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文章针对红花尔基天然和人工樟子松林内铆钉菇的生长现状,从保护和开发铆钉菇资源入手,提出了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发展铆钉菇的措施及人工促进铆钉菇的野外生长的樟子松林保护培养措施、人工孢子接种、人工培养菌丝体野外接种、移植栽培等人工促进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加强科研和保护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在正常林木储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食用菌种植来提高复合经营效益,科学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达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此,在昆明地区进行了林下食用菌种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下栽种的大球盖菇与榆黄蘑、香菇、灵芝、长根菇产量差异显著,林下食用菌每棒出菇率和产量为:大球盖菇榆黄蘑香菇灵芝长根菇;每棒产值为:大球盖菇灵芝榆黄蘑香菇长根菇。由此可知,大球盖菇和灵芝更适宜在滇中地区杉木-华山松、油橄榄及核桃等林下栽种,并能够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抚顺地区珍贵的外生菌根菌资源,该文对抚顺地区松树外生菌根菌的种类、资源分布、林相特征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文中以与油松形成外生菌根的血红铆钉菇为例,分析了血红铆钉菇资源减少、产量下降的原因,建议重视发展赤松林和油松林,积极研究和探索油松林及赤松林的更新换代,为发展血红铆钉菇等外生菌根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林地小拱棚双孢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分郁闭后,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发展食用菌栽培,可以提高收益。本文重点介绍了适宜林下栽种的双孢菇菌种及其栽培料的配置关键、接种技术、菇棚的搭建规格、林下栽培管理和采菇方法。  相似文献   

5.
依据抚顺地区气候特点,经过几年的科研与生产实践,该文总结了林下香菇栽培技术要点,阐述了香菇林下栽培的优势、季节安排、林地选择、拱棚搭建、品种选择、菌棒制作、出菇管理等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与传统大地冷棚栽培相比,林下天然的出菇环境,湿度大、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减少了早晚管理工作量;夏季伏天高温季节保证正常出菇,优质菇率提高10%左右;节省耕地,减少了棚被、草帘、遮阳网成本,平均每标准袋(棒)增加收入0.3元左右。  相似文献   

6.
血红铆钉菇对土传病原菌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4种培养基上对血红铆钉菇子实体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菌种与病原菌立枯丝核菌、茄孢镰刀菌、链格孢、终极府霉、根癌菌在PDA平板上进行对峙测试,结果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能够重寄生,对茄孢镰刀菌产生抑菌带,对链格孢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器官形成。同时进行了液体培养基的筛选,其培养滤液对病原细菌A.t产生抑菌圈,血红铆钉菇液体菌剂及其代谢物对病原细菌抑制作用比病原真菌强。室内盆栽试验表明,在灭菌土上血红铆钉菇对茄孢镰刀菌引起的猝倒病有一定防效,田间处理试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牛肝菌是一种大部分品种可以食用的菇菌类,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学名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在贵州黔东北广有分布。文章以务川自治县为研究区域,探索其林下野生扩繁技术,提高菌菇产量,为贵州省林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林分郁闭后采伐前没有直接的经济收益,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发展食用茵栽培,可以提高林地经济收益,实现以短养长的目标。本文针对重庆市丰富的林地资源,提出了适宜林下栽种的蘑菇菌种及其栽培料的配置关键、接种技术、菇棚搭建、林下栽培管理和采菇方法,以指导广大林农因地制宜地进行林下蘑菇生产。  相似文献   

