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1983年开始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城市和集镇的吃菜人口达到1000万(其中城市600万,集镇400万),城市郊区有常年菜地18.7万亩,季节性菜地6万亩,种菜劳力16万个。多数地方实行以家庭联户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蔬菜产销体制正在改革,逐步趋向全面放开。  相似文献   

2.
3.
黄中昌 《蔬菜》2004,(10):18-18
大连市旅顺园艺试验场在认真总结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于2000年对塑料大棚蔬菜生产进行了两改两结合试验,一改大棚拱型骨架结构,简称改良大棚,实行棚(大棚)室(温室)相结合;二改作物栽培形式,改畦作为改良畦作,实行畦垄相结合。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利地推动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改良大棚1.具体做法大棚东西走向,跨度10.0 m,中脊高度3.0 m,拱型骨架屋面由对称结构改成不对称结构,南侧拱型骨架屋面占2/3,北侧拱型骨架屋面占1/3,作业道改在大棚北侧,为方便作业把北侧拱型骨架从地面算起抬高至1.7 m左右,…  相似文献   

4.
塑料大棚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冬春蔬菜生产和秋冬蔬菜生产的主要设施之一,塑料大棚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地蔬菜供应的春淡和秋淡问题,也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在大棚蔬菜生产中,以辣椒(甜椒)种植面积最大,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大棚蔬菜种植种类,形成了春提早和秋延后两种主要的栽培模式[1~3]。但塑料大棚辣椒生产中综合机械化水平低、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加上农村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加重,成为制约大棚辣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笔者利用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设施蔬菜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机会,从塑料大棚产地环境选择、宜机化生产塑料大棚规格要求、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生产档案管理等方面对塑料大棚辣椒优质轻简高效生产过程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塑料大棚辣椒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陈志明  萧江 《长江蔬菜》2003,(12):45-47
我市的蔬菜生产基地3.33万hm2,其中水生蔬菜1.33万hm2,旱生蔬菜2万hm2。总体而言,水生蔬菜主要集中分布在宝应、高邮的里下河地区,生态环境较好,污染较轻,基本能达到无公害生产的要求。旱生蔬菜,特别是城市近郊菜地,受城市“三废”污染较重。我市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始于1996年,多年来,蔬菜主管部门和市科委、环境监测、卫生防疫等部门共同努力,开展了一些工作,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较大进展。1工作进展①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制订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和激励政策我市近两年分别成立了扬州市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管理领导小组和扬州市区菜篮子工作领…  相似文献   

6.
王广印 《蔬菜》1990,(3):5-8
目前,全国各地利用大棚进行蔬菜生产发展很不平衡,经济收入相差悬殊,多则年均亩收入上万元,少则只有三千元。如何提高大棚生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大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是蔬菜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塑料大棚高效益综合利用的途  相似文献   

7.
安徽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蔬菜》1997,(5):5-7
  相似文献   

8.
扬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蔬菜生产基地分布和受污染情况以住 ,我们选择菜地的主要标准是 :交通便利 ,排灌方便 ,土壤肥沃 ,适宜种植蔬菜 ,农民有种菜的积极性等 ,而恰恰忽视了污染这一重要问题 ,因而我们的蔬菜生产基地大多分布在城市、集镇四周 ,公路两旁 ,水污染、大气污染较为严重。我市的蔬菜生产基地3.33万公顷 ,其中水生蔬菜1.33万公顷 ,旱生蔬菜2万公顷。总体而言 ,水生蔬菜主要集中分布在宝应、高邮的里下河地区 ,生态环境较好 ,污染较轻 ,基本能达到无公害生产的要求。旱生蔬菜 ,特别是城市近郊菜地 ,受城市“三废”污染较重。如扬州市区污染最为严重的七…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汤山县是近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商品菜区,亦为全国塑料大棚蔬菜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的四大基地之一。为在该地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新成果,促进生产稳步发展,笔者于1989~1990年对该地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自然条件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北部,黄河故道流域,与苏、鲁、豫三省交界,北纬34°16′~19′,东经116°11′~36′,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全县面积1192km2,耕地面积64 000hm2,农业人口64万,占全县总人口的94畅。该县用于困温带半湿润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4.3W,稳定通过10C期间的积温为4 682t,全年无…  相似文献   

