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北落叶松是塞罕坝及周边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经过近50年的培育,形成了超百万亩的人工林海。华北落叶松母树林的建立,是快速生产华北落叶松种子,实现华北落叶松优良苗木规模化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华北落叶松母树林基地的经营和建设进行了技术总结。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作为华北地区广泛栽种的造林树种,具有极强的适生性,耐寒、抗旱等特性且生命力旺盛,是速生、丰产、防护造林,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质树种。本文从树种采集、种子催芽、土墒整理、播种覆土、育苗管理、起苗出圃等方面对华北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园艺》2020,(5):82-83
华北落叶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树种,因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以及生长快速等特性,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乡土树种种植、园林景观绿化等方面。由于华北落叶松在栽培和管护技术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致使华北落叶松成活率降低、抗病虫害能力减弱等现象频发。简要地分析华北落叶松的生长特性,提出了华北落叶松在栽培种植和种植期管护的几点技术策略,以供广大种植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学平 《花卉》2022,(2):117-119
苗木培育是华北落叶松造林工作的前端环节,不仅关系到华北落叶松苗木成活率与长势,而且关乎华北落叶松造林质量与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从华北落叶松的林学特征与适生条件为切入点,介绍华北落叶松山地、平地、地膜覆盖及大棚育苗方法,从苗期管理层面探究华北落叶松苗木培育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华北落叶松是冀北山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因其耐寒、速生、涵养水源等特点,是良好的防护林树种,在冀北山区,尤其是接坝地区和坝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面积营造落叶松,离不开种苗培养,充足的种源是大量培育优良种苗的基础。总结了落叶松种子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简要介绍文冠果树种林学特性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了该树种在河南省分布概况并详细介绍了种子繁殖、插根繁殖等当地林农积累的育苗经验。  相似文献   

7.
华北落叶松因其寿命长,生长快,根系发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明显,已成为华北北部山区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和绿化树种。本文阐述了海拔、坡向、坡形、坡度、土壤、水文等立地条件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华北落叶松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主要造林树种,其在生长过程中要求土壤肥力适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前期苗木的生长,对6a生华北落叶松苗木施复合肥,并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未施肥和施肥后苗木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施复合肥后华北落叶松苗木的树高、基径、冠幅分别增长了0.36m、5.97cm和14.6cm,主干枝条的生长也快于未施肥的苗木。这说明施复合肥可以促进华北落叶松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华北落叶松是冀北山地的主要用材树种,但在长期的林业生产中,落叶松人工纯林逐渐出现生长缓慢、结构简单、地力衰退等现象,导致木材质量不高。以冀北山区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从人工修枝对林木生长影响角度展开研究,重点就修枝对材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华北落叶松材质坚硬,耐水湿、腐朽,是各种建筑工程的良好用材,并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显著生态效能,是冀北山区和坝上地区优良的造林树种。通过华北落叶松初级种子园建设项目,探讨关键建园技术,可以为种子园的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豫西10个主要常用的槭属树种应用简短实用的识别要点进行正确识别,再采用适合各树种特性的育苗方法生产苗木。采集各树种叶片、种子,对其形态与特性进行甄别、测定,对种子采集、贮藏、催芽技术、苗期管理分别进行育苗实践。元宝槭、地锦槭、长柄槭叶形近似易混淆,其余几个槭属树种叶形各异,种子差异大,较易识别;育苗方面,元宝槭、复叶槭、三角槭种子为浅休眠性,育苗技术较简单易行,多数槭属树种具有休眠性,果实适时采收,及时采用室外低温沙藏层积处理可以打破休眠,有效提高发芽率。识别要点简便实用,各树种育苗技术切实可行,可以在实际生产中采用。  相似文献   

12.
