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对不同立地条件引种优良笋用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调查,地桐梓县从浙江省安吉县引各的优良笋用竹在两个不同立寺条件下的生长效果及引种地与原产地的生态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引种地与原产地的温度条件基本上能满足竹种生长需要,但在出笋期的雨量条件原产地较引种地为高,因此,需要加强田间灌溉管理。在引种地海拔1400m中中山砂页岩山地厚层中壤土类型,适宜雷竹、早竹和虹竹的生长;而低中山的砂岩山地中层砂壤土类型则适宜于白哺鸡竹生长,也可发展雷竹。  相似文献   

2.
短穗竹出笋和幼竹高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短穗竹的出笋规律,为短穗竹的科学栽培、快速繁殖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 d为1个笋期观察单元,对短穗竹出笋、成竹、退笋、基径、笋高等生物学特征进行调查,并对短穗竹幼笋高生长进行Logistic非线性回归拟合。[结果]短穗竹出笋历时24 d,以出笋比率P=10%为界限,将笋期划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初期和盛期出笋数增加较快,历时较短,末期出笋数下降缓慢,持续时间较长。短穗竹盛期退笋最多,退笋原因主要是干枯和虫害。其幼竹高生长符合"慢—快—慢"的生长趋势,与Logistic的生长曲线模型高度拟合,拟合度为0.999。[结论]通过对短穗竹出笋和幼竹高生长阶段的调查,研究了短穗竹笋期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短穗竹的科学繁殖和合理经营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笋用竹种笋期生长规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
笋用竹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河南省信阳市 2 0 0 0年 3月引种红壳竹、白哺鸡竹、高节竹、乌哺鸡竹等 4个竹种的栽培试验情况 ,通过对外业调查材料的计算分析 ,证明这 4个竹种在信阳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特别是经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考验 ,成活率 92 %以上 ,出笋率 91%以上 ,造林第四年基本郁闭成林。其中红壳竹和白哺鸡竹出笋较早 ,出笋量较大 ,表现较为突出 ,可作为优先发展的竹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秆乌哺鸡竹移植苗不同出笋期的出笋退笋规律。[方法]以黄秆乌哺鸡竹成竹为试验材料,通过追踪调查黄秆乌哺鸡竹的出笋退笋过程分析其出笋各期的出笋退笋规律。[结果]出笋时间始于5月8日,结束于6月12日,以10%的出笋率为标准,将黄秆乌哺鸡竹的出笋期划分为3个阶段。5月8~22日为出笋初期,持续时间为14 d,出笋率占14.3%;5月23日~6月3日为出笋盛期,持续时间12 d,出笋率占73.5%;从6月4~12日为出笋末期,持续时间9 d,出笋率占12.2%。出笋盛期的退笋数量最多,占退笋总数的66.93%。退笋率于6月9日达到最高值(80.0%)。黄秆乌哺鸡竹退笋高度与出笋天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黄秆乌哺鸡竹的合理经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优良笋用竹—福建酸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报导福建酸竹的分布、群落类型、笋期生长规律及营养成分的分析,据测定结果,其蛋白质和磷的含量(3.9g/100g和113mg/100g)分别比一般竹笋高38%和66%,比绿竹笋高105%和117%。调查研究证明:福建酸竹产量高、营养丰富和笋味甜美,实为一个新的优良笋用竹种。文章最后提出对福建酸竹天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江苏南京高淳为例,将就毛竹出笋与幼竹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具体的试验例子来对其进行介绍,从而能够为人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园林竹类植物的出笋-成竹规律,对10种园林竹类植物的出笋期、退笋率、成竹率、幼竹高生长节律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0种园林竹类植物出笋时间在6月下旬至11月中旬,大部分竹子7月上旬即开始发笋,10月中下旬基本结束;出笋持续的时间为80~120d,退笋率17.4%~30.0%,成竹率70.0%~82.6%;各竹种5d高生长量呈"低—高—低"的趋势,竹笋-幼竹高生长与时间的关系经11种单因子生长数学模型拟合,以三次多项式模型拟合最优。  相似文献   

9.
紫竹在黄山地区发笋成竹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定点观测法,对紫竹在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种质资源保存库发笋和成竹规律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紫竹在本试验地于4月23日开始出笋,且以4月23~30日为出笋盛期,其出笋数量占总的出笋数量的91.9%,出笋期历时18 d。样方(4 m×4 m)出笋数与其母竹数呈现Y=-1.258X2+88.158X-1 490.249的关系(Y为出笋数量,X为母竹数量)。随着出笋时间推后,其退笋率逐渐增大,紫竹平均退笋率为53.8%;退笋与其笋体高度有关,其中退笋高度主要集中在30 cm以下;笋体高生长遵循慢—快—慢规律,呈Logistic增长。日平均气温和日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笋体高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台湾桂竹笋—幼竹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30个样地材料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桂竹出笋起始期为4月上旬或中旬,持续出笋20~30天;退笋率为23%~30%,成竹率较高,在现有立地条件下竹密度以3450~3900株/hm^2的出笋量最多,笋的基径以初期笋量大,笋重与笋径、笋高间关系的回归方为W=-0.42849+0.02199H+0.02812D,相关系数R=0.81730;从笋出土至幼竹高生长停止约需35天,幼竹液生长大于昼生长。  相似文献   

11.
撑绿竹出笋、退笋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黔北年产20t纸浆项目落户于赤水市,贵州省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赤水原有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梁山慈Dendrocalamus farinosus、硬头黄竹Bamhus rigida、西凤竹B.multiplex等竹种的基础上[1-2],开始大力引进速生丰产的撑绿竹,截至2007年止,赤水及周边地区已经引种撑绿竹7000hm2.  相似文献   

