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文成 《蔬菜》2009,(4):10-11
编辑同志: 前年,刘某在与我做生意时,欠我的货款8000元,当时写了欠条。后来我多次催要,他都以生意亏损为理由推托。去年12月4日他付给我5000元,其余的写了还款保证。但是至今还不还款。我打算向法院起诉,但有人说,此案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法院不受理了。请问,我这种情况是否超过了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2.
正弹指一挥间,《花木盆景》杂志已经创刊30周年了,杂志伴随我20年来的光景历历在目。1995年,漳州市政府在我的家乡漳浦县马口为中心规划百里千家万亩花卉走廊,我成了县花卉盆景协会的会员。这一年,我见到了《花木盆景》杂志。作为花卉种植者,我几乎阅读每一期杂志,她使我获得了许多栽培技术、管  相似文献   

3.
效果真神奇     
我是甘肃省通渭县陇川乡菜子村上庄社村民姬兵丑。我种了5个温室大棚,通过学习,我积极使用高科技农资产品,有了很大的收获。尤其在我认识赛众土壤调理剂后,收获匪浅,见识到科技的神奇。我使用赛众土壤调理剂后,辣椒、黄瓜都取得了好收成。在没认识赛众28之前,我种的三大棚辣椒、黄瓜、番茄全都整苗死亡,损失相当严重。我村里种菜者使用了各种消毒、杀菌药,甚至请县技术人员想办法都解决不了。我接触了赛众土壤调理剂后,抱着试验的态度,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我向赛众的技术人员做了咨询,按照他们的指导方法,每个大棚用赛众25kg、尿素5kg、磷肥15kg,结果我的大棚黄瓜、番茄长  相似文献   

4.
正我喜欢绿色植物,是从结婚后开始的。有次逛街,看着小小的盆栽绿意盎然,充满着生命力,甚是欢喜,于是搬回了三两盆,搁在阳台上,安置稳妥,心情就更是欢喜了。后来,阳台上属于我的盆栽植物越来越多,除了茉莉、文竹、月季、万年青,还有向日葵。它们的抽芽,让我欢喜,它们的枯萎,让我恫怅,它们朝气蓬勃的生命让我看到生命在于平淡,在于随遇而安。再不起眼的小生命,都可以以安然自在达观的犬态,热热闹闹地生长。我的先生是一个不解风情、木讷的男人,我常想,再这样下去,我也会变成木头了。于是,我  相似文献   

5.
2009年3月11日,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男人走进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一开口露出被香烟熏黑的门牙说:"我欠下别人几个亿的债,这辈子是还不上了。你们法院判了几十起,也抓了我好几次,我已经家破人亡,我想以命抵债又觉得对不起人家,你们找个罪名把我判了吧。"  相似文献   

6.
东莞珊 《花卉》2020,(21):20-21
喜欢向日葵,是因为它实在是太美了。记得小时候,我爸曾经在菜地里种过几棵向日葵,想着能给我炒瓜子吃。当它开花的时候,爸爸把我带到菜地里,我一看,都惊呆了!这是我见过最美的花……  相似文献   

7.
<正>我与我的果园已经相处16年了。这16年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但最终,我还是成功了。下面就讲讲我这十六年的务果经历。  相似文献   

8.
正初识《花木盆景》是在1999年,我到上级绿化办公室去办事的时候,和一位老师傅聊起手头缺少绿化资料,他向我推荐了《花木盆景》,并赠送了我一册。回到单位后,我认真地进行了阅读。丰富的内容,切实可行的技术,贴近工作的政策宣传,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从2000年起,我每年都订阅这本杂志,还将自己的技术心得,绿化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写成一篇篇小文章寄给杂志。编辑部的老师对我很热情,不管文章是否能刊用,都认真地提出修改意见,使我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13年来,《花木盆景》  相似文献   

9.
2010年,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感到,自己就是撒入农村大地的一粒种子,大学生村官这个平台给了我生根发芽的肥沃泥土,让我彰显青春风采。到村任职后,我集中用一个月的时间走家串户。通过走访,我了解到村里耕地少坡地多,群众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种植反季节瓜菜为主,发  相似文献   

10.
正我与茶花、《花木盆景》结缘是在1975年。当时,我在杭州117医院疗养,医院旁边就是个花圃。每天治疗后就去花圃看花,在茶花小区内,我被一盆盆盛开着的茶花吸引住了。出院后我买了两株茶花小苗回到家。有了这两株小苗,我的精神生活充实多了。我又订了一份《花木盆景》杂志,经常翻翻看看,按杂志上刊登的一些养花知识给小苗浇水、施肥、治虫。渐渐地,茶花  相似文献   

11.
正十二年前,我还只是个高中生,母亲为了支持我的爱好——养花,特地在邮局订了一年的《花木盆景》杂志,从此我与《花木盆景》杂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十二年来的杂志,虽不太齐全,却保存得很好。在杂志即将迎来三十岁生日之际,我特地把它们翻了出来。重拾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心里有万千感慨。当我准备写下感言,却发现自己有好多好多话要说,恐怕一二张纸难以言尽。大二下学期,我在学校认识了教我们盆景学的胡一民老师,并得到老师的赏识。胡老师听说我的文笔不错,加上之前在学院院刊上发表过散文,他鼓励我向  相似文献   

