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唐山市长宁道作为道路景观改造的对象,对绿化现状做了初步的调查分析,提出提升原则与主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了道路绿化的提升改造,完成分车带、外跨绿地、行道树树穴、景观节点等绿地的提升模式,旨在提升绿化景观效果和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2.
牡丹江市城市广场绿化及植物配置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丽颖 《北方园艺》2010,(23):118-120
调查分析了牡丹江市7个广场的绿化现状、绿地覆盖率和植物配置多样性。结果表明:明珠广场的绿化景观最好;东光立交桥下的绿地覆盖率最高,为81.5%,文化广场的绿地覆盖率最低,为21.9%;广场绿化中应用频度和配置多样性最高的树种为红皮云杉,总结广场绿化的基调树种为红皮云杉、水蜡和丹东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沈阳为例,通过对各种类型绿地的树木种类、配置形式的调查,得出绿化建设中常绿树应用的数量、配植形式和景观表现,着重从常绿树在整体景观效果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大庆市西城区道路绿化现状进行市民满意度调查,内容涉及市民对绿化现状的满意度、不同年龄阶层的需求程度、绿化科普程度等方面,得出结论:目前市民对大庆市西城区绿地绿化情况较为满意,认为道路绿地绿化对其日常生活影响较大,道路绿地绿化在增大面积、增加品种、增加景观效果、加强养护水平等方面需加以重视,对其改造的迫切程度适中.  相似文献   

5.
抽样调查和分析怀化市住宅小区绿地及园林植物应用现状,并用AHP法进行景观评价.结果表明:怀化市住宅小区绿地率较低,所用园林植物种类品种较少;住宅小区绿化景观整体AHP评价为A-.问题主要为景观特色、植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对小区景观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关系,小区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关系处理方面的不足.最后,就小区绿化建设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从植物种类选择、造景理念与生态效益5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随机取样方法和单因素方差的试验设计,对洛阳市洛龙区5条主要道路绿地进行样带调查,并依据AHP(层次分析法)开展景观评价,结果表明:植物景观的效果由好到差的顺序依次为牡丹大道(7.18)>关林路(6.55)>龙门大道(6.54)>开元大道(6.50)>龙鳞路(6.01);道路绿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植物观赏特性多样性指数都与AHP得分显著正相关。丰富道路绿地物种数量,增加观花、观叶、观果植物的种类,可以显著提高道路绿地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道路绿地树种组成、树木健康状况、生物多样性、园林植物配置模式、景观效果分析及道路绿地生态效益评价等方面对长春市高新区城市道路绿地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道路绿地规划、公共绿地建设以及生态环境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提升开发区住宅项目绿地景观绿化品质为目的,走访调研该区各类住宅项目景观绿地现状及特点,对整体改进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是城市绿化生态功能和城市植物多样性景观的基础,也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园林绿化中的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绿化的主要材料是树木,树木需要经过多年的培育生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居住区绿地空间的植物尺度与种植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居住区的绿化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与居住区建筑建设速率相匹配,居住区植物景观建设往往期盼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忽略了对植物空间尺度的把控和对植物种植密度的合理化设计。植物尺度与种植密度决定了植物景观的空间形态以及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居住区绿地空间的营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分别从植物个体空间尺度、植物种植尺度与种植密度以及杭州居住区绿地案例3个部分综合分析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设计中有关于植物的尺度应用问题以及植物的种植密度问题,并给出空间营造改善的相关建议。讨论如何从植物造景的角度,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居住区绿化空间,提升居住区绿地环境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推进,绿化养护工作面广量大,遵循植物生长规律,针对绿化维护过程中植物的景观控制和提升,从景观性和功能性兼顾的角度提出基本原则和各类绿地养护造景的控制提升要求,使其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长效保持高质量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自然式植物景观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整体面貌和环境特色的重要体现,是城市各功能区域隔离和联系的主要手段。它对于城市建设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尤其是在促进生物多样化方面,绿地自然式景观不但能打造地方特色、发挥城市环境的生态功能、提高城市整体环境品质、塑造人文环境、划分城市空间与营造景观,也能增加绿地率,充分利用当地乡土植物来丰富景观造景效果。