华北落叶松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树种之一,其具有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所产木材质量优良等特点。又由于其适于生长于海拔和纬度较高的地区,因此,张家口坝上地区适宜种植。从张家口坝上地区的自然条件入手,探讨了华北落叶松种植过程要点和推广方法,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为引种华北落叶松,解决华北落叶松在大宁县国营林场的育苗问题,笔者在大宁县国营林场对华北落叶松的育苗进行了试验,总结了华北落叶松在本地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华北落叶松的特性、价值以及年内生长规律,并从品种选择、林地选择和整理、栽护管理以及育林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华北落叶松的造林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研究塞罕坝3个主要造林树种不同更新方式,得出不同树种适宜的造林方式:迹地适宜人工植苗造林,华北落叶松适宜皆伐迹地更新,云杉适宜迹地带状更新,樟子松适宜皆伐迹地更新,此结论为不同造林树种在迹地造林方式的选择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对燕山北部地区不同年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龄的落叶松人工林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均匀度Pielou指数都以9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最高,其次为33 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而18 a生华北落叶...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伯乐树种子物理性状,和种子繁育及枝条扦插的影响因素,筛选最佳的种子繁育和枝条扦插方法。选取一定的伯乐树种子,测定其长宽、千粒重、含水量等生理指标,并在河沙、红土、表层土基质中进行了种子繁育及枝条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在沙土中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46.67%;去皮种子发芽率达36.7%,不去皮种子发芽率为0。在扦插试验中,红土和全木质化枝条是扦插成活率最高的2个条件。沙土和全木质化枝条扦插是愈伤组织形成率最高的2个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塞罕坝地区不同典型人工林的碳汇能力,对塞罕坝机械林场3种林分类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云杉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的最大生物碳贮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胸径相同的前提下,华北落叶松的单株生物量及碳贮量最大,其次为云杉林,最小为樟子松林。在胸径小于16 cm时,华北落叶松林总碳贮量最高,其次为云杉林,最低为樟子松林;当胸径在16~28 cm时,总碳贮量由高到低分别为云杉林、华北落叶松林和樟子松林;当平均胸径大于28 cm时,总碳贮量由高到低分别为云杉林、樟子松林和华北落叶松林。各树种碳在各个器官的分配也有明显不同,华北落叶松的叶片和主干中碳所占比例随胸径的增加逐渐减小,侧枝则相反;樟子松叶片及侧枝中碳所占比例则随胸径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主干则相反;云杉林叶片中碳所占比例则随胸径的增加呈明显的增加趋势,主干中碳所占比例相反,枝条中碳所占比例则相对稳定。不同人工林生物碳贮量的相对大小与林分的平均胸径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塞罕坝地区3种林分类型枯落物的持水特性,利用室内浸泡法对林分枯落物的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落叶松桦木混交林(15.42t/hm^2)、油松林(15.27t/hm^2)、华北落叶松林(14.29t/hm^2);未分解层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纯林(52.46%)、华北落叶松林(50.80%)、落叶松桦木混交林(46.69%);(2)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华北落叶松纯林(158.75t/hm^2)、落叶松桦木混交林(154.68t/hm^2)、油松纯林(128.63t/hm^2),有效拦蓄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落叶松桦木混交林(12.39t/hm^2)、华北落叶松纯林(11.53t/hm^2)、油松纯林(9.04t/hm^2);(3)半分解层最大持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纯林(169.29t/hm^2)、落叶松桦木混交林(168.14t/hm^2)、华北落叶松纯林(151.51t/hm^2),有效拦蓄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落叶松桦木混交林(13.82t/hm^2)、油松纯林(12.19t/hm^2)、华北落叶松纯林(11.00t/hm^2);(4)有效拦蓄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落叶松桦木混交林(26.21t/hm^2)、华北落叶松纯林(22.53t/hm^2)、油松纯林(21.23t/hm^2);(5)枯落物各层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存在明显的对数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存在较好的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0.
海南黄花梨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其木材被誉为当今最名贵的红木。因其种子外种皮坚硬,常规播种发芽率较低。通过不同的水温处理、不同的储藏温度和时间,以及不同的播种时间进行试验。结果得出:以30℃温水浸泡24 h,常温储藏下,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6%,发芽势最好,种子的最佳播种时期为5月;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差的是4月播种,不浸泡水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