和苦槠Castonopsis sclerophylla,形成针阔混交复层林。对该混交模式16年生的不同阔叶树种林分生长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阔叶树种的树高连年生长量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第14年,第4年,第6年,第12年。而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分别出现在第10年,第8年,第10年,第8年。不同阔叶树种的林分生长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格氏栲>青栲>苦槠>拉氏栲。在混交林模式中,林间套种苦槠更有利马尾松的生长,种间关系更为协调,马尾松平均树高为23.1 m,平均胸径为31.1 cm,单株材积可达0.536 m3。图4表1参7  相似文献   

15.
班克松(Pinus banksiana)和小干松(Pinus contorta)从1990年引种到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沙地15年,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一定的速生性,长势良好。为此,1999年在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开展了种源试验,通过对班克松13个种源、小干松5个种源6年的对比试验,选择出班克松最佳种源为43号、47号、49号、52号,小干松37号和38号种源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百度试验法,在(100±2)℃恒温干燥条件下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试件进行干燥试验,根据干燥过程中马尾松试件的初期开裂、内裂、截面收缩等干燥缺陷制定出马尾松木材的干燥基准。结果表明,马尾松试件的初期开裂等级为1等,内裂等级为1等,截面变形为2等,干燥速度等级为1等,综合特性等级为2等。马尾松的干燥初期温度为70℃,干燥初期干湿球温度差为4~7℃,干燥终期温度为90℃。厚度为25 mm的马尾松板材在强制循环干燥窑内干燥至含水率10%所需的时间为6.75(5)d(括号内为硬基准条件下的干燥时间)。马尾松木材的平均纵向收缩率为0.48%,平均径向收缩率为4.35%,平均弦向收缩率为5.97%。马尾松试件主要缺陷是截面变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硬基准,干燥中、后期适时进行喷蒸处理。  相似文献   

17.
在温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4种干旱条件下.5种菌根真菌对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茵根真菌能显著提高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抗旱能力,且不同菌种、不同干旱程度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鸡油菌CanthareUus cibarius对苗高、地径促生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27.8%和52.9%:接种褐环乳牛肝茵SuillusfMtewSpl对苗木生物量促进效果最明显,较对照增加230%。②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茵根对苗木微量元素的吸收有一定影响。在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褐环乳牛肝茵Sol的苗木中铁、锰、铜和锌质量分数最高,比对照分别增加135%,33%,155%和96%。在中度胁迫下.接种褐环乳牛肝茵Sol的苗木中铁、锰、铜和锌质量分数与正常水分条件下该茵根化苗木相比增幅最大,分别为47.9%,46.1%,130.7%和49.0%。综上所述,中度胁迫时,接种褐环乳牛肝茵Spl能增加苗木干物质的积累,促进苗木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进而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苗木抗旱性。图1表3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