12.
抚育施肥措施对毛竹林笋产量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毛竹林5个区组内分别采取劈杂(X2)、劈杂+施肥(X3)、劈杂+深翻+施肥(X4)和对照(X1)4种处理措施,翌年测定各处理小区春笋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竹笋产量在各处理间有极显著差异,在各区组间差异不显著。4种处理措施中,X4、X3与X1、X2之间竹笋产量差异极显著,X4与X3之间差异显著、X1与X2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劈杂对竹笋产量影响有限,施肥和深翻均能显著促进竹笋增产。经济收益以X4为最大,每公顷可增加收益3475.5元,明显高于X3和X2,说明抚育施肥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14.
竹材表面超疏水改性的初步研究田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原理,以低表面能的三氯甲基硅烷为原料,利用常温、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竹材表面自组装形成直径30~80 nm的纳米棒阵列或纳米线网状结构,使竹材横切面对液态水接触角最大达到157°,滚动角接近0,具备了超疏水表面特性。本研究证实了赋予竹、木等亲水性木质纤维素材料以超强疏水性能的技术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5.
竹笋适口性形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笋是中国传统森林蔬菜,也是大宗出口农产品。适口性体现了竹笋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是高品质竹笋评价的重要指标,但竹笋适口性形成基础及提升技术研发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竹笋品质改良技术研发及生产应用。本研究综述了竹笋适口性评价的主要指标,总结了当前竹笋适口性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目前竹笋适口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①竹笋适口性的种间差异;②环境因子对竹笋适口性的影响;③经营措施对竹笋适口性的影响。主要结论为:糖、酸、酚类、纤维类以及氨基酸类物质是竹笋适口性评价的主要指标,适口性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竹种自身遗传因素,同时也受到气候因素和土壤质地等的影响。通过覆盖栽培、施肥、林分结构调控和选择适宜的采笋时间等途径可以改良竹笋适口性,但其效应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未来竹笋适口性的研究应该集中于构建适口性综合评价指标与方法,探究多因素互作对竹笋适口性的影响,从生态、生理、生化、分子等多学科层面揭示竹笋适口性形成机制。筛选适口性好、产量高、生态适应性强的优良笋用竹进行规模化栽培,并从栽培环境选择、土壤养分精准补充、笋芽萌发环境控制、竹笋器官处理等途径研发竹笋适口性改良技术。参66  相似文献   

16.
“平南一号”是河南平顶山农科所选育的一个南瓜新品种 ,2 0 0 2年通过我所蔬菜研究室引进试种 ,该品种表现出长势好 ,抗性强 ,产量高 ,果型美 ,品质佳等特点 ,适应陕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涂膜对绿竹笋纤维化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亚硫酸钠、魔芋葡甘聚糖 壳聚糖、魔芋葡甘聚糖 亚硫酸钠、壳聚糖 亚硫酸钠、魔芋葡甘聚糖 壳聚糖 亚硫酸钠,对绿竹笋进行涂膜。在5℃、相对湿度94%的条件下,贮藏保鲜15d,结果表明,2mg/g魔芋葡甘聚糖 20mg/g壳聚糖 1mg/g的亚硫酸钠保鲜竹笋外观最好。以无处理作为对照,在5℃、相对湿度94%的条件下贮藏25d,对竹笋的失重率、呼吸强度、粗纤维、纤维素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进行测定表明,2mg/g魔芋葡甘聚糖 20mg/g壳聚糖 1mg/g的亚硫酸钠能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减少笋体的失重率、呼吸强度和纤维素的生成,能抑制绿竹笋纤维化,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8.
马蹄笋促成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分前后提早晒目并给予充足的晒目时间以及在笋芽萌发时(2月份)对林地进行覆盖虽然都能提早马蹄笋的出笋时间并延长笋期,但提早晒目能提高产量而林地覆盖产量却有所下降;此外,提早晒目技术投入少、操作简单,比林地覆盖技术更为实用。施肥虽然不能有效提早马蹄笋的出笋时间,但能显著增加马蹄笋的产量,因此在绿竹生长过程中要施加足量的肥料,特别要保证氮肥的用量。  相似文献   

19.
雷竹保护地栽培林分立竹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在浙江省临安市高虹镇、东天目乡调查的44个样地材料表明:竹林的平均立竹度为1.7万株·hm-2,变异系数为31.1%,各样地间立竹度变异极大;连续实施覆盖栽培时间越长,竹林开花越严重,覆盖3a或3a以上竹林高达11%的立竹开花。为使覆盖栽培竹林具有良好的竹林结构,保持雷竹的持续丰产,应采用2a覆盖1a休闲的方法留养母竹,覆盖年份少留养,休闲年份多留养,并使雷竹立竹度保持在1.65万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不同保鲜剂对竹笋纤维化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安喜培、亚硫酸钠作熏蒸剂;亚硫酸钠、苯甲酸钠、柠檬酸、食盐混合液;青鲜素、壳聚糖混合剂对竹笋进行处理;以无任何处理为对照,并用聚乙烯薄膜包装后在(1±0.5)℃下进行贮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安喜培和亚硫酸钠配制的固体熏蒸剂,可明显地抑制笋活体的呼吸作用,减缓纤维素的增加,使笋体的老化受到明显的抑制,外观与鲜笋差别不大,保鲜期至少可达30d以上,可食率为94.8%,好笋率为96.4%,维生素C保存率为73%,总糖为0.6g/100g,纤维素为0.5g/100g,对照组维生素C的保存率较高,为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