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Schaal烘箱试验法,比较了天然抗氧化剂与合成抗氧化剂对葵花籽油稳定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天然VE在不同食用油中的抗氧化作用效果及天然抗氧化剂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相同添加量0.02%条件下,6种抗氧化剂对葵花籽油的抗氧化作用效果强弱依次为: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天然VE丁基羟基茴香醚(BHA);迷迭香提取物对山茶籽油抗氧化效果优于茶多酚和天然VE;茶多酚对葵花籽油和配方油的抗氧化效果优于迷迭香提取物和天然VE;复合迷迭香提取物与茶多酚抗氧化剂对葵花籽油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但其他复合抗氧化剂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油茶籽油为底物、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依据GB 2760—2014设计不同的抗氧化剂配方,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复合抗氧化剂对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与植酸(PA)复配的抗氧化效果优于没食子酸丙酯(PG)与PA复配,增效剂柠檬酸可协同抗氧化;通过试验优选出3种抗氧化剂配方,即配方F(0.015%TBHQ+0.02%柠檬酸)、配方C(0.005%TBHQ+0.005%PA+0.02%柠檬酸)和配方H(0.51%天然VE+0.02%柠檬酸),均能使油茶籽油的货架期延长至20个月以上,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迷迭香抗氧化剂在食用油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将不同抗氧化剂添加量、不同混合温度与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对花生油过氧化值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花生油中添加0.03%迷迭香抗氧化剂时,抗氧化效果较好,在150℃时还具有抗氧化性能;其抗氧化性强弱顺序为:迷迭香>PG(没食子酸丙酯)>BHA(丁基羟基苯甲醚).  相似文献   

4.
为减缓大黄鱼鱼卵油的氧化酸败,以大黄鱼鱼卵油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以未加抗氧化剂组为对照组,采取Schaal烘箱法加速鱼卵油氧化,考查没食子酸丙酯(PG)、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茶多酚(TP)、迷迭香提取物、VE等6种抗氧化剂对大黄鱼鱼卵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了抗氧化剂的油样过氧化值均低于对照组,抗氧化效果由强到弱顺序为TBHQBHAPG迷迭香提取物VETP。6种抗氧化剂对大黄鱼鱼卵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且合成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比天然抗氧化剂更显著,其中TBHQ的抗氧化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研究比较了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棕榈酸酯和迷迭香提取物)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A、BHT、TBHQ)在葵花籽油中的抗氧化能力,并优化茶多酚棕榈酸酯、迷迭香提取物比例,制备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发现当茶多酚棕榈酸酯0. 45 g/kg、迷迭香提取物0. 15 g/kg时,其协同抗氧化性最强。在最佳添加量条件下,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在减缓酸值、过氧化值方面优于BHT、BHA,与TBHQ相近。但在减缓丙二醛含量上升速率的能力优于TBHQ。因此复配抗氧化剂有其明显的优势,可为葵花籽油储存过程中添加天然抗氧化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选取迷迭香提取物、茶多酚、维C、维E及柠檬酸为天然抗氧化剂,通过测定样品的过氧化值筛选出对人造肉抗氧化性能显著的单体,利用协同效应通过正交试验复配出性能最优的抗氧化剂。结果表明,当迷迭香提取物添加量0.4%,茶多酚添加量0.03%,维C添加量0.02%,柠檬酸0.02%时复配出的天然抗氧化剂性能最为优异,其抗氧化性能比TBHQ略好。其中各种天然抗氧化剂在组分中的主次因素为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维C柠檬酸。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预测添加最优组抗氧化剂的人造肉在20℃条件下货架期可达576 d。  相似文献   

7.

