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2012—2017年阜平县土地生态安全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采用GM(1,1)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对2018—2022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变化进行预警,结合预警指数及评判标准对2012—2022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做出预警分析,为阜平县的土地生态安全调控提出政策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阜平县土地生态安全综合预警指数从2012年0.336 1(重警)上升到2017年0.555 6(中警),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不断好转;(2)2012—2017年阜平县土地生态系统的压力层预警指数、状态层预警指数及响应层预警指数均呈上升趋势;(3)2018—2022年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值分别为0.576 9(中警)、0.626 0(轻警)、0.679 3(轻警)、0.737 1(轻警)、0.799 8(轻警),表明未来5年阜平县土地生态安全的状况将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2.
将油茶象甲(Curculio chinensis)灾变过程中表现出的警源、警兆和警情相关的不同风险要素作为统计指标,对预警指标体系指标值权重进行赋值并运算,构建了灾变监测预警模型,确定了油茶象甲灾变预警等级.选取粤北地区2015年油茶象甲发生情况为例,进行风险警级评估,计算其警源、警兆和警情值分别为23.9、33.5、28.2,综合预警指标值为Y=85.6,由此判定2015年油茶象甲在粤北地区预警等级为重警,应发布红色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3.
中国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石漠化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石漠化风险严重威胁区域生态安全。石漠化风险评价是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石漠化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可以为石漠化灾害风险防范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文中在对石漠化及其风险评价相关概念及内涵进行分析界定的基础上, 基于石漠化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从概念模型、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3个方面展开评述, 提出石漠化风险评价的主要方向是定量化、系统化和全球变化情景下的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4.
生态承载力预警是判定生态系统可持续承载的重要依据。利用状态空间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1)景气预警上,洞庭湖区2001~2010生态承载力整体上处于中警状态,反映出湖区生态、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较弱。洞庭湖区17个区域单元生态承载力出现了重警、中警和轻警三种状态,2001年、2005年和2010年3个年份的区域差异及变化相当明显。(2)景兆预警上,2015年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接近轻警状态,可持续承载能力由弱可持续向可持续转变;相比2010年,17个区域单元的重警和中警比重分别下降了33.3%和18.2%,轻警比重上升了100%,体现了洞庭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合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计划有效,生态调控措施得力。(3)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科学地预测预报生态承载力未来发展趋势,判定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性;模型的应用可靠可行,预警结果可以为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岩溶地区石漠化防治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石漠化防治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石漠化防治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科学提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减轻生态压力、预防预警和防治保障的对策与措施,为科学地开展石漠化防治提供有效指引.  相似文献   

6.
森林害虫灾害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害虫暴发频率高、危害程度重、经济损失大,其重要原因是对森林害虫灾害发生的预警能力差。确定森林害虫灾害预警指标应坚持可测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准确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匹配性原则。森林害虫灾害预警指标体系应包括警情指标、警源指标和警兆指标。  相似文献   

7.
