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乔舒敏  王悦  吴澎 《中国果菜》2023,(2):24-29+50
作为花卉副产物高附加值再利用的经典产品,牡丹籽油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麻酸而受到广泛关注,其成分结构合理且营养价值较高,因而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分析了牡丹籽油的组分构成、生物活性以及稳定性,总结了当前牡丹籽油的提取方法,分析探讨了近年来牡丹籽油的应用价值,并且对牡丹籽油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以期能为牡丹籽油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姚汉辉 《现代园艺》2019,(17):72-73
油用牡丹是我国的原生树种,国家已将油用牡丹纳入木本油料体系。油用牡丹作为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作物,可以缓和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严峻形势,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起到积极作用。油用牡丹产籽量高,产籽盛期每年667m~2可产牡丹籽300~400kg,含油率22%,出油率在18%以上。牡丹籽油是木本坚果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2%,多项指标超过橄榄油,其中α-亚麻酸42.35%,是橄榄油的40倍。阐述了油用牡丹的发育特性,介绍了油用牡丹的品种选择及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油用牡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用牡丹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特有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油用价值。其花及籽均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品种选育、栽培管理以及应用价值、经济效益等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目前,全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然而相关研究严重滞后,有待于进行总结明确。该研究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明确油用牡丹相关方面研究,并从主栽品种、分布范围以及栽培管理、应用价值、经济效益方面进行总结,同时,通过对不同层面政府部门促进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政策汇总,以期为今后开展油用牡丹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牡丹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作用和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现将牡丹按应用价值分为观赏牡丹、药用牡丹和油用牡丹3类,概括了其主要开发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牡丹籽油、园林应用和营养保健等方面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著名的观赏植物,牡丹在我国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育,而自2011年中国研究人员在牡丹籽油中发现极为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后,"花中之王"牡丹便开始在食用油领域大放异彩。针对这一牡丹籽油的发展热潮,本文就油用牡丹林下栽培及效益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油用牡丹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邵杨 《花卉》2022,(22)
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型的木本油料植物,其生产的油脂中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想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牡丹籽油生产,就需要大量优质种苗及高质量牡丹籽,这就对油用牡丹的栽培及育种技术提出较高要求。基于此,本文以豫南油用牡丹为例,介绍其育苗、栽培技术,并对其综合效益进行初步的分析,以期为豫南及其他地区的油用牡丹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飞 《花卉》2021,(4):266-267
油用牡丹是一种生长适应性极强的油料高产植物,具有耐寒抗旱的特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甚至是环境和气候条件差的地方都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山西地区潞安油用牡丹基地中油用牡丹常见的病害和虫害,探究专业的防治方法,为保障牡丹籽的产量和油的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茂青 《花卉》2016,(22):80-81
油牡丹不仅具有较强的耐寒、耐干旱等特征,还有着很好的营养价值,所以在我国受到了广泛欢迎,并且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基于此,本文就以华北地区为例,对该地区油牡丹种植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再对油牡丹的经济价值、种植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便能够在提高油牡丹成活率的同时,还不断的提高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国强 《花卉》2020,(12):4-5
铜陵油用牡丹凤丹为原铜陵县主要特产,凤凰山地区凤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牡丹(籽用)认定为省级工程植树造林树种,市政府专门出台了《铜陵市促进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以来,铜陵油用牡丹种植迅猛发展。本文通过凤凰山地区的油用牡丹生长状况,浅析油用牡丹种植管理要点,旨在促进油用牡丹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将牡丹籽油用作新资源食品,并在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而开展油用牡丹与林木的间作套种是一条重要的土地利用途径。本文对已有的油用牡丹与林木的间作套种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对主要类型做了简要评估,并对其发展潜力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牡丹籽油新产品,本文利用微胶囊技术对牡丹籽油进行包埋,得到牡丹籽油微胶囊。通过分析感官、包埋率、水分、休止角、堆密度、热重、微观结构等指标来评价牡丹籽油微胶囊的特性。结果显示,制得的微胶囊含水量3.76%,微胶囊表面含油量和总含油量分别为2.48%和19.7%,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7.41%,休止角为35.8°,容重为0.41g/cm3,堆积密度为0.22 g/cm3,流动性43.21°,温度达到181℃以上牡丹籽油微胶囊才会发生热分解。整体上产品黏性较小,形状规则,表面光滑,流动性好,热稳定性良好,基本可以满足各类食品添加原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植物油分为草本油脂和木本油脂,我国主要食用油属于草本油脂,对于木本油脂的应用较少。但我国地大物博,存在很多木本油料作物,如牡丹籽油。因此我国需要注重对木本油料的应用,已解决我国存在的食用油缺乏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发展油用牡丹的意义及前景,并研究和探讨了当前安康地区油用牡丹发展现状及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油用牡丹属于芍药科植物,是一种新型木本油料作物,其油脂的含量超过30%,既有较高的油用价值,同时也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文章针对油用牡丹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展开论述,阐述了油用牡丹应用于园林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油用牡丹是我国新兴油料作物,具有适应性强、出油率高、油质好等诸多优点。该文介绍了我国油用牡丹开发利用现状,概括了油用牡丹生长规律、繁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油用牡丹种苗繁育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油用牡丹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健 《花卉》2019,(1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饮食健康,其中食用油用量较大,很多食用油虽然能提供一些营养物质,但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比较大,这样使得很多专业人员对木本油料的物种进行研究,在研究后发现,凤丹果实中的籽油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数量较大,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应用元素。因此,在此次研究中,将8年生的凤丹牡丹单颗的产量、籽油含量、脂肪酸成分等经济性方面内容予以测定和分析。通过实验分析得知,牡丹籽油数属于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油,在对油牡丹新品种进行培育时,可以选择高产杂交的形式进行培育,这样能提升油用牡丹的产油量。  相似文献   

16.
洛阳市是全国油用牡丹主要栽培区之一,因其含油量较高、产量稳定、适生分布广、营养价值优良等特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介绍了油用牡丹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园地选择、整地、苗木处理、栽培密度、栽植、田间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油用牡丹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用牡丹种植业的蓬勃发展,油用牡丹种植周期长、前期效益低的问题亟待解决。开展油用牡丹复合种植技术是提高油用牡丹种植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手段,本文作者通过对菏泽市郓城县、牡丹区油用牡丹复合种植模式进行调查总结,对主要模式做了简要评估,以期对广大油用牡丹种植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些年油用牡丹的推广栽培,牡丹籽油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从牡丹籽油的综合价值进行着手,分析牡丹籽油的保健功效和经济价值,并结合当前牡丹籽油的开发现状,对今后的发展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秋芳 《花卉》2019,(14):7-8
油用牡丹的价值突出,包括经济价值,也包括生态价值、景观价值,这使其健康发展得到了普遍重视。基于此,本文分别就油用牡丹的景观生态价值、油用牡丹的健康发展进行分析,并侧重研究油用牡丹的产业化发展,工艺进步以及周边产业全面优化等内容,使油用牡丹的作用得到多元发挥,服务地区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紫斑牡丹籽油脂肪酸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苹  唐红  李莉莉 《北方园艺》2016,(13):125-127
以紫斑牡丹籽为试材,用化学浸取法提取牡丹籽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籽油的脂肪酸含量及成分进行分析定性。结果表明:在紫斑牡丹籽油中检测出14种脂肪酸,含有亚麻酸、油酸、亚油酸等成分,亚麻酸含量占其总脂肪酸含量的57.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