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宋明时期许多注经的著作中已经渗透了理学思想,而理学家的讲学内容也大多不离经学的主题。两者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离开对方,便没有真正意义的"宋明理学",也没有真正意义的"宋明经学"。理学是经学演变的合逻辑产物,理学以经学为根柢,同时又是从经学思想中升华出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反过来理学又指导并服务于经典解释。宋明时期许多理学家的语录是以讲儒家经学为主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有七十九卷是纯粹讨论儒家经学的,这些语录反映了对理学家经典文化的一种深度理解。由于传统教育是经典教育,理学家的一个最终目  相似文献   

2.
陈鼎忠是现代湖湘著名学者。他在疑古惑经思潮激荡的民国年间,坚持经学研究,甚至抗击时流,在《六艺后论》中批评疑古、惑经、非圣的思想主张,竭力维持经学的独立与尊严。尤其是在经学难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继续存在于现代文教体制的时代,他图谋构建“经之囊括万有”的学术文化新格局,想为经学在现代学术文化体系中谋取一席之位,乃至恢复经学统御众学的昔日荣光。陈鼎忠等现代学人在艰难时代守护经学的贡献,值得后人珍视。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学概念的内涵及其产生时间,对当前“国学热”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精辟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学,而儒学的核心则是经学,并认为经学的成立时间非常早,六经在先秦早就成立,孔子删述六经,经和经学早就存在。对汉代古文、今文、经学、谶讳之学、魏晋南北朝隋唐的义疏之学以及宋代的经学、清代经学等都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了解,通常不超出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论述。其实这一问题具有更深广的内涵,我们需要在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进一步梳理它,探析其历史前提、世俗根据以及现实性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自东周到清朝,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只能是经学(解释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儒家经典以礼为本.研究儒家经学,不能废弃史、子、集部之学,不能忽视佛道二氏之学.经学没有死,不会死.  相似文献   

6.
寻求宇宙与人生的终极依据 ,是人类普遍性的精神需求。而中国人对此终极依据的思考而形成道论。所以 ,道论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形态。在中国哲学中 ,道是宇宙万物赖以依托的终极存在 ,是中国人建构文化知识的逻辑起点 ,是支撑价值体系的坚实根基。与其他文化体系中的终极依据不同的是 ,中国哲学之道具有天人一体、体用一源、古今一贯的思想特色。总之道论体现了中国人对宇宙与人生的终极依据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生平治学领域宽广。本文主要论述曾氏看重经学、最重礼学以及发明《四书》义理等三个方面的思想与贡献 ,曾氏称得上“经学家”。  相似文献   

8.
经学方法与古代农书的编纂——以《齐民要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古代有重要影响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的农学研究方法深受传统儒家经学方法的影响,其采用的“采捃经传”和“验之行事”的农学研究方法同儒家的经学方法———既崇尚经典又重视实际考证的儒家经学传统是一致的;《齐民要术》之后几部大型综合性农书的研究方法与儒家经学方法之间也存在类似的一致性,而《齐民要术》本身对这些农书的影响亦是儒家经学方法影响作用的体现。因此,对儒家的经学方法的运用成为《齐民要术》及其之后我国古代几部大型综合性农书之间一脉相承的农学研究传统,古代农书的研究方法上体现出明显的儒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经学汉宋兼采,古今文兼治,集经学方法之大成。相对于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王夫之经学属于今文经学;相对于汉学考据和宋学义理,王夫之经学属于宋学义理;相对于今文经学和经学义理学,其本质特征是经学义理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无神论和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民本思想、"大同"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直至中国化的重要前提和内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浅论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古代插花艺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传统的哲学思想有着不同的内涵,受其影响,插花艺术先后产生了不同的艺术造型 汉魏六朝的宗教花,隋唐的院体花,宋元的理念花和心象花,明清时期的新理念花、文人花、象形花和写景花。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3期王 娜等浅论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古代插花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儒家学说的底层解释模式是天人合德的宇宙哲学,具体表现为气感论学说以及这一学说所具有的自然主义形而上学特点。佛教的理论基础是缘起理论,业感缘起学说是其突出的特色。气感论与业感说的关系反映了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差异,但因为“感”这一学说而使儒佛二种文化又具有某种沟通的内在基础。研究这两种学说的意义在于,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发展与演变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利用筛选的14对SSR标记对9株雌雄同株黄连木上不同类型的花序进行基因型稳定性研究,同时对河南和河北地区140份黄连木样本进行UPGMA聚类分析,以探究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河南马鞍山和西齐地区,雌雄同株树上两性花的数量多于混合花序的数量,雌花序和雄花序数量基本相等;而在河北老姑和杨家庵地区,混合花序的数量多于两性花的数量,雌花序的数量多于雄花序。雌雄同株树上不同类型花序的DNA条带没有差异,表明不同性别类型在同一株树上的可变表达不是DNA变异造成的。聚类结果表明,河南马鞍山和西齐地区3种性别类型黄连木样本的亲缘关系均较近;河北老姑和杨家庵地区雌雄同株树与雌雄同株树、雌树亲缘关系较近;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性别类型黄连木之间均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无明显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西方哲学与古典中国哲学所重视的方向做比较。我们发现,除了墨家之外,中国古典哲学不那么重视定义,反而重视成语的使用以及思想家的高智灵感,知道在某场合中如何使用适当的语言来诠释。西方哲学重视系统的传统与印欧系语言有密切关系。西方哲学重视某物的单独存在,中国哲学则重视物与物之关连;西方追求某物的明确定义才讲它与万物的关系,中国哲学则从流动的道或太极图把物与物的彼此互相关系当作某物的不能缺乏的因素。不过,近代西方哲学已不追求定义与系统,同时张岱年先生与其它中国哲学家愿意使用定义和系统来诠释中国哲学。中西方哲  相似文献   