项俊 《绿色科技》2013,(10):204-205
指出了石漠化是岩溶地区的首要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根据正安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对正安县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做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的很多国际重要湿地面临着退化和损失的威胁,必须建立国际重要湿地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机制.本文根据典型性、通用性、可量化、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选出如湿地面积、水量、地表水水质、主要保护物种数、水鸟种群数量和植被覆盖变化率等作为湿地生态预警指标,建立国际重要湿地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并阐述了生态预警指标的评估办法,提出各级生态预警的响应机制,确保及时对湿地生态状况的变化做出响应,以保证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征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彭龙慧 《林业科技》2011,36(2):45-47
在确定松墨天牛灾变预测预警指标应遵循可测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整体完备性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松墨天牛灾变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依据这些原则和方法构建了松墨天牛灾变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东洞庭湖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健康预警指标体系,通过样本训练、新样本模拟仿真,建立了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东洞庭湖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进行预警预测。结果表明:1)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用于森林生态健康预警是可行的;2)东洞庭湖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处于蓝色和黄色警戒内,健康状况中等,需采取必要的健康经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林业生态安全评价、预测与预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从狭义和广义对林业生态安全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不同定义下生态安全问题的表现;从林业生态安全评价和预测、预警、阈值方面对既有研究进行梳理,比较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和结果应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针对林业生态安全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展望:1)引入大数据方法与技术;2)加强林业生态安全阈值、预测与预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黄河流域兰考县的生态安全变化,对其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明确限制区域生态安全的因素,以DPSIR模型为框架,建立5个准则层,选取29个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得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生态安全等级。结果表明,兰考县生态安全指数呈现由低到高、逐渐上升的趋势,生态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向“较安全”转变,警情由“重警”转变为“中警”;从子系统上来看,对区域生态安全贡献最大的是状态、影响和驱动力,响应和压力贡献偏低。研究表明,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处于稳定状态,区域内生态安全受经济发展水平、人类活动干扰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韦健康  何乃缘 《广西林业》2006,(2):F0002-F0002,1
2月22日-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陈明德一行专程赴广西考察石漠化防治工作。考察组一行先后到崇左市天等县,百色市靖西、那坡、德保、平果、田东和田阳等7个县考察了解石漠化防治工作,察看石漠化对当地生态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危害情况,认真听取政府和群众防治石漠化的措施。成思危指出:广西在治理石漠化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推广的方法,一是要封山育林,加大石漠化治理的力度;二是要建设好沼气,让农民得到利益。加强石漠化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是南方石漠化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关键,是促进老少边山穷地区社会发展和生态改善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源由、现状及特点,针对不同石漠化程度(极重度、重度、中度、轻度石漠化),总结提出了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封山育林、人工模拟构建近自然生态林、特色生态经济林、高效林草复合经营等植被恢复典型模式,以期为岩溶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乌江下游德江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德江县地处乌江下游,乌江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县城东南部,全县总面积2071.92km2,石漠化土地面积56060.1hm2,占27.1%,其中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石漠化面积分别为14958.4hm2、31075.3hm2、9734.8hm2、291.6hm2,分别占总面积的7.2%、15.0%、4.7%、0.14%,潜在石漠化面积30210.0hm2,占总面积的14.6%。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德江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影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制约因素,威胁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构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文章对该县喀斯特山区喀斯特石漠化的现状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阐述了其危害,提出了开展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治理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从狭义和广义对林业生态安全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不同定义下生态安全问题的表现;从林业生态安全评价和预测、预警、阈值方面对既有研究进行梳理,比较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和结果应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针对林业生态安全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展望:1)引入大数据方法与技术;2)加强林业生态安全阈值、预测与预警研究;3)加强政策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生态空间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阐述云南省土地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保护现状,对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退化状况及其分布进行分析,认为其成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和石漠化治理4方面因素。针对以往石漠化区域生态空间保护及生态空间退化状况,提出基于生态空间的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生态修复原则、修复模式。并对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生态空间修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精准扶贫—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扶贫工程的需要,结合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草食畜牧业工程建设情况,发展构树产业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有着重要意义。文中综述了构树功能性状与环境关系以及其生态修复的机理,概述了构树资源利用价值及相关生态产业,简要分析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开发构树资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指出构建"以树养畜、以畜治石"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科研机构+构树+合作社"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构树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是实现构树技术转移和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乡土构树树种饲料化、林浆纸一体化等产业化发展,带动地方经济,进一步推动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蒜头果是石漠化地区极小物种,具有生态、经济等多重价值,蒜头果产业是被称之为“明星”产业,是石漠化地区实现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载体。基于文献研究和现场调查,从全产业链角度分析了云南蒜头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下一步云南发展蒜头果全产业链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丰富和完善云南构建世界一流“三张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首要的生态问题,严重的土地石漠化,加剧了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引发自然灾害,压缩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对区域国土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威胁。云南是全国岩溶分布最广、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治理难度最大的省区之一,岩溶面积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