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以暑场村为例,分析了暑场乡村生态旅游现状,针对乡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开展乡村生态旅游时可借鉴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最主要的实践场所,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地的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大量的生态旅游实践。建立生态旅游认证制度、促进社区有效参与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生态旅游实践标准是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成功的重要经验。生态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带来积极与消极2方面的影响。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包括:(1)缺乏有效管理;(2)环境保护缺失;(3)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不足。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面临5方面主要问题:(1)大家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2)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的偏差;(3)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造成环境、社会与经济3方面的负面影响;(4)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管理方面的偏差;(5)社区参与方面的问题。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区实践研究方面存在4个突出问题:(1)对于国际前沿和最新实践经验的关注不足;(2)对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规律研究不足;(3)研究中广度与深度结合不足;(4)缺少长期追踪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休闲农庄生态旅游过快增长而出现的诸如"失我性"、乡村景观破碎等问题。以江西省高安市瑞英山庄为例,分析梳理了农庄及周边村落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脉络,提出了"以创促新,以本培元,以元带产,以产创富"的规划理念,通过规划引领,最终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以期为今后的休闲农庄生态旅游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4.
对四川乡村生态旅游转型升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存在政府引导和规划滞后、经营管理粗放、产品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游客高层次需要,因此转型升级成为四川乡村生态旅游的出路,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则为其带来了重要契机.通过分析和研究四川乡村生态旅游现状以及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契机,得出要实现乡村生态旅游转型升级,形成现代化规模经营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必须在以...  相似文献   

5.
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张家口市积极发展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乡村生态旅游取得了明显成效。乡村生态旅游不仅成为人们回归自然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文通过对张家口市10条旅游线路依托森林资源的分析研究,提出用现代林业思想,最大限度发挥森林旅游资源在乡村生态旅游中的作用,加强对森林旅游资源的林业行业管理,整合塑造森林生态旅游品牌,推进乡村生态旅游与农村经济、人居环境的共同发展,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广西大明山周边6个村(屯)的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明山周边社区居民虽然对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不满意,但对生态旅游的参与具有很强的主观愿望,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乡村生态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以昆明金殿周边社区为例,在介绍当地乡村生态旅游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乡村旅游中存在的自然水系遭到破坏、林下产品过度采摘、汽车和生活排污、外来物种入侵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据此提出了科学规划、生态修复、严格执法及环境监测、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环境意识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旅游公益属性的一般理论出发,在阐述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从生态旅游公益属性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忽视环境保护、经济效益至上、环境教育功能缺失和生态旅游区与周边社区不协调等问题。提出了将生态旅游规划制度化,构建生态旅游资源破坏的监督防范机制,强化环境教育功能和协调利益分配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乡村生态旅游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能够带给人们返璞归真的感觉。江西凤凰沟风景区拥有秀美的田园风光、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正在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介绍了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详细探讨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总结了凤凰沟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以期为江西发展乡村旅游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区位、旅游区位和交通区位条件的基础上,从动植物种类多样、稀有,动植物物种典型且原始,自然景观与环境价值高,生态产业品牌潜力巨大等生态旅游资源以及乡村旅游资源、养生休闲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等方面分析了其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并对周边区域旅游竞合条件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为保护区开展科学有效的生态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计算的“木桶原理”或权重因素,在建立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景区的调查数据,建立或修改完善了自然条件方面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数学模型,对相关指标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目前植被、道路交通、服务设施等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藉此提出了提高植被、停车场、住宿设施环境容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教育日益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大环境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种条件下,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成为必然,自此环境教育有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即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这种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进行的环境教育,是一种"通过环境的教育",它通过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加强了环境教育的效果。对于环境教育而言,生态旅游是一种有效的实践途径,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教育是一种现场教育,寓教于游,因此更具有实践价值。对于生态旅游而言,环境教育能够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环境道德观念,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浅谈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们渴望自然的热情也日益增长,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提倡环保的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的新时尚。但由于经济技术、专业设施及民众环保意识较差等因素,我国在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此以方正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指出其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其独特的生态文化.围绕生态文化旅游的定位,坚持在生态旅游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采取将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纳入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自然科普宣教;挖掘生态文化内涵;注重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开展生态文化旅游等举措开展千岛湖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完善规划,探索深层次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大投入,改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带动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内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花瑶民俗风情进行概述,指出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旅游区规划的原则和理念,并对基础及服务设施建设、古村落保护、花瑶民俗保护和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特色旅游产业进行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16.
杨主泉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136-139,182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通过问卷调查,从客源市场的区域分布、层次结构、出游时间和生态旅游意向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同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并根据资源特色设计不同类型产品,多渠道宣传促销,开拓潜在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17.
浅析森林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辉  黄晓园  刘永钦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2):131-133,137
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而这除了需要国家的政策和财力支持外,关键在于农村经济自身的发展.森林旅游地周边农村由于土地与人口的约束,仅依靠农业无法达到新农村建设目标,森林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朝阳产业,有利于其周边农民增收和就业,是该区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分析了森林旅游在实现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几个目标中的作用,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生态旅游将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生态旅游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生态旅游的特点、意义及其出现的问题阐述了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可能性、社会可行性和现实必要性,提出了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5条对策和措施:必须普及生态环保教育,引导人们科学地认知生态旅游的作用和意义;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和管理,有效地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促使生态旅游建立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必须全面建设生态城市,发展城市生态游。  相似文献   

19.
在对南京城郊竹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江宁区东善桥林场为例,分析了其开发竹林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海南热带森林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和环境问题日趋严峻,人们长期生活于城市,精神压力大,生活环境质量差,人们向往和需要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以"健康休闲"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异军突起,以森林公园为主要载体的森林旅游以其独有的资源优势成为人们选择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本文阐述了海南热带森林资源的现状与特点,在分析了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优势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海南森林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