15.
《天津农业科学》2016,(8):44-47
为掌握植烟根际微生物与土壤养分在烟草生长期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对植烟根际和非根际主要微生物以及根际土壤基本养分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生长期的根际微生物和土壤基本养分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观察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植烟生长不同阶段,根际微生物数量和根际土壤基本养分的利用率变化明显,旺长期时的真菌数量是团棵期时的近6倍。根际微生物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在团棵期、旺长期和采摘期有很大差别,说明根际微生物区系的数量、种类以及组成比例都在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6.
雨养和灌溉2种水分条件下,观测小麦旱选10号/鲁麦14 DH群体花后不同时期旗叶的功能绿叶面积(GLAD)和主茎绿叶数(GLNMS),并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小麦旗叶最大衰老速率(MRS)、衰老起始时间(Ts)、达到最大衰老速率的时间(TMRS)、衰老终止时间(To)、最大衰老速率时GLAD的百分比(PGMS)、花后0 d到旗叶保持3/4绿叶面积的天数(75%G)、花后0 d到旗叶保持1/4绿叶面积的天数(25%G)和75%G与25%G之间的天数(50%G);成熟后测定单株产量(YPP)和千粒质量(TKW),然后进行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种水分条件下,DAA22(花后22 d),DAA25(花后25 d),DAA28(花后28 d)和DAA31(花后31 d)的旗叶GLAD均与DAA20(花后20 d),DAA22和DAA30(花后30 d)的GLNMS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MRS呈极显著负相关,与Ts,To,PGMS,TMRS,75%G,50%G和25%G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GLNMS在开花后的不同时期与Ts,To,TMRS,75%G和25%G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50%G和PGMS的相关性不显著;DAA20,DAA25和DAA30的GLNMS与MRS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干旱胁迫条件下,DAA16(花后16 d),DAA19(花后19 d),DAA22,DAA25,DAA28的GLAD以及灌溉条件下DAA16,DAA19,DAA22的GLAD均与千粒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灌浆中期的GLAD对千粒质量影响较大。2种水分条件下,单株产量和千粒质量与50%G和Ts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MRS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表明Ts与MRS是影响小麦产量的2个最主要的特征性状。育种实践中应该选育衰老起始晚、功能绿叶面积大、衰老缓慢即最大衰老速率较小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诂经精舍文集》是阮元编选的唯一一部有关诂经精舍诸生经史文赋之作的结集,入选文章都由其"亲为点定",其中删繁就简,首尾排序,颇有抉择。考察入选文章,可知阮元意在引导诂经精舍诸生于治经研史上摆脱"庸近",树立治经宗尚汉人训诂的门径;于诗歌文赋方面,也与经史研究相配合,提倡"小学辞赋同源共流"的文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形意拳这种传统优秀拳种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渊源关系, 思想中阴阳五行学说、道家思想的深刻联系。  相似文献   

19.
对杭州城北体育公园3种不同植物配植类型绿地(乔-灌-草型、乔-草型、草坪型)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进行实地测量,并采用不舒适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城市公园不同植物配植类型绿地的人体舒适度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植物配植类型绿地都有一定的降温增湿效果,降温增湿效应依次为乔-灌-草型>乔-草型>草坪型,相对于前两者,草坪型的降温增湿效果并不显著。而日均不舒适指数依次为草坪型(30.8±0.2a)>乔-草型(29.1±0.3b)>乔-灌-草型(28.9±0.3c),乔-灌-草型和乔-草型绿地的不舒适指数均有显著差异。在城市公园建设中,风景园林设计师应考虑植物配植类型的多样性与稳定性,适当增加乔-灌-草和乔-草类型的绿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