12.
五月槐花香     
李永海 《花卉》2017,(11):53-53
五月的一个周末,傍晚时分,我独自一人到公园里去散步。进入公园后,我刚走了不一会儿,突然一阵阵微风拂过,带来一缕缕清香,那种香气霎时间沁人心脾,使我整个人立刻觉得心旷神怡。这是我熟悉的一种香气———槐花香。它甜甜的,浓浓的。我四处张望,看看香气到底来自哪里。我慢慢向前走动,走过几棵柏树,发现在右侧不远处,有一棵开满洁白花朵的大槐树。槐花洁白如雪,花儿开满了整个枝头。槐花发出一阵阵清香。我来到树下,闭上眼睛,贪婪地吸着这槐花香,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岁月。  相似文献   

13.
杨锦全 《花木盆景》2008,(12):67-67
一位才玩石头的朋友带我去看三块石头,让我给他把把关,一是看石头的品位,二是看价钱的高低。三块石头虽算不得精品,但确实还不错,让人喜爱,值得玩赏和收藏。剩下的就是价钱了,朋友问我可出多少。面对卖家和朋友在价钱上的巨大差距,我确实不好说什么。因为黄金有价石无价,说低了,我怕辱没了石头,伤了卖家;说高了我又怕朋友接受不了,打击了他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正我与《花木盆景》杂志相识是从偶然认识李琴编辑开始的。2007年3月,第17届中国(武汉)兰花博览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我对花卉摄影很有兴趣,早早地就走赶去拍兰花。我正在一朵一朵地端祥着,有人递给我一张名片——李琴,花木盆景杂志社编辑。"老师,能把你拍的照片发给我吗?"我说:"没问题。"于是我就挑了些获奖兰花的相片给她……不久就收到《花木盆景》杂志,上面刊登了我的兰花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15.
刘俨 《长江蔬菜》2015,(15):68-69
导读:我是一名亚非种业的普通员工,伴随着亚非的发展壮大而成长。在这里,我曾经也迷茫、彷徨过,但亚非公司的“专做基地、做好基地”的企业发展理念给我指了一条明路,让我冲出迷雾。在这里,我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营销之法--技术性营销。  相似文献   

16.
<正>我是菜区的果农。从1986年开始到现在,我坚持果树生产已经23个年头了。因为有了这份坚持,虽然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和曲折,但我的"事业"最终还是成功了。  相似文献   

17.
林庆民 《花卉》2017,(21):31-31
数年前的一天,我的朋友一位退休干部到我家来玩,看到我养的香雪兰,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我送给了她红、白染色的各一盆,告诉了她莳养的方法,她就这样开始养起了香雪兰。第二年我搬到新家,冬天南边的楼房挡住了我家阳台的阳光,考虑到冬天没有阳光,养香雪兰长不好,我又把其他几盆都给了她,又送给了她几个花架。她家住二楼,南向阳台,阳光充足。  相似文献   

18.
正当李琴告诉我《花木盆景》创刊物30周年了,想让我谈谈30年来的感想,我没有多加考虑就答应了,因为我与《花木盆景》有缘。我与《花木盆景》创刊时就有缘。记得30年前贵刊创刊时候,我在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工作,时为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内还没有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花卉盆景"专业类的杂志(好象在以前曾经有一份"大众花卉",试着发行过1期~2期,但后来就没有消息了)。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花木盆景》创刊的信息,尽管没有先例,时为风景区园艺管理科的负责  相似文献   

19.
正我与《花木盆景》杂志结缘始于在朋友处借阅,爱花爱盆景的我就被这本杂志吸引了。2005年,囊中羞涩的我,鼓动堂兄订阅,并且帮忙收发。"书非借不能读也",就在这一收一发的短暂时间里,我如痴如醉地阅读,贪婪地汲取知识和营养……后来,因一些养花及写作问题写信给李琴编辑,不久就收到热心敬业的李琴姐热情洋溢的回信,为我解决了不少难题,还鼓励我努力学习,多读多写,大胆投稿。以杂志为媒,以盆景结缘,我  相似文献   

20.
正我毕业于河南省汝南园林学校,后被分配到乡镇林果站工作,多年的林果业生涯,使我对花花草草情有独钟,在指导林业生产之余,我喜欢养一些小花小草,但由于不专业,不是干死就是淹死。于是我就开始查找资料,寻找解决之道。1990年左右,我从别处借到了一本《花木盆景》杂志,我爱不释手,顿时被里面专业性的技术指导文章深深吸引住。它没有专业技术杂志的枯燥无味,也没有文学杂志的虚无缥缈,有的是通俗的文字和实用性强的技术心得,让我深深喜欢上了它,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