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瘟病抗性品种云引籼粳交花药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花药培养在不同培养基成分构成的条件下,诱导率和成苗率等都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优化培养基成分以及其他培养条件,提高云引籼粳杂交后代花药培养效率,为稻瘟病抗性品种云引的挖掘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稻瘟病抗性粳稻品种云引作为母本,与常规籼稻品种粤晶丝苗进行杂交,F1代幼穗经过消毒后接种。根据不同基础培养基,碳源以及2,4-D质量设置了12种诱导培养基,经过比较出愈率、绿苗率、得苗率和花药培养力,进而确定最佳的培养条件。【结果】NB培养基的最高培养力仅为0.52%,而M8培养基的培养力0.90%~1.92%;以蔗糖为碳源的M8培养基早期出愈率可达到11.32%,添加1.0 mg·L-1 2,4-D和2.0 mg·L-1 2,4-D花药培养力相当,分别为1.89%和1.92%;而0.2 cm大小的愈伤组织进行分化时绿苗率最高,达到18.3%。【结论】云引籼粳交材料的最佳花药培养条件为:M8基础培养基,添加50 g·L-1蔗糖作为碳源和1.0~2.0 mg·L-1 2,4-D,当花药愈伤组织长至0.2 cm时转移至分化培养基分化。  相似文献   

2.
籼粳杂交F1高效花药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黑壳子粳/苏御糯、铁杆青/苏御糯和薄稻/苏御糯3个籼粳杂交F1及其亲本和粳稻品种武运粳8号为试验材料,在M8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类物质和有机营养物,建立籼粳杂交F1高效花药培养技术体系.结果表明M8+2 mg·L-12,4-D+1 mg·L-1 NAA+0.2 mg·L-1 KT为最佳诱导培养基,籼粳杂交F1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达4.1%~4.5%;在该培养基中添加水解酪蛋白或酵母提取物,能明显提高诱导率,增幅达20.5%~27.3%;M8+2.5mg·L-1 6-BA+0.5 mg·L-1 KT为最佳分化培养基,籼粳杂交F1的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达14.3%~25.0%.  相似文献   

3.
籼稻材料特性和激素配比对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籼稻杂交组合F。的花药为材料,探讨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中不同植物激素配比等因素对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激素浓度处理对籼稻花药的愈伤诱导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最佳的诱导培养基激素组合为:2,4-D2.0+KT1.0+NAA3.0;愈伤诱导率达21.21%;分化培养基中,激素6-BA浓度为0.5mg·L^-1KT浓度为2.0mg·L^-1时,籼稻花药的愈伤平均绿苗分化率达到最大,为28.80%;不同的材料其愈伤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甬粳13 54/丙13 07和甬粳13 54/丙04 08(分别编号F2 17和F2 19)2个水稻粳粳交F2代为试验材料,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碳源、有机营养物、激素、活性炭等成分配比,建立一套适用于本生态区粳稻育种材料的花药培养体系。结果表明,M8+6%麦芽糖+2 mg·L-1 2,4 D+05 mg·L-1KT+1 mg·L-1 NAA+100 mg·L-1脯氨酸+500 mg·L-1谷氨酰胺+100 mg·L-1水解酪蛋白为诱导培养基效果较好,2种材料的花药诱导率分别为556%和1274%;分化培养基中KT∶6 BA=1∶4时可促进愈伤组织萌发出更多的绿点,绿点率可达4742%。另外无论是愈伤组织诱导率还是绿点萌发均显示F2 19的花药培养效率高于F2 17。  相似文献   

5.
以直立穗型沈农265粳稻与泸恢99籼稻杂交F1为材料,通过筛选与优化基本培养基种类、低温处理时间及激素成分等培养条件来建立高效花药培养体系。结果表明:经过7~11d的10℃低温处理的花药组织愈伤诱导显著高于未低温处理或其他处理时间的材料;以SK3或M8为基本培养基都可以获得较好的诱导率;以SK3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复合激素水平为2 mg.L-1 2,4-D+1 mg.L-1 NAA+0.2 mg.L-1 6-BA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获得最高23.22%的诱导率;以MS为基本培养基,复合激素水平为4 mg.L-1 KT+1 mg.L-1 NAA+0.5 mg.L-1 6-BA的分化培养基上获得最高70.66%的分化率。  相似文献   

