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河南省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植物种类繁多,野菜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 1 野菜资源 河南省野生植物约有1000种,可作为野菜开发利用的约有4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和营养成分较高的有:草本的苦菜、蕨菜、藜、地榆、蒲公英、荠菜、马齿苋、苋菜、水芹、篓蒿等;木本的柳絮、榆叶、榆钱、洋槐花、桐花、国槐尖、木槿花、枸杞头、香椿芽、杨叶等。另外,还有一些如猪毛菜、桔梗、地肤、地笋、豆瓣菜、何首乌、堇菜、龙葵、马兰头、苜蓿、铁苋菜、野薄荷、野韭、诸葛菜、紫苏、萎陵菜、龙芽草、香蒲、酸模、反枝苋、茵陈等,都有大小不等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全国城市蔬菜会议上有关专家分析说,我国蔬菜产业正在显示出一系列新的走势。 最突出的是,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结构的形成,正直接调整着蔬菜产业的品种构成。城市不少居民口味向自然化回归,使得野生型蔬菜需求不断增加,荠菜、马兰头、芦蒿、豌豆苗、枸杞头等品种,在菜市摊位上成为固定“角色”。以菜粥、菜汁和菜羹作“食疗”的风尚也有了一定市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对浙江省7个县(市、区)共87个野菜样本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依据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和评价,以期为浙江野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浙江省马兰头、荠菜和水芹菜3种森林野菜亚硝酸盐含量均未超过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中亚硝酸盐限量标准值,且不同地区野菜样本亚硝酸盐污染指数均小于1,处于限制标准以下和安全清洁的范围内,属安全级产品。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物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商品蔬菜生产出现新的走势。 一、越来越重视野生型蔬菜的开发 近几年,城乡消费者日益喜食各种野生蔬菜,如荠菜、马兰头、芦蒿、豌豆苗、菊花脑、枸杞头等。这类蔬菜公害少,生产成本低,适应性强,且营养丰富。每100g食用部分蛋白质含量,枸杞头为 5.8g,苜蓿4.2g,荠菜5.3g、芦蒿3.6g。为此,不少城市郊区建立了野生蔬菜基地,如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乡,就是蓬勃发展的野生蔬菜基地,以芦蒿为龙头的野生蔬菜已直销上海等城市。 二、保健型蔬菜悄然兴起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必然更加重视功能性蔬菜的生产。在东南亚各国和港台地区,都以菜  相似文献   

5.
徐徐清风,绵绵细雨,寒冬已去,春意若现,当大地上出现第一抹绿时,春天,已姗姗而来。眼下,正是去郊外踏青的好时节,约上三五好友结伴而行,不仅可以赏花观景,还可以寻些野味来吃。春天,各式各样的野菜长满田野,蒲公英、苦菜、荠菜、灰灰菜、马齿苋……挖野菜是我妈那一辈的人兴趣爱好之一,每年一开春我妈便拿上小铲子拎上菜篮子去田野里挖野菜。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吃越来越讲究,也更加注重食物的健康,那些名不见经传的野菜  相似文献   

6.
马兰头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兰头口味清香爽口 ,营养丰富 ,又兼具清热解毒的食疗功用 ,在“回归自然 ,崇尚吃野菜”的今天 ,昔日的野菜已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被人们视为山珍 ,深得市民的青睐。崇明县利用水净、气净、土净的自然环境优势 ,人工种植马兰头 ,获得了每6 6 7m2 收入上万元的经济效益。马兰头别名马兰、红梗菜、鸡儿肠、田边菊、紫菊、螃蜞头草等 ,属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马兰头原是野生种 ,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马兰头有红梗和青梗两种 ,均可食用 ,药用以红梗马兰头为佳。马兰头在每年春、秋两季均能萌发嫩芽 ,抽生…  相似文献   

