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四书》为代表的早期儒学奠定了儒家人文信仰的基础,而理学家朱熹通过重新诠释《四书》完成了儒家的人文信仰。一方面,朱熹以更加理性主义思想方法与概念体系建构以"天理"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以解决人文准则与终极实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朱熹的理论又是一种宇宙目的的象征性表达,包含着生命体验的终极关切,故明显具有信仰的特征与宗教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早期儒家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思考基础上,朱熹更为系统和精密地对知识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反思。他在重视和突出了知识意义及其独立性的同时,指出了知识是道德的必要前提,也强调了道德对知识的范导意义与知识的道德指向。  相似文献   

3.
北宋理学的文化使命 ,就是要在汉唐以来佛道之教盛行、儒家信仰受到严重挑战的时刻 ,重新恢复对儒家人文之道的信仰。二程在理学史上的最大贡献 ,就是确立了以天理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二程一方面将宇宙主宰的“天”与人文法则的“理”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则是将超越存在的天理与个人内在的人性统一起来 ,从而确立了儒家人文之道的形上依据 ,实现了儒家人文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4.
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人文性教育要和时代同步才有其价值和意义。教师要善于建设性使用教材和教参,利用丰富的语文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人文性教育,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人文教育与时代同步。  相似文献   

5.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人提出旨在超越重科学轻人文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提出此一教育模式的内在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和人文并非从来就是分裂与对抗的,两者都应以人作为最终的目的,以理性作为自己的手段,两者的融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和谐发展与现代化的需要,是科学与人文发展的相互需要。故此,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文;它把科学作为工具和手段,以人文保证目的和方向。它的最高宗旨,是要在科学与人文的相互补充和协调当中促进社会在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作为个体的人的解放、自由和幸福。  相似文献   

6.
宋代理学家建构起一套以“天理”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天理”即是信仰的“本体”,“诚”的境界与“天理”本体是同一的。因而“诚意”不是知识体系中的问题,而是信仰体系中的问题。“诚”很难体会和把握,学者只能由“敬”以通“诚”。“敬”是“敬畏”之意,即对于神圣之物的畏惧。真德秀在《大学衍义》一书中讨论“诚意正心”问题,重在“崇敬畏”和“戒逸欲”,其本质上乃是建构“帝王之学”的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通过建构“心”本体,使天道、天理真正贯通在人心,使人作为万物之灵的主体价值得以彰显,最终为以“人”为中心,以“伦理”为本位的儒学人文信仰的建构和完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王阳明心学既是一种哲学体系,也是一种伦理体系,是一种哲学与伦理相融一体的思想体系,这一特点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也表现了中国伦理史发展以伦理为出发点和以哲学为论证工具的典型学说特征。  相似文献   

8.
人文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为主的一种人性和素养的教育,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展示人类社会的真善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其与科学教育(包括化学教育)在观点上难以统一。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则二者必将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得以统一,舍此而无法实现培养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标。就此问题笔者以多年化学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一、在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一部科学创造史和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一切成功创造者无一不依靠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炽热情感、强烈的创造冲动和高尚的道德人…  相似文献   