6.
3个籼粳杂交F1的花药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以IRBB60为父本的3个水稻籼粳杂交F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与不同激素配比使用对其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1)M8基本培养基适合于T475/IRBB60和Hu7/IRBB60的花药培养,而沈农15/IRBB60更适合在SK3基本培养基上培养;(2)添加有2 mg/L 2,4-D、4 mg/L NAA和0.5 mg/L KT的诱导培养基的出愈率比添加2 mg/L 2,4-D和2 mg/L NAA的培养基高0.09~2.68个百分点,并且其对进一步诱导芽的再分化有较好的影响;(3)添加激素组合为1 mg/L 6-BA、1 mg/L NAA和2 mg/L KT的MS-2分化培养基对沈农15/IRBB60的绿芽分化率最高,可达31.34%。  相似文献   

7.
高留胚率水稻辽粳294成熟胚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留胚率水稻辽粳294成熟胚为外植体,对影响高留胚率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接种方式、培养基中激素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解剖刀在胚上纵切1刀后再将种子接在培养基上,种子灭菌彻底,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且质量较好。诱导培养基中激素6-BA和KT的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极显著的影响,诱导培养基为N6+2 mg/L 2,4-D+0.3 mg/L 6-BA+0.1 mg/L KT时,诱导率较高,可达90.0%;分化培养基为MS+0.8 mg/L NAA+2 mg/L 6-BA时,绿苗分化效果好,分化率为73.0%。  相似文献   

8.
生根粉及植物激素在粳籼稻杂交花药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典型粳籼交组合 (巴利拉×南京 1 1 ) F1 为试验材料 ,研究不同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以及 ABT生根粉与其他植物激素配合使用对该组合进行花药培养的效应。结果表明 :源于含 2 ,4 -二氯苯氧乙酸 (2 ,4 -D)、α-萘乙酸 (NAA)、激动素 (KT)诱导培养基的愈伤组织 ,其绿苗分化率高于仅含 2 ,4 -D诱导培养基的愈伤组织 ;以 2 mg/L的 6-苄基氨基嘌呤 (6-BA)代替 KT组成的分化培养基可提高该组合的绿苗分化率 ;在 MS分化培养基中添加 5mg/L ABT生根粉可促进绿苗的分化。在 MS壮苗培养基中添加 5.0~ 7.5mg/L ABT生根粉可使再生植株生长矮壮繁茂 ,不定芽及次生根数目显著增加 ,并可提高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ABT生根粉、多效唑 (MET)、衣康酸衍生物 I(NCAI)以不同浓度配合使用 ,可用于调节试管苗根芽生长速度 ,以适应组织培养中不同时期对试管苗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的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及基因型材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对花药培养效率有明显差异。M8培养基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略高于N6培养基,绿苗分化率则明显高于N6培养基。不同的激素配比,其效率各异,M8培养基中添加了2,4-Dmg/L,KT4mg/L和NAA3mg/L的培养基,较适合于水稻花药培养。不同遗传差异的材料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重要因素。不同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的绿苗分化率差异较大。其中零轮/温266、48-2/T984和48-2/零轮等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较高,10-35/pecos最低。  相似文献   

10.
几个水稻粳型亲籼系成熟胚离体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个粳型亲籼系成熟胚离体培养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种子贮存150d后的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为82.02%,显著高于种子贮存20d后的诱导率(51.04%)。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质地结构、以及绿苗再生率在材料间表现出差异,其中材料间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为G3004-4>G2605>G2417-2-1>G2416-3,材料之间绿苗再生率的顺序为G3004-4>G2416-3>G2605>G2417-2-1,表明供试的粳型亲籼系在S-b座位携带中性基因Sn比Si基因易于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改善愈伤组织质地结构,但S-b座位的基因型对绿苗再生率的影响不明显。不同培养基对各材料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不同,表现为在诱导培养基上添加1g·L-1水解乳蛋白和0.5g·L-1脯氨酸均能够显著提高G2417-2-1和G3004-4的诱导率;分化培养基上不同激素配比也影响其绿苗再生率。4个粳型亲籼系成熟胚离体培养特性类似于粳稻的培养特性。  相似文献   