7.
过去被称为“忆苦餐”的野菜,如今受到讲求健康、营养、无公害的现代人的青睐。河北省肃宁县东洲食品有限公司发挥特色农业优势,利用现代化工艺设备将马齿苋、荠菜、芦笋、苋菜、蒲公英等十几种野菜加工成野菜鲜系列食品。这些特色绿色食品有脱水野菜、速冻野菜水饺、四台面野菜团、整体菜等,色好、形靓、味纯、质优、滋味各异,包装任选。东洲牌野菜鲜系列食品自去年8月进入北京、天津、石家庄、重庆、上海等地市场后,大受希望回归自然的市民的欢迎。该公司采取冷链直销的方式向商场供货,产品供不应求。目前东洲食品有限公司在北京100…  相似文献   

8.
行业资讯     
《长江蔬菜》2012,(7):33+50+59-60
正浙江嵊州:物以稀为贵野菜价赶上鲈鱼价马兰头拌豆腐,这道菜制作方便、简单,营养丰富,口感好,是市民喜爱的一道春季时令菜。而一到马兰头上市时节,"马大嫂"们更喜欢把野菜摆上家庭餐桌,让家人品尝。往年的此时,马兰头、艾蒿青已开始大量上市,而2012年却成了菜市场的"宠儿"。记者发现,卖马兰头的摊主只有零星几家,而且价格不菲,每1 kg基本在20元左右,但并未影响那些爱好野菜市民的购  相似文献   

9.
张洪建 《蔬菜》2007,(1):35-35
山东省平邑县魏庄乡农民在自家庭院里种上荠菜、马齿苋、苦菜等野菜,年增收入都在几百元以上。庭院种野菜,正成为该乡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一个好门路。2006年以来,在魏庄乡的农贸市场上,除了琳琅满目的西葫芦、黄瓜、西红柿等大路菜外,又多了几种价格不菲的野菜——荠菜、苦菜、  相似文献   

10.
蒲公英,俗名婆婆丁,属菊科;是两年或多年生野菜。过去是穷人度荒时的主要野菜。今天,随着人们营养观念的转变,把营养丰富无化肥农药污染的野菜请上了宾馆、饭店的餐桌,蒲公英因而也开始占据了餐桌上的一席之地。特别是早春,室外天寒地冻,室内餐桌上能见到一盘翠绿的蒲公英,餐客们实在是惬意。  相似文献   

11.
荠菜(Bapsell bunsa-paetozis L.)又名野菜,护生草。属十字花科,原为野生,在农村田野、河畔、路边多有生长。上海郊区栽培荠菜已有近百年历史。最早是上海县虹桥乡虹三村的菜农,他们将野生荠菜进行定向驯化培育,解放前只有几户在家种植,技术不公开。解放后,荠菜栽培技术不断扩大与推广,仅上海县年种植面积即达3000亩左右。荠菜以虹桥、新泾乡为主要产区,是上海市场上很受欢迎的品种,也是上海县的名、特蔬菜。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开发利用野菜资源,对生长在天水市的12种常见野菜花椒叶、楤木芽、荠菜、薤白、葛缕子、芦笋、刺五加、香椿、苜蓿、茵陈、苦苣、蒲公英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2种野菜的水分含量为73.94%~92.06%,其中芦笋中水分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野菜;灰分含量为0.67%~5.75%,苦苣中的灰分含量最高,与其他野菜呈显著性差异;VC含量为49.70~382.70mg/kg,其中荠菜、花椒叶、苦苣、葛缕子与高VC含量的青椒(348.20 mg/kg)、圣女果(222.50 mg/kg)相媲美;粗蛋白含量为0.91%~5.81%,其中香椿最高,为5.81%;粗纤维含量为2.49%~14.78%,其中花椒叶、葛缕子、楤木芽含量较高;因此,从营养价值角度来看这12种野菜都具有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长江蔬菜》2012,(7):33-33
马兰头拌豆腐,这道菜制作方便、简单,营养丰富,口感好,是市民喜爱的一道春季时令菜。而一到马兰头上市时节,“马大嫂”们更喜欢把野菜摆上家庭餐桌,让家人品尝。往年的此时,马兰头、艾蒿青已开始大量上市,而2012年却成了菜市场的“宠儿”。  相似文献   