9.
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下食用菌栽培是发展林下经济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种植基地样方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以了解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现状。结果表明: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种类主要有榆黄蘑、香菇、大球盖菇、猪肚菌、长根菇、金耳、羊肚菌、灵芝、竹荪和双孢菇;种植地主要集中在盘龙区、西山区、嵩明县、晋宁县、宜良县、禄劝县和富民县;食用菌总的栽培面积约16hm~2,其年产量约870t;昆明林下食用菌多以鲜品和粗加工的产品销售为主。针对昆明林下食用菌栽培所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科技含量低、产品深加工不足、市场流通不畅等问题,提出政策扶持到位、加强科技支撑、培育市场品牌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将为昆明市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外生菌根合成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彩色豆马勃、血红铆钉菇 4种菌根菌 ,在纯培养条件下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 2个生态因子的适应性 ,以及同日本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形成外生菌根的能力。结果表明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菌根生长、菌根侵染率具有很大影响。其中厚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具有很强的耐温湿性 ,而赭丝膜菌和血红铆钉菇则稍差。在菌根纯培养合成中 ,供试菌株均与落叶松形成了外生菌根。接种后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比对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自治区财政林业新技术及推广项目)项目名称:苹果林下套种思壮赤菇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主持人:王春良项目主管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科学技术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处项目承担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种质资源研究所项目合作单位:宁夏茗秀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示范地点:灵武市新华桥镇项目主要研究与示范内容:1、筛选苹果林下思壮赤菇(大球盖菇)新品种栽培营养料(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2.
根据林下阿魏菇在云霄县栽培生产情况,从品种特征、种植场地选择、栽培技术的工艺流程以及配方、菌袋制作、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阿魏菇在林下的高产栽培技术,并提出林下栽培阿魏菇生产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球盖菇是近年引进辽宁省栽培的适宜粗放栽培管理的优秀菇种,具有适应性强,在自然条件下,可春、夏、秋3季室外栽培;冬季可在暖棚像平菇一样,进行床式栽培.栽培过程中不需要添加麸皮等营养料,栽培料可以是木屑、稻壳、木片、短树枝、野草等,接种后发茵迅速,污染少,播种后45~55d可以出菇;栽培成本大大低于目前普遍栽培的平菇,经济效益高出平菇;初次栽培食用茵的人易于栽培成功.适宜林下、玉米地等室外栽培和冬季暖棚栽培.该文简要介绍了大球盖菇的形态特征、菌种生产、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广西林业》2011,(10):52-53
2011年10月9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带领出席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的代表到钦州市考察。他指出,钦州林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经验值得借鉴。2011年6月23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到浦北县调研林下经济发展情况。她要求,把浦北县林下经济打造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钦州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鸡牛羊、茶药菌等林下种养+采菇休闲等林下旅游+藤芒编织等林下产品  相似文献   

15.
板栗林下栽培香菇,即栗菌间作,符合当前经济林发展的要求。该文总结板栗林下栽培香菇出现的问题: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或降雨量偏多偏少时都不利于香菇的生长;栽培过程中还经常出现头潮菇迟迟不出、子实体过密、水肿菇、畸形菇等。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香菇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作者通过几年的栽培生产实践,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林下栽培食用菌能够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获得优质食用菌农产品产出,是实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林下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归纳论述了不同林分类型下食用菌的栽培情况和林下食用菌的主要栽培模式,列举了5种典型的林下栽培食用菌案例(黑木耳、大球盖菇、竹荪、灵芝、羊肚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的对策:(1)建立林下复合经营共同体;(2)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3)加强林下经济产业人才培养,促进林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4)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5)完善林下经济相关标准、导则的制定。综上结果,以期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竹荪林下的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地概况、栽培种制作、培养料处理、种植方法、发菌期、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技术措施,为竹荪林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外生菌根真菌及其接种白皮松生长对煤矸石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外生菌根真菌铆钉菇菌菌丝在煤矸石提取液中的生长模式,并对接种和未接种的白皮松在不同比率煤矸石混合基质中的生长和存活作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铆钉菇菌在85%煤矸石提取液中生长良好。虽然煤矸石环境抑制了菌丝的发展,降低了苗木的接种率,但对于接种后的幼苗,其在不同比率煤矸石混合基质中的各项生长指标都优于未接种幼苗。其中,接种幼苗干质量和侧根数,显著多于未接种幼苗。纯煤矸石的环境中真菌和植物都很难生存和发展,但与少量的黄土(15%)混合后,各项生长指标都得到显著改善。这个结果说明,为了保证煤矸石生态治理工程中的成功,有必要在矸石中混合一定土壤以保证生物技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大兴区充分发挥园林绿化资源优势,结合政府折子工程,以多种模式大力推广”林下经济”。目前大兴区已推广林下经济14037亩,其中,青云店镇目前发展林菌1000亩.品种有榆黄菇、平菇、灵芝等5个品种,重点在104国道两侧的7个村.  相似文献   

20.
杨树郁闭林下养平茹高产质优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陈章水等1990—1991年在安徽省贵州市乌沙林场1—69杨郁闭林下进行了平菇、凤尾菇培养试验。全采收期累计,林内平均平菇产量8.57kg/m ̄2,凤尾菇8.33kg/m ̄2,与室内养菇比较,分别增产1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