10.
11.
介绍了安徽省水生蔬菜产业发展和科研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加强资源保护和利用、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建设等意见和建议,以期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崔敬哲  王文玲 《蔬菜》1989,(2):31-31
我乡五道口生产队60余亩大棚蔬菜四年来采用间作套种,年年产量产值均为全乡第一。五道口生产搞间作套种是选择高矮作物相搭配,生长期长的与生长期短的间作,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和土地,又不相互影响生长。主要做法是番茄、黄瓜套种油菜;大茭套种油菜间作黄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下面以大茭棚为例介绍一下我们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朱元弟  李东 《食用菌》2002,24(5):24-24
草菇属高温型食用菌,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并具有很好的保健价值,故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草菇的内销市场价一般在每公斤10元左右,最高卖到批发价每公斤达20元,销售量也在逐年增加。在塑料大棚内种植草菇,投入成本低,方法简单。在自然气温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5~9月种植,一个蔬菜标准大棚投料棉子壳600kg,生物转化率能达30%以上,投入与产出比可在1∶2;草菇作为新兴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值得推广,本文主要介绍蔬菜塑料大棚栽草菇技术。1 畦床的准备 蔬菜大棚栽培草菇,首先要在大棚表面盖上草帘,为防止大风吹掉草帘,在草帘上要加盖一层遮阳网,有  相似文献   

14.
《长江蔬菜》1989,(3):38-39
1987年,我县蔬菜面积发展到万亩,其中大棚菜面积2.5万亩,占安徽省大棚菜面积的40%以上,蔬菜总产量达2.5亿公斤,总产值1亿多元,商品率达98.3%。被列为全国塑料大棚菜农业部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之一。砀山县的塑料大棚菜,最早由砀城郊区吕园村民试种,1981年面积只有200亩。1984年县委县政府把当时还很微弱的蔬菜生产作为开发性商品农业  相似文献   

15.
自1994至今,我们松江区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松江特色的蔬菜产销模式,为调优松江区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松江区农业新三年发展总体规划,松江蔬菜的新三年建设目标是:以松江列入国家农业部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为契机,加快北蔬南移步伐,大力发展有机蔬菜和出口蔬菜,  相似文献   

16.
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现状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以日光温室为主体的保护地蔬菜生产,在我国北方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这种发展势头依然旺盛,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但生产手段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的现象已日益显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对此加以改造,对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现状1.1发展概况 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特别是东北,在60~70年代就有一定数量种植,真正形成生产规模供应寻常百姓,还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自80年代中期以来,以日光温室和大棚为主体…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生产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4~8月,共走访北京市13个郊区(县)63个乡(镇)124个村的804家从业者(791户农户和13家企业/合作社),调研2009~ 2010年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经济效益的整体情况和不同茬口模式下的效益状况.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种植食用菌、花卉与草莓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蔬菜和西甜瓜,其中食用菌的年产效益最高,达35 895.34兀·(667 m2)-1,蔬菜的最低,为8 003.09元·(667 m2)-1;同样种植蔬菜与西甜瓜,塑料大棚的平均效益远低于日光温室,其中蔬菜比日光温室低34.29%,西甜瓜低28.94%;日光温室获得高效益[>2.00万元·(667 m2)-1]的可能性大于塑料大棚,其中日光温室种植蔬菜获得高效益的比例最低为7.14%,而塑料大棚仅为3.06%;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多茬种植的效益都明显高于一大茬种植.针对制约设施园艺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了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模式;加大生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发挥合作社优势,拓宽销售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郭爱民 《西南园艺》1998,26(4):38-38
该塑料大棚设在万州区龙宝高峰镇雷家村的2、3、4、6社,该地属浅丘地区,平地少,土块小,坡度大,一般在2~10度,年降雨1227mm,平均相对湿度82%,年平均大风日数(≥7级)2.0天,最大积雪厚度5cm,年均雾天数50.6天,年均温18℃,根据当地具体地形,地势,地貌及生态条件参照北方建棚的经验,采取边柱与拱杆分离的方式设计大棚  相似文献   

19.
20.
2010年4~8月,共走访北京市13个郊区(县)63个乡(镇)124个村的804家从业者(791户农户和13家企业/合作社),调研2009~2010年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经济效益的整体情况和不同茬口模式下的效益状况。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种植食用菌、花卉与草莓的投入产出比高于种植蔬菜和西甜瓜,其中食用菌的年产效益最高,达35895.34元·(667m2)-1,蔬菜的最低,为8003.09元·(667m2)-1;同样种植蔬菜与西甜瓜,塑料大棚的平均效益远低于日光温室,其中蔬菜比日光温室低34.29%,西甜瓜低28.94%;日光温室获得高效益〔>2.00万元·(667m2)-1〕的可能性大于塑料大棚,其中日光温室种植蔬菜获得高效益的比例最低为7.14%,而塑料大棚仅为3.06%;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多茬种植的效益都明显高于一大茬种植。针对制约设施园艺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了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模式;加大生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发挥合作社优势,拓宽销售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