11.
籼粳交水稻花药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筛选最适出愈培养基,以水稻籼粳交品种的花药为植体,以预处理时间、2,4-D质量浓度、播期、接种密度、叶枕间距为因素的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研究影响籼粳交后代花药出愈率的主要因素,并对其最适值进行优化。成苗阶段研究MS培养基中加入4种不同植物激素、在不同的愈伤培养时间以及培养温度处理条件下对籼粳交材料愈伤组织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籼粳交材料后代均在3号M8培养基的出愈率最高;预处理时间、叶枕间距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分化成苗阶段,蔗糖是影响成苗阶段的主要因素,其次为6-BA,且分别在30g/L、4mg/L时分化率最高。愈伤培养30d转接分化率最高;培养温度为29℃时绿苗率最高。表明,M8+8mg/L 2,4-D+8mg/L NAA+4mg/L KT+2mg/L 6-BA+30g/L蔗糖+6g/L琼脂为最优出愈培养基;预处理时间和叶枕间距是影响出愈率的主效因子,最适宜分化培养基配比为MS+6-BA 4mg/L+蔗糖30g/L+琼脂6g/L;最佳愈伤转接时间为30d;最佳培养温度为29℃。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小麦花药培养的诱导率,筛选出更适合河南小麦花药培养的脱分化培养基,采用128个小麦杂交组合,将其花药接种于C17和K培养基上,对2种培养基在小麦花药培养脱分化过程中的效果进行比较,并以K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0、0.25、0.5、1.0、1.5、2.0 mg/L KT,探究培养基中KT浓度对小麦花药脱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K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4.66%)明显高于C17培养基(2.45%)(P<0.05),两者变异系数表现为C17(0.56)>K(0.22),说明 K培养基诱导小麦花药愈伤组织的稳定性较好。在K培养基中加入0.25 mg/L的 KT,小麦花药脱分化效果显著高于其他KT质量浓度(P<0.01),且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基因型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建立一套有效的小麦诱导再生体系.以抗冻早-30、百麦4411和"06-4046"3个小麦基因型为材料,对影响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D浓度为2mg·L-1时更有利于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在抗冻早-30和百麦4411分化中加入KT 2 mg·L-1有助于提高分化率和再生率,在"06--4046"分化中加入KT 0.5 mg·L-1对小麦成熟胚的分化和再生苗生长是有利的:不同小麦品种加入400 mg·L-1水解酪蛋白更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因此,在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2 mg·L-1 2,4-D、400 mg·L-1水解酪蛋白及一定量的KT,可促进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再生苗.  相似文献   

14.
提高水稻籼粳杂交后代花药培养力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水稻籼粳交F1为材料,研究了改变培养基的氮素比例和碳源、30℃高温热击处理花药及改善供体植株的生理状况等措施对提高籼粳杂交后代花药培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素比例中NH4^ /NH3^-为5.3/28.0时对提高花药培养力效果最好;混合使用3%蔗糖和3%麦芽糖作碳源对提高出愈率、绿苗分化率及花药培养力效果显著;高温热击处理36h,可以同时使出愈率和绿苗分化率的提高达到显著水平;对供体植株的喷施0.8%KH2PO4能使出愈率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花药培养力。  相似文献   