14.
施兴凤 《蔬菜》2005,(10):36-37
中国凉都——贵州六盘水,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丘原和广西丘陵的过渡地带,全市平均海拔1750m,最高海拔2900m,最低海拔581m,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3~14℃,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水、热同步,适合多种野菜生长发育,区内野菜资源丰富,有荠菜、折耳根、薄荷、香椿、苋菜、蒲公英、竹笋、蕨菜、冬寒菜、魔芋、鸡仲菌等。但目前我市野菜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15.
正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中段,陕西省东南部,商洛市西南隅,距西安185 km。境内自然气候条件独特,山地荒坡面积大,环境污染小,盛产野韭菜、荠菜、灰灰菜、香椿、水芹菜、蕨菜、蒲公英等许多营养丰富、无污染的山野菜。合理开发山野菜资源,既可满足市场对山野菜的需求,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可调整产业结构,帮助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已成为镇安特色农业经济发  相似文献   

16.
虽然野菜品种众多,但实际上常为人们找到并流行于烹饪的只有十几种,不同的野菜根据其生长地域的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不一样。目前我们常见的野菜有:马齿苋、藜蒿、桔梗、香椿、荠菜、鱼腥草、蕨菜、蒲公英、车前草、人参苗、南瓜花、花椒芽、薄荷、田七、神仙草、苦菜、婆婆丁、白蒿、水晶菜、马扎菜、曲曲菜、扫帚菜、面条菜、马生菜、莲蓬菜、芹苗、茴香球、青青菜等。  相似文献   

17.
对采自西宁北郊的苦菜、荠菜、蒲公英的叶片进行冷冻、冷藏、自然放置处理,并对其蛋白质、VC、胡萝卜素、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藏后野菜中的蛋白质、VC、胡萝卜素等含量均低于鲜样含量,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硝酸盐含量高于鲜样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含量逐渐增高;不同贮藏方式中,冷冻对野菜中蛋白质、VC、胡萝卜素含量的损失影响最大,自然放置次之,冷藏影响最小,而冷藏对野菜硝酸盐的积累影响最大,自然放置次之,冷冻影响最小。3种野菜贮藏3 d后,营养成分含量与鲜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荠菜又叫菱角菜,麦地菜、枕头菜、护生草等,生于田边、地埂、村旁、山坡、溪头,全国各地几乎随处可见,春寒料峭时,荠菜返青最早,荠菜虽植株不算大,但它的根很长,很硬,盘根错节,能抗严寒,它适应性强,生长快,嫩苗可作蔬菜,种子可榨油,因而这可爱的野菜很受人们的喜爱。自古以来国人就有食荠菜的习惯,食荠菜历史很悠久,荠菜是一种很好的野菜,其味甘性寒,无毒,又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消炎、利水、消  相似文献   

19.
晋南地区五种野菜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晋南地区5种常见野菜地肤、马齿苋、藜、荠菜和苣荬菜的粗蛋白、维生素C、还原性糖、酸性物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晋南地区野菜开发及其食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价值。结果表明:藜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其次是荠菜和地肤,马齿苋中维生素C含量最少;荠菜中粗蛋白含量最高,地肤、藜、马齿苋的粗蛋白含量依次下降;荠菜的酸性物质含量最高,马齿苋次之,藜的酸性物质含量最低;藜中还原糖的含量最高,荠菜次之,马齿苋还原糖的含量最少;藜的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均较高,超出安全食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农田杂草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农田杂草中可以食用的野菜称为特种蔬菜,河南省可食用的野菜有200多种。由于野菜食用鲜嫩可口,营养价值高,是真正的无公害绿色产品。本文对荠菜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营养与药用价值、食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人们综合开发利用野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