采用测定过氧化值(POV)的方法对添加至猪油、花生油和大豆油中的紫甘薯多酚提取物和其他抗氧化剂作用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紫甘薯提取物与它们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紫甘薯提取物对猪油、花生油和大豆油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在添加量为0~0.2%的范围内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最佳添加量为0.2%。不同抗氧化剂在猪油和花生油中的抗氧化效果表现为:THBQ>BHT>Vc>提取物>柠檬酸,在大豆油中,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THBQ>BHT>提取物>Vc>柠檬酸。Vc和柠檬酸对紫甘薯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具有协同作用。在紫甘薯提取物对油脂抗氧化机制研究中,测出紫甘薯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4.8%,大于Vc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Schall烘箱法,以牡丹籽油为原料,研究不同天然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推导出货架期模型,对牡丹籽油的货架期进行科学预测。结果表明,复配方案效果Ⅰ(0.2 g/kg迷迭香提取物+0.2 g/kg卵磷脂)Ⅱ(0.2 g/kg迷迭香提取物+0.2 g/kg茶多酚)Ⅲ(0.2 g/kg茶多酚+0.2 g/kg卵磷脂)。由此可推断,牡丹籽油在贮藏过程中应避免高温。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冻藏大黄花鱼片的品质,以硬度、持水性、Ca2+-ATPase活性、TBARS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茶多酚、VE、异抗坏血酸钠的较优抗氧化浓度范围。在所选浓度范围中,以TBARS值为响应值,对茶多酚、VE、异抗坏血酸钠进行响应面法优化抗氧化剂的复配,得到最优复合抗氧化剂配方为:茶多酚添加量0.40%,VE添加量0.29%,异抗坏血酸钠添加量0.30%,此时TBARS值为0.0613 mg/kg。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大黄花鱼肉用该复合抗氧化剂溶液浸渍处理后,能明显减少其因冻藏引发的肌肉纤维结构损坏,且能有效抑制其因脂肪氧化引发的组织损伤,表明该复合抗氧化剂能有效提升大黄花鱼片的冻藏品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在不同温度、不同天然抗氧化剂、不同合成抗氧化剂下的影响,并采用Schaal烘箱法预测其货架期。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应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合成抗氧剂中的TBHQ抗氧化效果最佳,天然抗氧化剂中的迷迭香效果最好;添加0.02%TBHQ,可使牡丹籽油在25℃条件下预期贮藏时间由1.49个月延长至6.44个月。  相似文献   

11.
鹅掌楸抗氧化物质提取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鹅掌楸的抗氧化活性,为开发有应用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奠定基础,以亚油酸过氧化抑制率为参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鹅掌楸抗氧化物质的最优提取条件,以及pH值和热处理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鹅掌楸抗氧化物质对油脂抗氧化的作用。结果表明,鹅掌楸抗氧化物质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5%,料液比1:12,提取时间5 min,微波功率210 W。热处理对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较大,pH值的影响不显著;鹅掌楸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明显,且随着鹅掌楸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其抑制猪油生成氢过氧化物的能力增强。VE和柠檬酸对鹅掌楸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有协同作用,协同增效的强弱顺序为:柠檬酸>VE,而VC没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食品抗氧化剂在焙烤葵花子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BHA,BHT,TBHQ三种抗氧化剂的单独和两两复配实验,同时考虑柠檬酸的协同增效作用,寻求最佳的抗氧化方案,从达到延长葵花子货架期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抗氧化效果最好的是单加TBHQ,随着TBHQ添加量的不断增大,抗氧化的效果差异不明显,添加量为0.04%(按水质量计)较适宜;其次是TBHQ与BHT的复配组合,随着TBHQ添加比例的增加,抗氧化效果增强;在葵花子中,柠檬酸对TBHQ抗氧化效果的增效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GIS支持下的区域中低产耕地评价与改良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1):168-168
借助GIS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评价荔城区中低产耕地及其障碍因素,结果表明全区中、低产耕地面积分别为2293.39公顷和1594.97公顷, 分别占保护区耕地总面积的25.49%和17.72%; 中产耕地主要分布于北高和新度镇,而低产耕地则主要分布于北高镇; 中产耕地主要限制因素为旱限制、缺钙限制、瘠瘦限制、缺钾限制、缺磷限制和酸限制,分别占中产耕地总面积的88.76%、18.26%、15.48%、8.18%、7.91%和6.53%,低产耕地主要限制因素为旱限制、缺钙限制、瘠瘦限制、障碍层限制、渍涝限制、盐碱限制和酸限制,分别占低产耕地总面积的96.98%、58.31%、54.89%、18.90%、18.47%、18.47%和16.28%。在中低产耕地及其障碍因素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中低产耕地的改良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4.
稳定化方法对米糠过氧化物酶活力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微波加热、干热和盐酸处理三种方法稳定米糠的效果以及对米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为指标,微波加热稳定米糠效果最好,其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为新鲜米糠的0.7%,而干热和盐酸处理的米糠的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分别为新鲜米糠的1.6%和7.8%.三种方法对米糠多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均造成一定破坏,其中干热稳定、微波稳定和酸化米糠的总酚含量分别为新鲜米糠的98.8%、79.0%和60.4%,它们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9.0%、79.4%和63.5%,干热稳定米糠和微波稳定米糠的还原能力和抑制亚油酸过氧化活性均相似,均小于新鲜米糠而大于酸化米糠.提高米糠提取物浓度可有效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苹果多酚抑制油脂氧化与抑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ncimat法和滤纸片法分别研究了AP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和对大肠杆菌活性的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添加AP、BHT、TBHQ和VC4种抗氧化剂的花生油样品。AP的诱导时间最长,表明AP的抑制油脂氧化能力最强;0.1%以上浓度的AP溶液具有明显的抑制大肠杆菌效果。而且在0.1%-0.5%浓度范围内,抑菌效果与苹果多酚溶液浓度呈正相关。说明AP是一种天然、高效的油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  相似文献   