文章主要分析城市道路自然式植物景观的优越性,为现代化城市基础建设及道路绿地绿化发展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株洲城市绿化树种调查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是园林景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种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绿化的效果。采用实地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株洲市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的绿化树种进行调查,总结出株洲市区园林绿化树种应用频度统计表、园林绿化植物推荐名录,以期为后期湖南省城市绿化实践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长沙市望城区部分主干道绿地植物种类、数量、生长状况等进行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树种丰富度评价指标,对参与调查的道路绿地植物配置形式、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进行深入分析评价,总结发现长沙市望城区道路绿地植物存在绿化质量低、乔灌比例不合理、配置形式缺乏特色等问题,并对望城区道路绿地植物今后发展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初探——以乌鲁木齐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乐 《中国园艺文摘》2012,28(3):79-80,86
摘要:西北干旱区面临的严峻自然环境,致使干旱区域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步履艰难。以典型的干旱区域城市乌鲁木齐为例,探讨土壤沙漠化、盐渍化严重以及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下,城市道路绿化与道路功能,生态、多样性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理念之间的关系,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绿地景观的景观功能、生态恢复功能和文化内涵,营造出体现城市特色的道路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绿化美化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环境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城市绿化环境。道路绿地就像一个绿色纽带,将市区内外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风景游览绿地等各类绿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系统网络。针对新兴县新洲大道及广兴大道绿化景观工程,从我国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主要问题出发,探讨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内容、类型和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对怀宁县高河镇17条交通要道、1个交通岛绿地、3个带状公园植物景观进行了现场实地调研,调查绿化植物种类,分析其植物配置及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道路绿地主要应用的植物有52种、30科42属,其中乔木27种,灌木19种,草本5种;常绿矮小灌木数量应用较多;观花和观叶植物种类不够丰富;综合考虑怀宁县城的未来发展,建议高河镇城市道路绿地建设应进一步增加植物种类品种、提高植物景观设计水平及加强绿地养护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群力新区绿地景观格局的基础上,针对提出的问题,对群力新区绿地系统进行生态规划,确立了"一轴、两廊、三纵、五片、六核"的绿地布局。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绿地规划绿地率指标分别为19%、25%、33%,绿化覆盖率分别为24%、30%、40%,人均公园绿地为8.5、10.0、12.0m2。规划公园绿地为研究区绿地系统的核心绿地景观,均衡分布各个公园绿地的位置与规模,提高绿地景观均匀性。大幅增加附属绿地面积,注重各类斑块等级的运用,增加绿地斑块之间的联系性,降低附属绿地破碎化程度。生产、防护绿地要确保分别达到绿地指标的完成,尽可能的多采用大中型斑块和大型斑块,能更好的发挥其生产、防护的作用。规划湿地公园填补其它绿地类型的缺失,丰富了研究区绿地景观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以2013年9月的高分一号(GF-1)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宁夏盐池县为例,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城镇绿地进行专题信息提取,并从景观面积与优势度、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分维数等方面对盐池城镇绿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F-1遥感影像在盐池城镇绿地分类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分类效果好,其总体分类精度为90.80%,Kappa系数为0.796 1,完全可满足西部小城镇绿地景观信息的提取需求。盐池县的城镇绿地景观格局表现出3方面的特征:城镇绿地景观合理性欠佳,景观类型单一,不同类型的绿地面积差异大;绿地景观整体较破碎,最为突出的是附属绿地,斑块密度达到53.92个·hm~(-2);城区绿地分维数较低,缺乏自然绿地斑块,人为修造严重。  相似文献   

20.
城市街旁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个公共开放空间,因其开放性、可达性、小巧性、多样性等特点,与市民日常行为和生活密切相关,在城市绿地系统中起着其他绿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较为详尽地介绍了街旁绿地的概念及其产生与发展。通过对福州市街旁绿地的现状调查,分析总结了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