9.
依据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以明代一个较有影响但学术界尚缺乏系统研究的的道派——灵济道派为研究对象,厘清灵济道派的源起与形成、发展、衰落的基本史实过程,梳理灵济道派的历史脉络及其现状。指出:灵济道派是明代一个以灵济真君为主要崇拜对象、以灵济宫为主要活动场所的道派,它源于五代宋元时期闽人对二徐真人的信仰,形成于明永乐年间,成化年间发展到鼎盛,之后逐渐衰落并流入民间,至今在福建民间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朱熹的实践观是在深入把握朱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联系朱熹对于天人关系的看法而分析归纳出的,具体体现为“循理而行”。朱熹的实践观主张人类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精神,以“循理而行”的实践来行使“裁成辅相,参赞天地”的功能,在行动上促使自然万物蓬勃发展。朱熹的实践观本质上就是“循理而行”,人应当要尽心穷理来格物致知,进而践履力行,在实践中明“所以然之理”,完成“所当然之则”,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共生。朱熹的实践观蕴含着人类要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生命的意蕴,这种观点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文素质培养对当代大学生尤为重要,它对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生存状态起到关键作用。但当代的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整体水平比较差,在功利主义、信仰和价值观、文明修养、心理素质、学习主动性、专业思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七种途径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作者尝试在分析化学的教学中融入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价值信仰、开拓创新意识等人文素养 ,以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和完善学生的思想品格 ,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体现出人文与科学的和谐和统一 ,在学科教学中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传统认为,佛教不提倡卜筮,但其实佛门也有自身的卜筮信仰,不仅有佛教经典作为依据,而且也有实际践行的历史记录。这种信仰隋唐时就已出现,明清时得到广泛发展。明末藕益大师是积极施行的代表人物,他的卜筮活动主要是拈阄与地藏占察。他将佛教卜筮与传统易占做了区分,并撰《周易禅解》以佛教卜筮理论解读易学,他的理论注疏和实际践行对佛教卜筮具有“正名”的价值。除了儒释道相融因素,末法时求疑与利他的需要、密宗影响也都是促进卜筮信仰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等农林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包括三个层次,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和科学与专业技术知识教育。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哲学的基础和核心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一系列哲学分支课程和人文社科知识、科学与专业技术知识的教育联系起来,促使素质教育整合优化,克服长期以来学校存在的哲学人文社科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两张皮”的锢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信仰都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 ,因而成为历代德治的依据。在今天要想落实“以德治国”的方针 ,如果不能充分重视传统文化和信仰的有关价值 ,其成功的把握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农业院校学生仅仅学习农科知识和少量的学知识,对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是很不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观念,提高思想境界,扩大知识面,开阔思路,陶冶情操,完善性格和心理等。农业院校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可彩开设语文必修课,传统文化选修课,举力人文知识讲座,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措施,以达到全国提高学习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黎康 《农业考古》2006,(4):99-107
如何从自然科学与哲学相互关系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古典哲学的逻辑发展,这是中国哲学史界一直较为关注的研究课题。而在这一研究中,朱熹理学无疑得到了较多的关注。不过,海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都还只是罗列和整理了朱熹理学体系中所包含的与自然科学知识相关的诸多内容(如:天文、历  相似文献   

18.
对后勤改革的理解与把握,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本文之所以把后勤改革与人文价值放在一起集中论述,根本原因在于,这二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认为,只有切实把握后勤改革所内蕴的人文价值,才能全面认识整个行政体制改革的深远理论及现实意义一、什么是人文价值要理解后勤改革的人文价值,首先要弄清人文价值的含义,其中“人文”又是核心概念。“人文”有别于“天文”,从字源上看,“人文”古时指诗书礼乐等,它与以自然为对象的文明文化现象相对应。《易·贲》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  相似文献   

19.
朱熹《中庸章句》中的天道观是其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领会其天道观的内涵,对于我们理解其理气论、心性论和工夫论等大有裨益。朱熹《中庸章句》中的天道观,我们大致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解读:第一,天道本身的状态,也就是"诚",它大致有三个表现:一、至诚如神,二、恒久不息,三、精纯守一;第二,天人关系的维度,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其一,天道与圣人之道,在朱熹看来,天道等同于圣人之道;其二,天道与人道,朱熹认为天道规定人道。  相似文献   

20.
以辽宁省黑山县S村为例,阐述了禽流感危机应对中的国家行为和农民行为。禽流感危机的应对分为2个阶段:疫情治理阶段和防疫控制阶段。在疫情治理阶段,指向国家的短期强制倾向与农民的被动;在防疫控制阶段,指向国家的自上而下主导与农民的自主空间创造。在禽流感危机的防疫控制阶段出现了诸多困难,问题在于国家单方面的自上而下的控制与农民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农民的民间知识权威与国家的官方知识权威的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