16.
十五种中草药及复配液的抑菌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植物提取物对多种果蔬采后致腐菌有抑制作用。丁香、紫丹参、厚朴、苦参和迷迭香5种提取液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选3种提取液按体积比1:1:1配制复配液对细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复配液PW4(丁香、厚朴、苦参)、PW7(紫丹参、厚朴、苦参)和PW10(厚朴、苦参、迷迭香)是其中效果较好的配伍。3种复配液稳定性研究表明,3种提取液最佳抑菌pH值为6,均需低温避光贮存。  相似文献   

17.
选取当年产玉米油作为标准物质的试验样品,对研制的玉米油脂肪酸成分标准物质做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监测和定值工作。选用的标准物质试验样品用BHA、BHT、TBHQ复配后添加,混匀后充氮封装于2 mL安瓿中,室温条件下储存。玉米油脂肪酸成分标准物质样品的均匀性检验结果经F检验以及16个月稳定性监测结果表明,单元内和单元间均匀程度以及标准物质样品的稳定性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制备要求。玉米油脂肪酸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为:棕榈酸(C16∶0)是12.4±0.8;硬脂酸(C18∶0)是1.8±0.3;油酸(C18∶1)是29.1±1.3;亚油酸(C18∶2)是55.1±1.5;亚麻酸(C18∶3)是0.9±0.6;花生酸(C20∶0)是0.4±0.2。  相似文献   

18.
以羟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能力的测定、螯合亚铁离子能力的测定为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指标,从皖北地区不同腌制菜中分离出20株乳酸菌,比较其菌体细胞和无细胞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乳酸菌的抗氧化能力存在差异,菌体细胞DPPH自由基清除率比无细胞提取物的强,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螯合亚铁离子能力两者相差不大,无细胞提取物的还原能力相对于菌体的还原能力更强。总体上,菌株7-1的抗氧化能力较好。其中,菌株7-1,3-3,A-1的菌体细胞抗氧化能力强,菌株3-1,3-5,10-1的无细胞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强。研究为后续乳酸菌抗氧化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优良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9.
以天然富硒绿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其活性物质,并用DPPH法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富硒绿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高于阳性对照芦丁,低于阳性对照BHT。富硒绿茶活性物质化学组成为:硒1.03μg/g,茶多酚53.22%,茶蛋白31.09%,茶多糖13.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