15.
以鹿角杜鹃新生嫩叶为外植体,通过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及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鹿角杜鹃嫩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DR+ZT2.60 mg ·L-1+IAA0.75 mg·L-1,诱导率为99.2%;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基为:DR+ZT3.35 mg·L-1+IAA 0.05 mg·L-1+KT1.90mg·L-1,分化率为99.9%;生根培养基为:1/4DR+KT0.10 mg·L-1 +IBA0.04 mg·L-1,生根率达98.0%以上.以再生植株茎节为材料进行快繁的结果表明,在38 d的培养周期内,每段增殖倍数平均达7以上,再生率为96.5%.再生植株的炼苗栽培成活率达98.5%以上,并成功建立了鹿角杜鹃嫩叶的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芽苗和高效植株再生体系,所建立的高效植株再生体系可满足于鹿角杜鹃工厂化育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东农冬麦1号’是目前黑龙江省高寒地区首个可越冬冬小麦品种,建立高效稳定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对品种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东农冬麦1号’成熟胚为外植体,探讨培养基类型、接种方式、添加物组合浓度、2,4-D、6-BA和KT浓度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类型对冬小麦成熟胚诱导率影响无显著差异。接种方式对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影响极显著,胚切伤略带胚乳法成熟胚刮碎法完整胚法。诱导培养基附加适量添加物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正交试验获得添加物最佳配比为100 mg·L-1谷氨酰胺+0.1 mg·L-1NAA+0.3 g·L-1肌醇+1 g·L-1脯氨酸+0.5 mg·L-1ABA。2,4-D浓度显著影响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和成苗率,随2,4-D浓度升高,诱导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分化率和成苗率均下降。分化培养基中6-BA对成苗率影响差异极显著,4 mg·L-1时达到最大;KT对愈伤组织分化要高于6-BA,但对成苗率影响明显低于6-BA。该体系所获冬小麦愈伤组织分化率和成苗率分别可达93.33%和66.64%。  相似文献   

17.
基因型及外源因子对小麦花药培养一步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及几种外源因子在小麦花药培养一步成苗中的效应。结果表明 ,花药培养一步成苗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白苗分化率及绿苗产量存在基因型间的差异。高蔗糖浓度有利于获得高频率的花药愈伤组织 ,但同时又提高了花药培养中白化苗频率。动力精 (KT)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的差异不大 ,但对绿苗分化率、绿苗产量及绿苗 /白苗 (G/ W)均有显著影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 ,随 KT浓度的增大 ,绿苗产量提高 ,绿苗分化率明显增加 ,而白苗分化率下降 ,因而 G/ W值明显增大。说明 KT主要是通过提高绿苗分化率和降低白苗分化率 ,增大 G/ W而提高花培一步成苗效率的。在与 KT的配合使用中 ,2 ,4 - D比 NAA更有利于提高小麦花药培养中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苗分化频率  相似文献   

18.
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用试验前期筛选出的易产生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8个不同基因型辣椒进行花药培养,对基本培养基成分、激素种类和浓度、材料基因型等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NTH培养基为适宜于辣椒花药培养的最佳培养基,MS和B5培养基次之.2)以NTH为基本培养基培养红艳花药,0.5 mg/L NAA +1.0 mg/L KT + 0.3 mg/L BA +1.0 mg/L 2,4-D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最适宜的激素组合;0.3 mg/L NAA +1.0 mg/L KT + 0.1 mg/L BA是花药胚状体诱导培养最适宜的激素组合.3)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基因型辣椒花药培养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产胚率均不同,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 ~ 23.5%,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2%,最低为零.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稳定、高效的西北粳稻花药培养再生体系,以22个西北粳稻品种的花药为材料,N6和A4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基因型、培养基、激素、碳源的种类和浓度对花药离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西北粳稻花药培养的影响较大,参试材料中‘3279’的培养效果最好;A4培养基的培养效果优于N6;诱导愈伤组织中2,4-D浓度因基因型不同而不同,其范围在1~3 mg/L之间;花药培养以蔗糖为碳源时效果最好,而蔗糖浓度为60 g/L时培养效果最好;麦芽糖虽然有利于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但绿苗分化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以IR54、639、金糯2号、特优63等4个水稻品种的成熟胚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蔗糖与麦芽糖质量浓度及不同添加成分对水稻成熟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2种糖质量浓度及其配比试验中,在麦芽糖与蔗糖总量为60 g.L-1下,麦芽糖与蔗糖质量浓度比为1∶2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分化率、绿苗分化率均最高;0.5 mg.L-12,4-D和2 mg.L-1KT配合使用,比使用其他激素配比效果好;不同水稻基因型在不同培养基中的诱导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